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护理方法
视神经脊髓炎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肌疾病,主要表现出视神经以及脊髓受累为特点的临床表现,在进行利妥昔单抗治疗的过程中,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对较高,如:肢体酸胀、身体乏力、困倦等,因此,临床上需要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护理干预,进而能够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共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44.12±9.67)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实验室、影像学以及临床检查,符合视神经脊髓炎疾病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结均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③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对于利妥昔药物过敏的患者;②排除并无责任病灶以及并不符合适应证的患者;③排除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
1.2治疗和护理方法
治疗方法:治疗初期每天使用1000mg的甲泼尼龙,给予静脉滴注,每间隔3d减半用药剂量,直到每天使用剂量为120mg,改为每天口服60mg醋酸泼尼松,每周减少剂量10mg,直到每天服用10mg,维持用药剂量。与此同时,联合氯化钾缓释片进行治疗,每天2次,每次1g。服用磷酸钙D3片,每天1次,每次1片。所有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每天1次,每次100mg,持续用药4d。
护理方法:患者用药后需要密切监测其尿常规、血常规以及粪便常规等有关指标,分析用药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同时,在用药期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荨麻疹、发热、寒战以及支气管痉挛等有关症状。为了预防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则需要定期进行采血送检,进而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症状,对于患者主诉不适或者出现异常的情况来说,则需要协助患者尽早采血,进而做出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预测,帮助患者做好预防感染的护理。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护理前后疾病残疾扩展量表(ED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两组临床研究展开统计学分析,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为3例(11.54%),包括:肢体酸胀、困倦以及四肢乏力等一系列流感样的症状。
2.3对比护理前后的EDSS评分以及ADL评分
护理后患者的EDSS评分以及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组间数据对比有着显著优势,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小于0.05。见表1:
3讨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分子-单克隆抗体,特别是对于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视神经脊髓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但是患者经过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输液综合征,如:寒战、发热、心悸、胸闷以及皮疹等,加之受到患者身体体质的影响,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菌炎症以及过敏反应,血容量的扩大将会加重患者的心脏负荷,因此,加强对于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2]。研究结果为: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为3例(11.54%),护理后患者的EDSS评分以及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由于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时间相对较长,加之注射剂量相对较大,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早期护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行利妥昔单抗治疗以及护理干预,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更加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军,张向东. 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 临床研究,2018,26(08):36-37.
[2]高洪艳,陈星.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护理措施[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7):163-164.
论文作者:左珺 赵雁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者论文; 脊髓炎论文; 视神经论文; 评分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发生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