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卿《庄子义》的心性论探讨论文

吕惠卿《庄子义》的心性论探讨论文

吕惠卿《庄子义》的心性论探讨

梁 杰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 吕惠卿《庄子义》一书以儒学家的视角对庄子思想进行了阐述与发挥。其中关于“心性论”的探讨集中了儒道合一的思想,其以“心”为孟子心性论与庄子心知观的融合,以“性”为庄子“性德反修”的“本性”与儒家“内圣外王”的“天性”融合,最终强调“心性合一”的总体呈现,利用“情”代替“知”,溶解掉《庄子》“本性”与“心知”的矛盾,使得儒家学说占据上风,为宋代“以儒解庄”增添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 吕惠卿;《庄子义》;心性论

吕惠卿(1032-1111),字吉甫,宋泉州晋江人,宋明道元年生于开建乡仁孝里西垵村。其作《庄子义》一书,试图从儒学角度解《庄》,其中关于心性论的探讨也囊括进儒家学说之中。吕惠卿通过对《庄子》中原有的道、天、性、心等概念作出新的阐释,利用新的意义去构建起儒道合一的独特之路。本文便以《庄子义》中吕惠卿展示的心性论作为研究对象,发掘出其以儒解《庄》的特色之处。

“‘心性’是理学的核心范畴。”[1]作为正统儒学一部分的理学,“心性论”成为其不可割舍的部分,与此同时,“心性论”也是道家学说探讨的对象。其中区别在于,道家将“道”作为心性论的理论基础,由道而性、而心的过程,是道家心性论的具体展开,这其中注重的是道德(性)伦理与本体的关系,通过道德伦理的提出,道家试图提供人生以安全保证的虚、无,就是守住虚静的境界,强调的是自然之义;而儒家则是通过“心性论”的提出来表现人生价值的道德(仁),试图通过后来所谓的“复性”一义让人从自身出发去掌握道德之天所赋予人类的“善”,强调的是道德主体之义。因此,前者是自上而下,以“道”,即“天”,作为向往的核心;后者则是自下而上,以自身道德主体作为“复性”的核心。吕惠卿《庄子义》正是将儒家心性论与道家“心性论”融合,将儒学思想注入《庄子》,提供本不属于《庄子》关于道、天、性、心等概念范围之内的定义,为自己作为儒学家、政治家一角寻找到道家哲学上的依据,而他的心性论则大体上从心、性、心性关系三个概念出发进行定义。

一、《庄子义》中“心”的概念

“心”的概念在《庄子义》中有两层涵义:其一是由孟子而来的“心性”一义,主张的是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道路;其二是于《庄子》本义中含有的“心知”一义,主张的是“刳心去知”,挖掘“心”的本性,但又并非想要回到庄子向往的虚无状态,而是憧憬着儒家提出的“诚”的概念,因此在以《庄子》本义为第二层涵义的“心”,也以儒家思想为归属,是经儒家《中庸》思想改造过的庄子之心。

(一)由孟子而来的“心性”

《庄子义》中关于由孟子而来的“心”一义是通过其对于孟子尽心→知性→知天顺序的肯定而体现出来的,吕惠卿在注释《齐物论》“天籁、地籁、人籁”时说到:

各正性命,以为我有知,是谓吹万不同而自己也,夫岂知吹而使之者,天邪?……唯尽心者能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知天则知其吹而使之者,咸其自取,非有怒之者也。[2]

可见第二个问题,经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后,不难发现这些经一条线段分开得到的两个图形,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到了结论:完全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善恶之辨都来源于心知的存在,这里强调的是知对于大道的影响,庄子将“知”作为达道的阻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对“知”的看法不是肯定的,这种“知”应该是被人所运用而不是凌驾于人身上让其陷入无边无际的怪圈,一旦为“知”所用,人就不得养生之道。因此,“知识是没有止境的,但你的心该有一个止境。”[5]“止”的工夫便是建立在“心知”一义上,所谓“废心”,就是指的这一层“心知”,所以庄子说到:“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有心便有知,有知便有是非、善恶,因而在这一层面上,“心”不能成为人追求的开端。吕惠卿赞同庄子的“刳心去知”,让外物客观于人之间,不加一点关于主观上的心知的判断,所以这是建立在《庄子》原义上的心知之心。但这与庄子“心知”观的追求不一样,正如前所说,庄子想要追求的是“去心知”后的那种客观状态,正如徐复观所谓:“(庄子)是认为心的本性是虚是静,与道、德合体的。但由外物所引而离开了心原来的位置,逐外物去奔驰,惹是招非,反而淹没了它的本性,此时的人心,才是可怕的。但若心存于自己原来的位置,不随物转,则此时之心,乃是人身神明发窍的所在,而成为人的灵府、灵台;而灵府、灵台所直接发出的知,即是道德的光辉,人生精神生活的显现,是非常可宝贵的。”[6]以“心”作为通透的镜面,去反观客观外界,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吕惠卿的追求与此不同:

