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乡村文化建设
张宏伟
(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摘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中国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乡村振兴应该将对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主要方向,从而将乡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目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农民价值观改变动摇文化自信、乡村日渐“空心化”破坏文化发展内生动力、行政化治理模式制约文化多样发展和乡村学校教育缺失乡村文化传承等困境,对此,要从弘扬文明乡风、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等促进优秀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农村建设;农民素质
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从历史的视角对乡村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客观考量的必然结果。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32。乡村振兴既要“口袋鼓”,也要“脑袋富”,文化振兴是保证乡村振兴质量的根本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0-41。乡村文化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和意义所在,是在农民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社会认知心理、道德情感追求、是非曲直标准以及为人处世方式等,其以一定的民风民俗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乡村振兴应该将对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主要方向,从而将乡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一、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指明了中国农村建设的方向,而其中乡村文化的振兴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
2.高度特异性的黄河口湿地生态资源。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栖息地。区内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有白天鹅、丹顶鹤等283种鸟类,被誉为珍禽的乐园;野生植物达393种,柽柳、天然芦苇荡成为一大独特的景观。整体上讲,旅游资源广布整个保护区,且分布比较集中,类型多种多样,旅游资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较高,具有一定垄断性,且彼此连接有序,已形成系列性的生态旅游产品。
(一)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能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主要渠道,农村文化建设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类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恰恰是这种文化观念成为某一国家、民族和地区在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因素的反映。作为乡村文化基本内核的礼仪文化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方面。作为民众之间的处事规则与相守之道,礼仪文化不但包括自然观、价值观,而且也是伦理观、善恶标准等的反映。其往往体现在特定的村落空间或者建筑装饰上[2]。这些乡村文化代表民众的思想、观念、心态以及风俗习惯,是将群体的某种行为方式予以肯定的标准行为模式,不仅具有文化的传承性,而且能够维系社会生产生活稳定,从而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
(二)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能够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乡村文化植根于农村生产、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具有物质与非物质的双重属性。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民风民俗、乡土建筑及农业生产景观等都能体现一定的地区文化。不同地域的乡土建筑,因当地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等的不同,建筑形式、造型工艺等诸多方面也会各有特色,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乡土建筑营造理念,呈现出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村落结构布局与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不但包括对物质性生产生活空间的建设,同时也包括了对非物质性乡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从而为农民建设物质与精神的幸福家园。作为建设美丽乡村中最能深刻体现乡村文化特色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乡村文化要素最能唤起农民对本源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保持、体现村落乡土特色与风貌的重要核心,是新时期乡村形象、内涵建设的基础所在。
(三)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能够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
一是通过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来实现文化资源的重新整合。要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明确“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对乡村自然资源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培育乡村生产力发展的现代体系,通过一系列乡土题材的现代文化产业的打造,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发展生态农业、创意农业和乡村特色旅游业等,大力拓展乡村文化创新力。新疆裕民县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和扶持各村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开辟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可见,要实现乡村文化创新,就应该结合乡村特色,通过“一村一品”,甚至是“一乡一品”的打造,促进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与此同时,在推进乡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守住生态环境的底线,要在乡村中“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6]。只有不断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向乡村文化经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使农民真正富起来,也才能全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AdaCode编码和解码的原理如图5所示.帧间编码选用喷泉码LT码[17],用于恢复链路中损毁的数据帧,帧内编码采用RS码,用于纠正数据帧在链路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比特错误.
