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与现代的贯通:中国传统戏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可为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可为论文,中国传统论文,戏剧论文,古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15.06.001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36(2015)06~0004~06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国民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力保障,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戏剧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唐时代的歌舞优戏算起,中国传统戏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从汉唐到晚明至清前期,中国传统戏剧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衍生出众多地方剧种,并逐步形成京剧、昆曲、豫剧、越剧、黄梅戏等有重要影响力的剧种,经典剧目更是数以万计。长演不衰的中国传统戏剧承载了风格各异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蕴含着民本和谐、德行仁善的道德伦理观和勇于承担、自强不息的社会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文化多元化、娱乐多样化、时间碎片化的当下社会,中国传统戏剧面临着观众断层和传承困境。中国传统戏剧与移动互联网的有机结合,是拓宽传统文化影响路径、充实新媒体内容来源的有益尝试。 一、中国传统戏剧与移动应用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中国传统戏剧是典型的舞台表演艺术,其现场性特征对观众有严格的时空要求。然而,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现代人缺乏充裕的时间和平静的心情去欣赏一台需要投入精力的古典艺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零碎的时间段里,人们已经习惯使用移动社交平台与亲朋好友联络感情,借助移动垂直应用获得衣食住行用所需资讯,通过移动游戏忙里偷闲放松紧张的神经。因此,大力推进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与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互动发展,是戏剧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移动应用充实原创内容的可行之路。 (一)二者的融合是吸引年轻观众、弘扬传统戏剧文化的现实需要 从经济和产业的角度来看,戏剧艺术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和源泉。澳大利亚学者戴维·索罗斯比(David Throsby)按照文化产业和服务的文化价值的不同发展出文化产业的“同心圆模式”:“处在同心圆核心位置的是最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产业,包括文学、音乐、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核心文化产业的创意及其影响通过同心圆模式由内而外扩散。”[1](P93)可见,作为历史悠久的舞台表演艺术,戏剧在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核心角色和创意源泉的作用不言而喻。除经济价值、休闲娱乐与艺术审美之外,中国传统戏剧也承担着文化传播和道德教化的功能。在农业经济占主导的历史时期,无缘教育的下层百姓就是从市井的戏院里和乡野的戏台中获得历史的观念和道德的标准,这就是所谓的“高台明戏教化人”。清末至民国时期,传统戏剧深受各个阶层人们的喜爱,呈现前所未有的兴盛。以流传于山东省济南市、淄博市一带的五音戏为例,“三天不吃饭,也要把鲜樱桃的戏来看”、“卖了裤和袄,也要看鲜樱桃”,普通人对于戏剧的热爱可见一斑。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戏剧改革实行“改变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创作现代戏”并举的戏曲剧目政策,积累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那么,传统戏剧是何时开始走向衰落的呢?田雨澍先生在《简论戏曲艺术衰败的原因》一文中指出,“文革”十年除京剧样板戏外,所有戏曲院团全面停止演出造成年轻观众的断层。[2]文革的禁锢是传统戏剧失去年轻观众的历史因素之一。“文革”结束后,戏剧艺术虽恢复演出,但也无法改变其由鼎盛时期老少咸宜的大众艺术向小众化娱乐方式的转变。从目前的现实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在成长时期面临着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数字化已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相较于舞台表演艺术的传统与保守,虚拟空间对他们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重写意和程式的戏剧表演,其缓慢的节奏、拗口的文白唱词、脱离现实的剧情以及严格的时空要求也提高了欣赏门槛。在观众的老化和流失中,戏剧市场日益冷清、滑坡,剧本编剧、导演及演员人才储备匮乏,传统戏剧濒临传承危机。 多样性是一个民族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无孔不入的现代传播媒介见缝插针地将表征着发达、时尚、前卫的西方文化推演成跨文化、跨区域的全球普遍范式,导致年轻人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态度出现单一性和趋同性。中国传统戏剧是民族文化特性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其发展需要也应该得到年轻人的支持。