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君
深圳市都市实践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31
摘要:目前我国国内对绿色建筑比较重视,尤其是政府层面,制定了很多鼓励发展绿色建筑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但关键真正要推动绿色建筑需要业主来推动,政府不是使用方和建设方,力量很有限,会导致出现形式上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新加坡已经成为标准和规则,但在中国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通过新加坡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建筑案例等进行分析,以达到对国内绿色建筑设计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新加坡;政策法规;建筑案例
引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国绿色建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如高成本绿色技术实施不理想、绿色物业管理脱节、少数常用绿建技术由于存在缺陷并未运行等。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未来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以及“美丽中国梦”实现的重要话题。新加坡是全球最早开始建筑绿色化的国家之一。在新加坡街头,经常可以见到建筑外立面上布满绿色植物,其实这些都只是表象。在这个位于热带常年高温的小国里,从超市到学校,从场馆到酒店,到处都是经过细心设计、严格考核的绿色建筑,这些建筑与环境的配合,不仅让新加坡得来花园城市的美名,更为它带来了绵延后世的经济社会效应。
绿色建筑在新加坡已经成为标准和规则,但在中国还存在诸多问题——新建面积占比低、既有建筑难改造、制度设计待完善。按照住建部提出的目标,2015年年底前,中国绿色建筑总面积将达到10亿平方米,中国届时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绿色建筑大国。但在绿色建筑方面后知后觉,且社会认同度尚未建立的背景下,中国亟需一些外来经验,而新加坡的发展经验及现状就是我国很好的学习路子。
1.新加坡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1.1 新加坡在绿色建筑环境发展进程概述
新加坡国土面积707.1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总数达到508万,自然资源十分稀缺。面对可持续发展与稀缺资源之间的矛盾,新加坡于2008年成立了跨部门的部长级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旨在立法管制、落实政策、宣传教育来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加坡,建筑业的用电量占全国总量的1/3。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加坡节能之路已经走了三十多年。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时候,仅靠煤和石油的新加坡所受影响较大,尤其是工业和公建。于是在1980年建设局出台节能标准,但当时仅是节能,并未提到绿色建筑,2005年才有了全方面的绿色建筑概念。为了达到愿景,新加坡政府在2005年和2009年出台两个政策,称为绿色建筑总体规划。它主要是六大块:一、强制执行最低标准,在2008年通过国会颁布了强制性节能要求,比如说新建建筑在送给我们审批时候,必须要达到15%的节能,二、政府部门以身作则;三、新加坡政府部门的建筑量大概是30%,私人的大概有70%,所以我们出台了私人奖励政策。四、绿色科研,政府投资了五千万,企业、业主申请来从事技术研发。五、建筑业技能培训。六、国际推广公共宣传。
新加坡绿色建筑计划开始于2005年,当时新加坡建设局(BCA)推出了绿色建筑标志认证(Green Mark),2008年起,这一认证成为所有新建建筑以及部分既有建筑的强制认证,考核的指标包括节能、节水、环保、室内环境质量和其他绿色特征与创新五方面,该国提出,到2030年实现80%的建筑为绿色建筑。
1.2新加坡绿色建筑体系
新加坡绿建体系包括了绿色园区、绿色建筑、绿色基建、绿色公园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其制定参照了美国LEED认证体系,打造了热带LEED体系,随着实践发展目前新加坡绿建体系已经发展到V4,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完善。它的绿建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尊重具体条件特色,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了绿建标准的功能与作用。
为了推动新加坡绿建的发展,新加坡建设局成了绿建培训结构,对绿建领域的人员进行培训与认证,同时政府对开发商、设计单位进行奖励措施,鼓励实践者对绿建的发展贡献,政府也制定了强制性要求,要求2012年以后的新建公共建筑必须为绿色建筑。强制与鼓励措施并行,又有培训作为辅助。
