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21世纪的亚太地区与中澳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太地区论文,中澳论文,走向论文,关系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中澳建交25周年。自1972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总体上发展顺利,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两国所处的亚太地区也发生深刻变化。中澳两国是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如何发展两国关系,把一个稳定、繁荣的亚太地区带入21世纪,是中澳两国共同关心的课题。
一、亚太地区继续保持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为中澳两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当前,亚太地区局势总体稳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国家间关系进一步调整,区域性合作有所加强,和平与发展仍是亚太地区的主旋律,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仍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地区。自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1996年,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市场缩小和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整个地区仍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领先于其他地区。其中, 东亚各国经济增长率达8%,继续保持全球之首。1997年4月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发表的报告预测,未来两年亚洲经济增长率可保持在7.4%水平,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可延续到21世纪。
(二)主要大国间关系进一步调整,互动制衡作用增强。目前,亚太地区正在形成由美、日、中、俄和东盟组成的四角五方战略格局。各方力量不断调整变化,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使该地区保持相对稳定。中俄之间由睦邻友好向战略协作方向发展,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既不对抗、也不结盟、更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国家关系,有利于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还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中、美、日三国在调整改善关系的同时,仍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如美日强化了军事安全同盟,不断散布所谓“中国威胁论”;美国在台湾海峡炫耀武力,在人权、军售等问题上对中国不断施压。由于中国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美对中国采取了“全面接触”政策,中美关系逐步出现改善势头。中日关系虽发生一些磨擦,但双边经济合作发展较快。东盟在处理与各大国关系中,推行“大国平衡”外交,既坚持友好合作,又保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容许任何大国在本地区处于支配地位,利用大国矛盾,维持地区平衡。东盟对大国牵制作用逐渐增强。
(三)地区“热点”问题有些已经降温,有的正趋消除。缅甸已初步实现全国和解,积极与本地区其它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缅已成为东盟正式成员。菲律宾政府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于1996年9月2日达成和解协定,结束了历时24年之久的武装冲突。印、巴两国领导人均表示希望扩大经贸合作,并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印巴之间的分歧和克什米尔争端。今年5月12日, 印度总理古杰拉尔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举行了会晤,同意相互放宽签证限制,提供外交人员礼遇,互不发表挑衅性声明,并就克什米尔问题交换意见,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尽管时有磨擦,但形势趋向缓和。最近朝美韩三方在纽约举行会谈,取得一定进展。
(四)地区多边安全对话进一步发展。目前,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对话已朝着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对话机制的方向发展。东盟地区论坛由原来的18国,扩大到20国,行动更加活跃。各主要国家从各自利益出发,均提出关于建立地区安全机制的战略或设想。从总体上看,亚太多边安全对话的推进,基本上反映了冷战后本地区形势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各国之间增强对话,消除疑虑,加强合作,有利于维护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稳定和繁荣的亚太地区,为中澳两国以及亚太地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得益于亚太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大环境,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近几年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给东亚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亚太地区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亚太区域内部贸易的增长,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国家同亚洲的经贸关系日益扩大。据澳大利亚外贸部的估计,到2012年,澳大利亚12个最大出口市场中将有8个在东亚地区。 到本世纪末澳大利亚对亚洲的出口将占其出口总额的75%。澳政府十分重视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自80年代末,澳大利亚将其对外政策重心从欧美转向亚洲,与亚洲政治经济联系日趋密切。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最早提出召开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并于1989年1 月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第一届部长级会议。澳大利亚是东盟正式对话伙伴之一和东盟地区论坛的参加者,为推动亚太地区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1986年~1996年澳大利亚对东亚地区的出口贸易由占其出口贸易总额的10%增加到60%。澳大利亚的最大10个出口市场中有7个在东亚,最大10个进口源地中有5个在东亚。澳大利亚与亚洲发展经贸关系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繁荣了亚太地区经济。
二、亚太地区仍存在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亚太各国有责任共同维护该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在看到亚太地区和平与发展这一主流的同时,也应看到亚太地区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
(一)一些国家间存在的领土、领海争端尚未解决。如南中国海的南沙群岛、俄日之间的“北方四岛”问题,以及孟加拉与缅甸、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存在的边界问题。
(二)一些“热点”问题出现升温与反复的可能性尚难排除。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矛盾虽有所缓和,但对峙局面短期内难以消除,印、巴克什米尔之争短期内难获最终解决。
(三)某些国家继续加强军备。日本现已成为西方七国中唯一继续增加军费的国家,军费总额居世界第二。
(四)大国关系发展前景尚未确定。美在亚太地区继续强化美日及其他双边军事同盟关系,谋求建立对其有利的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发展包括日、韩两国和台湾地区在内的“地区导弹防御系统”。这将破坏本地区的战略力量平衡。
