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地方税源建设研究_税收论文

厦门市地方税源建设研究_税收论文

厦门市地方税收税源建设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厦门市论文,税源论文,税收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厦门市税收发展基本情况

(一)1996年以来厦门市税收收入概况

1996-2001年厦门市税收总收入从38.8亿元增长到107.83亿元,六年来税收收入合计为398.56亿元。有如下特点:

流转税收入比重高达73%,所得税类收入居第二位,为20%:地税税收收入占厦门市税收比重从43.7%下降为38.5%;涉外税收比重不断上升,2001年达到39.32%;宏观税负(=税收总收入/GDP)长期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运行,2001年厦门为19.38%,远高于全国的15.8%。

(二)厦门市地方税收发展概况

厦门市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有10个,另外负责若干费或附加的管征(2001年7月起代征社会保障费)。

厦门地税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稳定在64%左右,2001年为63.51%。2001年对地方财政增收的贡献率约为66%。

二、厦门市地方税源分析

(一)按经济类型分析

公有经济税收比重不断下降,2001年降至42.84%;非公有经济税收比重在上升;涉外经济税收比重和私营个体税收比重增长缓慢。

(二)按地区(征收单位)分析

地方税源主要集中在岛内,岛外地税税收收入占全市地税税收收入的比重多年来在12%左右徘徊。各区地方税收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存在一定差异,岛外较低,约为50%。

(三)按税种分析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大税种占地税税收收入的比重为82%左右。其中:个人所得税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企业所得税比重先降后升,营业税比重持续下降。其他税种的比重相对平稳。

选择厦门卷烟厂等8家企业进行调查。2001年,8家企业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87亿元,缴纳税费总额18.23亿元,地税局税费收入3.66亿元,占地税局组织总收入的比重为8.38%。

调查发现:(1)部分企业税源可靠、提供的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如厦门卷烟厂、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和厦门移动通信公司。(2)部分大型跨国集团上缴地方财政的税费很小。如沃尔玛厦门世贸分店和SM分店、林德厦门叉车有限公司。这种情况将长期存在。

三、厦门市财税收入模型与增长预测

(一)厦门市财税收入模型

根据厦门市发展规划:2002年GDP将达到610亿元;2005年GDP将达到1000亿元,三产比例2.5∶52.5∶45,财政总收入183亿元。

未来财税收入目标能否实现?我们通过计量模型加以判断。

1、第一类计量模型——财税收入与GDP总量

财政收入=0.000925*(GDP)[2]-0.524978*GDP+115.75

(3.248) (-2.129) R[2]=0.981

地方财政收入=0.000460*(GDP)[2]-0.251462*GDP+60.80

税收总收入=0.000820*(GDP)[2]-0.439582*GDP+95.74

地方税收收入=0.000213*(GDP)[2]-0.094174*GDP+25.60

2、第二类计量模型——财税收入与三次产业

财政收入=-22.28+0.950X[,2]-0.647X[,3]

地方财政收入=-41.523+1.896X[,1]+0.506X[,2]-0.376X[,3]

税收总收入=-25.365+0.887X[,2]-0.572X[,3]

地方税收收入=-4.999+0.239X[,2]-0.117X[,3]

3、第三类计量模型——税收弹性系数预测模型仅以地方税收收入为例,得Y=f(x)=0.1381[,x]+0.6711

4、第四类计量模型——营业税收入与行业产值营业税收入=2.919+0.331*物流业+0.191*房地产业+0.069*建筑业-0.206*社会服务-0.006*金融保险

(二)厦门市财税收入预测

1、2002年财税收入预测

制定2002年GDP为610亿元。运用第一类模型得:

财政收入=139.71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78.57亿元

税收总收入=132.72亿元

地方税收收入=47.41亿元

运用第三类模型得:地方税收=44.8738亿元。

2、2005年财税收入预测

用第二类模型预测,预测值为:

财政收入=185.32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102.33亿元

税收总收入=182.91亿元

地方税收收入=67.83亿元

根据预测值,到2005年,只要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目标能够实现,财政收入达到183亿元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届时,地方财政收入能突破百亿元大关,地方税收收入可望达到67.83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将为66.3%。

四、关于厦门市地方税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经济政策

总体思路应为: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扩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增长。

1、培育经济增长后劲,扩大经济规模。

厦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较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育经济增长后劲,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扩大经济规模。

其必要性和意义在于:

(1)是增加抗风险能力的需要。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厦门的经济总规模最小;同时厦门又是典型的外向型和开放型经济。

(2)是市场经济均衡发展自身运行规律的要求。平衡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当务之急是将总盘子做大,不论是何种产业、不论是国内资本还是国外资本、不论是传统经济还是新兴高科技经济、不论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都要给予鼓励和支持。

(3)是财税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和根本。地方政府从经济总量扩大中取得的直接财政收益有几个方面。

所得税类:所得税是普遍征收、不区分产业行业,按新体制,收入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经济总量的增加,必然增加地方政府收入。

增值税:主要来源于工业(还有一部分来自属于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行业和加工修理修配业),收入由中央与地方共享,工业的增长同样直接带来地方政府收入的增加。厦门市增值税收入2001年为45.3亿元(不含海关代征),为厦门地方财政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营业税: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另外有一部分来自属于第二产业的建筑业),是地方税种(金融保险业营业税中属于中央的部分除外),地方政府是当然的直接受益者。

