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与人论文,全面发展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考试对学生社会化过程产生的影响。考试改革的出发点是创造出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文章阐明了考试必备的原则、特点及如何处理具体考试与教育系统大目标的关系等问题。
自80年代初我国考试改革以来,仅高考就历经了标准化考试、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建立和在高中毕业会考的基础上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不可否认,经过这十几年,我国在考试理论和实用技术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尽管考试改革成果显著,尽管改革一直受到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但社会上对考试的指责却并未减少。
当前考试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考试的形式、内容及考试技术方面的改革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考试观念的更新,考试指导思想是否能满足21世纪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考试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重作一番回顾和审视。
一
长期以来,我们多习惯于从教育系统内部讨论考试,很少从人类自身的生产过程考察其作用。这种小系统运动和大系统循环的关系就象太阳系和地球,宇宙和银河系、太阳系。当我们站在地球上看宇宙大系统时,总会觉得宇宙系统难以直接影响地球运行,其实大系统的每一次变动即使推动小系统做了长距离的平移,站在一点上也是很难察觉的。虽然前些年就有人提出建立考试社会学的设想并立项研究,但由于历史上、认识上、技术上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个领域的研究始终没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其实,从人类自身的循环系统看,考试对人的社会化过程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是作为自然人出现在世界上的。人类为完成自身肉体上、精神上的延续,必须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这一过程即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现代社会,学校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学校教育使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由无组织的自发状态成为有组织、有目的的过程。学校考试以其对学习成果的显示,对学习方向的引导,对学生的激励,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控制器、调节器和加速器的作用。
当然,考试的控制、调节、加速效应是直接作用于学生学习的。从社会化的角度讲,这个作用一方面调节学生个体发生变化,使之满足人类群体的需要,亦即根据社会的要求引导个体的身心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人是有能动意识、意志,有丰富感情的存在物,教育只能采用适合人的全部特性的方式,因此,考试的导向又必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最终考试将导向学生个体实现社会需要与个性需要的统一。
考试不但具有对学生学习的促进、调节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它还集中表现着人的智力、技能和个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因此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的本性。
但现实中,学校考试出现了异化现象,产生了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化过程相分离的运动。考试本来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手段,却被当成了追求的目的,相反,学生的发展倒成了争取考试合格的手段;考试本来要表现人的智力、能力,反变成人们发展智力、能力是为了取得考试的高分数。考试成了高悬于学生头上的图腾。考试过程中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都变成了分数关系。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制性力量,学生失去了自身的学习动力。最终学生把考试视为自己的对立面,把自己看成被分数奴役的人。
校内考试本应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服务于教学的。现行的校内考试却被人为地从题型、内容直至导向上与升学考试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凌驾于学校教育系统之上的“指挥”系统,使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偏离自己的目标,服务于选拔考试的需要。
今天的学校教育中再没有什么力量能象考试这样使学生违背自己的学习愿望,强迫自己投身于“题海”,象从事简单劳动的熟练工,一遍又一遍地背概念、演算与考试相关的题目,一遍又一遍地复习与考试相对应的科目。
象从四合院搬进高层建筑的一家一户被水泥墙隔开了一样,学校用考试营造了一个学习空间,使学生置于其中,远离社会,远离与升学考试无关的知识、技能。近些年来不少对学生心理倾向、心理发展的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个体社会化过程颇为艰难,也就是说,他们将社会内化于自身的过程甚为缓慢。这当然有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青少年价值选择出现困惑,社会信息传播媒介急剧发展,多种论说并存,使他们无所适从等因素的作用,但考试空间的屏蔽作用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从校门到校门的大学生不通人际交往、不会处理生活、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倾向与这种封闭的学习环境不无关系。
义务教育时代,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作用尤为突出。应该说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是精心设计、多次修改、长期实践的产物。它自成体系,基本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的要求。这些特点虽为人们所认识,却并未被人们所重视。如文理分科、某些升学备考班等,为升学考试目的所做的教学内容取舍拆减了学生社会化的必要知识结构。“考什么,教什么”竟然能成为教师、家长、学生的共识。由于教与学指向考试的需要,强化了注入式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学生从小就开始培养无助于社会发展的应试能力,忽视培养社会劳动能力,使学习与社会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从人类自身生产的大循环来看,这种种做法的负面效应远大于通常人们给考试开列的各种弊端。无可置疑,考试要改革。问题是我们应该站在什么基点上,如何把握改革方向。我认为,考试要面向21世纪教育,考试要与社会发展同步,考试要服务于人类的自我生产,是考试改革的基本方向;考试要体现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要创造一个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环境,是考试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二