(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新时代,农村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性挑战。在农村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正面临诸多困境。
国家对乡村文化建设向来很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推进乡村文化发展。但是,一些活动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相契合,实际上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比如,直接将城市的文化资源输入农村,没有考虑到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没有话语权,也没有选择权和决策权,自己的声音和要求得不到表达。这样,就使得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弱化,甚至缺失,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参与热情和勇气。同时,乡村基层领导者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与执行国家的文化治理任务,在文化治理的过程中,更易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使得乡村文化本应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无法体现,乡村文化的教化功能和内在精神被淡化。这也导致农民误读了乡村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从而影响其文化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在这种行政化治理模式下,乡村文化多样性无法充分发展,乡村文化的特色不能充分体现,由此使得乡村文化丧失发展动力,农民乡村文化认同感下降,造成认同危机。
二、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乡村文化关系着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也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乡村已经从传统意义上单纯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变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村具有城市无法比拟的生态功能、空间优势、文化传统和经济价值,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与紧张与繁忙的城市生活相比,农村提供的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有更大的吸引力。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不但能够有利于农村自身特色与生态建设的增强,还能够带动农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农村传统产业经济结构的改善和优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农民价值观改变动摇文化自信
从传统意义上讲,农村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情感纽带的熟人社会[4]。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农民形成的优良的人格品质、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等形成了农村社会所独有的价值体系,而这一价值体系的内在核心支撑便是作为正统意识形态的“礼”和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俗”。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和复杂,礼俗秩序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功利化、物质化的价值观取代了其原有的价值认同。礼义廉耻、天理良心等传统的价值观念不再被人追捧,这给农村社会传统伦理道德带来了挑战。农民价值观的改变使得其文化选择和态度受到影响,动摇了农民对乡村文化的信心。
(二)乡村日渐“空心化”破坏文化发展内生动力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崇尚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追求与人为善、安静平和,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冲击下,一些人的内心开始变得浮躁。在乡村,一些急功近利、炫耀攀比的不良心态日益滋长,厚葬薄养、赌博迷信等歪风邪气也有所抬头。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必须推动移风易俗,引导和鼓励农民坚决抵制陈规陋习,旗帜鲜明地反对讲物质、图享受和好面子,反对铺张浪费、人情攀比,坚决抵制封建迷信、维护公序良俗,营造弘扬文明乡风的良好氛围。
(三)行政化治理模式制约文化多样发展
应用统计学软件即SPSS18.0实施综合处理,分析文本资料后,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是用(±s)进行表示,行t检验后若P<0.05,就说明临床结果的比较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四)乡村学校教育缺失乡村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不能离开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需要懂得乡村文化的人才及在乡村社会认同基础上所建立起的文化自尊与自信。只有树立乡村文化自信,正确对待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农村社会,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
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村文化建设路径
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发展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递和传承过程,其以文化为载体,通过人来将文化传承下去。在乡村教育中,乡村文化作为塑造农村学生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其给学生传递的是一种文化力量,并由学生将乡村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教育能够传承并且使文化得到发展,其与文化相辅相成。作为乡村知识的堡垒,乡村教育理应成为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形式。不过,目前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乡村文化变成了“无根的存在”,乡村教育中乡村文化缺失的问题很严重。乡村教育在文化教育、文化传播和文化引导等方面存在弱化的趋势,在教育目标、内容等方面与城市教育趋同,不能体现乡土特色,弱化了乡村文化的教化和引导功能,动摇了青年一代建设农村、传承乡村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一)营造弘扬文明乡风的良好氛围
农民不断变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农民的流动性,导致以往乡村文化的公共活动空间日渐缩小,甚至消失。乡村文化活动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导致许多公共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无法实现,农民的乡村文化意识日渐淡漠,乡村公共文化失去了群众基础。农业生产技艺和民间手工技艺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们既是农民智慧的结晶,又能以特定的文化方式反映历史的变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遭到破坏。村落本应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空间,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日渐“空心化”的村落使得传统民风民俗、礼仪习惯和传统建筑等没有了展示的场所,大量文化遗产没有了传承的纽带[4]。
在推进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抓住人这一根本,要培育有文化、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可以举办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比如很多乡村举办“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能够将在家庭关系、子女教育以及工作业绩等方面表现突出、事迹感人和群众认可的家庭评选出来,对于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优秀家训的意义很大。应该切实保障这样的活动扎实推进,从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培育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契合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5]。要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其模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二)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九大对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进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明确的阐述,指明了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41,从而为实现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应该深入挖掘、继承、保护和利用乡村文化遗产,留存乡村文化记忆,提升农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前社会经济较之以往有了更加快速的发展,但是受其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水平不发达等问题的制约,农村的发展并未得到同步推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已不能够完全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受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冲击,农民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改变,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对家园的认同感开始发生扭曲,所以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向城市看齐,乡村原有的风貌和景观遭到了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与建筑特色的乡村环境。尽管这样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可是却失去了农村本来的文化特点[3]。农村建设不应该等同于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根本上是要尊重农村历史沿革、民风民俗等,从而改善农民生存状况,进而从根本上提升生产、生活环境综合质量。在解决农村住宅、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上,农村建设应在继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从而为农民营造具有较好乡土文化氛围与较高生活质量的乡村生产和生活空间。
