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地方国有资本承包经营的法律思考——承包经营—过渡期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有效经营方式

完善地方国有资本承包经营的法律思考——承包经营—过渡期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有效经营方式

范海鹰[1]2003年在《国有资本承包经营问题再思考》文中认为国有资产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有资本(即经营性国有资产),占我国国有资产总量的66.91%。地方国有资本在我国国有资产的总量所占比例达占52.2%。 承载地方国有资本运营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分布面广、数量多、资产大,其资产、资本金、总产值在国有经济中都占1/3以上。因此地方中小型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益,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益,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要“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根本原因。 但是,实践中地方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虽经多种探索,但终未能根本扭转国有资本运行效益低下,国有资产流失的局面。按照党的十六届叁中全会的精神,今后的一段时期,国有中小型企业将可能面临几种前景:一是符合条件的进行股份制改造;二是符合退出条件的等待出售;叁是提高竞争能力自我发展。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国有中小型企业具有分布地域及产业广、数量及就业人数多、规模小和技术水平低等特点,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全面实行股份制或全部退出。在此过渡期内,我们不能坐视国资流失,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经营方式,努力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过渡期地方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一定要能适合地方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特点及发展需要。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曾经作为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主导经营方式的承包经营,是一种适应性强、适应面广、简便易行的公有制有效实现方式,在今天能否重新定位于过渡期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有效经营方式?关键在于从理论到实践上对其进行总结和制度创新。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是:从我国国有资本承包经营历史及现今提出的客观性、必然性分析入手,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国有资本承包经营的理论基础、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法律规制及相关要素市场的影响,提出完善规范国有资本承包经营的具体思路,最后落实到国有资本承包经营的制度和法律完善上。本文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上升到理论和法律高度来分析,最后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国有资本承包经营作为“两权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具有简便易行,适应面广的特点,适应过渡期国有中小型企业“放开搞活”、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的需要;他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今天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相关要素市场逐步建立的背景下,具有完善的有利条件。承包经营制度的创新,最后要通过对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法律规制的完善来保障。 而法律的完善在于重新构建承包经营法律关系,关键是明确承包经营的主体、客体和内容;重点是确定相关主体的责、权、利;要害是对相关主体的权力限制及落实责任的承担。其中对承包经营的客体是利润、国有资产、国有财产、还是国有资本提出了讨论。认为将“利润”作为承包经营的客体,不符合国有资本运营的最基本的保值增值的要求,也是承包经营出现短期行为的根本原因;而国有资产、国有财产的提法不符合规范,也没有法律依据。从资本经营的本质要求及国有资本的本质功能来分析,承包经营的客体应当是国有资本。

范海鹰[2]2003年在《完善地方国有资本承包经营的法律思考》文中指出国有资产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资本(即经营性国有资产),占我国国有资产总量的 66.91%。地方国有资本在我国国有资产的总量所占比例达占 52.2%。承载地方国有资本运营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分布面广、数量多、资产大,其资产、资本金、总产值在国有经济中都占 1/3 以上。因此地方中小型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益,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益,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要“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根本原因。但是,实践中地方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虽经多种探索,但终未能根本扭转国有资本运行效益低下,国有资产流失的局面。按照党的十六届叁中全会的精神,今后的一段时期,国有中小型企业将可能面临几种前景:一是符合条件的进行股份制改造;二是符合退出条件的等待出售;叁是提高竞争能力自我发展。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国有中小型企业具有分布地域及产业广、数量及就业人数多、规模小和技术水平低等特点,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全面实行股份制或全部退出。在此过渡期内,我们不能 1<WP=4>坐视国资流失,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经营方式,努力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过渡期地方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一定要能适合地方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特点及发展需要。在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曾经作为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主导经营方式的承包经营,是一种适应性强、适应面广、简便易行的公有制有效实现方式,在今天能否重新定位于过渡期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有效经营方式?关键在于从理论到实践上对其进行总结和制度创新。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是:从我国国有资本承包经营历史及现今提出的客观性、必然性分析入手,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国有资本承包经营的理论基础、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法律规制及相关要素市场的影响,提出完善规范国有资本承包经营的具体思路,最后落实到国有资本承包经营的制度和法律完善上。本文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上升到理论和法律高度来分析,最后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国有资本承包经营作为“两权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具有简便易行,适应面广的特点,适应过渡期国有中小型企业“放开搞活”、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的需要;他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今天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相关要素市场逐步建立的背景下,具有完善的有利条件。承包经营制度的创新,最后要通过对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法律规制的完善来保障。而法律的完善在于重新构建承包经营法律关系,关键是明确承包经营的主体、客体和内容;重点是确定相关主体的责、权、利;要害是对相关主体的权力限制及落实责任的承担。其中对承包经营的客体是利润、国有资产、国有财产、还是国有资本提出了讨论。认为将“利润”作为承包经营的客体,不符合国有资本运营的最基本的保值增值的要求,也是承包经营出现短期行为的根本原因;而国有资产、国有财产的提法不符合规范,也没有法律依据。从资本经营的本质要求及国有资本的本质功能来分析,承包经营的客体应当是国有资本。

