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资金有效流入实体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体论文,资金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存量资金通过四大路径流入实体经济 广义货币供给(M2)并非观察市场存量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效果的合适指标。长期以来,M2在分析和判断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状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人以为,M2可以反映市场上的资金状况,M2数量更多或增长更快,市场存量资金也就更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是,M2只是反映了市场资金的来源,即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它并不能体现市场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效果。 社会融资规模及其结构可以比较好地反映市场存量资金状况。2011年央行开始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数据;2014年开始公布分省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数据;2015年开始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从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指标的构成来看,市场存量资金共有七种途径进入实体经济,即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其中,前两种途径可归结为银行表内的本外币贷款业务,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则可归结为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就是说,市场存量资金大体上通过四大路径流入实体经济,即银行表内贷款业务、银行表外业务、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 人民币贷款是市场存量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主渠道。有别于美国以股票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模式,我国一直都是以银行体系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截至2014年末,市场存量资金(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共有122.8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为81.43万亿元,占比66.2%。如果加上3.47万亿元的外币贷款,银行表内业务占到市场存量资金的69.1%。与之相对应的是,银行表外业务合计占市场存量资金的17.5%,其中委托贷款规模最大,达到9.33万亿元。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分别占市场存量资金的9.5%和3.1%,这两项直接融资加起来也不如银行表外业务多。近几年,人民币贷款在实体经济融资总量中的份额已经大幅下降,以股票和债券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占比显著上升,后者已经从10年前的7%左右上升到2014年的13%左右。 当然,这里提到的市场存量资金,是从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指标所做的分析。严格来讲,这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市场存量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路径,因为它不包含国债、地方债、外商直接投资、私募股权基金(PE)以及民间借贷等。也就是说,市场存量资金除了上述四大路径之外,还包括其他路径。 市场存量资金有效流入实体经济存在障碍 近几年,我国市场存量资金增速总体较快,近五年年均增长21.6%,但金融与经济指标出现背离。与市场存量资金的快速增长相比,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即出现“金融热、经济冷”的现象。通过分析市场存量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路径和结构,可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融资成本高,即实体经济为吸纳市场存量资金付出的代价比较大。当前,我国实体经济融资来源日益多元化,但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有所不同,成本上升的幅度也不同。就近五年的数据看,债券和贷款的利率水平虽然较低,但涨幅并不算小。2015年3月,5年期AAA(2)级企业债发行利率为4.9%,比2009年全年均值上升了38.5%;2014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贷款加权利率为6.77%,比2009年全年均值上升了39.1%。信托融资的利率水平比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高很多,同样经历了一定的上升。2015年2月,3年期组合信托预期年收益率为9.2%,比2010年全年均值上升24.5%。由于信托融资环节较多,其实际综合融资成本一般在10%以上。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上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信贷客户结构调整导致银行贷款定价上升。银行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竞争和降低存款分流,被动采取一定的存款利率上浮措施,并主动开发了以市场利率计价的理财产品。随着大企业融资日益脱媒,银行开始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其风险溢价体现在贷款定价上。二是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推高了无风险收益率。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能够承受更高的利息成本,推高了无风险收益率。三是融资链条长增加了不少费用,包括通道费、托管费、代销费和管理费,导致融资贵。四是部分管理政策,如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存贷比考核等,也间接导致了社会融资成本的上升。 第二,市场存量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结构不合理,路径偏重信贷、类信贷等间接融资方式。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不平衡,通过银行进行的融资占到市场存量资金的八成多,而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占比不足两成。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12年美国、英国和日本通过银行获得的融资占比分别为31.3%、55.4%和64.4%,都远低于中国。二是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增长不平衡。特别是近五年以来,银行表外业务年均增速比表内业务快了40.7个百分点,在2009年一度增长98.8%。三是银行表内信贷的客户结构不平衡。在当前偏重银行信贷的金融体系下,大量信贷资金流向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而银行信贷对于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则相对谨慎,这也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迟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原因之一。 第三,部分融资方式存在透明度不足、刚性兑付、监管不完善等问题,隐含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如果相关风险不能得到及时化解,可能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储贷协会危机,大量中小金融机构倒闭,而金融脱媒下的监管不足正是储贷协会资产负债风险不断放大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国银行表外理财、地方融资平台、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业务经过加强监管,风险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还需要进一步缓释风险,防范资金断裂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违约现象。 提高市场存量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效果的相关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融资结构不平衡以及部分领域存在金融风险,已成为制约企业、居民扩大投资和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些突出问题,需要从促进资金供需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入手,对症下药,多管齐下,切实加强市场存量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实现稳定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对于市场存量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成本较高的问题,需坚持市场化原则,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多元化融资。一方面,推进利率决定的完全市场化。应进一步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贷款基础利率(LPR),提高Shibor和LPR在金融市场利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逐步扩大负债产品的市场化定价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资金收益率曲线,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另一方面,梳理并适当调整相关监管法规和政策。我国部分银行法律、法规是多年前制定的,适应当时的情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种条件的变化使其难以适应现在的要求,可考虑适当进行调整甚至取消(比如贷存比指标)。再如,对于银行不能发放“借新还旧”贷款的监管规定,可考虑对一些虽暂时困难、但国家支持的行业放宽限制,避免银行为满足监管规定迫使企业选择搭桥融资而增加成本。此外,还可以鼓励商业银行境外融资,简化中资银行赴境外发行债券的审批流程,扩大境外发债额度;借鉴境外相关经验,构建简洁透明的境外发行规则,重点关注债券发行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等。 对于实体存量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需大力发展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股票和债券融资是相对于银行贷款成本更低的融资方式,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放宽对企业发行债券的限制,完善债券发行的中介配套服务,创新债券品种。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建议对于资质不够但资产现金流稳定的企业,推广资产支持型债券;推广集优债券模式,允许中小企业直接发债。应按注册制和市场化原则决定融资规模和节奏,减少计划性指标,以稳定市场预期;建立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把强制分红、保护中小投资者、信息披露、退市机制等作为完善股票市场的重要抓手。 对于市场存量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进程中暴露的风险问题,需更多关注市场存量资金的结构变动,实时监测市场资金流向,更加准确地判断经济金融形势,及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避免资产价格泡沫不断扩大,减小金融共振链条断裂的风险。适度控制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发放规模,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行为的监管力度,减少以贷转贷、以贷养贷等投机行为,促进影子银行规范发展。努力实现影子银行的合规化、透明化,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大力发展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化和阳光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金融业,逐步将民间借贷纳入合法保护和监管范围,严厉打击高利贷和非法集资。标签:银行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经济论文; 债券融资论文; 存量资产论文; 存量资金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金融论文; 融资论文; 债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