正是受到孟子思想的影响,吕惠卿整篇对《齐物论》的注解都从这个尽心工夫的层面上来讲,他解释到尽心可以得到真宰:“天籁之难知,真君之难见,唯默然丧我,以心契之为可以至。”[2]所以“道”与“心”是相连的两个概念,“心”由“道”生,尽心以达道:“既无所自,又无所遣,则我心之所自起豁然得之。”[2]“心”不是由我而起,而是在“道”的囊括中生发的人自带的本性,尽心则能够知性知天,不尽心则会失性、存我,最后导致存物,物因此不齐,吕惠卿通过“心”一义的改变,吸收孟子的道德主体说,将达道(知天)作为最高的追求,由此并发的庄子的“齐物”说,成为吕惠卿吸收《孟子》“心性论”并与之稍显差异之处。

(二)经《中庸》改造之后的庄子之“心”

“心”在《庄子义》中还有第二层含义——“心知”。此点与上文所谓孟子“心性论”不同,孟子“心性论”强调的是对于本心的尽力恢复,而这一层“心知”之义不讲恢复,只讲舍弃:

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之谓德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骈拇枝指,非不出乎性也,而德则所无也;附赘悬疣,非不出乎形也,而性则所无也。……多方骈枝于五藏之情者,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则于道德之正,亦为无用而已。所谓道德之正者,无为以反一而已,无为以反一则尚何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哉![2]

《庄子义》正是通过对“心”意义的改变来囊括儒家学说的概念,将《庄子》原有的“心知”之说改装成为由孟子学说而来的“心性论”,以及由《中庸》“诚”的概念改造之后的“心知”观,其中由《孟子》而来的“心性论”包含了《庄子》的“齐物”之说,而本身属于《庄子》系统的“心知”观又新增了《中庸》的思想,儒道两家在《庄子义》一书中的交融,可窥见一斑。

线下活动。一是在“6 · 25”全国土地日举行“畅想国策梦”——人口·资源·环境三项基本国策文艺演出和“国策惠民 咏赞慈溪”领颂演出活动。二是设计制作国策宣传大型海报,用好各大LED电子显示屏,在人流量大的广场和公园(峙山公园、虞波广场、国策公园)放置大型宣传展架开展大型国策宣传。

然而,以往学者们更多是从内容上将沟通划分为任务相关沟通和非任务相关沟通[2],或者从空间维度上将沟通划分为 “场内沟通”和“场外沟通”[3],而从同步性上对沟通进行划分则较为少见。那么,同步沟通和异步沟通对顾客的感知体验的影响有什么差异呢?同步沟通和异步沟通又是通过消费者内心怎样的心理加工机制从而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的呢?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是以将天作为道德归属,人心作为出发点,实现的是从人自身出发的修养境界。葛兆光评论说:“这个表述中,‘天’是造化创造的自然生命,只要推阐那天赋的良知良能,尽了自己作为人的本性,人就圆满地实现了‘天’所给予生命的意义,也达到了人生的终极境界。”[4]“天”成为一个具有道德意识的主体,人处于这个主体囊括下,“性”与之相同,只有尽可能地尽心来恢复“性”,以期达到与天同德。

善之与恶,皆生于知,其相去何若也?……善恶两遗,而缘于不得已以为经,是乃刳心去智而止其所不知之道也。[2]

存吾心所以事天而为天使者也,人而为天使则使物而非使于物者也,介然之有萌乎其中则见矣,其可以伪邪?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诚。欲不动而无伪,则莫若去智而无知。[2]

原本是《庄子》对于心知扰乱清净一说的言语,被吕惠卿用来作为失诚之说:心知的存在使得“性”不再平静,“性”之失为“失诚”,只有去心、去知才能恢复“诚”,因此《庄子》刳心去知以达清净之道的目的被吕惠卿转变成为了恢复“至诚”之说。而“诚”的概念是由《中庸》提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7]以“诚”来把天与人融合在一起,所以“诚”成为人的归属,是人尽心知性以至于天命的出发点,吕惠卿在此将“刳心去知”的概念浓缩成为以“诚”作为最终的追求,正是将《中庸》之道融入进《庄子》的“心知”之说中,成为经《中庸》改变过后的“心知”之说,所以其在解释圣人一词时,也利用了《中庸》的观点:“(圣人)成也者,所以成己而成物也。”[2]