因此,在深刻理解年轻人重视参与和体验的审美需求的基础之上,结合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探索中国传统戏剧新的传播渠道和表现形式,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二者的融合是充实移动原创内容、完善移动内容产业链的必要选择 以移动智能终端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被称为“大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一样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与运行空间,允许用户自行安装软件、应用和服务等由运营商和终端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的程序,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因此,智能移动终端在传统的音声通话功能之外,越来越多地承担着信息收发和休闲娱乐的功能,其全面渗透性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3]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海量应用(App)满足了用户各种各样的需求。该报告显示,最受移动网民欢迎的前四位App是手机即时通信、手机音乐、手机游戏和手机视频。然而,目前移动应用商店泛滥,所提供的内容和服务雷同,例如,仅即时通信软件就有微信、比邻、友约、来电、初见等名称各异但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基本相同的应用。移动应用的发展陷入了严重同质化的困境,要想实现突围,必须摒弃山寨和跟风的开发,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设计才是应用和服务制胜的法宝。传统文化是内容和创意的源泉之一,传统戏剧以其精彩纷呈的装扮、精湛独到的表演以及古典高雅的伴乐兼具良好的视听效果,是移动应用取之不竭的内容宝库。同时,传统戏剧可以带动周边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现场表演及其衍生品DVD、CD的生产和销售;根据戏剧脸谱、服装做成的周边产品,如书签、挂饰等。因此,移动应用可以鼓励用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购买戏剧周边产品,以实物加强戏剧类虚拟应用的现实感,完善移动内容产业链。 尽管高新技术的呈现方式很重要,但新颖有创意的内容是媒体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一味移植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缺乏足够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原创性内容阻碍了移动内容产业链的形成。戏剧类移动应用是戏剧全新的表现形态,可以为专属移动设备提供原创的内容,这对于移动互联网媒体内容的创新和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意义。 (三)二者的融合是适应移动媒体快速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 目前,中国传统戏剧主要的传播渠道是剧院现场演出和戏曲类电视节目,但是随着观众的流失,剧院演出场次相应减少,有的地方剧院甚至常年被租作他用。同样因为缺少观众,电视台无法获得足够的广告赞助,因而鲜有影响力较大的戏剧节目。一种艺术形态的衰落与内容的过时、表现形式的单一和传播渠道的狭窄不无关系,因此,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创新内容表现和传播媒介,是传统戏剧发展的新出路。例如,现代音乐分类中别具一格的“中国风”,即是在流行音乐中巧妙融入传统戏曲唱腔,将戏曲伴奏中的古典乐器与现代乐器混合使用,实现了古典、民族和传统元素的完美融合,博得了现代流行音乐听众的喜爱,如周杰伦的《霍元甲》、王力宏的《花田错》以及陶喆的《苏三说》等,在现代与古典的时空交错中,听众不但获得听觉上的享受,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旋律中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在向年轻观众介绍和推广戏剧的过程中,与流行文化的结合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尝试。移动媒体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大众媒体,是流行文化的重要载体。据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88.9%,而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8.4%和42.5%[4]。可见,网络接入方式从电脑端向手机端迁移趋势明显。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传统戏剧要想获得进一步传播和可持续发展,就无法绕开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媒体。 艺术内容的创新为无形的文化资本创造了新的发展生机,媒介技术将艺术生产和消费的边界推至更广泛的领域,因此,中国传统戏剧与移动应用的融合应遵循两方面的要求:第一,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传统戏剧的传承首先是对戏剧艺术形式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的承继,传承的主要内容包括唱、念、做、打的表现形式,生、旦、净、丑的角色创造,以及剧中所体现的民族伦理观和价值观。第二,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顺应移动互联网社交化、视频化、游戏化的趋势,积极发展戏剧类移动客户端、手机应用等新业态,以新技术引领戏剧产业转型升级,驱动传统戏剧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在尊重传统文化内核的前提下,不媚俗、不恶搞,让传统戏剧以新型的传播方式将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呈现给年轻人,这不仅有利于戏剧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焕发生机、迸发活力,进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中国传统戏剧与移动应用融合发展的实践构想 如上文所述,中国传统戏剧与移动应用有较强的互补性和相关性,流传千年的传统戏剧文化是移动应用创新内容的宝贵资源,而重塑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移动应用则是传统戏剧形态革新的承载平台和吸引年轻观众的最佳传播渠道。