张雪芹[3]2007年在《基于市场主导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认为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及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历史性地成为大趋势。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是否显着,关系到能否维护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以及建筑业能否顺利开拓国际建筑市场、应对WTO的挑战。与某些传统产业不同,中国各地区的建筑业具有相似性,关于中国建筑业的研究成果对地区建筑业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基于此,论文以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提出了基于市场主导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研究课题。论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建筑业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而不涉及建筑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动,使其更具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讨论。阐述了产业结构优化理论,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主体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包括市场调整机制和政府调整机制两大类型。对“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理论进行了综述,重点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叁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绩效的主要因素,决定市场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以企业数目和规模分布为特征的市场集中、产品差异和市场壁垒,而进入壁垒在决定企业数量和规模分布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市场集中度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对绝对集中度、相对集中度和赫芬达指数等叁个市场集中度测定指标进行了讨论。对市场壁垒进行了分析,重点对进入壁垒、移动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概念内涵和形成因素进行了探析。对产品差异化进行了阐述,对产品差异化与细分市场进行了分析。产品差异化是企业提供异质服务的能力和潜力,是企业在经营上对抗竞争的一种主要手段,是一种非价格壁垒。第二,对建筑业产业结构及调整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建筑市场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分析了建筑业产业结构的现状,重点对建筑业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市场布局结构、人才结构进行了探讨,认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价值取向不同,经营状况有差异;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要做好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的分布,大、中、小企业的结合,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的搭配;建筑业布局结构是行业布局、区域布局、全球化布局的科学优化与合理配置。论述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剖析了推动新一轮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主导特征。认为当前建筑业发展的总体特征是市场主导的结构调整,新一轮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提升建筑业产业发展与竞争能力为核心内容,与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结构调整。第叁,对建筑业市场壁垒和产品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对建筑业进入壁垒、移动壁垒、退出壁垒以及建筑业产品差异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中国建筑市场各类主体的准入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筑市场的准入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形成建筑业进入壁垒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规模经济壁垒、技术壁垒、人力资源壁垒、必要资本壁垒、绝对费用壁垒、政策法规壁垒等6种,得出建筑业进入壁垒低的结论。建筑业的移动壁垒,被视作企业进入建筑市场后再进入细分市场的进入壁垒,主要包括纵向阻碍和横向阻碍。分析研究了建筑业移动壁垒,认为建筑业的移动壁垒相对较低。对发达国家建筑业的退出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建筑业沉淀成本大难以转产,企业职工难以安置和转行,负债过高阻碍企业退出,企业办社会,政策法规限制形成的退出壁垒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筑业退出壁垒过高。阐述了建筑业整体而言是一个高度差异化的产业,剖析了建筑业产品差异的要素构成,并对住宅建筑市场、公共建筑市场和大型专业性项目市场等叁个建筑市场子市场的产品差异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建筑业应建立差异化竞争的理念。建筑业的进入壁垒和移动壁垒较低,但退出壁垒又相对较高,建筑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建筑产品的同质化,大多数企业以相似的业务和经营管理模式竞争,形成了建筑业过度竞争的主要原因。第四,应用“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对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重点对SCP范式下建筑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讨论。对“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筑业的产业结构影响建筑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建筑业企业的市场行为是决定市场绩效的关键因素。对建筑企业市场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筑企业市场行为主要包括建筑企业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两个方面,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建筑业的产业绩效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筑业的产业绩效很大程度上受产业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市场关系或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综合体现了市场运行的效益和效率。讨论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重点就建筑业利润率、劳动生产率、建筑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等与资源配置效率有关的指标进行了分析。第五,从发达国家的建筑业产业结构模式和调整经验入手,提出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方向。研究表明,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产业发展与竞争能力,其目标包括从任务型发展向资本型发展提升;从分散型发展向集中型发展提升;遵循竞争发展轨迹塑造生产力内涵。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表现为:建立完整、高效、科学的建筑业市场管理体系;推进建筑业资产重组;推进形成金字塔范式的全新的市场组成格局。通过对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研究表明,兼并重组是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虚拟企业是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最后从建筑业所有制结构和建筑业组织结构两方面分析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重点阐述了市场壁垒与建筑业所有制结构调整,以及市场集中度与建筑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关系。第六,对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从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放松政府监管规制、促进建筑企业自强叁个方面分析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分析认为: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的主要策略是适应市场需求变革建设模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差异化的竞争理念、加快建筑业企业兼并重组、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放松政府监管规制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改行政准入壁垒为自然准入壁垒、降低建筑业的退出壁垒、重构建筑市场监管机构、创新建筑市场监管方式;可以通过依靠技术创新构造独特优势、增强融资能力拓展国际市场、优化竞争要素重组价值链、融入人本文化实现企业再造、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虚拟经营等方式来促进建筑企业自强。