如果按照孟子而来的“心性”来定义此处的“心”,明显就与“尽心”一义不相符合,既然吕惠卿已经肯定了孟子的尽心工夫,又如何于此强调“废心”呢?因此吕惠卿笔下确含有两层寓意,其一指孟子系统之中的“心性”一说,其二指《庄子》原文的“心知”一说。《养生主》注释说道:

以3种运动规律分别搭配Clothoid曲线,各运动规律下的相对能耗最小轨迹,其参数都为e=25,d=44。由此得出经验性结论:以Clothoid为过渡,配合3种运动规律,获得的Adept Cycle拾放轨迹,最优参数均为e=25,d=44。

二、《庄子义》中“性”的概念

《庄子义》中的“性”也是一个融合儒道两家思想的概念,其一为道家思想“本性”之说,其二为儒家思想“天性”之说。“本性”指“人类受命成性之初的真朴状态”[8]“天性”是指儒学系统中以“仁”为性一义。吕惠卿通过对这两个系统的“性”进行融汇,对儒、道思想都进行了接受和改变。

(一)“性修反德”——《庄子义》关于道家的“本性”之说

《庄子义》中的“本性”指的是道家系统之中以道作为归属,由道下放到人自身的“性”。徐复观说:“(《庄子》)在根本上,德与性是一个东西;并且在文字上,也常用在一个层次,而成为可以互用的。性好像是道派在人身形体中的代表。因之,性即是道。道是无,是无为,是无分别相的一;所以性也是无,也是无为,也是无分别相的一。更切就人身上说,即是虚,即是静。换言之,即是在形体之中,保持道的精神状态。”[6]《庄》学所谓的“性”是指“道”,是归于虚静、柔弱的大道状态,而“性”与“德”都是内化于人身上的道,靠近于抽象意义上的道是“德”,靠近于具体意义上的道则是“性”,前者称之为“德性”,后者称为“本性”,庄子想要做的,正是将同属于大道囊括下的本性或者称之为德性的概念从儒家的以“道德”为“天性”的牢笼之中解脱出来,尚建飞称之为:

2、独立董事海外背景。独立董事的海外背景筛选标准如下:(1)取得了外国国籍;(2)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包括取得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或者拥有访学、培训等经历;(3)具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工作的经历。若具备上述标准的任意一条的独立董事,则该独立董事拥有海外背景。一个公司某一年度只要有一个独立董事拥有海外背景,则赋值为1,否则为0。在本文的32273个研究样本中,有12519个公司拥有海外背景的独立董事,占到了全部样本公司的39.8%。该比例较大,说明本文关注研究独立董事的海外背景的经济后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印证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海外人才的实效性。

庄子认为,“道德之正”或德性的评价尺度并非源自于仁义以及某种与生具有的独特禀赋,而是必须体现出人的“德”“性命之情”或本性。[8]

将建立的三维模型导入comsol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由下图可以看出,网格划分较好,进行有限元计算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输入材料的基本参数及设定的外界条件,以天(d)作为计算单位,混凝土温度测试时间为20d,步长为3d,利用comsol软件,对在筏板基础中选取的测点进行模拟计算,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儒家“仁义作为天性”一意的否认,是庄子对“本性(德性)、天性”进行区分的意图。吕惠卿《庄子义》与之同义,在解释《庄子·德充符》中“才全、德不行”的时候,他说道:

人之性,亦犹是也。其所受于天者,万物皆备而未始有亏,则成也。万物皆一而未始有乖,则和也。德者,无它也,和之修而已矣。所谓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也。[2]

物化意识具有双重特征。它首先是一种直接性的,表现在意识只能止步于人和对象在社会中最直接的形式的相同性,人们只能直观到表象而看不到表象背后真正的世界以及他自己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物化意识的眼光中,无论何种质的差异都要么以计算的形式加以改造,要么就是无法确认的或者被直接性意识所过滤掉。即使过滤的质想要奋起反抗,但处于物化意识控制下的人也无法理解质的不同及其内在相关性,因为反思与批判已经被直接性取代了。这一意识是“不见内容的、无法带出历史的意识,对象在这个意识中是平面的、永恒的”。

