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改革 提供多元供给 奠基个性发展——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基于学生差异的课程改革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改革论文,北京市论文,第三十五论文,差异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传承志成精神,兼顾教育的人文性与社会性
我校始建于1923年,前身为志成中学。李大钊、邓萃英等建校时的董事提出办学宗旨:“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才,有志者事竟成。”这种“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的情怀成为三十五中的文化血脉。
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到三十五中调研时,提出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深层次问题——杰出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成效,并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围绕总理提出的两个问题,我们且行且思:学校如何奠基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同时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兼顾教育的人文性与社会性?我们明确提出:中学教育不能只管学生三年或六年,而应该培养他们具备未来二三十年社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由此,我们确立三十五中的共同愿景——“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学校”,并在实践中凝练出六大办学理念,即“教师第一”的教师观;“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绩更重要”的教育观;“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教学观;“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基”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也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的课程观;“师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重于一切”的质量观。
以培养“五有人才”为目标,即“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正义感与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创新型人才”,我校提出了“四证教育”,即高中毕业生应拥有高中毕业证书、志愿者证书、才艺证书和诚信证书。
二、构建“5-8-2-5”课程架构与实施体系,多元性、选择性和针对性成就个性
课程观决定人才观,课程结构决定人才结构,课程质量决定人才质量。秉承“为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基”的理念,三十五中构建了“5-8-2-5”的课程架构与实施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课程,由他们自主选择课程,并提供有针对性指导,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5-8-2-5”的课程架构与实施体系的第一个“5”是指“五有人才”培养目标。
“8”是指八大课程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环境与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美学、体育与健康、德育与实践活动、心理与生涯规划。
“2”是指我校将国家必修、必选和校本课程整合为共同基础类和兴趣拓展类两大课程类别,这是我们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共同基础类课程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课程,实行班级授课制;兴趣拓展类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学习基础选择不同领域和层级的课程,实行走班制。
兴趣拓展类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所要达到的水平分为A、B、C三个层级:A级适合初步接触某领域的学生;B级适合具备浓厚的兴趣、潜质、愿意在该领域进一步提升的学生;C级需要学生热爱该领域、有志向、具备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的能力。这样,每个学生可以选择并搭配成适合个人口味的课程“套餐”,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
第二个“5”是指学部制、学分制、导师制、学长制、走班制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这是我们的制度保障。明年,我们将成立科技部、艺术部、国际部、普通高中部等,为不同潜能特长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同时,任课教师都将担任几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导师,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经选拔可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工作,由此尽可能照顾到学生的个性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由他们自主组建了话剧社、棒球社、电影社等50多个学生社团。每周二下午两节课,各个社团的学生们自主选择主题研讨、自主组织外出活动,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发展个性。这些社团也成为学生领袖的“摇篮”。不少社长精通某个领域并拥有大批“粉丝”。
三、量身定制不同课程“套餐”,满足特殊人才发展需求
应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主动整合各界资源,有针对性地为不同潜能的学生定制课程“套餐”和培养方案,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
1.与中科院联手创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分析钱学森、杨福家等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我们认识到,高中阶段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科学、体验科学、爱上科学呢?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环境与资源,创设成长的空间与舞台。
联手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学技术协会,我们在2010年联合创办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由此,教育界与科技界联手,基于学生发展需求设计科技特色课程,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将学校科技教育与同步进入国家院所实验室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拓展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锻炼创新能力。
特色课程是特殊人才培养的基础。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的建设中,我们将课程建设作为“重头戏”。秉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宽厚基础与个性发展并重、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的原则,三十五中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搭配了五大课程“套餐”——国家基础必修必选课程、综合选修课程、中科院课程、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172种“菜点”。
其中,中科院课程是学校与中科院合力打造的“特供”课程。在高一的基础性课程单元,每周花半天时间请科学家为学生讲解科技前沿和热点问题,帮助学生开拓科学视野、启发科学兴趣。“机器智能未来能取代入的智能吗?”“揭开纳米尺度这个神秘世界”……首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学生在一年里聆听了50余名一线科学家和科技管理工作者的讲座,推开了科学之门。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贯穿整个高中阶段。学生走进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实践,寒暑假参与国内外的科学考察活动,学习科研方法、体验科研过程、增强实践能力。首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学生们拜访了近20个院所,还到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和长白山中科院野外台站等地开展野外科考。
学生们收获最大的还是在高二、高三学年的课题研究单元。由中科院实验室提供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在中科院和学校“双导师”指导下完成一项课题研究。“运用植物-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奥数对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影响”等都是学生们的研究方向。通过做课题,学生不仅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提升了科学素质、锻炼了科学能力,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三十五中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教材中心原主任朱慕菊认为,三十五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实现了三大创新,即教育界与科技界联手,真正实现了科学家走进课堂、融入课程,是一种制度创新;在课程设计的思路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实现了基础教育课程与科技教育课程的融合,是一种课程创新;跳出追求高分的模式,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目标,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二四制”课程改革整合优化中学6年课程,提供“全营养式”教育