雷文利[4]2006年在《成都建筑业发展调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2004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2,7745.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61.51亿元,增长20.2%。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43914.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74.13亿元,增长22.2%,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签订合同额21252.41亿元,增长26%,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为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建筑业作为充分竞争的产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加上我国已加入WTO,外资企业纷纷涌入,这使本来就僧多粥少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而这些外国企业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和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经营范围广,经营机制灵活,可以提供项目前期勘察设计、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和经营管理各方面的服务。因此他们将凭借这些优势,千方百计在我国建筑市场争取更多的份额,从而对我国建筑企业构成巨大的挑战和威胁。我们的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过巨大贡献。面对挑战,我们只有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经营理念,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也成为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分析我国和本地区的建筑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清我们的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管理差距,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和创新的方向,这无疑对提高我国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国家和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王应静[5]2005年在《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对企业家激励的不足或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是影响中国企业家精神塑造,制约中国企业家成长,导致中国企业家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运用路径依赖理论思想,通过追溯其社会、历史和文化和经济制度发展渊源,揭示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中存在的路径依赖现象,分析了路径依赖效应对企业家激励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激励的相关经验的学习,以及对中国企业家激励改革的实践探索的借鉴,研究探讨了中国企业家激励的路径创新的战略思路和具体可行性措施方案。 全文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社会背景和实践意义,以及运用路径依赖理论研究企业家激励机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介绍了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渊源,以及多位着名经济学家对该理论的发展贡献,重点阐述了North在制度经济学中对路径依赖理论的推进和Bebchuk和Roe有关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理论,此外,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在此也做了一定介绍。 第叁章对企业家激励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总结,以及对机制和企业家激励机制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全面的理论阐述。 第四章首先回顾了不同历史阶段下中国企业家成长的特点,其次划分了当代中国企业家的概念、范畴和类别,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家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的激励机制的发展变迁。 第五章在对中国企业家的激励现状的分析基础上,主要揭示了社会文化因素驱动的路径依赖效应,以及经济因素驱动的路径依赖效应对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产生的负面影响,并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在中国ESO制度存在的障碍。 第六章借鉴了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企业家激励制度发展经验,探讨了微软、安利等跨国公司激励机制的路径创新价值;此外,以南京钢铁集团MBO改制为实证,探讨了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创新实践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第七章包括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的路径创新思考,以及激励机制改革的路径创新战略措施的探讨,提出企业家激励的HC(Hierarchy Change)理论思路。 最后一章是给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与具体问题。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本文首次将路径依赖理论引入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研究中,全面阐述了社会文化意识领域和经济制度领域存在的,对企业家激励产生负面

