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鞍山五环公司二叔丁基苯酚扩产项目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向俊洁[1](2021)在《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化学成分分析及质量评价》文中认为中药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是一种珍稀名贵中药材,唐代时由印度经西藏传入我国,目前在我国上海、浙江、河南、安徽等地有栽培。作为柱头,西红花产量低,仅占整朵花重量的7.4%,剩余92.6%的花部被遗弃在田间地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研究显示,西红花花部含黄酮、多糖等活性成分,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降血压等多种活性,我们的前期研究也表明,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具有抗高尿酸血症、降高脂血症等药理活性,极具开发潜力。众所周知,化学成分是药材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本论文以西红花去柱头花部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化学成分的组成及特点;对不同产地的样本进行成分分析,建立质量评价方法,为西红花去柱头花部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数据。本论文首先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法对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预试,初步推测了所含的化学成分的种类;随后针对样本的特点,分别采用UPLC、GC-MS、VIS等技术,对西红花去柱头花部黄酮类、挥发油类、多糖类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参考《中国药典》检测项目,对西红花去柱头花部进行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了质量标准草案。具体内容如下:1.花类药材相关文献的综述对《中国药典》收录的26种花类药材的化学成分、药效活性及药性研究等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为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化学成分、药效活性以及药性的研究提供了参考。2.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化学成分的初步推测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法对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预试,初步推测其含有大量黄酮类、挥发油类、糖类等成分,故本论文后续研究重点为西红花去柱头花部中黄酮类、挥发油类、多糖类成分的分析。3.基于多种色谱技术的西红花去柱头花部黄酮类成分定性定量分析西红花去柱头花部的黄酮类成分主要有以山柰酚-3-O-槐糖苷为代表的黄酮醇类成分和以飞燕草素-3,5-二-O-葡萄糖苷为代表的花色苷类成分。采用UPLC技术,建立了12批西红花去柱头花部样品中黄酮类成分的UPLC指纹图谱,归属了7个共有峰中的4个共有峰,分别为山柰酚-3-O-槐糖苷-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槐糖苷、山柰酚-3-O-槐糖苷、山柰酚-3-O-葡萄糖苷,12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83以上,表明各产地样本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建立了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山柰酚-3-O-槐糖苷和飞燕草素-3,5-二-O-葡萄糖苷的U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12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柰酚-3-O-槐糖苷和飞燕草素-3,5-二-O-葡萄糖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4.21~58.73 mg·g-1,2.11~6.37 mg·g-1。采用电子眼技术将样本的颜色数字化,考察了黄酮类成分与样本颜色的关系,发现样本颜色与飞燕草素-3,5-二-O-葡萄糖苷的含量显着正相关。4.基于GC-MS技术的西红花去柱头花部挥发油成分分析采用GC-MS技术推测了西红花去柱头花部挥发油中65个化学成分,以酯类、烷类、醛类成分居多。建立了11批西红花去柱头花部样品挥发油类成分的指纹图谱,11批样品挥发油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745以上,其中7批相似度在0.908以上,表明大部分样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少部分样品存在一定差异。5.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多糖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方面,采用VIS技术建立了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10批样品进行分析,其含量范围为32.96~40.72 mg·g-1。另一方面,对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6.西红花去柱头花部质量标准的建立以12批西红花去柱头花部样本为研究对象,从样本性状、鉴别、检查、指纹图谱、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西红花去柱头花部质量标准草案。