作为教育部和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进行4年“六年一贯制”课改实验的基础上,我校今年启动“二四制”课程改革实验。我们整体优化中学6年的课程,穿越学段、学科和体制,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提供“全营养式”教育。
我们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有两个特征:伟大的责任心和伟大的创造力。三十五中的“二四制”课改班就是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培养目标必须依靠课程来实现。目前,我们为“二四制”课改项目班设计了五大类课程:大纲课程、挑战性学科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国际理解与比较教育课程、大学先修类中科院课程。除第一类课程外,后四类课程学生都可自主选择。
在大纲课程中,我们整体优化课程,打乱授课顺序,并改革评价方式。例如,从初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物理课,从初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化学课,请外教负责英语“阅读与写作”。语文教师杜老师将七年级和九年级语文教材中关于诗歌的内容融合,用四周时间带学生系统、深入地领略诗歌的魅力,并让学生自主创编诗歌。
历史、地理、政治被列为研究性课程,采取上大课的形式,课堂由教室拓展到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大课堂。考核将不再采用考试的形式,而是学生选取教材中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学校会举行开题论证、中期汇报、课题结题等,引导学生研究、完成一项社科类课题,并最终形成一篇有价值的论文。
挑战性学科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潜能进行个性化辅导,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批判性思维。社会实践类课程则利用小学段带学生们外出开展社会实践。国际理解与比较教育课程是学生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交流小使者”,到美国或加拿大的高中插班就读半年。在大学先修类中科院课程,学生要在学校与中科院共建的6个高端实验室中,开展探究性实验和课题研究,中科院专家和学校的6名博士(博士后)担任导师。
定位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四制”课改实验班的课程供给方式,不再是以考定教,而是以学定教,学生对想“吃什么”或“吃多少”有充分自主权。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式学习。评价方式不再依赖于考试成绩,而是实行学分制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基于学生个性与基础进行发展性、个性化评价。
3.开发“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中西合璧”培养中国的国际性人才
目前,国内多所高中引入外国的课程和教材,这是中国高中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表现。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中学生并没有条件走出国门,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应该惠及这部分学生。
教育的核心价值: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所以,教育国际化绝非西方化,更非美国化,它包含着本土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教育本土化两个维度。推进中国教育国际化,应在交流、碰撞中实现融合、创新,促进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培养中国所需的国际性人才。基于上述思考,北京三十五中与美国高中合作办学,共同开发建设“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吸取中美高中优势,进行课程融合与学分互认,学生毕业后可获得两所学校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
我校国际部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育人目标最终通过课程实现。我们没有照搬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课程,而是以中国基础课程为主体,吸收美国课程中为学生所需的内容,追求西为中用、中西合璧。
目前,国际部课程内容涵盖四个单元:中国高中基础课程、美国高中特色课程、青年素质教育课程、中国国学文化与艺术课程。课程形式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其中,中国高中课程为必修课程,占课程总额的81%。
美国高中特色课程单元为选修课程,包括数学英语、商科英语、国际文化英语等衔接国外大学专业课程的学术英语课程,以及经济、金融、职业生涯规划等。
青年素质教育课程单元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出发,对学生进行科学、身体、心理、审美、行为和职业6种素质共计20项课程的训练。由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着重提高沟通适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领导能力。学生们已完成了城市探访、商业计划书竞标和远途骑术等课程,他们说学到了“真东西”。
学校还为学生设计了中国国学文化与艺术课程单元,开设中国民族乐器、书法、国画、国学讲座、茶艺等课程,为学生打下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让他们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
此外,我们在不同阶段开展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帮助学生出国之前了解中国、出国之后关注中国、学业有成后报效祖国。
基于这个项目,我们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开发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拥有中国独立知识产权、能够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的中西合璧的国际高中课程。为此,我们将国际部定位为三十五中教改的“实验田”,率先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试点探索。目前,“五制”改革都在国际部试点,并初见成效。
我们希望通过课程班的实践,带动全校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教学方式的变化,带动全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样,5%的学生出国升学只是项目的“附加值”,而95%不能出国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国际化的成果。
4.艺术、体育坚持普及与特长结合,奠基学生终身素质
艺术和体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我校在这方面实行普及教育与特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给具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空间。
以艺术教育为例,我校初、高中都设立艺术教育特长班,为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创设有针对性的教育环境。今年,我校还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的生源基地,由大学教师和本校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并开设艺术类大学先修课程。
同时,我们提出“人人懂艺术人人会才艺”的美育理念,并在每周四下午开设艺术选修课,每年12月31日举行全校学生才艺展演,为达到标准的学生颁发“才艺证”。学校的民乐团、舞蹈团、合唱团、京剧团等屡次在北京乃至全国夺得大奖,其他艺术社团也百花齐放。
四、探索推行“五制”改革,深入推进个性化教育
2013年三十五中将搬入新校舍,我们的教室会建成主题教室,并建设6个中科院科学探究实验室——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化学可视化与纳米实验室、信息化生命科学探究实验室、计算数学实验室、航空航天实验室、空间网络信息实验室等。办学条件的提升,为课程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我们将在高中推行“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即学部制、学分制、导师制、学长制、走班制。学分制和走班制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程,每个人都有一张专属自己的个性课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为了加强学生辅导的针对性,我们推行导师制和学长制。任课教师都担任几名学生的导师,负责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学年初始,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表。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就任何学习中的问题或学校里的日常事务约见导师。
学长制是指一些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经选拔可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工作。进入第二学年的学生,可申请担任低年级学生辅导员,以自身经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例如指导新生选课和制定学习计划等。实验证明,学长的工作对新生帮助很大,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同时也锻炼和提升了学长的组织管理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责任心和协作精神等。
工业时代学校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无视个体差异,严重制约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推进课程改革,打破分数桎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标签:课程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 国际高中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大学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 兴趣培养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