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激励机制--1997年中国企业管理者成长与发展的专题调查报告_经营管理论文

呼唤激励机制——1997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激励机制论文,国企论文,调查报告论文,年中论文,专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势在必行

从我国当前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建立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迫在眉睫。

(一)搞好企业的关键在于选聘优秀企业经营者

搞好国有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关键。针对这一现实,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企业界人士分析了多种原因。从本次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认为要搞好企业,选聘优秀企业经营者最为关键,占被调查人数的49.9%;其次,是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占被调查人数的46.2%;再次,加强企业管理,为39.3%。(详见表1)

表1 搞好企业的关键因素

因素

百分数

选聘优秀企业经营者 49.9

开发适销对路产品

46.2

加强企业管理

39.3

对企业债务核实减免 35.9

深化企业改革

35.9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22.2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19.5

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18.4

破产扭亏无望的企业 16.5

增加企业资本金投入 16.2

综合表中前三位的因素来看,要搞好企业,企业经营者的作用最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都依赖于企业经营者的市场经营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说明企业经营者对搞好企业的关键因素有清醒的认识。因此,把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潜力充分激发出来,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

(二)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是搞好国有企业的迫切要求

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此次调查中,对于“国有企业搞不好,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企业经营者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这一说法,有34.6%的企业经营者表示赞同,有42.5%表示不赞同,有22.9%表示说不清。

除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集体企业以外的企业经营者,表示赞同的比例高于总体的平均水平,而国有企业中也有三成以上的企业经营者表示赞同,表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当进一步问及赞同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时,有48.1%的人认为是现有企业体制下企业经营者的作用难以发挥;有40.6%人认为是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者约束太多;有8.3%的人认为是企业经营者得不到应得的报偿。

可见,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在现行的企业体制下受到一定的抑制,要充分发挥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三)对经营者有效的约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力保证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法制不完善和我国企业经营者法制观念的淡薄,一些企业经营者在其经营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越轨行为毻短期行为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当前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如许多地方和部门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领导要负大部分责任。

认为企业经营者要负大部分责任的为57.6%。其中,大型企业经营者的回答比例列第一位,为59.3%;回答企业经营者要负完全责任的,比例为29.1%,其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列第一位,为36.4%;认为负较少责任和没有责任的分别占12%和1.3%。这表明在我国当前的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与其经营者有很大的相关性。要深化企业改革,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必须依法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

(四)有效的约束是企业经营者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岗位上,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且更关系到企业经营者的健康成长。

此次调查,当问及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时,回答是决策失误的比例最高,为46.3%。其次是用人不当,为20.9%;再次是经济问题,为14.5%。(详见表2)

表2 企业经营者认为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从表中可以看出,决策失误是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其中以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经营者回答比例最高,分别为53.4%和50.6%;其次,用人不当是企业经营者容易出现的又一重要问题,其中以乡镇集体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经营者回答比例最高,分别为23.9%和23.8%;再次,经济问题是企业经营者容易出现的第三个主要问题,其中以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回答比例最高,分别为20.0%和15.4%。由此可见,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决策失误、用人不当和经济问题被企业经营者们认为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若无有效的约束机制,其导致的后果不仅影响企业经营者自身的发展,也会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正确把握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因素

作为社会人,企业经营者的最显著特征,是其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从事的特殊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职业行为和发展需求,对企业经营者的成长和发展影响至深。因此,要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必须弄清他们的职业行为和发展需求,了解制约其成长的社会因素。

(一)充分了解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因素

1.经营管理企业成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人生追求

此次调查中,当问及企业经营者获得一定业绩之后的职业选择时,有73.9%的人选择继续从事企业经营,追求更大的成功,其中,乡镇企业经营者和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愿望最为强烈,回答比例分别为94.2%和92.9%,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愿望相对较弱,为71.2%;有10.7%的人选择进入政府管理部门;有9.7%的人选择转向个人兴趣或爱好的发展。