除消费税和以上税种外的其他税种:绝大部分收入属地方政府。

可见,扩大经济规模,是扩充地方财源的基础和根本之所在。

2、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产业布局

推进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从岛内向岛外的战略转移,是带动岛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好途径。从财政税收上看,也有利于岛内外的税源分布趋于均衡和各区财力的提高。岛外地税税收收入占全市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12%左右徘徊,与岛外GDP、人口占全市的比重相比很不协调。岛内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将改变这一局面。

3、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增长。

80%多的营业税收入由第三产业提供。因此,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增长,不仅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对培育新的生财点、提高营业税收入乃至地方税收收入都十分重要。

(1)现代物流业。发展现代物流,厦门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港口城市,理应成为物流中心城市。应把现代物流业定位为厦门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努力使现代物流业成为厦门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财点。

从营业税的来源分析,归属于物流业类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在“九五”期间收入比例为16%,2001年为15%。再从厦门市地方税务局2001年组织的税费统计看,取自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的税费收入为6.2亿元,占全部收入49.5亿元的12.5%。

这些数据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物流业的税收情况,另外物流业发展间接带来的财政收入也无法准确统计。尽管如此,依然可以肯定地说,发展现代物流,必将为厦门地方财政带来滚滚财源。

(2)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对经济整体发展的拉动作用非常巨大。厦门是一个海岛城市,近几年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已经使岛内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制约,必须对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

在岛内要注意建筑密度的合理性,要结合工业项目外移和旧城改造,留出一定的绿化区域以改善城市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以及外商个人居住留足空间。在岛外要结合产业布局调整,支持和鼓励发展房地产业,包括高层商住楼,通过适当提高建房标准、住房标准、完善社区服务和环境配套等措施,构筑现代化住宅小区,引导和吸引住房消费。

房地产业的增长也为厦门地方政府提供了相当多的财政收入:九五期间,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占营业税收入的比重为17.30%(与此密切相关的建筑业为20.71%),2001年为26.80%(建筑业18.59%);就地税局组织的全部税费收入看,2001年房地产业的收入6.42亿元,比重为13.0%(建筑业为3.11亿元,比重为6.3%)。可见,房地产业能否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既关系到厦门经济整体运行的好坏,又极大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

(3)会展业。会展业是新兴行业。对招商引资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当地的餐饮业、旅馆业和旅行社等服务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仅以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会展业的财政收入效应。

2002年度全国煤炭订货交易会在厦门召开,与会人数3万人,历时一个月。煤交会给厦门的三产带来蓬勃商机。据厦门地税局统计,该年度1-2月娱乐、餐饮、旅店业营业税均出现较大幅增长。主办单位——京闽中心酒店入库营业税148.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厦门应加强与国际会展协会的联系,利用好现有设施,吸引国内外厂商及中介组织来厦门举办专业性的展销会和招商会,继续办好“投洽会”和“台交会”,常年开设国内名优产品、台湾产品、外国名品展览厅,积极争取各类国际会议和全国会议在厦门市召开。将厦门建成东南沿海区域性商品展览地和国内外大型会议的会展城市。

(4)其他行业。拓展多元化旅游市场,发展旅游业:建设好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网络;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充分发挥港口和区位优势,积极推进服务贸易行业的对外开放,按照时间表抓紧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信息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思明等软件园建设,争取更多的企业进园发展,保护信息开发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和规范信息咨询业的发展。

(二)征管对策

1、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促进税收征收管理

2、贯彻新《税收征管法》,大力推进依法治税

3、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争取成为全国试点城市,在分税制改革上有所突破

在强调依法治税的今天,滥用税收减免、财政返还等做法绝不可取,放弃已形成的严格征管的机制也不明智、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遏制税负高速增长,比较可行的出路是:争取成为全国试点城市——对部分地方税种拥有一定的立法权或修改权。

在我国目前的分税制体制下,税收的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其有利的一面不再详述。其弊端也是大家公认的:地方政府无法按照本地实际情况对一些税种、税目、税率加以调整,税务机关又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税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事权和财权的分离。

各界对现行分税制的批评很多,但至少到目前,中央还没有这方面的动作。为此,建议市委、市府、市人大和财税部门,联合有关专家学者,抓紧研究出一套方案,争取中央和全国人大批准:成为深化分税制改革的试点城市。

争取成为试点城市,厦门有很多优势或理由:(1)厦门宏观税负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对厦门经济发展产生了负作用。(2)厦门经济规模小,税收收入规模也不大,财政分权试点不会引起全国财政、经济的较大波动。(3)厦门财政运行状况比较好。(4)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确存在很多需要调整、且适当调整不会影响全国一盘棋、不会引起财税政策混乱的不合理规定。(5)分税制的理论依据是公共产品论、公共抉择论,在理论指导方面可以依托我国“公共财政论”起源地——厦门大学。

标签:;  ;  ;  ;  ;  ;  ;  ;  ;  ;  ;  ;  

厦门市地方税源建设研究_税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