自新加坡政府2005年推出“绿色建筑标志”计划以来,至今共有755个建筑工程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志”奖,相当于新加坡可建筑面积的11%。而今年的获奖项目更是创下历史纪录,达到164项,其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得奖项目荣获“绿色建筑标志超金奖”和“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其余的则获得“绿色建筑标志金奖”和“绿色建筑标志认证合格”证书。
在新加坡政府的“绿色建筑标志”计划推出之初,整个建筑市场仅有十分之一的得奖项目获得超金奖和白金奖。2009年,新加坡政府设定了2030年以前将全岛至少80%的建筑物提升至绿色建筑标志认证合格标准的目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新加坡建筑行业正朝着这个方向积极努力。
新加坡政府建设局今年也首度颁发了“绿色建筑领导白金奖”,以表彰和奖励那些在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突出的房地产开发商。根据建设局的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凡是获得50个以上绿色建筑标志金奖、超金奖和白金奖,其中包括至少15个超金奖与15个白金奖,即可获得“绿色建筑领导白金奖”。今年这个奖项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获得。建屋发展局是新加坡最大的建筑商,在推动新加坡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加坡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2.1空中花园酒店PARKROYALonPickering
由新加坡著名建筑事务所WOHA操刀设计的“PARKROYALonPickering”皇家公园酒店虽然地处繁闹的新加坡CBD、唐人街与克拉码头之间,但这里却彷如对面芳林公园中的延伸,酒店外部种植了大量棕榈树、开花植物、灌木丛及庭荫树,郁郁葱葱的空中花园成为了屹立在这中心商区里的一处热带景观,同时也孕育著多个物种,吸引周边的雀鸟与昆虫前来栖息。
大量的花草树木,不但有助于降温,阻隔日晒和为酒店内部营造出流动的自然光线,还起到节能减碳,置换出更多氧气的功能,经过一番修剪,基础的城市绿化更呈现出极富设计感的美态,为了做到自然生态最大化,设计师特别将这个花园式酒店的底层,以及空中花园的外围,以混凝土模块打造出类似于岩层与梯田的样貌,为原本垂直的大楼增加上起伏错落的动态感,将整个外部设计成给予观者强烈视觉冲击感的特殊半都会半自然建筑。至于酒店的内部则用上了大量木材、鹅卵石等天然素材来进行妆点,使内部装潢与酒店外身的风格保持一致,减低富丽堂皇与自然风格间的冲突感。
除了空中花园主题之外,被大面积的植物包围的“PARKROYALonPickering”还奉行节能理念,酒店内启用了能够有效避免电力浪费的自动感应光照功能、雨水收集、水资源回收,以及太阳能供电等高效节能的设备与措施,收集到的水资源将自行滋润灌溉外部绿化,环保低耗能,再加上鸟笼座椅、流动水池、人造瀑布等景观设计,不但大大优化了宾客的居住体验,还成为了周边环境的一个空气净化点和一道悦目景致。
2.2邱德拔医院
邱德拔医院位于新加坡北部的义顺镇,占地3.4hm2,总建筑面积10.8万m2,建筑高度48m。该项目由新加坡CPG咨询公司进行设计,曾获得过2009年度绿色标志白金奖、2010年艾默生杯奖及2011年第11届SIA建筑设计奖等14个奖项。该项目要求建造一座具有550个床位、为新加坡北部的居民提供服务的医院。该医院应具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气候控制、病患护理、疾病和灾害防治管理等综合措施。其作为一座无后顾之忧的医院设计将提高患者护理和医院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且是节能设计的典范。
新加坡义顺邱德拔医院大楼是一所以病患者为中心的无障碍医院,其设计完全因循绿色和高能效的理念。大楼在光伏系统、采暖通风系统、日常照明系统等方面实现零能源,结合加强主动控制和扩大绿植覆盖面积等要素,提升建筑的用能效率。
花园的国度,花园的医院。任何人不管为何事到医院来,总有些不自在的压力。但是邱德拔医院就像个花园,到处青枝绿叶与潺潺流水,营造出悠闲、安宁的和良好的疗愈环境。不但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降低血压,也能加速患者的康复,甚至厨房提供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都可能是医院花园采摘的。
综上所述,所谓绿色建筑,就是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使用空间的同时,与自然和谐共生。数据显示,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绿色建筑相比传统建筑,不仅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大减少,还能显著提高建筑项目的商业价值。建绿色建筑并不会很昂贵,也很简单,国家图书馆新建时候已经能达到35%的节能,在运行一些年之后,通过节能改造,又能保持35%。