从实践层面而言,二者如何融合才能产生出新的移动应用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呢?本文试图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说明。 (一)分享文化主导下的用户创造声像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应用技术的进步,信息受众通过多种平台发布原创图片、视频、音频和文字的单一或者混合形式,从消极被动的“消费型用户”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生产型用户”。用户在积极创造内容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媒介内容的一部分,“普通人或其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转换成媒介内容”[5](P142),这有效地满足了用户的存在感。在移动社交平台,互动是存在的保障,分享则是互动的前提。随着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强大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拍照、上传、分享等一系列行为成为时下流行的生活方式。然而,目前社交平台满屏充斥着造型统一的女性自拍照:45度仰角+用力睁大眼睛+黑瞳镜片+嘟嘴卖萌,这种不同以往的拍摄方式,呈现出一种天真、纯洁和无辜的表情,起初“点赞”者甚众,发布照片者获得了关注和认同。但是,频繁上传表情雷同的照片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逐渐带来低质量的反馈或者无人反馈,削弱了发照者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而传统戏剧的服装造型独特且富于变化,不同角色行头各异,同一角色也可以有不同的搭配。应用开发商可以着眼于此,尝试设计供用户上传照片后自行选择角色而自动生成的戏装照应用。视觉消费时代,力求新颖是吸引眼球的不二法门,是社交平台获得高质量反馈的有力武器,众多关注和正面评论能够给用户带来较高的存在感和意义感。例如,电影《梅兰芳》上映后,扮相俊美的京剧婚纱照旋即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可见他们并不一味排斥传统戏剧艺术和戏曲文化。然而,去影楼拍摄一套普通艺术照价格已然不菲,如果完全按照戏剧装扮进行拍摄,从脸部化妆到头饰、服装一整套搭配下来,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绝非一般人所能承担。基于此,戏装照移动应用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简单的操作方法和使用场景,尽量减少交互步骤,根据手机的语音和触摸特性设计更为快捷的交互方式;二是允许用户免费或者低成本的参与;三是融入社交因素。在“三原则”的指导下,戏装照应用应体现如下基本属性:首先,应用的登录设计应该使用微信或者微博账号,利用微信的强关系维持应用的活跃度,利用微博的弱关系扩大应用的知名度。其次,允许用户免费下载和使用软件,并且可以免费使用部分功能。以京剧戏装照为例,用户上传自己的正面照后,可以选择性别、角色免费搭配一套相应的行头,换装则要为虚拟服装交付费用,这就是互联网典型的免费增值模式。第三,设置一定的激励机制。社交平台的其他用户可以给照片点赞或者点击“鼓掌”图标,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这个应用抓住时下手机用户乐于拍照、乐于分享的行为特征,在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拍照体验的同时,也让用户对传统戏剧的服装和脸谱艺术有了较为深入的体验和了解,使传统戏剧的传播和移动内容的充实实现双赢互利。 除了借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戏装元素外,移动应用还可以挖掘戏剧唱腔的使用价值。相较于流行音乐而言,中国传统戏剧目前是小众化艺术,如果单纯为戏迷设计一款唱戏软件,难免会面临受众面狭窄而陷入少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为了扩大受众面,应用开发商可以为其他媒体已有较高知名度的戏剧产品做移动应用。传统戏剧与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的结合,加速了戏剧文化的变迁。美国著名文化社会学家戴安娜·克兰认为,在社会中存在已久的、早已为人熟知的文化信息更容易被吸收到核心文化领域中,“在文化循环过程中,包括来自高雅文化在内的、来源广泛的形象和叙事因素,被融汇到新的流行文化形式中,被置于以各种方式修正了它们原义的新的语境之中”[6](P11)。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中,中国戏剧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天津卫视在2014年第一季度推出原创戏曲真人秀节目《国色天香》,节目共有18位明星参与竞演,他们以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和二人转六大曲种的唱腔旋律为基础,运用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融合新唱法、新编曲和新概念这“三古三新”方式,将戏曲曲艺的韵律与现代节奏相结合,对流行的热门金曲进行全新演绎,形成独具特色的“流行戏歌”,这种结合使对传统戏剧兴致不高的年轻人通过明星偶像的创新演绎来慢慢接触戏剧。鉴于《国色天香》在年轻观众中已有知名度,开发商可以为其设计同名移动应用,既可以为真正的戏迷提供经典唱段的原唱及其伴奏,也可以为流行歌曲爱好者提供翻唱的歌词和旋律。 新媒介技术推动了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以新的表达方式和体裁出现,为戏剧爱好者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对于声音图像进行控制和处理的选择。通过戏装照应用和唱戏应用,中国传统戏剧以和时尚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了草根大众对于小众艺术的切身体验。