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是出于实现自身价值的动机,执著追求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选择此项的比例为87.1%;其次是看重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选择此项的比例为54.5%;再次是看重经营管理的权力,选择此项的比例为46.5%。

2.企业经营者希望全面提高社会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社会地位也逐步提高。在此次调查中,对构成企业经营者社会地位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这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企业经营者对其拥有的政治地位最为满意,比例为48.2%,其次是对其社会声望有较高的满意度,比例为45.9%,而对其经济地位的满意度最低,比例为27.4%。

相比之下,在现有企业体制和一些环境因素下,国有企业经营者在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这三个方面除对经济地位的不满意度在各种企业中最高外,对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的不满意度也有较高比例,而且同中外合资企业相比,还高于后者。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3.企业经营者的市场经营能力亟待全面提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决策能力差、管理技能差、市场经验缺乏、用人能力差、技术进步预见力弱、创新能力弱等状况急需改进。回答比例分别为47.7%、41.4%、41.0%、38.8%、31.9%和23.3%。而这六种能力却是构成企业经营者市场经营能力的核心要素。

企业经营者的市场经营能力不高,是影响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市场经营能力,依赖于经营管理实践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但是更重要的是依靠企业经营者主观的努力,学习和积累市场经营管理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市场经营能力。因此,促进企业经营者市场经营能力尽快提高,是建立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重要任务。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特别是在体制转换过程中,企业经营者的法制观念尤其需要强化。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经营者的法制观念还需进一步加强。各类型企业经营者中认为法制观念急需加强的人极少,在15个需加强的因素中,仅列为13至14位。这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4.企业经营者希望解除后顾之忧

在当前的国情条件下,企业经营者劳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尚未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和理解,这种社会压力在企业经营者职业心理上的反映,是他们在分配问题上表现出的从众意识,对其所应得的劳动报酬还有较大顾虑。此次调查中,当问及企业经营者“假如按照合同您应该得到相当数目的收入,您敢不敢拿”的问题时,有43.3%的人表示不敢拿,有这种心理的企业经营者在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中的比例较大,分别为46.4%和46.3%。当进一步问及企业经营者不敢拿的担心是什么时,回答比例最高的是怕影响干群关系,为35.6%;其次是怕与职工收入差距太大,为34.6%。

可见,出于对社会环境中的非经济因素——人际关系和人身安全的考虑,是引起分配从众心理及顾虑的深层次原因。

企业经营者对其职业有无后顾之忧,关系到他们能否在该职业中具有长远观念和尽心尽责。此次调查中发现,企业经营者与社会中的其它职业者一样,最关心的是该职业角色终止后的个人境况如何。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最担心的是退休以后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此项选择比例为42.8%;其次是心理失落,没有寄托,此项选择比例为26.9%;再次,担心经济收入的减少,比例为9.9%。

(二)客观把握企业经营者的约束因素

1.职业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企业经营者的职责是搞好企业经营管理,实现资产增值。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是建立企业经营者约束机制的主要目的之一。

我国企业经营者中,还有相当多的人没有把企业经营管理当作一个专门职业。从1996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专题调查来看,我国企业经营者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党政干部和技术人员,三者所占比重分别是42.9%、30.2%、18.6%,总和为91.7%;党政干部和技术人员之和为48.8%,几乎占总数的一半。企业经营者队伍中有近三分之二的人是由组织部门安排走上领导工作岗位的,他们中间有三分之一觉得勉为其难,仅有四分之一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职位的获得是由于自身的才能。