上述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亚太地区安全形势面临挑战。亚太地区国家长期饱受战乱之苦,十分珍惜当前的和平环境,发展经济、维护本地区和平与稳定已成为亚太地区各国的共同愿望。从今后发展趋势看,亚太地区各国有能力继续保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主要根据有四点:一是亚太地区国家有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传统,通过协商对话解决争端,有助于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避免矛盾激化;二是亚太各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作为基本国策,有助于继续保持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三是亚太地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助于形成各大力量相互制衡的格局,亚太事务只有通过协商、对话而不是通过战争的途径才能得以解决;四是中国作为一支和平力量的增强,有助于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近年来,中国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安全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积极参加了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对话,与有关国家增强了相互了解和信任。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对我国与一些国家间存在的边界纠纷、领土争端,我国一贯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条件不成熟时则搁置争议,先共同开发,或先维持现状。中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近年来军费数字虽有所增加,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率却逐年下降。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975年,邓小平代表中国在联大第六届会议上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中国现在没有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将来发展起来,综合国力强了,也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国际上有人制造的“中国威胁论”是毫无根据的。对此,江泽民主席指出:“一个稳定繁荣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亚太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我们坚信,通过亚太地区各国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一个稳定、和平的亚太地区带入21世纪。
三、发展中澳关系,努力实现繁荣、稳定的亚太新纪元
中澳两国同处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局势的发展与中澳两国息息相关。同时,中澳双边关系的发展对亚太地区局势也有着重要影响,保持和发展中澳友好合作关系,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今后发展趋势看,中澳两国关系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通过双方努力,完全有信心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带入21世纪。
(一)中澳关系日益密切,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中澳两国关系不断朝着友好、务实、符合双方利益的方向发展。澳总督、总理、外长先后访华。1996年8月, 澳外交部长唐纳和副总理兼贸易部长费希尔先后访问了中国。澳国防军司令贝克也于同年9月底率团访华。 去年11月,江泽民主席在马尼拉与霍华德总理举行了会晤。霍华德总理于今年3月28日至4月2日成功地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中国许多国家领导人也访问了澳大利亚。两国的高层互访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为中澳两国友好合作关系顺利迈进21世纪奠定了基础。
(二)两国经贸合作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中澳经济关系发展迅速,其中贸易额每年以平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1996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2亿美元。今年香港回归后,中国将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澳大利亚则是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之一。从今后发展看,中澳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为双方开展经贸合作与交流提供了良好条件。中国是居于世界第11位的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逐年增加,中国的纺织、轻工、制造业具有一定技术水平,产品价格低廉,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深受发达国家的欢迎。澳大利亚所需要的服装和纺织品以及鞋、玩具、日用品和体育用品主要从中国进口。同时,中国发展经济需要引进外国的高科技、资金和生产所需要的矿产和原料,澳大利亚在这方面具有优势。澳大利亚地矿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料出口国,是中国所需要的铝、氧化铝、羊毛和铁矿石的主要货源国。澳大利亚还向中国出口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电信、非氟制冷、冶金、采矿、粮食储运等先进技术和产品。中澳两国开展经贸合作各有优势,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
(三)中澳两国都有发展双边关系的强烈愿望,两国关系前景广阔。中澳两国对发展双边关系十分重视。江泽民主席希望平稳、顺利地发展与澳大利亚的互利合作关系。他认为中澳在考虑双边关系时,不应只局限于双边的角度,还应从战略高度,从维护和促进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出发,着眼于未来和大局,更好地携手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迎接21世纪的挑战。霍华德总理认为,中国对澳大利亚至关重要,对华关系是澳大利亚对外政策关注的重点,以实际、明智的态度发展与中国的关系符合澳大利亚的利益。霍华德总理一再重申,中国对澳大利亚和世界任何国家都不是威胁,希望中国更多地参与地区和全球事务。中澳两国虽然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各异,但双方没有历史积怨和根本的利害冲突。中澳两国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和地区性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都希望并致力于亚太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中澳两国都主张在相互尊重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中国支持澳大利亚参加亚欧首脑会议,支持澳大利亚等国倡议建立南太平洋无核区。澳历届政府都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们注意到,今年4月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 澳大利亚等国没有参加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攻击中国的提案。
总之,中澳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双方共同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着眼大局,着眼未来,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一定能够把不断发展的中澳关系带入21世纪。中国愿意同澳大利亚一道,为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为迎接亚太新时代的到来,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