通过分享与体验活动,用户在自我表达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充当着移动内容的创造者和传统戏剧文化的传播者。 (二)自我决定主导下的角色扮演与情境体验 中国传统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身体表演、按照既定情节、使用对话和独白反映人物事件和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形式,角色的装扮和表演在戏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是戏剧最基本的特质。‘扮’即装扮,一个人一经装扮就改变了他原来的角色身份;‘演’即装扮者以角色的身份进行活动”[7](P92)。角色转换使人可以体验多种生存情境,在虚拟环境中表达深藏内心的诉求,从而行之有效地扩展自身的心理空间和感觉空间。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超越年龄界限的最重要的大众娱乐方式,是对现实生活和活动的模仿。与扮演相似,它也能达到快速实现角色转换的目的,这是传统戏剧与移动游戏的契合点之一。当前,移动游戏以其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已经成为网络文化乃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2015年5月,易观智库发布了《2015中国移动市场年度综合报告》,该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412.5亿,同比增长40.5%[8]。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游戏用户规模逐年增加,移动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现存网络游戏的大部分背景取材于中国古代历史、上古神话传说以及现代武侠小说,配乐以古典乐器如笛子、二胡、古筝、琵琶弹奏而成,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网络游戏对游戏玩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传统戏剧一般拥有尖锐激烈戏剧冲突、个性鲜明的戏曲角色以及丰富多彩的戏曲音乐,具备了被改编成移动游戏的有利条件。 移动戏曲游戏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层进行开发设计。儿童对游戏的喜爱出于好奇心驱使,戏曲游戏应以益智类为主。开发商可以创作出一款类似于“连连看”的戏剧消除类游戏,在游戏初始可以先示范给用户多种戏剧角色的典型特征,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同一角色消除掉,游戏过关会获得相应奖励。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用户在儿童期就对传统戏曲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成为未来戏曲消费的生力军。青少年手游群体以学生为主,他们有时间关注与新流行游戏相关的信息,而同名手游经常作为文学、动漫以及影视作品的衍生品而推出,如电视剧《活色生香》的同名手游及网络小说《盗墓笔记》的同名手游等。因此,与中国传统戏剧相关的电影如《梅兰芳》、《大武生》等都可以开发同名手游,借助电影的热映和明星效应可以获得低成本的宣传和“粉丝经济”的高收益回报。中青年手游群体以工薪阶层为主,这个群体每天重复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渴望在虚拟世界做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英雄。因此,他们更注重深度参与、活跃互动和角色体验:“现代经济在经历了制造业、服务业的繁荣之后,现在向着体验经济的方向发展。”[9](P208)体验式角色扮演类游戏获得玩家青睐源自于“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心理需求。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L.Deci与Richard M.Ryan提出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作出自由地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激发人们从事感兴趣的行为。[10]定制化与个性化游戏允许用户自行设定角色及周遭环境,如为角色命名、自我组队、创造角色的外观、设备,决定角色技能专业化的深度和广度,寻找各种推动情节的策略等。以一种非线性的结构探索故事和环境,赋予用户更高自由度的戏剧游戏定会受到中青年用户的欢迎,因此,能够融武侠、奇幻、历史于一体,引领用户亲历风起云涌、瑰丽多姿的古代中国,具有宏大历史背景和架构的戏剧往往具备改编成移动体验类游戏的先天条件。 中国传统戏剧与移动应用的融合,既要尊重戏剧的特有属性,又要强化移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首先是碎片化思维,即在碎片化时间和空间为有着拍照、唱戏和玩游戏等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让其心动的服务;其次是粉丝思维,即创新戏剧应用的品牌理念和价值主张,以激发戏迷粉丝的激情和参与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戏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得以表现和传播,戏剧爱好者不再是单纯的观众和听众,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戏剧艺术的品牌塑造和传播中,自发成为戏剧文化的推广者。 三、中国传统戏剧与移动应用结合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虽然中国传统戏剧的角色设定、基本剧情和背景音乐与移动应用有不少契合之处,但各自特有的属性又为相互融合增加了难度。