吕惠卿认为“本性”是受于天,由天而来的,对“本性”的恢复和修养能够返回到“德性”的层面,这等同于庄子所谓“德”是抽象意义上的道,“性”是具体意义上的道,对于这种由本性返回到德性,最终回到天道的过程,吕惠卿称之为“性德反修”。尚建飞对此定义:“从整体上讲,庄子德性理论所探讨的主题可归结为‘性德反修’,即祭奠在人性论之上,以合乎本性作为理论视域来论证德性的特征、实质和类型。”[8]吕惠卿所倡导的正是这正宗的《庄》学思想,通过“性德反修”之路,以人达于天,恪守道家思想中以“天”为归属的定律。所以他说道:“执道者,德全;德全者,神全;神全则体神者也。”[2]道下放至德,德再至于性,而其中德与性的概念相差甚微,这便是《庄子》思想中的“本性”一义。在这一层面上,吕惠卿顺着庄子之意,对“仁义”进行了批评:

夫子能废心而用形,其于圣智则谢之矣。而未之尝言,故学者所闻,特其文章而已。性与天道,非所得闻也。[2]

由于本性、德性出于太初天道,聪明之用、仁义之行只如骈拇一般,于道德之说无任何用处,对于如何达到“道德之正”,吕惠卿同样也认为应当无为、虚静以返本性,由返本性,进而返大道。

(二)“内圣外王”——《庄子义》关于儒家的“天性”之说

既然吕惠卿已经顺承《庄子》之意,秉着“本性”的观念,对儒家所谓的“仁义”进行了批评,这就说明《庄子义》一书确实秉承着庄子的某些原意,但之所以认为吕惠卿在“性”的概念上也融合了儒道两家思想,是因为其在批评儒家“仁义”的同时,肯定了“内圣外王”的儒家修身→入政的道路,这显示了吕惠卿在注《庄》之时的矛盾之处。

吕惠卿认为天是最高归属,人处于其中,当各正性命,以孟子所谓尽心知性知天的道路去向天看齐,所以人籁、地籁、天籁的区别便在于由存人、存物、存心三个方面:“人籁则比竹是已,比竹未始有物也,鼓之而和鸣者,人而已矣。地籁则众窍是已,众窍未始有物也,作之而好怒号者,风而已矣。以三隅反之,则天籁者形心是已。”[2]天籁之所以为三者最为逍遥、高尚,是因为其中不存在“我”“物”的概念,而只是凭借“心”而行,因此吕惠卿将“心”作为根源之意,将《庄子》原意中由于人存在彼我、知欲、是非等外物对自身的干扰而不能得道的说法转变成为修养论,强调人当有这个尽心工夫来达到天籁境界,因而“心”的含义当归属于孟子系统中的尽心修养工夫。

《庄子义》在注解孔子与叔山无趾的寓言时说到:“(孔子)闻无趾之言而辞以陋,则不以其言为非也。欲其入而讲以所闻,则性与天道非所以语人于外者也。”[2]孔子在这个寓言之中,本应是无趾所谓“天刑之,安可解”的无可救药之人,怎料摇身一变成为吕惠卿手下欲言无趾性与天道之说的圣人,对于孔子角色的主动改变,正巧反映了吕惠卿的倾向。对于孔子的肯定,实际上就是对其“性与天道”的肯定。而徐复观将这“天道”定义为“仁”:

全部进入FAS总体的患者,其人口学资料(年龄、身高、体质量、年龄段、性别)、疾病相关情况(病程、家族史、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合并疾病、诊前合并用药情况)与体格检查及其他阳性体征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线疗效相关性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AS、PPS分析结论一致。两组基线数据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显示基线均衡具可比性。FAS分析结论见表1。

在孔子,善的究级便是仁,则亦必实际上认定仁是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规定,亦即认为仁是作为生命根源的人性。[6]

既然“天道”是仁,吕惠卿应当在肯定“天道”的同时肯定一下“仁义观”,可正如上文,吕惠卿以《庄子》“本性”一义否定了“仁义”,所以此处为了肯定儒家“性与天道”,吕惠卿只能利用“内圣外王”的思想来进行补救。因此他在解释“仲尼王骀”一则寓言时说到:“仲尼王骀,相为表里而已矣。……静而圣,动而王;内而圣,外而王。王德而骀,则静而内之者也,是以知其为圣人也。仲尼方且以文行忠信为学者师,故后而未往。”[2]在吕惠卿眼中,王骀这种以虚静为重之人是内圣之人,而仲尼这种以文行忠信、为学者师之人则为“表”,为外王之人,而“忠信”,正是前文所谓之“仁”,吕惠卿通过间接肯定“ 仁”的方式,肯定了儒家的“天性即仁”之说,所以《庄子义》中关于“性” 的第二层涵义——“天性”,以这种曲折的方式显示出来。

