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发展及定位论文

河南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发展及定位论文

河南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发展及定位

何应文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1460)

[摘要] 河南省目前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创新区建设依然任务艰巨,需要依托文化优势资源,发展壮大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要补足短板,深入挖掘内涵。具体路径上要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传承创新,使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成为全国的文化高地。

[关键词]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发展现状;战略定位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唯一明确了传承文化使命和功能的经济区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定位方面属于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且影响巨大,广博丰厚,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加快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对河南打造强势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文化发展新理念,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营造社会大众参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1 创新区建设发展现状:成果丰硕,任务艰巨

1.1 河南省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文化资源开发成果丰硕

中原地区历史上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积淀。近年来,河南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落实中央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弘扬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艺术经典,努力落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各项举措。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文化设施已经建成并运转良好,数量众多的文化场馆等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种优秀文艺剧目的成功创作及演出成功,各类精品栏目更是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文化产业政策及体制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城乡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明显突破,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断创新。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初步构建了发展繁荣、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对外文化交流规模进一步扩大,河南文化的对外影响力逐步增强。

1.2 传承创新区建设内涵有待明确,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华夏历史文明承载了更多的优秀文化传统,需要我们认真解读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发展战略内涵。目前,对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在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的定位社会各界了解普及程度及参与还不够,需要继续发掘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内涵,需要进一步认真弘扬河南文化的优秀特点。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就是要依托中原文化优势资源,挖掘特有的文化内涵,就是要促进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交融发展,培育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文化。河南地区地方政府已经积极开展和推进创新区建设各个重要项目的建设,但建设的力度有待加强,项目进展情况还差强人意,虎头蛇尾的现象还很普遍。

1.3 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发展态势,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河南文化产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良好发展态势。但和其他省份比较,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依然较低。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之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明显偏低。目前还需要大力网络文化服务、旅游文化服务、和会展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主体产业所占比重偏低,文化与经济社会互动的局面还未形成。例如文化从业人员占全省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也比较低,文化产业结构依然是规模小各自为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比较低,文化产业的自生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很低,未能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1.4 文化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各级各类人才相对缺乏

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制定了各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但总体上说,文化管理体制还不健全,政策法规还不完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产业条块分割与 政企不分等突出问题。一些文化企业管理体制僵化,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缺乏活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已经形成一定数量文化产业人才储备,形成一定数量文化产业人才梯队。但由于河南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异,待遇难以落实,河南省面临文化人才不足的问题。人才队伍的流失以及后备人才队伍的不足态势明显。文化产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人才是关键,各级各类人才相对缺乏的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必须解决的时候。

2 创新区建设战略定位:传承创新,文化高地

2.1 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部分地方政府建设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展示中心和传承基地,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下一步应加大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的建设力度,积极建设中华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和可持续性保护。

2.2 建设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研究基地

加大宣传研究力度,充分考虑河南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充沛的资源,努力把河南打造体现国际一流保护理念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以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嵩山历史建筑群等世界文化遗产等重要文化遗产为依托,充分挖掘河南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增强河南历史文化遗产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整合带动河南地区文化遗产相关资源开发利用,全面展示完整系统的河南中原文化遗产体系。牢固树立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河南省有众多珍贵的文物遗址,历史价值弥足珍贵。这些大遗址有的是中华历史文化起源的大型遗址,有的是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的帝王陵园遗址,有的是中华文明最辉煌时期的都城遗址。河南是全国文物遗址保护任务的重要地区。要依据国家文物遗址保护规划,探索建立文物遗址保护特区,既是文物遗址保护的需要,也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需要。

2.3 建设珍贵文物遗址保护展示基地

由于鲜食玉米是按穗销售,若穗小,则效益不好。因此,播种时,应比正常成熟的玉米田适当稀一些。一般中产水平田块在3000~3500株;高产水平在3500~4000株。以求成大穗,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4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重要保护基地

打造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河南还有众多的姓氏文化研究团体,对深入研究姓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姓氏寻根提供了可靠的学术基础。创新区建设应充分考虑河南目前是全球华人根亲所在地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河南的始祖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大典、中华姓氏文化节、固始根亲文化节、河洛文化节化等寻根文化资源优势,以黄帝故里拜祖等为主要平台,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精神,加强宗亲联谊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在护理前,83例患者的ADL评分为(44.31±11.04);在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83例患者的ADL评分为(82.75±17.14),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t=17.1772,P=0.0000)。

2.5 建设全国重要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河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整合河南根亲文化、殷商文化、大宋文化、隋唐文化、汉魏文化、功夫文化、佛道文化、老子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突出中华民族文明摇篮的主题形象,建设全国重要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重点开发文化观光、寻根问祖、度假休闲和生态旅游,形成以文化为引领、多种产品支撑的综合型旅游区,着力培育一批以历史文化体验休闲为特色的旅游新业态,将河南打造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和国内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4)乙醇适应活化处理优于传统活化方法,有助于提升酵母菌二次发酵活性;根据标准化数据确定EC1118酵母的最佳活化条件为厌氧培养,培养液中碳源和氮源含量分别为蔗糖质量浓度30 g/L,磷酸氢二铵质量浓度100 mg/L。

【参考文献】

[1]徐永清.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J].人民论坛,2015(05):211-213.

[2]黄文熙.论河南高校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任务及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8):131-132.

[3]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杨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任务和路径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04):90-93.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16-0110-02

基金项目: 2018年度立项河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发展战略解读”(编号:0812)。

作者简介: 何应文(1968-),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新闻与传播。

标签:;  ;  ;  ;  

河南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发展及定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