彭耀丽[2](2009)在《锡林浩特和霍林郭勒褐煤的超临界醇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受本身特性的制约,褐煤迄今未得到有效利用。本课题选用我国内蒙古地区锡林浩特褐煤(XLHTL)和霍林郭勒褐煤(HLGLL)为研究对象,以丙酮作为脱水介质研究了褐煤的脱水;对褐煤进行了分析萃取,研究了褐煤中的小分子组成;在超临界条件下研究了褐煤的醇解及其反应影响因素,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了分离和分析;初步探讨了在超临界条件下甲醇自身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反应机理;选取褐煤相关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褐煤醇解反应的机理。以丙酮为介质,通过萃取可使XLHTL的水分由20.41%降低到3.5%左右,这样的水分完全可以满足褐煤加工利用的要求;同时,丙酮可萃取出XLHTL中部分小分子。依次用二硫化碳(CS2)、正己烷、苯、乙醚、丙酮、甲醇和四氢呋喃(THF)萃取了XLHTL和HLGLL,各级萃取率均较低,GS/MS可检测化合物少。在超临界醇-碱体系下,对XLHTL和HLGLL进行醇解,醇解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用正己烷、乙醚、甲醇和THF进行分级萃取,醇解后产物总收率可达80%以上;用GC/MS分析了反应混合物的组成,检测出的化合物远比褐煤分级萃取物中检测出的多,特别是检测出了大量酚类化合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煤比、碱煤比和不同种类醇(甲醇、乙醇和异丙醇)等因素对褐煤醇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煤比10/1、碱煤比0.8/1、反应温度300 oC、反应时间2 h条件下,褐煤醇解基本彻底,其收率可达90%以上。相同条件下,研究了神府煤和童亭煤的醇解,二者的收率均低于XLHTL和HLGLL的收率。对XLHTL和HLGLL醇解得到的反应混合物进行了族组分的分离,得到了水溶性化合物、烷烃、芳烃和含杂原子化合物等族组分,用GC/MS检测了族组分的组成,分析了褐煤中烷烃、芳烃的组成和杂原子的赋存状态。在XLHTL的反应混合物中得到一个碳酸酯馏分和一个脂肪酸酯纯品。制备并表征了固体碱催化剂CaO、K2CO3/γ-Al2O3、K2CO3/γ-Al2O3-NaOH和KF/γ-Al2O3,用其催化褐煤醇解,收率分别为88.2%,64.4%,73.9%和78.3%;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了分离和分析,与前述醇-碱体系下反应混合物的组成相似。以CaO为催化剂,研究了超临界条件下甲醇自身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了气体和液体产物的组成,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以二苯醚、苯基苄基醚(BPE)、苯甲醚、乙氧基萘、苯酚、间苯二酚、苯和蒽作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褐煤超临界醇解的机理,结果表明醚键断裂是主要反应,伴随有芳环的烷基化、加氢和甲氧基化等反应。
张新慧,张恩和,何庆祥,任宝仓[3](2008)在《2,4-二叔丁基苯酚对啤酒花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前期对不同植龄啤酒花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的化学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发现有酚类物质的存在且2,4-二叔丁基苯酚含量较高,为了进一步证实啤酒花是否存在自毒作用,采用田间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0(CK,A0),7.5(A1),15.0(A2)和22.5 mmol/m2(A3)]2,4-二叔丁基苯酚处理对啤酒花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4-二叔丁基苯酚用量A1和A2处理,啤酒花生长好,地上部、地下部、总生物量及日均光合速率均比对照高,且达到显着差异(P<0.05);2,4-二叔丁基苯酚用量A3处理,啤酒花地上部、地下部和总生物量及光合特性均较对照降低,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啤酒花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最高峰出现在上午9:00左右,次高峰出现在中午15:00左右,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与对照(A0)相比,A1、A2、A3三个处理的次高峰出现的时间均有推迟,且A1和A2处理的幼苗"午休"现象不太明显,气孔因素是导致其"午休"的主要原因。
沈镇平[4](2003)在《鞍山五环公司二叔丁基苯酚扩产项目通过鉴定》文中研究表明 鞍山五环化工有限公司2,4-二叔丁基苯酚扩产项目不久前通过了由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参加该项目鉴定的专家认为:鞍山五环公司的二叔丁基苯酚扩产项目所采用的技术解决了制约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三废”排放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
二、鞍山五环公司二叔丁基苯酚扩产项目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鞍山五环公司二叔丁基苯酚扩产项目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化学成分分析及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中国药典》收录的花类药材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药性的分析 |
1.1 药性分析 |
1.2 化学成分的研究 |
1.3 药理活性的研究 |
1.4 讨论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2 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化学成分类型考察 |
2.1 实验材料 |
2.2 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3 西红花去柱头花部黄酮类成分分析 |
3.1 黄酮类成分UPLC指纹图谱 |
3.2 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3.3 黄酮类成分薄层色谱检查 |
3.4 样品颜色与黄酮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5 小结 |
4 西红花去柱头花部挥发油成分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方法与结果 |
4.3 讨论与小结 |
5 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多糖类成分分析 |
