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同课异构”正在作为一个热词而进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观摩教学,有“同课异构”的安排;校本的教研活动,有“同课异构”的探讨;对同一课文乃至同一环节的不同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这是现代教育教学创新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同课异构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也由形式上的模仿发展到本质上的创新,课堂教学正在从新课程的“形似”向“神似”转变。为了使课堂教学不断发展和深化,我们以“同课异构”为平台,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力求达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课堂结构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更切合学生,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一、现有同课异构的主要实现方法
1.同课异构的实现形式:(1)多人同课异构。是指由多名相关教师组成特定的团队,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由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交流、思考、整合最后推荐一位教师展示备课模式。当然这里多人的跨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搭配,可以由同校同年级的教师组成也可以进行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区地组合。多人同课异构的优势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成员的智力优势博众家之长,但是多人同课异构面临着如何将各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融合、整合、提升,如果整合工作做得不好将会极大地影响多人同课异构的效果。(2)一人同课异构。是指以优质课评比、课题组展示活动为契机以某一教师为主讲人在多轮磨课的过程中给教师们展现不同教学设计所呈现的不同教学效果,从而选取最优的教学设计。
2.同课异构的表现形式。同课异构中“同”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内涵则体现在“异”上,具体而言同课异构中的“异”可以表现为:(1)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以《长城》为例教师甲将教学目标定为:学习生字词、成语、积累词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教师乙则将教学目标定为:学会本课生字,会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感知文中成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同的目标决定了教师本节课不同的行走方向。(2)教学方式的差异性。教学方式的内容比较丰富,这里仅以课文导入为例来阐述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仍以上面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甲通过介绍长城的相关故事进而引入课文,教师乙通过“不到什么非好汉”引入课文。
二、关于进一步优化同课异构实现效果的思考
1.提升同课异构效用的认识高度。同课异构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异”中传递着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异”中完善教师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异”中增强因材施教的意识,丰富因材施教的能力储备。同课异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也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的有效、高效提供了研究的平台。
2.完善同课异构研究的设计思路,将有效教研的理念贯穿于同课异构活动的环节中,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同课异构的效果。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活动可以由确定课题、教学预设、课堂观察和反思共享等环节组成。通过问题引领、教学反思、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等措施提高同课异构的效果。
三、开展“同课异构”的好处
1.针对性强。校本教研的本质是“改进”。改进就是,改不合时宜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旧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进就是将利于学生发展,利于教师成长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同课异构”研究不但能解决教师个人教学上的个性问题,还能解决教师群体中的共性问题,立足于课堂教学,着眼于问题解决,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分析、解决课堂存在的真实问题。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实用性强。“同课异构”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师个人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同伴的讨论研究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了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而指导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强。教师有了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就容易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参与性高。“同课异构”研究以课例为载体,研究的是具体的一节课。和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的兴趣浓,热情高,容易参与其中,在讨论中,有话可说,有共同问题可研,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教师是新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从而将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生活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教师课堂教学常上常新,每次都有新的体验,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总之,教师的实验场地在课堂。“同课异构”为教师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进行同课异构的设计就是应该思考为何“异”的问题,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异”的目的就更明确、主题更鲜明了。
参考文献
[1]潘雪霞 同课异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7,(10),22。
[2]高云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与同课异构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5,(7),144-145。
论文作者:马小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教师论文; 异构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课文论文; 生字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