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对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完工阶段的费用、预算进行管理的一个过程,贯彻工程项目始终,旨在减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浪费,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本文将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每个管理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为相关部门进行资金预算和资金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作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据有关资料统计,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70%~90%。通过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相应形成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竣工决算。按照前者控制后者的制约关系,意味着投资估算对其后面的各种形式的造价起着制约作用。当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后,其投资估算额就作为设计任务书中下达的投资限额,即作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投资估算可作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定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建设单位可根据批准的项目投资估算额,进行资金筹措和向银行申请贷款。投资估算还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设计是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工程项目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效益显著,设计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工作重点为:
1、协助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方案优选,通过应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竞选比较、技术经济分析,可以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既能满足功能和工艺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的技术方案。
2、严把设计投资审核关,在设计会审时对合理的质量目标下超出投资的设计问题提出造价审核意见。
3、充分调查分析市场上主要材料、设备的用途、功能及价格,了解建设单位的实际需求,使主要材料、设备的选用及采购更趋经济实惠。
4、在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应从公司的实际出发,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积极而稳妥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这就要求设计管理严把设计质量关,聘请业内专家或知名咨询机构对设计文件进行综合的评审,达到国家规定和功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造价省的工程设计方案,从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控制,同时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对实施由于设计原因导致工程变更而增加的工程造价,对设计单位追究经济责任。
三、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
建设项目招投标,目的是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优选施工单位以较先进的工艺、合理的市场价格承包工程项目。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主要有:
1、参与施工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招投标的组织管理。
2、编制工程量清单(必要的话,还要编制投标最高限价或工程标底)和一系列相关文件。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严格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进行编制,重点是清单特征的描述以及工程量的计算。一份高质量的清单是工程中标后控制施工造价的有力保障。
3、招标文件尽可能明确今后可能采取的一些控制措施,如甲控甲供材料、分包项目及相应的经济责任,减少索赔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的管理规定,把握标价的合理性和竞争性。为保证“合理低价”中标,在进行工程造价改革的同时,也应该完善评标办法,在招投标过程中引入询标机制,并加强询标的监督管理。通过询标系统对投标价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不合理报价或其它问题,出具经济分析报告,为评定标工作提供参考。从而为合理低价中标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5、评标时详细分析各投标单位的投标书。依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推荐经评审的最低报价且技术可行的投标单位中标。
6、参与合同谈判与施工合同经济条款的起草,避免由于合同未明确或疏漏而给合同纠纷留下祸根。
四、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1、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材料费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2、严把变更关,将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而且尽可能提前实现这类型变更,减少损失,因为已完成或部分完成的工程内容还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
3、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许多工程就是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导致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4、重视施工合同的管理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签订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造价。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及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
五、工程项目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竣工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最后阶段,也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认真细致的做好工程竣工结算,并将结算结果提交给工程业主单位。
1、严格执行工程合同条款。在工程竣工阶段的费用审核中,审核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合同条款办事,严格审查工程合同外费用。
2、严查对工程设计的私自变更、现场签证等项目。施工量的确定应该按照设计图纸和合同上的工程量进行确定,对于出现的设计变革和现场签证等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计算,并且出具计算报告提交业主单位。
3、严格执行投标单价。对于使用工程量进行招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竣工结算时要严格执行投标单价,在招投标时施工单位已经对施工量进行估计,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变更和现场签证也要遵循工程合同,继续执行投标单价。
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只有把造价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核心工作,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才能真正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出发点是加强工程在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全过程的造价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项目造价的约束机制,从而保证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钟健.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分析[J].四川建材,2015(05).
[2]熊篪.浅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中国高新区,2017(17).
[3]唐俊杰.浅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居业,2015(06).
论文作者:欧子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合同论文; 全过程论文; 签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