5.1 多糖的含量测定 |
5.2 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多糖的提取分离 |
5.3 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5.4 小结 |
6 西红花去柱头花部的质量评价 |
6.1 性状与显微鉴别 |
6.2 常规检查 |
6.3 薄层检查、含量测定、指纹图谱 |
6.4 西红花去柱头花部质量标准草案 |
6.5 小结 |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锡林浩特和霍林郭勒褐煤的超临界醇解(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煤炭利用现状(Status of Coal Utilization) |
1.1.1 煤的非燃料利用技术(Non-fuel Utilization Technology) |
1.1.2 传统煤转化的主要工艺(Main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oal Conversion) |
1.1.3 褐煤的转化和利用(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of Lignite) |
1.2 煤结构研究的方法(Methods of Research on Coal Structure) |
1.3 煤的溶剂萃取(Coal Extraction with Solvents) |
1.3.1 溶剂的选择(Solvent Choice) |
1.3.2 萃取物的组成和结构分析(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Extracts) |
1.4 碱催化煤解聚研究(Research on Coal Depolymerization by Alkali-catalyzed) |
1.5 煤的族组成(Group Component of Coal) |
1.6 固体碱催化剂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Solid Base Catalyst)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Contents of the Thesis) |
1.7.1 研究意义(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7.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Research Contents of the Thesis) |
2 实验 |
2.1 样品的制备与分析(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Samples) |
2.2 仪器与试剂(Instruments and Reagents) |
2.3 实验步骤(Experimental Procedure) |
2.3.1 褐煤分级萃取(Factional Extraction of Lignites) |
2.3.2 KOH 催化的褐煤超临界醇解和反应混合物的分离(Supercritical Alcoholysis of Lignites and Separation of the Reaction Mixture) |
2.3.3 固体碱催化的褐煤超临界醇解(Solid Base-catalyzed Supercritical Alcoholysis of Lignite) |
2.3.4 甲醇反应性研究(Research on Reactivity of Methanol) |
2.3.5 模型化合物在超临界条件下的反应(Reaction of Model Compounds under Supercritical Condition) |
2.4 分析(Analyses) |
2.4.1 FTIR 分析(FTIR Analysis) |
2.4.2 XRD 分析(XRD Analysis) |
2.4.3 纯组分的结构鉴定(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a Pure Component) |
2.4.4 褐煤和模型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Reaction mixture of lignite and Model Compunds) |
3 褐煤脱水 |
3.1 褐煤中的水分(Moisture in Lignite) |
3.2 褐煤脱水实验(Experiment on Dehydration from Lignite)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 |
3.3.1 水分(Moisture) |
3.3.2 萃余煤的FTIR 分析(FTIR Analysis of Residues) |
3.3.2 萃取物的GC/MS 分析(Analysis of Extracts by GC/MS) |
4 XLHTL 和HLGLL 在醇-碱体系下的超临界醇解 |
4.1 XLHTL 和HLGLL 的溶剂萃取(Solvent Extraction of XLHTL and HLGLL) |
4.1.1 萃取率(Extract Yields) |
4.1.2 XLHTL 溶剂萃取物的组成(Composition of XLHTL Extracts) |
4.1.3 HLGLL 溶剂萃取物的组成(Composition of HLGLL Extracts) |
4.2 KOH 催化的褐煤超临界醇解(KOH-catalyzed Supercritical Alcoholysis of Lignite) |
4.2.1 KOH催化的XLHTL超临界醇解(KOH-catalyzed Supercritical Alcoholysis of XLHTL) |
4.2.2 KOH 催化的HLGLL 超临界醇解(KOH-catalyzed Supercritical Alcoholysis of HLGLL) |
4.2.3 超临界醇解反应条件的优化(Optimization of Supercritical Alcoholysis ReactionConditions) |
4.3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醇解反应性(Alcoholysis Reactivity of Different Metamorphic Coal) |
4.3.1 收率(Yields) |
4.3.2 SFC 和TTC 醇解反应混合物的GC/MS 分析(GC/MS Analysis of SFC and TTC Reaction Mixture) |
4.3.3 SFC 和TTC 醇解反应混合物的FTIR 分析(FTIR Analysis of SFC and TTC Reaction Mixture) |