正因为考试对人类自我生产有着重大影响,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必然成为确定考试改革总体思路的大前提。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科学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所谓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在自由王国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说,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当一个人由于受到外在限制,只能发展自己潜质的某个或某些方面,偏废了其他方面时,人的发展是或片面的或曰畸形的。
考试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必须在以下三方面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一)考试导向人的个性特长发展,使学生内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然潜力的充分发展,最终必然要落实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这就是说,普遍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等价于“全面自由地发展的个人”。因此,学校中的考试要为创造个性教育环境服务,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发展方向,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学生内心世界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他们独特发展的可能性,决定了独特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因而,在学习中他们往往表现出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倾向性,显露出某种特点和特长。即使是智商偏下的学生,也会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不可否认,现行考试的导向有悖于这些要求。学生的个性在考试中难以得到正视和鼓励,甚至还被过于严格的考试标准和考分所抑制。学校中的考试往往与升学考试或与学区统考接轨,这些大规模考试又必须以标准统一为基础,依此培养的学生犹如大工业生产制造的“标准件”,学生也被规格化了。
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测量,必须注重其本身的教育性。考试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建构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环境,体现在学生个性的培养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应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独立见解,避免学生只会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甚至只会按照教师规定的思路解决问题。
2.在学生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而不是为争取所谓“全优”,造成平均发展,要使学生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加速其成才过程。
3.考试应鼓励学生具有超脱书本的创造精神。
4.考试应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建立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
学校中的考试因为注重给学生排出名次等第,历来强调测量共性,忽视分析学生的个性,更缺乏利用考试促进学生有差异地最优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品质的培养问题一直缺少具有大面积指导意义的研究。人们往往认为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基础是共性的,因而教学强调学生各科平均发展,无视学生差异的存在,无视学生个体已经显露的某些优势素质。过分强调共性的另一面是不公平地对待学生的差异,并将带有必然性、普遍性的个别差异视为“短处”,利用考分夸大学生的弱点甚至把一些学生称为“差生”,使他们丧失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基础学习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辩证的统一。个性特长必须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发展,没有好的基础强调个性发展只是一句空话;反过来,当学生的某一个性品质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又会强化基础知识,使整体结构素质更加优化。这说明发展个性特长与巩固基础知识并非是矛盾对立的。但从学习者方面说,能鼓励个性特长的考试与他们的兴趣相一致,强化基础知识的考试更贴近于外在的要求——社会要求。就具体一次考试来看,二者并非不无矛盾,这的确需要考试的设计者恰当把握。
正视学生的个性是考试设计的出发点,鼓励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是考试的根本意义所在。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人的先天的和后天的潜在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考试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
教育不仅是为了造就博学多才的人,而且是为了提高人类自身的能力,使人类的再生产满足不断增长的人类自身的需要。教育考试的导向则是要把个体的愿望同人类自身的需要,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由此确定的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是相一致的。对人类的总体利益来说,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是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个人能力(体力和智力)的多方面的、充分的发展。
