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警示与启迪——兼议国家、企业之应策(提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提纲论文,启迪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国家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际金融战争的新格局(见图1)
图1
二、美国金融资本仰仗的实力——
1.约27万亿元的金融资产
2.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地位愈益坚挺的特殊优惠
3.来自全球的、年轻的金融专业人才
4.不断开发创新日趋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
5.遍布全球的跨国金融机构及其信息网络
6.凭藉高科技支撑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向全球渗透的美式文化
三、国际投机集团的基本策略
运用方略:以对冲基金的形态;以市场惯例的方式;以政经结合的手段。
运用资源:高智谋的人才;高科技的设备;高频效的信息。
运用策略:把握全球宏观经济趋势;看准各国经济结构的薄弱环节;利用当地政府处理经济问题的政治惰性。
运用计谋:以外围中;双管齐下;虚实相间。
投机势力的双刃作用:豪夺者和清道夫(图2)
图2 恒生指数30年走势图
四、国际炒家狙击路向:(见图3)
图3
五、炒家所利用的香港市场的信心脆弱点:
大脆弱点——对联系汇率机制的信心
背景剖析:1.港英政府蓄意制订以高地价为核心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制造业转移的政策 2.香港与中国南部地区加深了经济联系; 3.香港自由港政策吸引国际资金和人才的涌入。
信心脆弱的原因:
1.近20年来美国和香港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差异;
2.前两年股市和楼市的过热上升导致特区政府积极压抑楼价(见图4、5、6);
图4 美国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30年
资料来源:彭博
图5 香港通货膨胀百分率走势图
1982—1997年
资料来源:美林证券
图6 香港楼市价格走势图
3.周边国家地区的贬值风潮。
小脆弱点——对红筹股的信心
背景剖析:红筹股是香港股市的新兴支柱
信心脆弱的原因:1.红筹股是新生事物,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上均欠成熟;2.回归前后盲目投机心态导致市场过热;3.对优质红筹股的较高市盈率,投资界尚缺乏中肯的理论分析。(见图7)
图7 香港及中国市场
1993年7月15日至今
注:(1)截止1997年11月18日
六、遭金融风暴席卷的亚洲国家的共通弊端:(见图8)
图8
图示:
○:内在问题
□:外部因素
七、中国对金融风暴的基本应策
认识前提:1.中国经济结构弊病不轻于多数亚洲国家;2.经济、金融问题同政治、文化问题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3.国际金融战场的正面抗争和激烈冲击最终不可回避。
基本对策:1.放慢对外资本流动的开放步伐;2.加快内部金融体系的改革进程。
放慢方面——
1.外国银行在中国国内享受“同等国民待遇”;2.资本项下资金的自由流动;3.人民币不受限制的自由兑换;4.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自由浮动;5.外商直接投资的自由放任;6.个别例外:保险、租赁、项目融资等市场可予较快放开。
加快方面——
1.全面清理银行坏帐,坚决整顿金融机构;2.积极开发、严格规范、逐步完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3.发展机构投资人体系,培植专业基金管理队伍;4.坚定地有步骤地减弱各级政府对企业、对市场的干预程度;5.发展和维护各类中介服务与监督机构体系;6.增强中央银行、证券管理部门的调控机能,提高素质与效率;7.以新的运行机制大力加强对教育、科技和文化的投资;8.运用各项财政金融经济政策,引导高科技或其他高附加值产业,依一定的产业层次和地区梯度更替发展;9.加速国有企业改革,鼓励私营经济和合营经济发展,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氛围。
八、对付国际投机集团的应策——
1.逐步建立和壮大自己的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2.同国际大银行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和信息沟通;3.呼吁并促进建立公平的国际金融竞争约束制度;4.受威胁的各国政府和央行之间建立起某种联合抗争的行动机制;5.保持可间接影响投机集团行为的外交渠道联络。
九、在港企业应策——
主要方略:1.在严循市场规则的前提下,以提供高附加值服务为抓手,发展同国内产业在资金、开发、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在联系; 2.放缓扩张速度,调整投资重点,加强企业管理的内部质素, 奉行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经营风险的保守慎审方针;3.改善资产结构、资金结构和收入结构,扩大长期负债中的日元、马克等趋软货币的比例,提高收益来源中美元、人民币等趋硬货币的比重;4.加强实业、尤其高科技产业和具有网络市场产业的发展,减轻对房地产业和银行业的投资。
认识前提:1.外部环境已进入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呈现类似通货紧缩症状:筹资成本上升,汇率风险增大,投资意欲低迷,消费需求难旺,资源闲置普遍;2.内部整合已面临继往开来的新机遇,提供了调整结构、转变机制、开创经营新局面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