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暖通空调工程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水平。在暖通空调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这样会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本文对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方向以及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应该坚持的节能原则,探讨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些有效的节能途径策略。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空调节能;有效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是体现建筑物建设使用舒适度功能的关键,其设施的安装施工过程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降低施工技术的运用质量。为此,相关人员应对已建工程应用暖通空调安装施工技术情况进行分析,以将问题产生原因作为技术控制重点,进而提高建筑施工效果。
1、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方向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包含供热采暖、通风工程、空气调节及配套输配系统,从减少需求和提高效率两个维度出发,暖通空调的节能降耗措施手段较多。项目可结合自身特点,量体裁衣,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1.1被动式节能
在兼顾建筑功能及品质的同时,减少建筑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配置需求,是减少后续设备选型运行能耗的最直接方式。目前,国家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已针对被动式节能相关的建筑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建筑密封性能等指标做出具体规定,但最终效果保证,需要建筑专业利用建筑技术手段,配合精确的暖通空调负荷计算等评估方法,以及良好的施工质量来得以实现。
1.2主动式节能
在通过被动式节能措施,减少建筑耗能需求量的基础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是主动式节能的探究领域。伴随近年来伴随节能标准的严格要求以及设备厂商的产品升级,高效冷水机组,燃气热回收锅炉等主机设备已成为市场主流,同时风机、水泵等输配设备运行效率也得到提升。通过完善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并搭配可靠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是主动式节能的关键。
2、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应该坚持的节能原则
2.1 可循环回收利用的原则
可循环原则是指空调在进行设计之初就应该秉持着资源可循环的原则,尤其是一台空调的报废往往只是部分零件的使用寿命到期而导致的,其他部分仍然可以进行充分的循环利用。对于这部分的资源,要及时做好回收和整理的工作,从而保证通过处理后还可以进行循环使用,从而有效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实现了环保的理念,对我国的可持续健康绿色发展也非常有帮助。
2.2 节约原则
暖通空调是实现绿色空调理念的重点部分,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按照全球遵循的绿色环保原则及我国的严格规定进行生产设计,同时还要注重风机等重要部件的设计,并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从而实现节能和节约的目的。
2.3 操作简易原则
暖通空调作为家家户户都需要的家用电器之一,即使目的是为了实现绿色环保和经济效益原则,也不能成为操作过于复杂的原因。暖通空调即使经过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升级改造,仍然需要满足简易操作的目的,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让不同年龄群体都能使用,而不会导致操作过于复杂对特殊群体的使用造成阻碍和负担的情况发生。
3、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空调节能的有效措施
3.1 热源系统的优化选择
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工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工程的工期或者是工程的实际需求来对热源系统进行合理地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目前我国的热源种类上看,主要是以热电站、热泵以及小型的锅炉等形式为主。在实际的运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节能的效果以及是否能够满足供热的需求。热泵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讲一些可再生资源转化为热源,经过压缩机的运行,然后在热源中广泛地吸收热能,经过热传递之后,进入到高温热源中。
3.2 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
地源热泵是目前我国暖通空调系统应用的新型技术。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电能),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在冬季,把土壤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用于采暖;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土壤中去,并且常年能保证地下温度的均衡。地源热泵工作原理是:冬季,热泵机组从地源中吸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夏季,热泵机组从室内吸收热量并转移释放到地源中,实现建筑物空调制冷。根据地热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并且地源热泵具有传统暖通空调系统不可比拟的优势:稳定:整个系统运行稳定,不受室外气候条件的影响;舒适:室温的分布更合理,温差小,舒适感好;节能:比传统空调节能40%-60%;(4)环保:没有室外机,并且解决了城市热岛效应,无任何污染和排放。
3.3 热能回收技术
热能回收技术通常包含了排风余热与冷凝热。其中排风余热就是应用新风系统完成室内相关气体的稀释,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整体质量。而新风在进入到室内过程中,必须把旧风有效排出室内,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新风负荷。由于室内旧风排出时会带走部分室内热量,因而暖通空调系统中的排风系统就可以应用旧风排出时的能量,一般是通过换热器与交换器完成新风预冷或是预热,进而实现节能的目标。另外,制冷机组在选择冷凝器方式时,若是难以满足热水的加热要求,就应该在系统中建立水源热泵方式进行辅助加热,此种方式的暖通空调系统可以防止有效气体排放,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气污染,最后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3.4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同时使用过程中又不会产生污染,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离不开太阳能节能技术应用。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根据环境气候、日照因素、建筑功能、投资产出比等因素综合确定是否采用太阳能采暖技术。在设计太阳能采暖系统时,应合理选用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通过太阳能在冬季供热,春、夏、秋提供生活热水做到太阳能系统在全年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太阳能的节能作用。此外应该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的太阳能技术,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通过运行过程转化效率最大化,来抵消初投资过大的问题。
3.5蓄能空调技术
蓄能空调技术不同于直接节能技术,它可以将一部分高峰的电负荷转移至低谷中,从而使发电厂一次能源的利用率有所提高,同时也起到了降低电力生产规模的功能。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讲,尤其是我国南方的一些大型城市在夏季空调所占的用电负荷在整个社会全部用电负荷中所占的比例甚至超过了一半,面对这种现状蓄能空调技术的移峰填谷理念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电力紧张的作用,而且对于用户来说也降低了运行的费用。就当前蓄能空调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这项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暖通空调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其工程量也会不断增加。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要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及生活环境的同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全面提升暖通工程的质量,也要在一定程度降低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杨海辉.暖通空调系统中环保节能的新理念探述[J].低碳世界,2017(14):1~2.
[2] 王静.暖通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7(3):53+95.
[3] 滕龙.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节能及优化研究[J].居业,2017(8):65+67.
[4] 钟彩霞,钟洪翔.暖通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5):76.
论文作者:钮永智1,严晖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暖通论文; 节能论文; 空调系统论文; 建筑论文; 热源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