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论文_于紫燕

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论文_于紫燕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瑶圩乡中小学,331809)

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是重要的工作内容。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作文;想象力

引言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是一种强大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但是,想象力丰富了人们的头脑,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想象。小学生学习语文,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活动。阅读时展开想象,可深入课文意境,理解所学的内容,扩展知识领域,接受教育熏陶;作文时运用想象,可充实文章内容,描绘生动形象,增加感情色彩。倘若没有丰富的想象,单凭刻板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提升学习能力更是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应当凭借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性

1.1多维度激发小学生写作热情

对于大多数的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是打开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及母语的第一门课,同时也是他们学会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方式,而写作则是书面表达自己想法的关键。受制于小学生的年龄及天性,绝大部分小学生对于传统的写作教学都觉得非常枯燥,甚至产生反感情绪,但是通过想象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能弥补这样的缺点,可以让小学生自我发挥想象力,无形中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使得小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被逐步激发出来。

1.2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式

想象力的培养是因人而异的,一方面,受制于每个人的IQ不同,导致想象的东西也不禁相同,对于写作的帮助效果也有正有反;另一方面,想象力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思维概念,没有一个系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提高的,因此,在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时候,只能潜移默化的埋下发散性思维的种子,让他们养成多思考多想象的写作习惯,大胆鼓励他们多想多写,并且培养其发散性的思维模式,有利于今后的写作学习。

1.3通过想象力引导新教学模式

当然在培养学生写作想象力的同时,也是对教师的很好提升。其一,可以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更新及创新,使得他们将想象力的培养模式更加实效化、信息化、现代化,从而达到想象力教学的目标;其二,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学会操作一些教学模式中需要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例如,会通过VR视频、3D建模等软件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等。通过想象力的培养,融入推进整体的教学模式,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2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途径

2.1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加强学生的文学功底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扎实的文学功底积累。学生在阅读经典读物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与作者在其创设的情景中感同身受;另一方面要开阔学生的视野,要求他们积累美词佳句,以便于学生为下一次写作积累素材。例如,在开展阅读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猜想故事的结局。每位同学脑海中想象的结局都不一样,充分给予每位学生机会来描述他们想象的故事结局,把自己的独特想法和真实情感融入写作中去表达。

2.2组织学生参与活动,使其充实生活经历

作文素材来源于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写作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创作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事物越多,写作的素材也会增多,因此让学生多参加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于提高想象力有很大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进行主题与季节有关的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外出去探索自然,仔细观察季节的变化,然后从自然状态对这个季节的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人们此时的生活状态。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提高了想象力,在写作时才能让文章内容饱满,丰富多彩。

2.3从阅读文本中强化学生的想象思维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内容,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利途径,通过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技能。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高效的成绩,一般采取固定的思维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即:对阅读文本的内涵或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强加给学生,甚至让学生背诵这些内容,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进行创新,学生自然会缺乏想象力。其实,阅读文本有着很大的思维空间,不少文本都存在着一定的空白性,教师可以运用阅读文本的空白,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如:在学习《渔夫的故事》时,文本结尾处有空白,即:把你对我的故事告诉世人,叫大家当心,捞到你就把你仍回海里这个地方让学生进行想象,后人捞到装有魔鬼瓶子的后续故事,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给予空间让学生进行思维的扩展,这样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焰,有助于强化学生想象力的生成。

2.4增强信心,让学生“想”有所获

自信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可从罗森塔尔的实验中看出来。自信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天生的本领,而是一种需要后天的激发,培养或者锻炼,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班上有一个女生低声说道:“如果玻璃能吸甲醛,那该多好啊!”这时教师抓住契机,赞许地看着她,然后对着全班说:“这位同学有创新精神。老师喜欢!”然后对着小女孩说:“你能说说你这么想的理由吗?”小女孩受到鼓励,大方地说:“因为我家盖了新房子,现刚装修好了。我和弟弟都很开心。可是爸爸说有甲醛,危害健康。”于是教师“顺水推舟”,对同学说:“同学们,你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设计出一种更加新颖,更加特别的玻璃吗?”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我家住在工业集中区旁,废气太多,我要设计吸废气的玻璃。”有的说:“每到过年,妈妈洗窗户玻璃很辛苦,我想设计一种能自动清洗的玻璃。”有的说:“我要设计一种随着季节、随着天气阴晴变化而自动改变颜色的玻璃。”……同学们的想象十分独特、新颖,设计一个比一个强。因此,课堂之中每一个孩子轻松、愉悦地获得了知识,也体验到了收获的兴奋。

2.5教师创设想象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想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创设想象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想象。首先教师在创设想象情境时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其次教师要适当利用夸张的手法,运用多媒体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将学生带入情境。比如,教师运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春天的各种自然景象,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片进行想象,如果学生想象中遇到阻碍,教师可加以疏导。

结语

想象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给予学生自由,鼓励学生开启想象思维,进而促使学生想象力的生成。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放松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尽情地发挥,从而推动小学生朝着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J].中华少年,2018(13):206.

[2]梁祥峥.张开想象的翅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J].作文成功之路,2017(12):7.

[3]解曼丽.谈如何结合课文教学设计小学生想象作文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8(7):44.

[4]余映潮.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5]邢春燕.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2017(12):17.

论文作者:于紫燕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论文_于紫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