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械的安全不仅与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密切相关,而且与人和财产的安全有关。近年来,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机械安全作为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机械安全标准标准化;机械安全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机械设备是现代社会支持生产、生活、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设备。它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机械设备的使用也会带来噪音、高温、辐射、触电、挤压、冲击、切割等非机械和机械的危害。为了避免对机械设备和生产人员的操作的危害,必须通过建立机械安全标准化制度,规范机械设备的操作和设备规格的各种操作参数,确保可靠性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机械性能的稳定性。
1机械安全标准化概述
机械安全标准化指的是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尽量减少机械操作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避免机械设备安全失效所造成的不必要的事故的发生,比如给机械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甚至是给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机械安全标准化的最终目标是,即使机械设备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可以减少机械故障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也不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处于产品设计、制造和维护阶段,后期阶段必须遵循防患于未然,事前控制,通过严格控制各阶段,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水平。机械安全标准化是基于机械设备用户的人身安全没有损失,提高工业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机械设备在各个领域的使用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更是在机械设备安全标准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将机械安全标准同技术法规有机相结合,形成了机械安全标准系统科学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机械设备安全标准化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同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基于此,我们应在透彻分析国外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情况的前提下,结合我国机械安全标准化建设现状,深刻分析国情,积极探索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机械安全标准化体系。
2国内外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
2.1国外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欧盟各国就开始关注机械安全标准化研究,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机械安全技术立法文件和机械安全标准化政策。在这些文件和政策中,欧盟经济是1985年最具影响力的颁布了“新方法的技术协调和标准化”的决议;决议明确规定:对于欧共体技术立法文件,只有市场上机械产品的基本要求才能达到有关规定的基本要求;机械产品安全技术标准是由欧洲标准化组织委托制定的机械安全标准和技术标准协调标准。随着欧洲机械安全标准的发展,欧盟在1985年建立了与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相关的50多家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研究电气、液压、振动、声学、电磁兼容和人体工学等方面的安全标准。其中,CEN和TC14两个委员会主要负责建立机械安全等级A级标准和B级标准。到目前为止,这两个委员会的机器A和B级安全标准已经达到了200个,机械C级安全标准达到800多项
2.2国内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
针对我国机械安全标准来讲,通常分为A类:机械安全标准;B类:机械安全通用标准C类:专业的机械安全标准;其中,A类机械安全标准适用于所有机械;B类机械安全标准主要是与安全标准或安全装置相关的一种机械设备。B类机械安全标准可分为机械安全特性B1级标准和机械设备B2级标准。机械设备安全C等级标准是特定机械设备或单位的安全标准。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机械安全规程没有要求按照C安全标准操作,则必须按照机械设备类A或B级安全标准要求操作。同时,A、B、C三种机械和设备安全操作手册的机械安全标准,但A、B、B类的相关规定不一致,则主要以机械C安全标准为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到2014年底,我们国家对机械安全A类标准共下发了11项,B类有90多项,C类有400多项。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机械安全标准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机械安全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3我国新时期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趋势
自2006年以来,欧盟机械指令发布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欧盟最大的伙伴,新EN标准的影响将非常积极的提高中国机械产品水平的安全标准的安全水平,作者提出了一些意见的机械安全标准的新时期中国的趋势。
3.1全方位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综合国情,制定国内最佳标准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机械安全标准已接近国际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或区域标准作为国家机械安全标准的技术支持,以达到国际机械安全标准化的一致性。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大约100多个国家的机械安全领域采用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成为世界安全标准的主流,从而加强各国国际标准的机械安全标准的协调,进一步巩固国际机械安全的全球化标准。为了得到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世界上很多国家加强了研究机械安全标准的修订和标准化,和标准化的机械安全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的机械产品和技术贸易壁垒的措施。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机器安全标准化活动,并制定了若干起草工作安全标准。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将建立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最佳机械安全标准。
3.2安全标准全面结合安全生产
在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中,标准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技术法律的作用。有关安全生产的技术规定通常体现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是大型社会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安全标准是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则,安全生产危害识别、危害调查、安全生产条件和事故分析原因的确定,都需要安全标准作为提高安全标准的重要技术文件生产和管理水平,已进入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从事故预防、控制、监控、职业健康和安全等方面,要求相关安全标准指导安全标准已成为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可以想象安全标准是长期安全生产的基础,结合全面安全生产是机械安全标准化的理论趋势。
3.3由机械设计安全转向产品安全的过渡
机械安全标准的创新,以人为本。传统的机械安全标准,专注于解决机械安全的问题,强调安全措施能够通过设计解决不让使用者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设计阶段的设计者采取措施消除机械危险,让人们不接触危险的机器零件。随着市场需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机械安全的后续标准化逐步扩大到制造业和应用领域,从而扩大了机械安全标准的应用领域。事实上,机械产品的整个寿命涵盖了从制造、运输、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报废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整个过程和许多环节,所有这些环节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以深入的精神,中国新机械标准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的全面安全标准化、机械安全设计到产品安全过渡、延长机器生命周期的产品,是目前和未来机械标准化的安全长期发展模式。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避免对机械设备和生产人员的操作的危害,必须通过建立机械安全标准化制度,规范机械设备的操作和设备规格的各种操作参数,确保可靠性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机械性能的稳定性。国外机械和新安全标准,为我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我国发展的机械安全标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全面的产品安全标准是我国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楼春辉.浅谈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9):13-14.
[2]代猛.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企业研究,2012(16):146-147.
[3]秦树科,巩敏,巩杰.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科技传播,2014,6(08):100+87.
论文作者:李静,张瑞凯,张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机械论文; 安全标准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标准论文; 操作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