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文环境建设的价值取向_人文环境论文

和谐人文环境建设的价值取向_人文环境论文

和谐人文环境建设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取向论文,人文环境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价值是一种选择取向,反映了人类的需求、欲望以及实现这种需求、欲望的方式和态度。价值是与利益相关的,有利益就意味着有价值。价值表现于人们在评价过程中对意义做出的选择和比较。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公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起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文化体系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价值系统的差异。所以,在建设和谐人文环境过程中,价值取向是一个具有统领性、原则性和决定性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文环境建设的质量与方向。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浅述。

一、对主体意识的培养与珍视

人类文化共性特征和中国文化的个性生成与发展是我们思考建设和谐人文环境的理论和实践前提。文化是人类生存状况的序化,而人文环境建设是在序化基础之上的人性化和美学化过程,是终极关怀的现实表现。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也必须把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价值评判作为历史的出发点和参照点。

思想情感是人类文化中最为深沉也是最为稳定的部分。在思想文化中,民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的价值取向,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又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心理环境和社会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在复杂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体系中,有许多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但就总的特征而言,轻物质重精神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由于当时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现实水平很低,致使其精神环境建设具有明显的乌托邦特征和社会化程度低下的局限性。表现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其特点为只重视个体修为,忽视社会对个人需求的满足,而当主体精神需求的理想化进程与现实之间产生矛盾时,必然导致由禁欲主义的价值取向向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的滑落,个性压抑、无为而治的出世哲学成为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这样的世界观和价值选择,对于维持中国社会一定时期的稳定具有一些积极作用,但离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环境建设的要求,离人的本质需求相距甚远。

据此,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根据和谐社会的理念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其首要的价值取向,就是肯定、维护、珍视和培养社会公众的主体意识,同时这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贯是“以群为本”“社会标示个人”,从根本上剔出了人对客观环境的主体意识,社会个体没有成为现实环境的主人,也就不会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和情感意志,进而由于主体意识的淡漠,使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相对减弱。然而,在无法回避的现实矛盾中(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自身的矛盾),使得精神世界的天平倒向情感一方,社会的责任、道义等人类生存的思想法则,在人的情感世界变得微不足道,致使主体意识衰退,理性和自由意识被充分干扰,个性张扬成为奢望。

美国未来学家英格尔斯说:“无论哪个国家,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种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事实上,社会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必须以人的主体精神自主和人的思想解放为前提,否则,社会就失去了和谐的精神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真正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每个人都必须从历史的盲目必然性中解放出来,从重重的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个人应该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行事,个人主体意识得到日益觉醒,主体性得到不断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并趋向充分,这一基本的人文价值取向应该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有所充分体现,因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和理想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本质属性彰显、完善于社会发展之中。

二、科学管理

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都是人类求得自身解放的轨迹,是人类在不断发展中多维度的自由精神的外化。人文关怀是人类进步的同步成果,是人类追求社会和谐,向往福祉的原初动力和终极目标。三千多年前的《周易》就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人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初论。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和进程中,和谐的人文环境建设之于执政价值取向和社会公共管理而言,已不能只局限于对民众的教化,而应该向生成与解放的价值取向迈进,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实践的力度,在对人的主体意识和尊严肯定、珍视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权力、分配资源,加大制度、法律在制定和运用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剔除“主民”意识,强化“民主”意识,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我们要特别清醒地看到,在社会民众与时俱进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的嬗变过程中,表现了在历史积淀基础之上和社会竞争压力以及生存压力之下的文化基因的变异和精神世界的巨大波动,在此基础上,社会已由同质一元化的社会结构走向异质多元化的社会结构转变,对社会公众无形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与管理已经成为重要而紧迫的内容。这些变化为执政实践提交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这就要求政府和各级管理组织,不能只是在执政和社会公共管理的结果中主观臆想地去搜寻人文成果,而应该在各个方面真正、真实地以人文精神为引领,力求人文环境建设和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三、善待自然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假象很具有欺骗性:我们似乎明白了我们自身行为的目的性。但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诸多事实证明,我们在认识自身生存的目的性时,却有惊人的局限性,即人异化于自己,异化于社会,异化于自然。这种病态的或单向度的价值观念是病态人或单向度人以及病态管理的始作俑者。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是全人类或每个人的个性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是每个人的自主的、全面的活动和能力,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个性的自由创造,是自由本质的充分展现,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人文精神财富。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在原有经济和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了不断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验证了中华民族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可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丰硕的成果之中包含了诸多的遗憾,我们为经济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我们对待自然的价值观还有诸多的或根本性的偏颇。实质上,对待自然的态度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理性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文情怀的问题。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人类文化正在经历由科学文化向生态文化全方位的、深刻的革命,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开始倾斜和坍塌,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世界观正在取代机械论和狭隘的功利主义,人类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有通过合理的生产方式与自然界交换能量,才能显示作为“主人”的胸怀、胆识和智慧。和谐的人文环境建设中善待自然、敬畏自然的价值观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四、观念与物化的融合

人文精神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充满活力的实践活动,更是一种价值选择。作为价值诉求,它对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具有导引作用,并渗透在所有的物质工程之中。人生活在非常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环境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状况是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自身的历史文化发展和丰富的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学习、探索、选择并复制着希望,不断发出日渐强劲的人文呼唤,彰显着合理的多元的人性需求。然而,在我们的价值系统中,一谈到人文环境的建设,总是在人的精神世界大做文章,而忽视人的现实的物质需求,这样就极易抽掉人文环境的物质基础,而使建设趋于空乏和说教,致使宣传、教育、控制的态势强劲,而现实的物化过程跟进不足。当然,在人文环境建设过程中,既不能只定位于单纯的精神环境建设,只寄托于对个体的道德修养,自律精神的希冀,更不能定位于物质主义的膨胀,而应该做到观念与物化的有机融合。现实生活中显露出的,许多在官本位、权力本位和政绩本位价值追求下的物质环境被除旧布新之后,人文精神的虚无和苍白也充分说明了物质主义的危害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循天道,尚人文”的价值取向和新的历史时期科学的人文精神大相径庭。

标签:;  

和谐人文环境建设的价值取向_人文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