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可行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行性研究论文,体制改革论文,棉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棉花流通体制现状与改革的框架
(一)现行的棉花流通体制与政策
我国现行的棉花流通体制,其特点是棉花由国家直接调控,实行计划管理、国家定价,由供销合作社统一收购和经营,不开放棉花市场,不搞价格双轨制。这种体制已经延续40多年。在此基础上,政府还一直采取一系列鼓励农民发展棉花生产的措施。这种管理模式对于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国营纺织企业对生产原料的基本需要和民用棉供应、促进工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流通体制无疑是建立在农产品统派购和纺织品统购包销及我国棉花长期供不应求基础上的。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结构和企业状况均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产品由国家直接进行分配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和价格体制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一些弊端,必须改革。
1、统一管理难于解决棉花偏多或偏少时的产销矛盾。由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在棉花少时统也统不住,棉花多时包又包不起,使指令性调拨供应计划和价格都经常难以执行。在棉花供不应求时,由于业务主管部门和地方行政部门“层层把关”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使调拨计划层层受阻,落实不畅,棉花难于按计划调出,影响了一些纺织企业的正常生产。一些未列入国家计划的纱厂趁机四处抬价采购棉花,把大量质次价高的商品推向市场,既冲击了计划与价格的统一,又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还打乱了全国供需总量的平衡。当棉花供求矛盾趋于缓和或供大于求时,一些纺织企业不按计划调进,不按规定进足库存,使大量的棉花长期积压在产区,直接影响到产区的生产积极性。
2、根据计划进行分配,不能实现公平竞争和资源的合理配置。由国家统一安排用棉计划,只管计划内企业而不管计划外企业,国有纺织厂在计划体制保护下,缺乏竞争发展的动力,非计划纺织厂则没有原料保证。其结果,使我国纺织工业难以改进技术和提高质量,并造成纺织工业内部矛盾,产地和销地的矛盾,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矛盾。
3、难以做到完全统一经营,政策上规定不开放棉花市场,事实上一直存在棉花市场。
4、现行价格体制缺乏适应价值规律的灵敏性和调节市场的主动性,棉花购销价格不能随供需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影响了棉花生产的发展,使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加剧。
5、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棉花经营体制,不利于发挥棉麻企业的群体优势。棉花由供销社独家经营,而供销社是一个从上到下、结构庞大的系统,系统内有许多个环节(省、市地、县公司),每个环节都是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为提高自身效益,各单位从局部利益出发,争业务、争利润,相互倾轧、各自为战的局面时有发生,一些地方还出台了违反国家政策的“优惠政策”和边缘措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棉农按合同定点售棉的积极性,造成棉花迂回运输、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棉花收购秩序。在流通领域,由于受一些地区地方保护措施的影响,人为干涉国家计划的执行,欠调、超调、转嫁损失,使国家失去了对棉花供需的总体平衡能力。
6、棉花生产发展后劲不足,片面强调产量而忽略市场需求。
近几年,有些同志提出,粮食、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都放开了,实践证明,不但没有放少、放乱,而且放多、放活了,为什么偏偏只有棉花不放开?放,还是暂时不放,这样一个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大政策如何选择?应当说,这是必须从实际出发来考虑的。1993年,由于气候不利、棉铃虫控制和棉田管理不得力、局部地区受灾以及预留棉田不足等原因,导致棉花减产,而且直到现在,棉花生产很不稳定,农民种棉积极性不高,地方积极性也不高,而国家储备棉大量减少,宏观调控能力不强。在这时如果棉花放开,市场就会出现混乱,就会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所以现在马上放开,时机还不成熟。对此,国务院在1993年3月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上已经确定,总的原则是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但要积极探讨,摸索经验。
1994年9月,国务院又重申了棉花购销工作“不放开棉花经营,不放开棉花市场,不放开棉花价格”等基本政策,并做了一些新的决定,即:
——“从1994棉花年度起,标准级皮辊棉收购价格每50公斤提高到500元;此外,对棉农给予价外奖励,将原由中央财政负担用于补贴棉纺企业的每50公斤皮棉奖售物资平议差价款14元和财政补贴款30.62元共44.62元中的44元,由收购部门一并奖励给棉农(不分棉花的等级和纤维长度),不再补贴给用棉企业;其余的0.62元拨给农业部,专项用于培育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性能强的棉花优良新品种。”
——“良繁区的良种加工厂和国营农场只允许收购、加工本区(场)内生产的棉花。”“收购的棉花一律纳入国家计划,由县及县以上供销社按国家计划进行调拨和供应,……不准自行到棉纺厂加工棉纱。”
——“继续执行对调出省每50公斤棉花奖励30元的政策,奖励款……由调入省财政负担。”
探索棉花管理办法的实践表明,必须从国家利益和中长期发展出发,以有利于提高生产力为标准,来研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问题。