当深入到考试的最终目的层次上,选择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个随意成长的自然人还是一个公民时,就不能无视学生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统一的必要性。个人愿望和社会需要实际上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双向建构,是人的本质在内部、外部同时发展着的两个不同侧面。正如,现代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在更宽泛的领域里向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人们受到社会的影响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愿望,诸如,要求不断地改变或改善劳动内容和条件、生活方式和条件,要求获得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不同的社会阶段中人和社会的双向需求是不同的,考试的标准和导向也必然随之调整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需要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因为个人发展总是包含着社会需要,同时也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而发展了的人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条件。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必然依靠有技能、有特长的人。离开了人的发展讲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就成了空洞无物的东西;离开了社会需要谈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就失去了其社会意义。
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统一,是全面发展概念的本质内涵。学生个体的存在仅仅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考试促进个体向现实的发展转变,成为社会需要的、能够完成一定的社会使命的“载体”。
(三)考试导向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层含义是“全面的人的发展”。学校教育中这一含义绝非是指少数人的全面发展,更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发展,而是所有学生的潜能受到压抑的情况不复存在,即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考试所营造的环境必须适应每个学生特长的发挥。
事实上,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对后进学生尤其不利,这是因为校内考试只有下限——及格线,而无上限(严格地讲100分只是量尺的满刻度,并非考试的上限,当题目难度随着满分学生的增加而加大时,问题就变得更为明显)。尖子生在各科取得高分的基础上尚能分配精力发展自己的特长,而后进生不得不花大气力在自己最不擅长的课程上。如此,他们只能放弃发展特长,强迫自己在潜能薄弱的课程上多下功夫。越是学习被动的学生越是不敢离开课本,他的潜能便越是不能发挥,学习负担也越重,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创造出有利于后进学生发展的考试环境,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应当使后进学生感到有考试压力,但绝不是使他们惧怕考试。让他们通过考试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哪怕是微小的成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考试鼓励学科优秀的尖子学生,对后进学生也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使他们在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后能够着力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而不求平均发展。实现这一目的,不是仅仅通过学科考试改革能够完成的,要进行各科考试的综合改革,建立对学生的总体评价系统。
考试改革除了使其不再是限制、奴役学生的手段外,对于全面发展的教育它还可以提供更积极的支持。这是因为相对于“因材施教”,我们目前的教育还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在教育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教学应当针对学生的兴趣、才能、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考试结果提供了调整教学的依据。当然,这要求对考试从命题到结果分析做全面的技术改造,但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改革学校考试观。
三
以全面发展目的作为考试改革的出发点看起来过于抽象,若因此忽略了这一出发点,整个教育系统的运行就不可能协调。具体的考试目标要与系统的大目标相吻合,如果二者相悖,局部和整体间必须从利益价值的角度取得平衡。为整体利益牺牲局部利益是通常道理,无论是校内考试改革、升学考试改革还是具体考试方法的改革,都需依从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体现教育的整体性。
在学校内部,当强调考试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功能服务时,就很有必要从全面发展的目的考察其最后结果对学生的影响。
例如,教育理论界通常认为学校具有选择功能,是社会人才必经的第一个筛选器。仅仅广义地解释学校要为社会选拔、挑选和分配人才,无可非议。问题是目前学校以考试为主要依据评价学生,向高一级学校推荐或考虑分配时,硬性指标非考试成绩不可。若要在学校中,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对应选择功能并予以强化,则可能给考试带来错误导向。
由于目前学校使用评价学生方法的单一,实事上“筛选器”作用已演变为重视少数学习“尖子”的依据,强化了与之相适应的“选拔—淘汰”考试模式。加之校外的升学考试、招工考试构成了这种考试模式存在的现实基础,使得校内考试真正具有了筛选作用。
考试是一种善意的教育行为。尽管我们祖先始创考试时可能并无明确的教育意识,但现代校内考试的教育目的却十分明确:为了改进教与学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选择—淘汰”考试模式在学校内部的通行,使人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动物进化过程中“生存—淘汰”模式的影子。很难想象这样一种考试的教育性,更难看到这种考试模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每一个学生要历经上百次考试。在“选拔—淘汰”模式下,每一次考试都犹如一次筛选,若数次达不到某一期望目标,便意味着被这个目标高度的淘汰。几次这样的淘汰,带来的是学生丧失信心,意志消沉,学校和家长的否定,最终导致教育在这个学生身上的失败。因此,教育理论上所说的选择功能绝不可在设计校内考试时拿来套用。在现阶段教育测量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使人得心应手的程度,校内考试的某些方法有时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为服从全面发展的大目标,宁可使校内考试少一些功能,以减少它的副作用。
从全面发展的目的出发,讨论升学考试与前一级学校教学的关系,就容易找到改革考试的一致的出发点。