吕惠卿《庄子义》通过表面上的对“仁义”的批评,看似全盘符合《庄子》“本性”的说法,但实际上,其对于“仁义”还留有余地,《骈拇义》中说到:“仁义列于五藏,而大仁不仁,至义不物,奚为而非人情乎?唯其为之太过,而不由于道德之正。则意其非人情也,彼仁人何其多忧?则为之太过者也。”[2]吕惠卿在批评“仁义”之时,实际上是批评“仁义太过”一义的,而并非对仁义的全盘否定。此外,其于“内圣外王”之处另辟蹊径,为儒家的以“仁”为本的“天性”论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怪不得其于《进庄子义表》时便说到:“学者不知其指之所在,见其掊击圣人,则以为真非之也。”[2]对于圣人在“性”论上的曲折赞同,是吕惠卿在为《庄子》作注时的特色之处。

1.1.2 主要试剂 T4 DNA连接酶、Taq DNA聚合酶为Takara(大连)公司产品;质粒提取试剂盒为QIAGEN公司产品;胶回收试剂盒为Promega公司产品;荧光染料Cy3,Cy5为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公司产品;伤寒沙门菌基因组芯片由本实验室制备.

秦铁崖不愧办案老手,也是从火药入手,不过他的思维与常人不同,因此,几乎没费多少周折就打听到,焰火渠里的老师傅,既有焰火高手,也有火器营里退养的老法师,于是,他循着线索而来。仅就这一点而言,他要比德公公高明许多。

三、《庄子义》中“心性”关系的问题

吕惠卿通过“心”与“性”两个概念将儒道两家思想融合在一书之中,而“心”与“性”二者的关系似乎也有两条路径,一者为由孟子发展而来的尽心知性知天,强调由“尽心”来至于儒家“天性”,“心”也就与“性”是一个概念的不同程度;一者为由庄子发展而来的去心知来恢复本性或者说德性,“心”和“性”仿佛变成了对立面,但其中由于兼杂着“仁义”观,使得庄子本身的“本性”一义显得不太纯净,“心”与“性”趁着这个缝隙又变为了同等概念,而“心知”一义则由“情”一词来代替,这为心即性的意义作了一层铺垫。因此,《庄子义》中的“心性”关系是在“心即性”的囊括下,发展出心性化情的意义衍发,为吕惠卿调和“心性”与“心知”这二者提供了一个手段。

(一)心即性的“心性合一”说

既然吕惠卿将孟子心性论引用至《庄子》,自然也吸收了孟子的“心性合一”说,蒙培元说:“孟子的心性合一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理性,是‘心’所固有的,‘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心是性的根源,心就是性。”[1]吕惠卿将“心”作为最为内在之物,其逐渐向外扩展成为性、成为通道德之天之说,最终还能为现实服务:“盖道未至于得一而无心者,皆为未定。而以涉于人间之世,则于祸患不为无以取之,此以知其殆往而刑也。”[2]先定心,后涉人间之世,吕惠卿将“心”作为核心,“性”在此基础上成为与“心”同概念只稍显客观而已。

但其上述《庄子义》所引“心”的第一层含义——孟子之心,从吕惠卿对庄子心知观的吸收来看,“心”与“性”表面上并不能算成是同等概念,吕惠卿在去除心知的同时讲求复“本性”,因此“心”与“性”倒像是正好相反的概念了。其实不然,吕惠卿在由对“仁义”进行批评的道路上来承认庄子的“天性”观,但他的批评只是针对“仁义太过”而言的,因此普遍存在的、适当的“仁义”在吕惠卿笔下是安全通关的概念,吕惠卿通过这个概念,正好说明了他对儒家入世观的肯定,也说明了庄子的“天性”观在此就变了质,其包容“仁义”的行为将“天性”与儒家所谓的“本性”进行了融合。正是在这层含义上,“心知”一词就侧重于“知”的层面,其中“心”的概念被隐藏了许多,吕惠卿另外再以“情”代替这“心知”之中的黑暗成分,为道家中“心”与“性”的不统一制造了一个缺口。而“心”与道家的“本性”,正在“本性”与“天性”的融合之时,逐渐走向合一。