廖蔚[6]2005年在《水库移民经济论》文中提出背景与概况:我国水力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达6.76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量为3.79亿千瓦。当前已开发量约占可开发量的13.2%;开发潜力巨大。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兴建水电站8.6万多座,产生了1500多万移民。随着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对能源需求的巨增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加快了水电资源开发的步伐。继叁峡电站开发以来,又相继建成了二滩、小浪底、宝珠寺等一大批水电站。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又将迎来一轮新的水电开发良机,相继有溪洛渡、向家坝、瀑布沟、龙潭、亭子口、白鹤滩、关音岩、乌东德等一大批大型和特大型水电工程陆续上马。这些水电站的建设在给生态、环保、防洪、航运、发电等带来综合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势必造成了大量的移民群体搬迁安置的系列问题。由于人地供需矛盾、国家财力困难等各种原因,水库建设过程中的移民工作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怎样解决好这些矛盾和困难,促进水库移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理论界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选题意义:水库移民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问题。其本质是经济问题,核心是利益问题,涉及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与协调,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损失。要科学有序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科学系统的水库移民经济理论作指导。但由于各种原因,国际国内都还没有系统的水库移民经济理论体系。虽然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水库移民的各种问题,发表过不少论文,但他们都只从操作或实用的层面就水库移民的某个方面或某个层面进行的研究,从而没有形成综合的系统的完整的水库移民经济理论体系。所以,对水库移民经济理论进行专题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樊增强[7]2004年在《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政府日益关注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中小企业来说,它们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极具战略意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也赋予它们更大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走出去”与“国际化”就成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 本文从中小企业的内涵界定入手,分析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兴起的理论渊源及背景,比较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经验与教训,剖析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势、问题,并从产业选择、区位选择、企业集群、企业技术联盟等方面给出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战略。全文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叁部分: 第一,中小企业为何要进行跨国经营。通过透析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内涵界定和中国中小企业标准的历史演进过程,界定本文所使用的中小企业的概念和标准。归纳综述了对外投资理论的演进和发展,特别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的发展,给出了中小型跨国公司兴起的理论解释,以为文章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深入剖析了世界各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经验及其对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借鉴意义。 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层面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必然性及可能性,并通过比较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优势及障碍。 第二,中小企业如何进行跨国经营。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进入方式及选择什么样的区域和产业进行投资,是个关键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在区域和产业选择前进行详细的、准确的经营环境评估显得至关重要。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环境评估包括世界环境评估、东道国环境评估和母国环境评估等。 由于受到企业技术水平、产品战略与企业成长率、母国和东道国的文化差异及东道国的工业化程度的影响,中小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选择科学的方式。对于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进入方式选择,应以出口进入方式作为基本选择;以投资进入方式作为最终选择;以技术进入方式作为中间选择。 根据企业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相关理论与中国的经济现实,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区位选择体现在,巩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的跨国投资;加快投资于东欧地区和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 依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产业选择表现为,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跨国投资的突破点;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形成并发展服务业的国际化体系。 第叁,如何提升中小企业跨国竞争力。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方式多种多样,企业集群就是一种有效方式。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体现在: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技术创新优势、核心能力优势、生产效率优势与激励竞争优势等。 公共政策支持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竞争力,政府应该加快完善境外投资立法;完善境外投资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海外直接投资的外交支持力度;完善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服务体系建设等。 在中国已经入世的背景下,强化中小企业技术联盟,进入国际技术联盟网络,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进而增强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联盟,必须建立完善的技术信息网络;制定技术联盟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等。中小企业技术联盟的方式有联合创新的方式和与大企业合作创新的方式等。