(二)改革的基本方向与指导思想
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设计上,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因素:
(1)棉花生产周期长,靠天吃饭,受自然气候影响大,年度间丰歉波动大,且波动周期长,对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影响大。棉花生产组织化程度很低,分散的个体农民难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2)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不仅是部门之间利益分配格局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国家同农民的关系,工业、农业、商业之间的关系。
(3)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呈扩大趋势,正常年景的种棉收入呈下降趋势,棉价偏低势必使棉花生产萎缩,棉价偏高势必提高工业生产成本,其结果,或者造成工业亏损,或者损害消费者利益。没有政府干预,这个矛盾无法解决。
(4)目前的纺织工业结构需要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这种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
(5)涉及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解决,包括价格形成、质量管理、生产计划、财政支持、宏观调控、市场建设、流通管理等等,也需要有一段时间过程。
(6)供销社内部的关系需要理顺。
(7)改革应采取一致动作,不宜一个省一个省地搞全面试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综上所述,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必须经过比较周密的论证,采取平稳过渡的而不是急进的方式。初步考虑,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应是:通过理顺政策、建立法规、建立完善政府调控手段和现代化市场规范,最终实现国家主要以储备吞吐手段控制市场供求的完全市场体系。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经过“八五”后两年和“九五”期间的努力,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棉花流通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在国家计划指导和宏观调控下,逐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加大市场调节的含量,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使棉花商品的产供销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通过内外贸相互联结、高效有序畅通的市场引导棉花生产和消费。
——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管理,实行指导性的棉花生产计划和收购、销售计划,逐渐代之以市场调节。
——分阶段实行价格改革。为保护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生产,适应国际贸易需要,应借鉴世界上大多数产棉国的做法,保持国家对棉花生产的财政扶持。同时,为减轻财政负担,这种扶持应有一定灵活性,即在一定程度上改现行国家财政补贴为价格支持政策,在放开市场,实行自由购销时,不伤害农民利益。
——建立多元化的流通结构。棉花流通实行多渠道,经营单位经过必要的资格审查,为了促进棉花产供销协调并进,并合理分配各自相应的利益,应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下,逐步发展农工商贸一体化的流通实体。
——建立在国家指导和管理下的全国统一的棉花市场。逐步建立以国家棉花交易市场为核心、区域性市场为骨干、初级市场为基础的现代化市场,有计划地发展棉花现货、远期合同及期货市场,形成多层次、规范化的棉花市场格局,通过法律规范下的公开、公正和规范的市场竞争,过渡到按市场经济的原则组织生产和流通。国家对棉花价格的管理,通过制定指导性的棉花收购价格及浮动幅度,以及在棉花交易所、批发市场进行棉花吞吐来实现。
——建立和健全国家对棉花产供销的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相结合、中央与地方(省级)两级调控体系,并以间接调控和中央调控为主,以保持棉花市场的平稳和棉花价格的基本稳定。中央调控主要是制定全国棉花生产计划,制定财政支持计划,实行优惠信贷,建立储备制度。地方调控主要是制定地方棉花生产计划和财政支持计划,保持地方储备。此外,建立健全国家棉花调控体系,还应包括建立棉花质量保证和公证检验制度,完善棉花交易市场的管理体制等。
——改革棉花生产结构,逐步实现棉花良种的区域种植和规模种植,以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二、改革的可行性
棉花作为工业原料的商品形态,是以成包皮棉出现在市场交易中。棉花的生产基础,目前又是小型分散的千家万户农民。要把几千万户棉农直接推向正在孕育中的棉花市场,将产生难以估量的不良后果。而且棉花企业如不组织起来,各自为战,独立山头,也势必会导致企业势单力薄,在市场上缺乏应有的竞争能力。因此,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塑造新的市场主体,促进棉花合理流通组织的形成。为此,可以一定的组织管理形式和利益分配关系,将有关生产者和经营企业紧紧地捆在一起,如按照市场需要,与棉农签订收购合同,为其提供信息、科技和物资服务,解除棉农后顾之忧等,在一定区域内促成一个优势互补、团结统一的整体,并促使各成员单位成为市场的会员之一。由于国家对棉花的计划管理逐步放开以后,棉花的余缺调剂、产需双方的商品交易需要在一定的场所内完成,这个场所如果仅局限在棉花收购厂站,显然能力不足。因此,还需组建国家和主产棉省的棉花交易市场,使棉花交易在法定场合进行公平的、公开的竞争。为了促进棉花市场向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和棉花市场体系建设的完善,应规定棉花经营企业进入市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经审核批准。未经批准的不能进入棉花交易市场。只要市场各成员单位团结一致,充分发挥资源、资金、技术等优势,依靠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等作用,就可尽快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内、外贸相结合的高效畅通的棉花流通的新体制。这除了能更好地发挥棉花企业的调控职能,便于货源组织和工作协调外,还会使棉农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物资供应和技术不足以及卖棉难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调动棉农的生产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棉花生产的稳步发展。