3.新加坡绿色建筑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目前中国国内关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存在很大问题,标准过分强调技术,必须采用多少先进技术才能符合绿色星级标准,这就出现了只管手段不问结果的现象。绿色建筑应该是按照最终节能效果进行评估,用技术越少越好,只要达到节能标准就可以。真正的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手段和措施,尽量采用节能措施而不是技术。国内现在做绿色建筑很多是为了达到一种宣传目的,炫耀采用了大量节能技术,走偏了方向。
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经济发展情况,中国和新加坡都存在巨大差别,但在绿建筑领域方面,作为“先驱者”的新加坡显然能为迫切需要在“和谐环境”方面做出成绩的中国提供普世的经验和价值。
首先,“萝卜+大棒”是新加坡典型的管理方式。新加坡专门设立了规章制度及立法来推动绿色建筑的推广,这些强制的规章和立法对其绿建发展至关重要。经过三个绿色建筑蓝图的推进,目前在激励政策方面,新加坡推出了1亿新加坡元的“既有建筑绿色标志奖励计划”、2000万新加坡元新建建筑奖励以及500万新加坡元绿色设计奖励;另一方面,针对私人开发商,新加坡政府推出“绿色标志建筑面积奖励计划”,超金级绿色建筑可以获得最多1%、不超过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奖励,而白金级绿色建筑可获得最多2%、不超过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奖励。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萝卜”。
在“大棒”部分,新加坡对绿色建筑最低要求进行立法,对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节能标准作出严格规定。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新建建筑申请不予批准,对于已有建筑则每三年进行能耗审计,确保制冷系统效率满足能耗要求。
第二,对技术进行全盘平衡考虑,与本土国情结合。新加坡在绿建推广过程中最高的指挥原则是,要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有生态环境,技术和原料都要以此为最高标准。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和开发商会在项目前期,对各个责任方进行“整体设计”,从立项、规划到施工以及后期使用的全过程中运用的技术进行全盘平衡考虑。
第三,公众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为了让业主、开放商等了解绿色建筑对市场各方是互惠互利的,新加坡政府花费了很大时间和人力成本。
十年前,新加坡建设局刚刚推出Green Mark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时,开发商同样不买账。新加坡建设局为此做了大量的努力和研究,用数据告诉开发商,那些获得认证的建筑,除了能节省大量成本之外,且商业价值有显著升高。
新加坡会用类似的案例,把权威机构的成本效益分析公之于众,一点一点教化,一步一步培养,最终形成了全社会对绿建的高度认同,大大刺激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新加坡已经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责任意识氛围,大型开发商和公司机构都意识到履行绿色建筑标准之于社会的意义和之于自己的利益共生共长。
4结束语
中国目前在绿建领域遭遇的问题,新加坡也曾经历过,但是新加坡政府在管理、学界在技术、公众在意识上的多方位努力为这个弹丸之国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道路。中国可以拿来为己所用,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条捷径。中国幅员辽阔,强制推广难度非常大,绿色建筑推广示范区其实是可以尝试的一种方式,辅助以对新建筑和既有建筑的相关立法进行规范,加上绿色基金、贷款等经济激励,慢慢将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中国可以借鉴的是,首先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绿建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机构专业性,注重对绿建人才的培养,实现整体作业和协调作业;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找到与地域现实的融合点,不能为绿色而绿色,正如新加坡建设局国际开发署署长许麟济所说,人性化才是真正的绿色。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2]许麟济. 新加坡公共建筑节能政策及其实施,2011.
[3]郭韬,张蔚,刘燕辉. 新加坡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2011.
[4]林立川,王进宝. 新加坡邱德拔医院设计案例介绍,2012.
论文作者:张海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新加坡论文; 建筑论文; 建设局论文; 中国论文; 节能论文; 标志论文; 医院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