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省市计委(计经委)工业处处长谈对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看法和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计经委论文,工业论文,计委论文,经济运行论文,省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五月下旬,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邀请北京、天津、黑龙江、江苏、安徽、河南、四川、陕西及青岛、南京等省市计委(计经委)工业处处长就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研讨。从省市反映的情况看,今年以来工业生产、销售虽继续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经济效益下滑,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出现较大困难。针对这些问题,与会同志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提出了看法与工作建议。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工业企业效益下降特别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其必然性
与会同志根据对近几年情况的分析,认为工业企业效益下降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工业效益向其他产业转移。近几年,国家加快了理顺生产要素比价关系的步伐,工业效益向非工业领域转移。如多次较大幅度地提高农副产品价格,使一部分在原有价格体系下属于工业的利润流向农业。价格和收费逐年上涨,环保费用增加,银行利率的提高等等,造成一部分工业利润向第三产业转移。另外,企业承担的地方各种不合理收费,数量相当可观,也转移了一部分工业利润。
2.需求约束对企业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各工业行业供给能力有较大提高。绝大多数一般产品已经实现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逐年提高,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我国的市场已经先于产业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而我国产业在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还不能很快地适应这种转变,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两方面形成较大反差。再单纯依靠扩大产量,不仅产生不了相应的效益,而且由于产品销售受阻,导致效益下滑。
3.企业承担了部分改革成本。税制改革后,企业纳税比重较以前提高,并随着税收制度的逐步规范和各种优惠政策取消,企业税赋有所加重,其中国有企业税赋又明显高于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办法出台相对集中,企业支出大幅度增加。
4.企业管理不善。在企业发展环境、市场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机制和经营观念却没有根本改变。不少企业,包括一部分国有企业,不在自身转变经营机制上下功夫,而是遇到困难就等待国家来扶持、帮助,内部管理松懈,经营者意志消沉,职工队伍涣散。企业收入和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部分企业的职工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的增长。不少企业挪用流动资金搞建设、办三产、开公司,有的已造成企业资产的严重浪费和流失。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工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不能尽快适应市场需求条件的变化,出现经济效益不断下降有其必然性。
二、今年以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
从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影响效益的因素主要有:
1.今年初国家再一次下调出口退税率,加上出口退税不及时影响了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出口大幅度下降。导致今年轻纺工业产品销售不畅、效益下降。
2.为抵御各种不合理摊派,一些企业怕“露富”,人为地把利润基数调低。同时,也有企业为少交所得税而压低利润。
3.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判断有偏差,认为“九五”计划的第一年,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会有所放松,需求会有一定幅度的扩张,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产品销售不畅,形成库存积压。
4.今年以来由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取消了过去的一些优惠政策,对企业效益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由于“两则”实施已近三年,随着财会制度的逐步健全,企业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和变通办法已经不再适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
与会同志认为,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除上述带有共性的原因外,最根本的还是:国有企业改革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国有企业短期行为相当严重。
从国有企业内部分析,没有健全的、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部分企业的经营者、生产者都不再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对各项改革措施都缺乏热情和动力,其注意力只集中在当前所能获得的实际利益上。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来说,在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两个方面中,对上负责是一个相对含糊的概念,是一种软约束,而对下负责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每天都要面对的具体问题,关系着职工和经营者个人的利益。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只关心和考虑当前的利益,短期行为就成为必然。
从国有企业外部分析,国有企业的所有者长期缺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没能从所有者角度对国有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部分国有企业在建立时缺乏流动资金投入,在经营时又不能得到应有的资金补充,也不允许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国有企业长期处于生产经营的困境当中。二是没能从所有者角度对国有企业行使监督、控制权。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多年来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应有的权力没有真正落实,而不应有的权力却无节制地扩大,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监督控制权。三是没有一套科学、严密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产生机制,经营者的任用随意性很大。
三、下半年工业经济工作应将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与会同志认为,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些是较为长期的任务,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有些是近期急需研究并在下半年着手解决的。为此建议:
1.在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加大支持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一是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对产品有销路、有市场的企业特别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应对其资金需求给予必要的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可允许进行直接融资,发行企业债券。二是促进工业品扩大出口。应以支持纺织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为重点,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并对某些产品进口冲击问题研究对策。
2.整顿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是解决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和理顺国有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当前,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其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应主要针对国有企业执行国家政策和财务制度的情况开展检查,对执行不力的要纠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要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整顿,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要坚决撤掉,把善经营、懂管理、有朝气、有作为的人放到领导岗位上,促进国有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尽快扭转国有企业效益下降的局面。
3.清理国有企业负担。目前,在千万只手伸向企业、千万条线拉扯着企业、政出多门等问题不断困扰着企业的情况下,给企业造成较重负担,下半年急需进行清理。建议清理的重点为各项政策、规定是否统一协调,各种收费是否必要、合理。从而根据国有企业的现状和承受能力,提出哪些需要坚持,哪些需要调整,哪些需要取消,以减轻国有企业的不合理负担,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尽快提出国有企业调整和重组的具体措施。一是要尽快出台支柱产业政策及实施细则,并据此制定短期(比如3年)结构调整目标, 重点放在提高支柱产业内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上。二是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政策要与上述政策协调配套,有具体的扶持措施,扶持支柱产业迅速成长起来,带动整个工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国有企业应尽快从某些产业领域退出。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也没必要把国有企业全部包下来。因此,对国有资产存量,应尽快盘活,集中实力发展急需发展的产业;对国有资产增量,应划分不同的产业领域,分别采取加强、鼓励、允许、限制、禁止政策,进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