在国家指导下,有计划地向棉花期货市场过渡,这更利于稳定国内的供求关系,稳定价格,减少市场风险,利于对外贸易,沟通国际市场和出口创汇。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必须慎重,要逐步过渡分段进行,这是由棉花这种农产品的特点决定的。它是千家万户种植的经济作物,农民种棉的90%供出售,是棉农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一地生产全国使用,一季生产全年使用,棉制品又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受这些众多因素制约,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必须瞻前顾后,不能一步到位。在目前仍是靠国家政策维护棉花生产发展的阶段,不能超越这一阶段大幅度调整政策,要确保农民种棉收入,否则挫伤种棉积极性,后果难于设想。正因棉花有其特殊性,所以控制在封闭的指令性计划调拨中不行,完全放开自由交易也不行。因此,从长远来说,棉花流通体制要形成新格局,要走向市场调节和期货贸易,要发挥市场引导企业的作用,但目前还做不到。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使之有利于发展棉花生产、稳定棉花购销秩序、提高棉花质量、促进纺织工业生产发展,根据目前情况,棉花购销环节的改革应走稳购活销的路子,稳定收购才能稳定棉农情绪。大撒把式的“放开市场”,只能把生产引入无序状态,导致继续滑坡。供应销售环节,可通过订货会等方式,在国家计划指导下逐步活起来,以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在棉花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上,也宜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即将国家定价改为国家指导价,并规定浮动幅度,调节生产和供应,逐步向由市场引导生产、销售的目标过渡。
从棉花这一商品的特性看,加强棉花生产和经营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在当前棉花资源紧张、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为有利于棉花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仍需实行计划指导、统一经营和行政干预等措施,这也是稳妥实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所需要的。
三、改革对有关方面利益的影响
将棉花商品推向市场,遵循价值规律,使棉花商品体现其自身的真正价值,有利于理顺棉花产供销中各有关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有利于保护棉农的利益。
棉花进入市场、价格放开后,棉农交售棉花时将不再执行一个固定的价格,而是由买卖双方根据当时的供求状况协商定价,棉农作为卖方与买方一样有着同等的定价权。由于买卖双方所商定的价格主要依据的是市场供求关系,因此,棉花售价即由市场所形成,将表现为随行就市的市场价。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加入关贸总协定,都要求国内市场最终要与国外市场接轨,而且国内市场棉花的实际成交价又总是趋近于国际市场,因此,研究棉价放开后对棉农利益的影响,应以棉花国家规定的价格水平与实际所能达到的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之间的差距作为衡量的标准。根据1994年国际市场棉花每磅交货价1月份67美分、3月份79美分、6月份84美分的价格走势和世界棉花供求情况,预计1994年的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不会低于每磅75美分,即使不再大幅度上涨,也会保持在75-80美分上下。以离岸价每磅79美分为例,如加上5-6美分海运费,免关税、退增值税,并按照美元与人民币1∶8.75的兑换率计算,每担棉花到岸价约为820元,而1994棉花收购年度国家规定的标准级国产棉二级站含税供应价每但仅为613.49元,即使按国家规定的最高等级长度计算的国产棉二级站含税供应价也不过742.32元,分别比国际市场棉花到岸价低206.51元和77.68元。由此可见,在现阶段,从棉花的现行管理体制转变到市场化体制,必然会牵动棉花价格的上升,使棉农从中增加生产收入,纺织企业相应增大产品成本。
由于棉花价格在市场供求中公正地形成,有利于参与市场交易的各方公平竞争,并通过主动适应市场、调整结构理顺其相互间的利益关系。由于在纱布等纺织品市场和价格已经放开特别是棉花减产、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国家规定的棉花价格实际上往往被抬高或冲破,所以事实上纱布等纺织产品的生产已经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市场上的高价原料,而且对于工业,即使原料成本全面提高,其压力也会通过相应转嫁给市场(消费者)而得以释放。因此,棉花放开不会给纺织工业带来较大的利益影响。恰恰相反,棉花的尽早放开,只能会对纺织工业加速技术改造、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特别是整顿加工能力、调整生产结构和布局,增加适销对路的花色品种和深加工产品,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棉花放开,价格由市场形成,国家可随之收回每年对棉花收购价格约40多亿元的财政补贴款,将其转作棉花风险调节基金,用于价格支持制度,并由此理顺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