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塑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生论文,精神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生的科学精神,究其本质,是一种科学的治学态度和品性,科学研究方法和能力。它至少应包括以下具体要素:严谨务实、勇于求真、甘于寂寞的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包、虚怀若谷的胸怀;不相信教条、不盲从权威、勇于批判质疑的态度;孜孜以求、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品格。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塑造的有效途径是:(1)研究生的自觉要求和自我塑造;(2)研究生导师的影响和作用。首先是导师要尊重研究生的创造个性,鼓励研究生发表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大胆超越前人;其次是导师要严谨治学,身教垂范;再次是导师的研究一定要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3)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从教育思想和办学目标上而言,应将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体现前沿性、综合性和交叉性;发挥群集效应,经常组织有各学科的研究生参与的学术沙龙、科学论坛等活动,消除不同学科间原来所固有的局限和偏见;改革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或争取独立承担课题,在鲜活生动的实践中陶冶和塑造科学精神;切实加强实践教育。这是塑造科学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设计都是磨砺科学精神、检验冶学态度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