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信息片段”偷盗儿童的集中_专注力论文

提防“信息片段”偷盗儿童的集中_专注力论文

警惕“信息碎片”偷走孩子的专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碎片论文,专注论文,孩子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吃饭前,抓紧时间在iPad上玩几盘《愤怒的小鸟》;吃饭时,一定要开着电视;正在做作业,手机短信来了,连忙放下笔回复短信;看书的时候,时不时就要登录微博看看最新的消息……

这是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他们的脑子似乎可以同时关注多种事物,随时随地“一心多用”,但事实上,没有一样能够完全专注。在大众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同一时间需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海量的信息,让我们的时间和专注力彻底“碎片化”了,很多时候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和专注的时间,对获取的信息也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而“信息碎片化”让孩子的专注力越来越难以集中,是孩子注意力分散,做事三心二意的重要因素。

孩子被动接受过多的信息

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主要依赖文字来传播知识、获取信息。而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接触丰富的媒介。电脑、手机、影碟、多媒体、电子游戏等新媒体,给孩子们提供着洪水般超高速的图像和信息。孩子为了理解快速提供的大量信息,采取短期集中发力战略,处在过度刺激中。因为刺激的内容过于丰富,无法长期集中在某一个方面,所以,经常出现接受一个丢掉一个的现象。往往孩子还来不及想一想,又进入下一个画面。

漫画书、电视机、平板电脑、视频游戏牢牢地吸引住孩子,但在整个过程中,孩子是被动的,导致随意地、无需毅力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事物上。上课听讲、写家庭作业,都是需要孩子实施主动注意的过程,是学习态度、意志力的考验。当孩子习惯了无需毅力的注意力,再让孩子去主动注意,就会很难适应。这也是孩子做作业慢、学习效率低的原因。

父母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

对于很多“70后”、“80后”家长们来说,本身对各种电子产品的使用已经炉火纯青,并发展到了依赖的程度。很多家长因为电子产品的诱惑,导致没有心情和孩子玩游戏,甚至无法专心聆听孩子说话。

父母的这种电子产品依赖,直接影响了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态度和使用习惯。家长们在我们教育孩子不要三心二意的同时,不妨也反思一下自己有多久没有一心一意地完成一项工作了。

电子产品成为孩子的“保姆”

为了摆脱孩子的纠缠,减少麻烦,很多父母用iPad、iPhone等高端电子产品来哄孩子。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玩游戏可以开发智力,还能认识不少字,所以玩玩游戏没什么坏处。这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这些父母为了把自己解放出来,一次次地让电子产品给孩子充当“保姆”。孩子看到好玩的媒体,自然非常容易沉浸其中。然而,这些媒介大多时候都是不断放送动态刺激孩子大脑的信号,孩子事实上并不是专心的。在这种长期刺激下,孩子上学之后要坐下来专心学习会变得相当困难。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我们无法抗拒科技浪潮的来袭和时代的进步,但家长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应该扮演好一个智慧的弄潮儿角色,指导孩子正确地运用媒介,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把专注用在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而不是随波逐流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

—成长小TIPS—

孩子专注力欠缺的表现

1.对他说话时常常目光游离不定,而且记不住对方所说的话;

2.经常拒绝做一些需要持续用脑的事情;

3.常常丢三落四,很容易被周围的一丁点响动分散注意力;

4.在学校里难以安心上课,坐一会就会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走动;

5.记不清老师上课教的内容和布置的作业;

6.难以进入午睡状态;

7.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难以独自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小作业。

分析:

如果以上症状超过3项,那么妈妈们就该注意了,孩子小时候专注力有所欠缺,若未能及时得到改正,对今后升学的成绩以及智力发展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标签:;  ;  

提防“信息片段”偷盗儿童的集中_专注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