2.1 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 患者在用药1周后实验组的发热、盗汗、咳嗽、气短等症状的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进一步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发热、盗汗、咳嗽、气短缓解所需要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期待有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所以农村要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继续向纵深推进[7]。农村要以国家公共文化建设标准为依据,补齐短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服务项目均等化和队伍建设规范化;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和服务共享;要使传统文化和技艺活起来、传下去,也要使互联网、大数据等成为展示这些优秀文化因素的有效平台和媒介。与此同时,要将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农民文化社团的组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此外,面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农村现实情况,各行政村要结合这些特殊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使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做到全覆盖。
(四)推动学校教育发挥应有的文化功能
乡村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乡村教育。乡村教育应该从乡村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从而确保其能够长足发展,进而在乡村教育体系中使乡村特色得以保留。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能够通过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因此,乡村应该重视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其对乡村文化重建和发展真正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与传递、更新与创造[8]。一是乡村教育应该凸显对乡村文脉的传承和弘扬。乡村教育产生于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源自于乡村生活,因此,乡村教育应该从乡村生活中获取教育资源,使乡村教育的内容与本土环境相容、与乡村精神相契合。二是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满载醇厚文化情怀的乡土教材,能够使乡村少年理性审视乡村文化的魅力和价值,重拾乡村文化自信。当然,除课本相关文化知识的传授外,学校教育还应将与农村生活相关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培育学生与乡村的情感,通过社会实践、地方特色课程等的开展增进学生与乡村之间的有机联系,培养其正确的核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增进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三是乡村教师要具有丰沛的文化情怀。作为乡村教育的主要践行者,乡村教师应该切实地了解乡村文化,理解乡村少年的真实文化心理和乡村社会的文化需求,从而真正提高乡村教育的文化自信心。只有乡村教育不断变革教育方式和手段,才能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除了本科院校外,高职、专科学校也已经关联到3D打印技术。2015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明确列举了航空产品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等专业方向,旨在促使学校大力开展3D打印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总之,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乡村文化的现代价值,使优秀乡村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9]。优秀乡村文化建设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只要人们能够转变观念、合理配置资源,为乡村文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就一定能树立起乡村文化自信,使乡村文化成为农民引以为傲的精神源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刘彦武.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N].学习时报,2018-01-08(004).
[3]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6):795-802.
[4]沈费伟,刘祖云.精英培育、秩序重构与乡村复兴[J].人文杂志,2017,(3):120-128.
[5]龚天平,张 军.资本空间化与中国城乡空间关系重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29-36.
[6]张红宇.美丽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情乡愁[J].人民论坛,2016,(23):112.
[7]徐 勇.“根”与“飘”:城乡中国的失衡与均衡[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69(4):5-8.
[8]秦旭慧,梁剑峰.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6):737-742.
[9]赵旭东,孙笑非.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19-127.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ZHANG Hong-wei
(College of Marxism,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1,Liaoni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clearly put forward a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which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of China's rural construction.To build rural areas into beautiful countryside with beautifu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livability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excellent rural cultur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proper meaning of the topic.Currently,however,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is in the dilemma in which the changes in peasants' values are shaking their cultural confidence,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hollowing-out of villages is destroying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the administrative governance mode is restricting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and the rural school education fails in the inheritance of rural culture.For this reas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rural culture should be promoted by carrying forward civilized rural style,integrating resources of rural culture,completing the system of public culture service and giving play to 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culture; rural construction; peasant's quality
中图分类号: D422.6;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713(2019)02-0238-05
DOI: 10.3969/j.issn.1008-9713.2019.02.022
张宏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乡村文化建设[J].2019-03,21(2):238-242.
收稿日期: 2019-01-14
基金项目: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L17BSZ043);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JG18DB424)
第一作者: 张宏伟(1980-),女,沈阳农业大学讲师,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聂 颖]
标签: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乡村文化论文; 农村建设论文; 农民素质论文; 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