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
山东果壳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当前,在我国市政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施工技术为混凝土,这项技术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的质量。为能够将市政工程的建设效率提升,必须把控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施工一项重要工艺技术,其作用与地位也逐步凸显。不仅如此,由于混凝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质量安全,所以在实际建筑施工时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较高要求。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多种问题的出现,科学合理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所以相关施工人员需要能够正确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来进行有效运用,以不断提高整体工程质量,促使建筑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市政工程管理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
市政工程建设是我国迈向全面小康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其建设水平直接会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人们交通、居住、工作等衣食住行的各方面需求,同时放大国家的综合生产力,对市政工程的优化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市政工程是服务于民的,其质量必须得到严格的保证;其次,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对质量的控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缩减工程周期,提升市政建设的经济效益。市政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就是要依托国家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款,对市政施工的前、中、后期进行科学的监督和调控,对违规问题严肃处理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科学的引导和规划帮助市政工程保证质量,提高对人民的服务水平。
2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2.1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方面。
工程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前提,如果缺乏高质量设计则难以建设出高水平工程。但是在实际设计当中,存在着数据测量不精准、结构方案不合理、细节缺陷较多等情况,从而给道路工程造成质量隐患。施工单位在编制完施工方案之后,要交给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核,同时还要结合道路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2.2材料方面
材料是混凝土道路工程的物质基础,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由于材料选择、组成等方面不合理,质检工作不到位,运输与保管存在问题等,这些都会直接对混凝土道路工程质量、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2.3人为因素方面
对于混凝土道路工程来说,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对工程最终建设质量有着极大影响。如果无法掌握施工概况、设计要求、施工方案,会直接影响道路工程最终建设质量。
3市政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应用改进措施
3.1设备实施前的准备
混凝土技术的使用并非只有原材料混凝土,还会存在使用混凝土的相关技术,要想对各种技术进行掌握与应用,需要及时对实施前设备进行维修与管理,尤其是设备使用前的监测,监测可以保证设备使用前不会出现各种存在的问题,当然,有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就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处理,保障设备在使用前不会出现各种差错。同时,只是对设备进行表面的监测可能不会发现出现的问题,需要在监测时进行预先使用,通过此,更加有效发现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备实施前的准备要细致认真与仔细,这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与基础,需要进行严格的对待。
3.2科学选择混凝土原材料
第一,合理选择水泥与主材。在实施混凝土施工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选配施工材料,一般砂石与水泥是主要的混凝土施工材料。首先,在材料进场前需要对水泥进行仔细检查,包括其质量证明、出厂合格证、型号、使用年限等内容,以确保水泥质量达标。其次,在选择砂石时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施工标准与要求来进行。如若施工质量具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在选用砂石时需要将其韧性与质量进行考虑,部分情况还需要将砂石的杂质含量或无盐考虑在内。再者,要科学堆放砂石。在实际堆放过程中,需要根据砂石粗细骨料的类别来实施堆放,不过禁止将其堆放在石灰附近,避免混淆。此外,还需要仔细试验与检测进场的粗细骨料。如果部分粗细骨料没有试验资料,则需要由大堆上随机五个部位抽取相同数量骨料实施拌和。拌和后采取四分法来取对角部分10kg骨料实施检验。此外,需要有效抽检砂石原材料。通常砂石材质的批次不同以及相同批次不同部位的砂石质量均存在一定差别,所以,即便砂石具有了试验资料,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需根据相应规定来实施抽检。最后,需要对骨料含水率进行定期检查。因为含水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骨料的配合比,所以要求能够对骨料的含水率进行定期检测,并结合具体情况来及时调整其配合比。第二,科学使用水和外加剂。首先,只有不含有杂质、洁净的饮用水方可以将其直接运用到施工中。其次,必须要切实按照相应质量标准要求来使用外加剂,同时还需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相符。在使用外加剂前需要对其性能、重量、名称、出厂时间以及厂名进行检查。而且必须要在使用外加剂前检测其性能,确保其质量过关。
3.3混凝土浇筑
在模板支撑完成之后要铺设钢筋,结合施工标准铺设钢筋并进行核对,保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拉杆钢筋垂直中心线与混凝土表面保持平行。在混凝土浇筑当中,要让振捣棒在同一地点持续振动一段时间,但也要控制振捣时间,不得振捣过度,通常是混凝土停止下沉后停止振捣即可,在混凝土表面不再产生气泡时则代表振捣合格。振捣棒位移距离不得超过0.5m,在模板边缘振捣间距要在0.2m以内。在完成振捣工作之后要振动平整。振动梁需要垂直于路面中线纵向拖行,两侧设置纵向模板,这样即可有效地控制路线标高。振平工作要经过3次往返进行,在表面均匀泛浆即可。在平整时会产生多余混凝土,需要一边平整一边去除,如果出现了缺少部位,则需要人工填平。之后再用圆盘式、叶片式抹平机进行3次压实、平整。完成之后及时修补缺边、缺角、粘浆、边角缝等工作,这样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
3.4混凝土拆模技术
混凝土拆模施工看似很简单,但具体操作时务必要遵循特定的拆卸流程。如若随意拆除混凝土模板则极易会影响到整天工程质量与安全。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进行拆模。对于部分模板没有起到承重作用的,且其抗压强度充足的情况下可先对其实施拆除,对于一些承重模板则可安排在后期拆除,如此一来便能够保证在拆模时不会破坏到建筑的棱角与表面,确保整天工程质量达标。此外,拆模完毕后后需要立即将模板运出施工现场,防止下一步施工受到影响。
3.5监督管理制度严格
所谓的监督管理制度,主要是指针对在使用混凝土技术过程中,对于操作步骤的严格要求,需要及时发现操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于问题有及时的解决方案。监督管理制度严格同样指的是对于混凝土技术的使用中的规范性严格,需要较高的质量要求和标准,监督质量严格监督施工过程无错误,监督管理制度使得最终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提升,对于整体工程质量而言有着十分明显的提升帮助,监督管理制度的严格对混凝土使用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应该设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保障质量的整体提升。
结束语
市政工程中的混凝土使用技术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进,通过技术的融入,多学科的交叉更甚至是监督管理模式的严格改进,严格监督施工过程,以及对于使用的各种机器设备或者材料进行提前准备,对于整体的质量提升有很大帮助。
同时,还需要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混凝土道路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周妍,谢珂伟.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7):156+158.
[2]郭飞.浅谈市政工程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3):115.
[3]许秀娟.浅谈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8):176.
论文作者:石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骨料论文; 砂石论文; 道路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