这种方式下产生企业经营者,许多难以在心理上和职业能力上有充分准备,因而职业意识不明确,职业行为难以规范。

对企业经营者角色认识的偏差,行为不规范,直接导致他们在追求企业经营目标上的偏差。此次调查发现,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集体企业中的企业经营者都将提高职工收入作为第一位的经营目标;外商独资企业、外商合资合作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中的企业经营者将追求最大利润作为第一位的经营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集体企业与其它所有制企业的经营者,除了在第一经营目标上有差异之外,他们也都将市场占有率、资本增值、技术创新和满足社会需求等因素放在了比较次要的位置。这表明我国企业经营者的目标多元化产生的矛盾心态,导致其行为发生偏差。

2.责任主体有待进一步明确

企业经营者对其责任主体是否明确,关系到他在企业经营管理职业中的行为是否规范。此次调查发现,我国企业经营者对责任主体的认识还较模糊,各类企业经营者认识上的差距较大。除股份制企业的经营者把代表出资者利益作为首要选择之外,各类所有制企业的经营者认为自己首先代表的是企业利益。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产权不断明晰,企业经营者责任应更加明确,在这方面,股份制企业经营者认识较为明确,而其他所有制企业经营者的认识比较模糊。

3.法律法规是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

企业经营者们认为要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国家法律、法规是最主要的外部约束因素,选择比例为85.2%;第二,是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的约束,为39.4%;第三,是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的约束,为33.4%;第四,是党组织的约束,为32.8%;第五,是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为32.5%。

可以看出,(1)国家法律法规是最重要,也最有力的外部约束因素,能使企业经营者与整个社会有效整合,被列为诸多外部约束因素之首;(2)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的约束,是将企业经营者个人与职业有效整合,是保证企业经营者职业发展的最有力的约束,外商合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经营者对此认识最深刻;(3)公司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的约束,是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将形成互相配合、协调制衡的机制,以保证企业经营者经营管理指挥协调顺利,外商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经营者对此感受最深;(4)党组织的约束,是将企业经营者与国家的政治大局、大政方针进行有效整合,保证企业经营者的职业行为符合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对此,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的经营者选择比例最高;(5)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约束,是将企业经营者与企业有效整合,保证企业经营者与企业群体的行为保持协调,民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经营者对此选择比例较高。

建立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要使企业经营者健康成长,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既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规范其职业行为,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合理有序的竞争机制,使大批优秀企业经营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涌现。

(一)科学肯定和承认企业经营者的劳动

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其劳动成效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经营者的特殊劳动给予科学而充分的肯定和承认,是有效激励机制的核心。

1.企业经营者对实行年薪制的态度

企业经营者认为,要全面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必须切实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

此次调查中发现,企业经营者对实行年薪制有较高的呼声。有60.4%的人表示愿意实行年薪制,占多数;仅6.1%的人表示不愿意。股份制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对实行年薪制的呼声最高。

对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此次调查中,企业经营者们建议,年薪收入一是要与企业的年度经济效益指标挂钩,选择此项的比例为84.6%;二是要与职工收入增长的幅度挂钩,为63.1%;三是要与企业资产增值幅度挂钩,为55.4%。

2.企业经营者对设立经营管理股份的态度

此次调查还发现,许多企业经营者认为设立经营管理股份有一定的可行性。这能使他们的经营管理的特殊劳动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企业经营者认为设立经营管理股份有必要的达80.2%,其中,认为可行的有44.5%,认为不可行的有35.7%;除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经营者外,其余各类企业经营者认为必要且可行的比例均超过50%,其中以外商独资企业、乡镇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经营者呼声最高,比例分别为76.4%、67.4%和58.4%。认为必要但不可行和没有必要,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此两项选择之和为60.1%,这可能与国有企业现有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很大的关系,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对此有较充分的思想准备。企业经营者的这种要求既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又应客观看待,一方面,从国际经验来看,经营管理股份的设立是企业行为,股份大小取决于出资者对企业经营者个人价值和能力的判断;另一方面,从我国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先试点,探索经验,不宜一哄而起,搞“一刀切”。

(二)充分赋予企业经营者经营管理权力

经营管理权力是企业经营者进行特殊劳动的必要条件。要使企业经营者的职业潜力能充分得到挖掘,市场经营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充分赋予企业经营者经营管理权力。