4.4 小结(Summary) |
5 褐煤醇解反应混合物的族组分分离与分析 |
5.1 引言(Introduction) |
5.2 实验(Experiments) |
5.3 XLHTL 醇解反应混合物的族组分分析(Group Analysis of XLHTL Alcoholysis Reaction Mixture) |
5.3.1 水溶性化合物(Water-Soluble Compounds) |
5.3.2 烷烃(Alkanes) |
5.3.3 芳烃(Arenes) |
5.3.4 含杂原子化合物(Heteroatom-Containing Compounds) |
5.3.5 碳酸酯(Carbonic Ester) |
5.3.6 白色片状晶体(White Sheet Crystal) |
5.4 HLGLL 醇解反应混合物的族组分分析(Group Analysis of HLGLL Alcoholysis Reaction Mixture) |
5.4.1 水溶性化合物(Water-Soluble Compounds) |
5.4.2 烷烃(Alkanes) |
5.4.3 芳烃(Arenes) |
5.4.4 含杂原子化合物(Heteroatoms Containing Compounds) |
5.5 小结(Summary) |
6 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的褐煤的醇解 |
6.1 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Solid Base Catalysts) |
6.2 固体碱催化剂的表征(Characterization of Solid Base Catalysts) |
6.3 固体碱催化褐煤的醇解(Solid Base-catalyzed Alcoholysis of Lignite) |
6.3.1 固体碱催化褐煤的醇解(Reactions of Solid Base-catalyzed Alcoholysis of Lignite) |
6.3.2 收率(Yields) |
6.3.3 固体碱催化XLHTL 醇解反应混合物的GCAlcoholysis Reaction Mixture by Solid Base-catalyzed) |
6.3.4 固体碱催化XLHTL 醇解反应混合物的FTIR 分析(FTIR Analysis of XLHT Alcoholysis Reaction Mixtures by Solid Base-catalyzed) |
6.4 小结(Summary) |
7 超临界条件下碱催化甲醇的反应 |
7.1 引言(Introduction) |
7.2 甲醇的结构和化学特性(Structure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thanol ) |
7.3 甲醇转化时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Some Known Reactions of Methanol) |
7.4 超临界条件下碱催化甲醇的反应(Reactions of Methanol by CaO-catalyzed under Supercritical Condition) |
7.4.1 气体产物的组成(Composition of Gaseous Products) |
7.4.2 液体产物的组成(Composition of Liquid Products) |
7.5 碱催化的甲醇转化反应机理(Reaction Mechanism for CaO-catalyzed Methanol Conversion) |
7.6 小结(Summary) |
8 褐煤超临界醇解反应机理探讨 |
8.1 引言(Introduction) |
8.2 模型化合物的选择及实验(Selection of Model Compounds and Experiments) |
8.3 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 |
8.3.1 KOH 催化的醚类化合物的反应(KOH-catalyzed Reaction of Ethers) |
8.3.2 固体碱催化的醚类化合物的反应(Solid Base-catalyzed Reaction of Ethers) |
8.3.3 醚类在乙醇-碱体系下的反应(Reaction of Ethers in Alcohol-Alkali System) |
8.3.4 酚类在甲醇-碱体系下的反应(Reaction of Phenols in MeOH-Alkali System) |
8.3.5 芳烃在甲醇-碱体系下的反应(Reaction of Arenes in MeOH-Alkali System) |
8.4 褐煤超临界醇解的反应机理(Reaction Mechanism of Lignite Alcoholysis) |
8.5 小结(Summary) |
9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9.1 结论(Conclusions) |
9.3 建议(Suggestions)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2,4-二叔丁基苯酚对啤酒花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 4-二叔丁基苯酚对啤酒花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2.2 2, 4-二叔丁基苯酚对啤酒花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1 对啤酒花幼苗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
2.2.2 对啤酒花幼苗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
2.2.3 对啤酒花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3 讨论 |
四、鞍山五环公司二叔丁基苯酚扩产项目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西红花去柱头花部化学成分分析及质量评价[D]. 向俊洁.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锡林浩特和霍林郭勒褐煤的超临界醇解[D]. 彭耀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2)
- [3]2,4-二叔丁基苯酚对啤酒花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J]. 张新慧,张恩和,何庆祥,任宝仓. 草业学报, 2008(06)
- [4]鞍山五环公司二叔丁基苯酚扩产项目通过鉴定[J]. 沈镇平.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