高雄伟[8]2007年在《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以国内外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为基础,从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按照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确定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防范、控制、化解及长效机制,构造了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全过程管理系统。基本观点为:第一,本文从界定县域金融概念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县域金融信贷资金的运动特点、信贷风险的内涵和特征,对县域金融信贷主要风险源和风险值的测定进行探讨,认为县域金融信贷资金运动与一般性金融信贷资金运动有着明显的差异,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存在着普遍性高风险、静态窒息性风险和动态震荡性风险叁个基本特征,农业信贷风险源是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核心,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应重点关注农民贷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公共产品贷款叁个风险点。第二,借鉴国际最新的信贷风险类别划分,提出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类型是政策风险、环境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6个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金融生态的劣质性是导致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产生的土壤和温床,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存在着行政制度的不规范、信贷制度的不规范、法律制度的不规范和信用制度的不规范等几个制度性缺陷。通过对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研究,为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提供科学依据。第叁,根据国内外风险管理原理和乡村银行经验,从事前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从借款人的信用估测、贷款前对贷款风险度的计量、主要风险管理环节的监测与处置,分析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的一般性方法,重点探讨分析农民贷款信贷风险的防范;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信贷风险防范;农村公共产品信贷风险防范,设计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方案。第四,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是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事中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引入定量贷后风险分析方式,建立贷后风险数据模型,通过量化数据准确地识别贷后风险。依据Zeta分析法、复审模型、分类和回归树、信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县域金融信贷风险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个体信用跟踪分析和整体信用预警分析,提出分散贷款、合理定价和贷款政策科学、适用等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从法人治理、人力资源、内控体系、金融文化方面,对我国县域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进行控制,构造金融生态的内优化机制。第五,在汲取国内外先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事后风险化解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资本充足率和呆账贷款准备金制度建设,增强县域金融自身化解信贷风险的能力;系统地总结整理了国内银行业的多种方法,结合我国县域金融的实际,在资产清收保全、资产盘活激活、资产抵债补偿、资产打包出售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和方法创新,从而突破传统的化解信贷风险方法,提高县域金融化解信贷风险效率。第六,结合县域金融的实际,以县域金融主要风险点为依据,从财政补贴政策、农地抵押制度、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农业保险创新和农村金融体系再造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解决农民贷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公共产品贷款等相关信贷风险的配套措施和宏观战略。一是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增强货币政策稳定、东西融资互动、金融生态建设等途径,消除县域金融风险;二是以国内外农地金融制度成功的经验为依据,分析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农民贷款抵押担保产生的信用风险问题;叁是构造县域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问题;四是进行县域农业保险制度创新,解决县域金融环境风险问题;五是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再造,构造多元化的县域金融格局,解决县域金融的结构性问题,为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提供保障。

王志民[9]2003年在《论“走出去”战略与制度创新》文中指出本文以马克思的“世界市场”和“全球生产”理论,列宁、毛泽东的积极开展对外经济联系理论和邓小平、江泽民的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水平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经营中的一些主要理论,紧密结合当前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投资与国际化经营发展迅速,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且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把“走出去”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开放改革互动不断加强的总体趋势中加以考察,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经营的比较和对中国企业最先与最大的“走出去”群体——香港中资企业的实证分析,深刻地阐明了实施“走出去”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揭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强调了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点,抓住当前契机,全面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和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重大变革,完善各种支持、服务措施,才能保障“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使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取得更大的发展。