多少年来,对高考的争论多在于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同时怎样有利于中学教学问题上。每年高考过后,中学、大学及有关部门从命题方向到具体题目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对具体问题的说法当然各有千秋,但如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基础讨论问题,则价值标准不再矛盾,因为这既涉及中学教育也牵涉大学教育。
高考的命题范围是各方面关注的问题之一。每年虽命题者小心翼翼,题目“超纲”与否却也常有争论。从高考命题的角度说,高考必须注重试题对于大学学习的代表性,高考应有其满足自身规律的自由度。但对中学而言,“超纲”题目干扰教学范围,加重了学生负担。
对应于全面发展的目的,“超纲”题目并不很适宜。应该说中学的教学计划是多方论证,多年实践的结果,作为一个层次人才的培养过程,自成体系。我们不能仅仅为选拔学生的需要而改变它。尤其目前我国的高中是双重教学任务,为高校输送人才的同时还要为社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因此,不能用高考指挥棒修正中学教学计划。当然,作为一级教育层次不应该为其后的考试所左右,但高考“考什么,教什么”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中的反映,已非教育自身所能左右。“应试教育”难以扭转也说明了考试对教育的反作用之巨大。“应试教育”必须扭转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尽管如此,高考超脱出教学的意向在当前也是不切实际的。必须正视高考指挥棒的实际导向作用,切不可以选拔学生的局部需要替代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高考的命题范围和试题的代表性应该有其本身的自由度,但自由度的合理范围是全面发展的目的所限定的,除此所找到的其他原则都必须与之相吻合。不能说排除了“超纲”的题目高考就难以具有高效度。我国的中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教学内容体系是衔接的,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论及,“超纲”题目都是对基础教育的部分的、间接的否定。如果否定成立,应该调整的是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而不是用高考的“超纲”命题来实现。
近几年,人们对高考的关注点又移向考知识与考能力问题上。高考作为测量考生学习能力倾向的选拔性考试,加强能力考查是其性质决定的。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测量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了考试的效度,同时加大了题目的灵活性。大学普遍反映,高考加强能力考查限制了猜测和压题,保证了考试质量,有利于选拔学生。但中学并不欢迎,认为调整后的高考复习难以把握,无形中增加了考试难度。
从长远的观点看,考能力的导向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整体发展。中国的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获取知识为核心,“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全面发展的目的要求教育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能力。中学教学大纲的调整也比以前更明确提出了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高考为考查能力加大试题的灵活性无疑有利地配合了教学,促进了教育改革。至于高考题目的“新情景、新问题”,只要未“超纲”就无可非议,甚至还应当允许有少量“纲”内的超常规解法的题目。从高考复习的角度责难命题,究其根本并非是为学生学习,只是为考试,它的直接危害是使学生思维僵化,为书本是从,考试如照此意向,久而久之难免走入“八股”老路。
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于考试具体技术问题的改革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例如,考试中是否应该加入主观性强的题目,尤其是没有严格答案的探究性题目,目前的主导意见是否定的。许多研究证实,这类题目误差之大令人难以接受。然而,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因为探究性题目测试内容广泛,鼓励创造性和批判思维等高级能力的培养,更为可贵的是它能促使教学观和学习观转向现代社会的需要。
由大量客观性题目组成的标准化考试是对主观性题目的否定。标准化考试通常以其客观性、可靠性著称,对这方面的实际效果在此且不作做论证,但标准化考试兴起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指责它对高层次能力的考核显得“力不从心”,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变得“狭窄”。尽管这些指责并没有动摇将其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考试中。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教育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就会逐步感到必须正视标准化考试的这些缺陷。
考试是为测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能测量得十分准确当然求之不得,但为了用卷面上的几分之差区分出考生的优劣,甚至连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尽力回避探究性题目,这就难免导致学生丢掉学习的根本,实在是得不偿失。学校中的考试主要是为教和学服务,绝无必要为判断出学生得80分和85分是否存在质的差别而舍弃考试的教育性。
就目前我国高考而言,1995年考生的录取率已超过40%,同80年代高校仅能录取20%的考生相比,由高考区分度带来的矛盾明显减弱。虽然高考竞争依然激烈,但其根源主要在于人们的观念和劳动就业制度。这种情况下考试对教育的导向更应注重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牺牲些信度和区分度也不失是明智的选择。
从全面发展的教育出发探讨考试改革,有必要对常规的考试技术进行重新评价,如客观性题目和主观性题目的实用性等。无论是哪一级考试,不顾及教育的全局发展,不考虑考试本身的教育性,一味追求如高信度、高区分度这些指标,必然背离其初衷。
考试对于人的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指导教育发展方向的同时,也限定了考试的方向。我们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求其宏观指导意义,也是具体改革实践的依据。尤其在当前,我国的经济、文化正飞速地发展、变革,人们的教育观、价值观也随之改变,以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作为考试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有其现实意义,也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
标签:高考改革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教育的目的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高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