新形势背景下提升初中德育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分析论文_曾灼文

新形势背景下提升初中德育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分析论文_曾灼文

摘要:初中德育教育是塑造学生优质品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初中应该在新形势背景下注重德育有效性建设,使德育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形势背景;初中德育教育;策略

一、前言

德育工作在学生成才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一辈子的发展都离不开德育工作,无论是学习还是以后进入社会学生的成人成才都需要德育实际效果的指导。但当前初中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没有将德育工作放在与其他工作同等的位置上,因此,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应该建立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基础上进行。

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缺乏总体规划?

目前一些中学的德育工作开展得不是很好,就目前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学校缺乏总体的规划,没有总体规划的工作是很难取得一定的实效性的。目前一些中学将学校工作的重点仍然停留在并且是单纯的停留在学科教学上,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仍然是主导,这种规划是不正确的[2]。学校应该是以育人为根本的单位,应该将育人的高度提高甚至站得更远一点。如果单纯的只看重一方面而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的话,学校教育影响力就不会凸显,对学生的成才也不是好事。没有全面总体规划的教育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出教育育人的效果。因此,中学在德育工作这块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对德育工作有一个总体且可行的细致规划。?

2.学科课程仍占主导?

学科课程占主导,这是在许多学校都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是学生的家长以及学生自己都认为在中考时能够考一个比较高的分数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成长尤其是与人沟通和交流方面的能力,大家都不怎么关心,认为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伴随着学生一天天的长大,学生自己的这些能力会逐步成长起来。但现实却不是这个样子,现在有一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高分低能的情况,这只能从一个侧面反应学校德育工作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而在学校里面学科课程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是制约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改变这种以学科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而实施全面注重的教育模式,争取让学生成为学习成绩和德育都能发展的人,以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充分准备。?

3.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

中学由于办学经费紧张,学校里面除了有大量的学科老师外没有专业的德育老师。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主要是靠班主任去完成,班主任也不是专门做德育工作的老师而是学科课程的老师来兼任班主任来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一些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重心还是学科教学,抓学生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因此,在中学应该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学生人数的多少配备专业的德育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

1.在重要纪念日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要打破德育工作只能即时进行的限制,解决德育工作计划性不强、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建议班主任将班级活动设计成德育教育主题,以一次深刻的集体性德育教育代替对每个学生的谈心,并且通过德育教育预防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例如,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保日,在这一天不是周末,学生在校的情况下,固定这一天举办班会,并将“环保”作为班会的主题,请学生们各抒己见,针对这个主题设计各种班会节目,可以是针对环保问题的演讲,也可以是各种环保题材的相声、小品表演。这样的班会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活泼、娱乐性的气氛中对环保行为有更深刻的体会,也能够对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进行隐形的约束,通过环保班会活动,可能会大大减少学生在公共设施或市政建筑的墙面上乱涂乱画的行为。?

2.带领学生进入社会进行德育实践

除了举行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班主任要想使德育工作的效果不流于表面,就应该重视德育教育的实用性,既然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那么,德育教育就应该从提高思想品德的行为入手。例如,固定每月的某个周末,组织全班同学去学校附近的社区养老院看望老人,帮助老人读书、为老人表演节目等,并鼓励学生将去养老院看望老人的经历和自己的感受写成周记。相信通过德育实践,学生会为自己的尊老、敬老行为感到骄傲,也能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形成系统的实践型德育教育工作,会使学生形成道德行为的惯性。

3.改变现有的不合理观念?

不合理观念的改变是中学德育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优先前提。中学由于其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所受到的教育影响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讲都有很大的影响,相比较起城市中学德育而言有着一定的滞后性,这是中学德育客观上存在的问题。客观上的问题需要时间去解决,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学校首先改变原有的不合理观念,树立正确的合理观念,学校的重视和总体的一个规划。将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育人的角度凸显出来。具体而言学校应该从宏观层面把握中学学校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中学阶段作为学生成才与成长的重要阶段不能只是教书而没有德育育人,因此应该突出德育育人的重要性,只有整个学校重视了德育育人,凸显德育育人的高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才有保证。?

4.配备专业德育教师?

专业教师的存在能够使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加专业化,因此中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德育教师。专业德育教师到校以后应该和班主任一起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德育教师其定位在于对学校进行宏观把脉,对学校的德育方针和政策与领导一起进行协商和拟定。在微观方面,德育教师应该深入到相应班集体,指导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以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能够真正从每一个小的细节体现出来。?

五、结束语

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初中教学活动中,要避免在德育教育中的问题,就应该将德育教育与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不断培养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初中生队伍,这对于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中学 527300)

论文作者:曾灼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新形势背景下提升初中德育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分析论文_曾灼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