肖万春[10]2005年在《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通途。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农村城镇化的实质内涵、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评价农村城镇化水平,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方针、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以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第叁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①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②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③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④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⑤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⑥结构分析和制度分析相结合。在这些方法中贯穿调查研究:一是对我国几个典型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广泛调查,力求获得全面、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利用信息手段网上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便于比较分析;叁是召开有关专家、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进行专家咨询。在收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理性分析和思考探索,努力形成比较系统的在理论上有创新性和超前性,在实践中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围绕中国农村城镇化这一主题,从四大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现实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为下面对农村城镇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供平台。 第二部分:第 1 章至第 4 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在详细分析农村城镇化理论研究情况的前提下,站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进一步进行基础性分析,揭示农村城镇化的内涵、特征、类型、水平度量,剖析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原理;运用这些理论和原理,探讨中国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机制,构造农村城镇化机制体系,揭示农村城镇化运行的内在规律和农村城镇化机制体系运行的条件。第 1 章剖析农村城镇化内涵: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叁是城镇反哺农村,城镇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促使农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四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达到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高度共享。2第 2 章和第 3 章揭示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农村城镇化发展,依托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结构聚集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的强化。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的发挥,是在相应的动力机制、聚集机制和开放机制作用下实现的。比较利益驱动是城镇化的原动力机制,城镇间以及城镇与农村间的相互作用是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强化的基本动力机制,技术进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提高的主导动力机制;农村城镇化的聚集机制是由竞争利益机制、政策调控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的;农村城镇化开放机制主要是指产业关联机制、贸易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形成的机制体系。农村城镇化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是:良好的资源配置制度、有效的产业组织制度和灵活的企业制度;有效率的供求结构和科学的收入分配结构;现代化的社会结构。第 4 章建立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体系和度量模型。单一的人口指标标准不能准确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的设置,既不能照搬单一的人口指标法,也不能面面俱到,要从城镇化数量和素质的有机结合上设置由农村城镇化基础水平指标、农村城镇化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和农村城镇化潜在动力指标等 3 个一级指标和 16 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根据发达国家农村城镇化基本实现的一些参考标准和我国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设置我国农村城镇化基本实现的指标体系标准值和相应的权数,建立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模型和城镇化水平阶段标准。第叁部分:第 5 章至第 9 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干。从实证角度对国内外农村城镇化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揭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律。第 5 章比较分析美、日和印度等典型国家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城镇化发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具体体现在:一是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为支撑;二是市场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前提;叁是大城市的超先发展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依托;四是政府的有效调控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五是人的需求和创造性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 6 章分析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还处在初期阶段的后期。农村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机制被扭曲,城镇化结构互利性差;创新机制乏力,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不明显;产业布局分散,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结构聚集效应弱;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没有形成,城镇化开放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以城镇建设政策替代城镇化政策;二是把城镇化政策等同于工业化政策;叁是缺乏区际城镇化协调政策;四是城乡政策分割。3第 7 章主要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一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是从全国整体而言的;二是各区域城?

参考文献:

[1]. 国有资本承包经营问题再思考[D]. 范海鹰. 华东政法学院. 2003

[2]. 完善地方国有资本承包经营的法律思考[D]. 范海鹰. 华东政法学院. 2003

[3]. 基于市场主导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张雪芹. 重庆大学. 2007

[4]. 成都建筑业发展调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D]. 雷文利.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5].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D]. 王应静. 南京理工大学. 2005

[6]. 水库移民经济论[D]. 廖蔚. 四川大学. 2005

[7]. 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研究[D]. 樊增强. 西北大学. 2004

[8].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高雄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9]. 论“走出去”战略与制度创新[D]. 王志民.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10]. 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 肖万春. 中共中央党校.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完善地方国有资本承包经营的法律思考——承包经营—过渡期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有效经营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