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论文_孔祥君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论文_孔祥君

山西省公路局太原分局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在现代公路养护中有效融入预防性养护技术,既是践行公路科学养护理念的实践,亦是有效防止公路遭受损害的具体措施。所以,在具体的公路养护工作实践中,应当将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应用其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公路遭受侵害,提升公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年限,促进我国公路养护工作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高效、便捷的交通环境。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公路养护;应用

1研究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公路养护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顾名思义,其是一种以预防性为主的现代公路养护技术。研究表明,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公路工程各部分结构病害现象的出现频率,还能延长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由于该技术应用过程需要综合公路工程所处地区气候环境、工程使用情况以及周边植被覆盖等情况的考虑,来进行具体控制,使得技术应用效果未得到有效发挥。而这种技术的应用现状,导致公路工程建设使用环节中的细小破损问题得不到控制,很容易使其衍生为更为严重的破损。为控制路网环境维护的造价成本,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在明确施工技术应用局限基础上,找出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

2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作用

(1)采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可以降低公路使用过程中的后期维护费用。做好预防性养护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一些问题,还可以对这些问题做出及时的预防,在问题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得到解决了,还可以提高的使用周期。例如在路面发现极其轻微的问题,暂时不会对路面造成影响的问题不及时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直到最后完全不能使用时才进行修护工作,但是为时已晚。采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主要就是对的结构性的损坏进行修护,主要是对公路的裂痕等问题进行修护。

(2)采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使路面可以一直被使用,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还会降低养护费用。对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是现在有关公路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这种预防性的养护技术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增加公路原有的使用期限,从而延迟公路重建年限,节约了很多的建设费用,同时还提高了公路的使用效率。

(3)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方便施工,还会大大缩减施工周期,把对人们出行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及适用条件

3.1修补裂缝型

我国沥青路面多采用半刚性基层,基层反射裂缝较为严重,路面纵横向裂缝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裂缝分为轻度裂缝和重度裂缝,轻度裂缝缝细、裂缝壁无散落或有轻微散落,无支缝或有少量支缝,裂缝宽度在3毫米以内;重度裂缝缝宽、裂缝壁有散落、有支缝,主要裂缝宽度大于3毫米,轻度裂缝尚未发生结构性损坏,通常不对裂缝进行处理,或者采用贴封式的封面,以防止雨水通过裂缝下渗使病害扩大,属于预防性养护范畴。重度裂缝尚未造成严重的结构性破坏,因此,也常将它们归入预防性养护,这类裂缝通常采用扩缝处理。

3.2表层喷洒型

雾封层是利用专门的洒布车在沥青面层上喷涂的一层薄的、渗透性强的乳化沥青或者改性乳化沥青,在沥青路面表面形成一层防水层,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的功能,雾封层适用于沥青路面有轻度到中度的松散病害,对于开级配混合料出现松散时,无论是低等级道路还是高等级道路均可以采用雾封层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原剂封层是指采用专门的还原剂或者是再生剂通过一定技术喷洒在老化的沥青路面上,其目的是更新和还原表面已经氧化的沥青膏体,达到防水、封缝、抗老化的预防性目的,还原剂封层一般适用于沥青路面老化严重的路段。

3.3表层封层型

表面封层是一种连续铺设在沥青路面表面的养护层,与表层喷洒型相比,它是将预先设计好的配合比通过专门的拌和摊铺设备将混合料铺设在原沥青路面上,形成沥青磨耗层,主要解决路面抗滑耐磨性,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及防渗水性,表面封层技术主要有石屑封层、稀浆封层及微表处。早期的石屑封层是撒布沥青后紧接着撒布单粒径的集料,紧跟着进行碾压,随后发展出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同步碎石封层就是采用同步碎石封层车将碎石和粘结材料同步撒布在路面上,通过行车碾压形成单纯沥青碎石磨耗层。

稀浆封层是由乳化沥青、集料、矿粉、水及添加剂组成的稀浆状混合物,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表面处治薄层,能够使路面磨损、老化、裂缝、松散等病害修复,具有防水、抗滑、施工快、造价低等优点。微表处是在稀浆封层的基础上发展的,它是由慢裂快凝的改性乳化沥青、集料、矿粉、水及添加剂组成的稀浆混合物,通常其厚度能够达到1~1.5厘米,其抗滑性及耐久性要比稀浆封层好,能够有效防止路表水下渗,提高路面的抗磨耗性和抗滑性。微表处可快速开放交通,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3.4薄层罩面型

薄层罩面给原沥青路面提供一个崭新的表面,原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大大增加,提高车辆的行驶舒适性,恢复了表面粗糙度,提高抗滑能力。薄层罩面适用于路面平整度较差、路面车辙槽深度小于1厘米,路面无结构性破坏的路段,薄层罩面厚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混合料宜采用间断级配、改性沥青或者其他添加剂,目前高速公路上应用较多的是SMA-5,罩面的厚度可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等综合确定。薄层罩面适用于解决路面出现轻微的网裂、透水等情况。

3.5路面热再生修补技术措施

沥青路面的成分中包含着油、胶质以及沥青质等。在沥青路面投入使用之后,沥青的内在结构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例如沥青变硬、沥青的黏性降低从而产生裂痕等问题。在经过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之后,沥青路面就会逐渐老化,从而对路面的使用造成影响。

4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应注意的问题

4.1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

预防性养护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实施过早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实施过晚,病害发展迅速,会造成更大的浪费。目前具体的预防性养护时间还未有统一的标准,因此,需要科学地预测路面使用寿命衰减规律,确定实施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促进公路事业的良性发展。

4.2进一步优化预防性养护方案

沥青路面病害多,病害成因复杂,应根据实际情况探索研究路面病害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需要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地选择最优的养护方案。

4.3规范养护运行体制

规范养护运行体制是落实预防性养护的重要保障,推荐实施管养分离,采用合同控制,建立科学的养护质量检查评定体系,提高相关责任方的责任感,主动实施预防性养护,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是将公路养护工作从被动的问题处理,转为主动预防控制的关键技术内容,其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周边环境对公路工程建设使用的影响。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使得公路养护工作仍采用以往被动的工作方式,来保证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耐久性。此状态下,养护技术的应用将难以满足当前现代化经济建设水平对路网环境影响的控制需求。为此,相关人员应加大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研究力度,以使其在现代公路养护行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雯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6.

[2]汪强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及实践[D].长安大学,2016.

[3]王喜林,雪梅.浅谈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技术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1207:11-12.

[4]付新新,张海涛.预防性养护阶段的沥青路面性能力学分析[J].森林工程,2016,3205:76-80

论文作者:孔祥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论文_孔祥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