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430000
【摘 要】目的:观察自由体位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8例产妇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在遵循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所有产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4例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64例产妇给予传统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会阴切除率、术中出血量、产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结果:实验组会阴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8%vs26.6%),实验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采用自由体位分娩与传统分娩方式相比,能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从而减少产妇分娩过程中术中出血量,从而缩短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
【关键词】自由体位;会阴侧切率;临床效果
会阴侧切主要是指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会阴部组织弹性差,阴道狭窄、胎儿较大,胎位不正或等原因,为防止产妇会阴撕裂,缩短产程,最大程度保证母婴生命安全所采用的一种手术,该手术主要是在产妇会阴部做一斜形切口,从而方便胎儿娩出[1,2]。本次实验对我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8例产妇分别给予自由体位分娩以及传统体位分娩,通过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会阴切除率、术中出血量、产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论证自由体位分娩对会阴侧切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64例产妇,年龄在20岁以上,39岁以下,产妇平均年龄在(26.8±1.3)岁,孕周最小为35周,孕周最大为42周,平均孕周在(37.9±2.1)周。对照组64例产妇,年龄在18岁以上,37岁以下,产妇平均年龄在(28.8±1.5)岁,孕周最小为33周,孕周最大为42周,平均孕周在(36.8±2.3)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3]。
1.2病例选择标准
我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8例产妇均为头胎。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听力障碍的产妇。②排除患有语言沟通障碍的产妇。③排除患有神经障碍系统疾病的产妇[4]。
1.3方法
1.3.1实验组64例产妇给予自由体位分娩,当产妇出现宫缩等临床症状时,应鼓励产妇多进行站立、行走、下蹲等直立运动,避免长期坐立、俯卧,并指导产妇调整呼吸,宫缩剧烈时,让产妇缓慢呼气。接生时产妇取侧卧位或俯卧分娩,当胎儿胎头着冠,产妇会阴体膨胀至极限时,助产士用左手掌向下协助胎儿胎头做俯屈动作,手法需轻柔、和缓,力度均匀,并对产妇会阴情况进行评估,并对产妇会阴进行会阴保护,助产士将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并用右手手掌鱼际肌垫扶会阴,从而适当调整抬头、胎肩娩出速度,协助胎儿正常娩出。
1.3.2对照组64例产妇给予传统平卧位分娩,产妇整个产程均早床上采取平卧位或者侧卧位下进行。助产士将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并用右手手掌鱼际肌垫扶会阴,从而达到保护会阴的作用。
1.4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产妇在胎儿胎头着冠,产妇会阴体膨胀至极限时进行会阴侧切的产妇例数以及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妇下床活动时间。
(2)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妇下床活动时间,其中两组患者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妇下床活动时间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有5例患者会阴侧切,会阴侧切率为7.8%,对照组有17例患者会阴侧切,会阴侧切率为26.6%,X2=6.329.P<0.05.实验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妇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3讨论
近些年临床研究发现对于第一次分娩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采用传统床上卧位或者侧卧位分娩方式,不利于产妇盆腔肌肉群用力,且由于产妇缺乏分娩经验,产程较长,增加了产妇分娩疼痛,因此对于第一次分娩的产妇进行会阴侧切成为我国助产的重要手段之一[5]。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在36.8%水平波动范围之内,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对于初产妇会阴侧切患者术后不良临床症状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产妇在进行会阴侧切后,出现子宫脱垂、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产妇后期正常生活[6]。自由体位分娩是指产妇在第一产程尽量多行走、站立,从而促进阴道开口,最大程度利用盆腔肌肉群的收缩能力,并给予会阴保护,减少产妇分娩过程中会阴撕裂等情况的发生,最大程度保护产妇盆腔肌肉群,降低会阴侧切率[7]。本次实验发现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会阴侧切率为7.8%,采用传统分娩的产妇会阴侧切率为26.6%,且实验组产妇妇术中出血量、产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初产妇,在第一产程开始后给予自由体位分娩,能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最大程度保证产妇会阴生理结构的完整性,减少分娩术中出血量,具有缩短产程,促进产妇身体愈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恩平,曹小娟.自由体位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4,16(31):6937-6938.
[2]侯伟杰.自由体位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母婴世界,2015,12(8):121-122.
[3]张征玲.第二产程自由体位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J].饮食保健,2016,3(15):204-204.
[4]杜新青.采用自由体位与传统卧位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4,10(13):1956-1958.
[5]涂伟妹,刘佩蓉,郭爱英等.初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分娩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8):68-69,92.
[6]黄奕,陈利敏,林意等.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影响的临床观察[J].生殖医学杂志,2015,24(1):37-40.
[7]覃秀珠,沈岩金.自由体位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2):1842-1844.
论文作者:章凡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产妇论文; 会阴论文; 体位论文; 实验组论文; 自由论文; 时间论文; 中出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