(二)“心性合一”之路——心性化情

吕惠卿既以孟子之心等同于天性,又以庄子之心逐渐融于本性,那么对这第二个方面中“心”中的“知”,总得为它找寻一个出口,那么“情”在这个时候就成为了替罪羊。“人之所受于天,其性命之情,未始有物。而为之哀乐,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也。”[2]哀乐是导致人不得性命之说的罪魁祸首,换言之,即是情造成了失性:“喜怒哀乐爱恶,莫非情之累。而哀之于生死之际,尤为绸缪而难解,则情之尤累也。”[2]“情”既然成为“性”之累,那就应该利用心性的道德正确性去融化它:

爱之,则是造哀也。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为之与不为,皆天而已。人之不能有天,性也,此有人之所以为天,知其为天则过而不悔,当而不自得也。[2]

用天去规范情,即是用“天性”去规范情,则情作为“心知”的黑暗部分,阻碍了人尽心知性的过程,更阻碍了达道的目的,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认为:“道家提倡‘无情’‘忘情’,实际上并不是不要情,而是主张以性化情或‘性其情’,庄子的‘至人无情’,是以‘自然’为情,而‘自然’便是性,这是一种超情感,超功利的精神境界。”[1]吕惠卿的“心性化情”竟与道家“性其情”的过程吻合,只是在这之中,“心性”不仅只代表了《庄子》系统之中的“本性”,更加入了儒家系统之中的“本性”,所以这“心性化情”的过程是建立在儒道合一的基础之上的,为阻碍“心性合一”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化解之道。

四、结论

吕惠卿《庄子义》的心性论是建立在心、性以及心性关系三个方面的学说。首先,“心”在《庄子义》中分为孟子心性论和经《中庸》改变之后的庄子之心,前者在孟子的基础上,将《庄子》齐物观加入进去,承认为尽心知性知天的衍发现象,从而是在儒家学说之中发现庄子;后者则用《中庸》之“诚”以及“成己成物”的概念去改变《庄子》原义的“心知”,是在道家学说之中发现儒学,在“心”的概念上达到儒道合一。其次,“性”又分为道家之“天性”和儒家之“本性”,在前者强调性德反修、批评仁义过溢的基础上,肯定了适当的仁义的合理性,为“内圣外王”的路径提供了铺垫。最后,通过对“心性合一”的判断,强调吕惠卿在《庄子》“心知”系统之中为儒家的“天性”找寻到出路,通过“知”的下放成“情”,利用“情”去承担“心知”与“本性”的矛盾,让“心知”位置稍显放松,以此来证明道家系统之中的“心与本性”也能朝着“合一”的方向发展。因此,《庄子义》心性论通过儒道思想的融汇,加之对矛盾冲突之处的改变,在《庄子》一书中找寻到了其与儒家思想的相同之处,尽管某些地方仍然充满不解,但整体上呈现的确是儒道合一之意。

参考文献:

[1] 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96,250-251.

[2]吕惠卿.庄子义[M].汤君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20,23,37,46,55,72,86,107,105,169-170,99,89,173,2,63,60,102,374-375.

[3] 焦循.孟子正义[M].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877.

[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48.

[5] 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5.

[6]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349.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341,90.

[8] 陈鼓应.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J].中国哲学,2010,(12):31-43.

[9] 尚建飞.性修反德:庄子的德性理论[J].现代哲学,2015,(4):123-128.

The Discussion on Theory of Temperament from Lv Huiqing’s ZhuangZi Yi

Lian Jie
(School of Literatur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 ZhuangZi Yi of Lv Huiqing explains Zhuangzi’s thoughts with Confucianism’s perspective.The discussion on Theory of Temperament reflect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mong them, the ”mind”reflects the combination of Mencius’Theory of Temperament and Zhuangzi’s knowledge view and the“xing”combines Zhuangzi’s“XingDeFanXiu” with confucianism’s “Internal Saints and External Kings”. In the end, Lv Huiqing emphasizes“the unity of mind and the nature”and emotion takes the place of knowledge. It eliminat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xing”and knowledge in “ZhuangZi”. That makes the Confucian doctrine prevail. This enlarges the tendency of “interpreting Zhuangzi with the theory of Confucianism”in the Song Dynasty.

Key Words: Lv Huiqing; ZhuangZi Yi; Theory of Temperament

中图分类号: B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 4735(2019)01 - 0114 - 06

收稿日期: 2018-07-21

作者简介: 梁杰(1994—),女,重庆开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责任编辑:田 丽)

标签:;  ;  ;  ;  

吕惠卿《庄子义》的心性论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