在保持传统戏剧文化精神内核的前提下,如何适当革新以适应时代特征,让用户在享受应用带来的快乐,满足自己的探索欲、征服欲、审美欲和自我实现欲等多种精神需求的前提下,更为轻松地了解中国古典文化,使戏曲类移动应用成为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型载体,是戏剧内容提供者和应用开发商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戏剧著作权概念的分歧和著作权主体的复杂,增加了移动应用开发商获取改编权的难度 中国传统戏剧一般取材于地方民间传说、历史典籍和文学故事,基本角色的原型及人物关系的设定早已存在,剧作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人物和剧情创作出完整的戏剧作品。如何确定剧作者独立创新的劳动和公共文化遗产之间的界限,是戏剧作品著作权面临的难题。多数学者和司法机关的主流观点认为,戏剧作品指供舞台演出的戏剧剧本,包括由文字和音乐记载的以台词和音乐为主的两部分内容;而一些戏剧专家认为,戏剧指包括剧本和演出在内的一整台戏。[11]可见,对戏剧内涵定义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戏剧著作权界定的分歧。如果一台传统戏剧演出在戏曲剧本、演员扮演、戏曲音乐、服装设计、美工布景等要素上产生了不同的著作权所有人,那么着眼于不同形式的移动应用,开发商就需要与不同的著作权所有者进行谈判和协商以获得合法的应用改编权。例如,唱戏应用因主要使用戏曲音乐而需要获得音乐著作者授权;戏装照应用则需要获得服装设计者授权;移动游戏需要获得剧院以及表演者的联合授权。作为一门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戏剧的创作绝非仅凭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获得相应著作权所有人的改编授权,既是对创作者辛勤劳动的尊重,也是移动应用健康、合理发展的保障。 (二)中国传统戏剧的特性与移动媒介属性之间的固有矛盾,增加了移动戏剧应用内容创造的难度 中国传统戏剧以唱词的文雅美、服饰的色彩美、角色的扮相美和唱腔的音韵美而成为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移动设备应用广泛,且已成为目前最流行的信息收发媒体和娱乐休闲媒体,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然而,中国传统戏剧作为传统艺术确实与移动用户的审美和接受有一定差异,二者之间的矛盾在戏剧移动游戏中的表现将会更加突出。首先,作为舞台表演艺术,戏剧注重演员唱念做打的表现,在剧情推进方面与影视剧相比略显缓慢,而用户早已习惯从轻量化的应用中获得快速反馈的放松与快感。同时,手机屏幕尺寸限制了戏剧艺术整体之美的呈现。此外,戏剧唱词以文言为主,且夹杂有历史典故,如缺乏相关知识则难以理解。如京剧《四郎探母·坐宫》一折“贤公主若得我母子相见,到来生变犬马结草衔环”,此句中“结草”、“衔环”分别出自《左传》和《续齐谐记》,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用户如不具备这些文史知识,在碎片化时间的使用中就无法投入地、完整地了解戏剧的表达。因此,戏剧类游戏既要尊重戏剧角色的设定和情节架构,又要增强游戏的代入感;既要保留传统戏剧文化的精神内核,又不能损失游戏的可玩性和有趣性;游戏语言既要尊重戏剧表达的典雅,又不能太过深奥。 (三)用户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固有印象和“刻板成见”,增加了手机戏曲应用宣传推广的难度 很多受众尤其是年轻人认为传统戏剧节奏缓慢,故事情节单一,艺术形式落伍,只是老年人的娱乐方式。这些固有的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刻板印象”或“刻板成见”:“‘刻板成见’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非理性的,大脑机能中存在着固定的偏见,也就是对待特定的事物持有固定化、简单化、倾向化、标签化的观念和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判和好恶情绪。”[12](P238)固执的、先入为主的偏见阻碍了年轻人对戏剧的深入了解和喜爱。针对这种现象,戏剧类移动应用的推广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戏剧应用的核心价值,告知用户这是一款在放松娱乐的同时又能了解传统戏剧文化的应用,兼具可玩性和教育性;其次,设计高质量、有象征和隐喻的戏剧图标,体现时尚与传统和古典的完美结合,吸引用户对应用进行深一步的了解;第三,实行周密的应用发布策略,充分利用社交平台、资讯网站、邮件列表等媒体,全渠道覆盖用户的碎片化时间。通过与新媒体的合作,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和宣传,力图淡化以至消除他们对传统戏剧的刻板印象,从而逐步培养起对于戏剧艺术的兴趣和喜好。 截止到目前,影视剧、文学作品、动漫都有改编成移动应用的先例,而以中国传统戏剧为主题的移动应用开发尚无先例可循,因而,从授权到内容生产到角色设计再到剧本写作,全新的创造势必会面临很多难题,但这也为传统戏剧的创新表达和移动内容的更新提供了可能和契机。此外,国家对新媒体的大力扶持和移动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是二者实现融合的坚实后盾。因此,尽管二者的融合还面临很多问题,但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四、结语 中国传统戏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但是,在现代社会传媒秩序重构和文化多元冲突的现实中,中国传统戏剧又面临着传承的难题和发展的困境。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典型代表——移动终端已从单一的信息收发设备发展成为融搜索、交友、娱乐、购物等涉及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数据处理设备。理论上来说,移动终端可以为传统戏剧提供新的表达形式,而中国传统戏剧反过来又能为移动终端提供内容来源,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互联网的升级换代为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以中国传统戏剧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创造未来新文明中必将大有可为。古典与现代的联系: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戏剧的发展_戏剧论文
古典与现代的联系: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戏剧的发展_戏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