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中国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越来越多,和未经治疗或简单地处理生活污水不仅污染地下水,因为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一个完整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流入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渗透。它还将严重威胁到村民的生存环境,甚至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迫在眉睫。
关键词:人工湿地;村庄污水处理;应用程序
1农村现代污水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乡镇,大部分居民不重视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缺乏环保意识。日常生活污水、家禽粪便等未经处理,然后排入附近的沟渠和河流。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未经净化的污水流向地表水水体,这也影响到村镇居民日常饮用水的安全。在我国,自来水在村镇的普及程度有限,近3亿农村居民的日常用水不是清洁的自来水,而是受到严重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乡镇生态环境的因素是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以及缺乏污染控制措施,对居民健康和乡镇经济建设也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村镇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水称为生活污水,是指家庭住宅、公共设施、厨房、浴室、卫生间、洗衣房、餐厅等场所排放的污水。从宏观上看,农村污水总量很大;从微观上看,村庄和乡镇的家庭用水量很小,而且每天变化很大。至于村庄,村庄污水的特点和经济能力的村庄和农村污水处理项目而言,建立和完善公平、效率和标准化法律、法规和特定的农村污水处理标准,并选择合适的污水排放标准和具体要求。开展有效的污水处理工作,对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人工湿地介绍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设控制和管理的。污水处理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吸收和转化养分,最终定期收获湿地植物,形成一个循环湿地系统,实现污染物的去除和净化。
2.1人工湿地的原理
人工湿地能够净化污水的原因主要是基质、植物和微生物。基质通过沉淀和截留吸收部分有机质和氮、磷养分。丰富的湿地植物根系形成了网状结构。一方面,它们利用截留和自身的吸收来消耗营养。另一方面,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增加了湿地的溶解氧含量。湿地中各种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分解者作用。植物根膜微生物产生的主要过程是氨氮的硝化反硝化和磷的过量积累和去除。
2.2人工湿地的分类特征
人工湿地的主要类型有自由水面流、垂直潜流和水平潜流。地表径流人工湿地建设成本低,运输方便。但由于其污水只能通过地表,水力负荷和处理效率较低。北方地区冬季易结冰,夏季易滋生蝇类,产生恶臭。卧式海底人工湿地,污水在基质表面以下循环,植物根系最大化,且具有保温性能,对气候的影响较小,但对氮、磷的去除略低于垂直式海底人工湿地。后者的污水从表面进入,并垂直通过基板。湿地含氧量高,除氮除磷效果好,但夏季易滋生蝇类。
2.3国内外人工湿地的开发
人工湿地的概念是在很久以前提出的。直到1970年,它一直被用来处理污水。从那时起,它已经快速发展了十多年。其中,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申请最多。卡塞德尔博士的研究表明,种植芦苇可以用来净化污水中的一些污染物。后来,在塞德尔博士的研究中,荷兰创建了一个污水净化系统,现在被称为Lelystad Production,由四五个自由表面湿地组成。每一层由数个水生植物和池塘组成。中国在1990年左右正式开始研究人工湿地过程。北京昌平建立了首个以污水处理为目标的自由地表流动人工湿地。后续深圳十堰人工湿地采用高效垂直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水质,解决了占地面积大、易拥堵等问题,结构灵活,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村镇污水水质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单级人工湿地的效果可能有限,氮、磷的去除率也不理想。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湿地治理效果的因素、相对完善程度、湿地组合体系及其与相关过程衔接的可行性。
3.1可行性技术分析
人工湿地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受湿基填料的种类和等级、植物种类以及温度和气候变化的影响。Asuman等以矿渣和砾石为基质填料时,发现矿渣对COD、NH3-N和TP的净化效率高于砾石。因此,采用高吸附能力和合适的基质填料可以明显提高体系的脱氮除磷效果。Seoa等人发现的粒度矩阵有一个对应的极限,粒度太大,污染物净化效果不好,和磷的过量积累和去除效果随填料的粒径的减少,但小颗粒大小是不利于解决湿地堵塞的问题。植物作为湿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产氧能力,但不同的湿地植物生长周期不同,对有机物的适应性也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效果也不同。一些研究表明,芦苇和车前草的除氮能力优于其他植物。茶花虽然也具有较高的反硝化稳定性,但由于其栽培条件较高,不能作为优先植物,因此根据湿地条件选择种植植物是合理的。,可以明显优化湿地的运行效率。
3.2改善人工湿地的应用
随着人工湿地知名度的提高,不同类型的湿地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复合人工湿地组合系统的使用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组合系统可以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优势和劣势是互补的。例如,抚仙湖北岸组合湿地系统具有明显的除氮效果,有效抑制了拥堵风险,节约了土地。王开军等研究开发了垂直和直流混合湿地对农村灰水治理的研究发现,垂直和直流湿地在硝化作用下,同时底层湿地在内部形成厌氧区,促使反硝化作用明显增强。该组合对COD和TN的平均净化率分别达到70%和99%。除各类湿地的复杂性外,其他污水处理技术也可与人工湿地工艺相结合。当进水SS浓度高,泥沙和大块垃圾含量高时,采用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湿地的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湿地的负荷压力,且不易堵塞。当进水生化性能较差,含有大分子或难降解物质时,应结合人工湿地使用厌氧装置。Salkatidou等人选择使用稳定的池塘和人工湿地。数据表明,经过稳定池后,进水负荷显著增加,人工湿地对后续污水的深度处理效果显著优化。BOD5纯化率高达95%以上。
4结论
在乡镇污水处理中,建立健全乡镇污水处理管理体系是提高乡镇污水处理水平的关键条件。同时,要重视新技术在农村和农村污水处理厂的应用。这也是减少微污染进入生态环境的主要环节。有效控制微污染需要多层次、国家级、宽口径的思维策略。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居民人口众多,因此农村污水处理任务十分繁重,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政府,人民应重视污水处理,把污水处理作为主要责任。就中国而言,我们必须保证污水处理的财务和技术要求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使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有关单位可分为,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保证乡镇污水处理的顺利进行。这也是当前农村污水处理的一个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参考文献:
[1]司国良.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及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陈梅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水工业市场,2012(09):39-41.
[3]王兴科,万红友,孟冬花,曹欠欠.村镇生活污水处理适宜技术分析[J].环保科技,2011,17(03):37-41.
[4]亓玉军,魏英华,侯述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06):98-100.
[5]林文周,刘海波,左文武,娄金生,袁杏.人工湿地在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04):23-26.
论文作者:王 丹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湿地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污水论文; 农村论文; 植物论文; 村镇论文; 乡镇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