1.企业经营者对与行政级别脱钩的态度

尽管企业经营自主权下放的力度逐年加大,但是经营者的政企角色混淆引发的种种矛盾,严重干扰着企业经营队伍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经营者与行政级别脱钩,成为真正赋予经营者经营管理权的客观要求。

当此次调查问及对实行企业经营者与行政级别脱钩的意见时,仅2.1%的企业经营者表示不愿意;有27.7%的人希望尽快脱钩;有25.9%的人认为尚不成熟;此外还有44.3%的人对脱钩与否表示出无所谓的态度。

企业经营者对脱钩与否持无所谓态度的占主流,表明企业经营者对行政级别的看待不是那么重要,这是观念上的一个很大转变。希望尽快脱钩呼声最高的是乡镇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的经营者,呼声最弱的是国有企业中的经营者。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对行政级别的依赖性相对高一些,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和其经营者职业角色不清使然。实行企业经营者与行政级别脱钩,有助于企业经营者认清自己的职业角色,尽快使我国的经营管理队伍走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

2.企业经营者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认识

此次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有清楚的认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国家授权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民营企业对此最为清楚,然而,还有20.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国家授权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这也要引起重视。

3.企业经营者对任职年限的看法

当前,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的是与国家公务员一样的退休年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企业经营者对经营管理职业的临时思想和短期行为。在此次调查中,企业经营者们认为,要克服企业经营者中存在的短期行为,最主要的是让企业厂长(经理)的利益与企业发展挂钩,占72.6%;由经营管理业绩决定退休年限及养老保障,占54.7%;任期不受限制,占52%。此外,还有半数以上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进行制约。

(三)建立有利于企业经营者成长的社会环境

企业经营者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成长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需要一定的基础和环境条件。

此次调查中,企业经营者对成长的环境因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建立鼓励创新的社会激励机制最为重要,占回答人数的76.2%;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为56.8%;再次,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为50.4%。(详见表3)

表3 促进企业经营者成长最重要的社会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1)各类企业经营者都将鼓励创新的社会激励机制作为首选因素,这是因为企业经营管理是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职业,没有创新精神,就不能称其为企业经营者。社会要有鼓励创新、承认创新的社会机制。(2)企业经营者将市场秩序混乱列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之首(占回答人数的65.5%),而不正当竞争又是市场秩序混乱的最主要的根源(占回答人数的40.8%),这对企业经营者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而他们将良好市场环境列为第二重要的因素。(3)稳定的政治环境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经营者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各类企业经营者把此因素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四)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的基础条件

科学决策是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决策的机制,有助于企业经营者减少决策失误,增强其经营决策信心。

此次调查中,企业经营者对科学决策的条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健全的信息渠道是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占回答人数的70.4%;其次,需要个人有良好的科学决策素质去进行分析决策,为65.5%;再次,要依据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决策,为57.3%。(详见表4)

表4 对决策科学化最有影响的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1)各类企业经营者都将健全的信息渠道作为决策科学化的最重要的基础,是对当今世界经济信息化、一体化大趋势客观要求的积极反应,也对我国经济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个人科学决策素质的提高,是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企业经营者亟待加强和改善的方面。(3)企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科学决策必须通过发达的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家经济政策的动态。国家建立快捷的经济政策和信息的发布渠道,有助于企业经营者的正确决策,对促进企业经营者市场经营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五)建立企业经营者的以外部约束为主的约束机制

企业经营者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之外,还必须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此次调查中,企业经营者们认为,建立约束机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一是为了企业决策科学化,占82.1%;二是为了保证廉洁自律,占66.9%;三是为了行为的公正、民主,占63.0%。

在调查中,企业经营者认为对他们的约束最主要的应体现在自我约束上,占69.5%;最主要是外部约束的,占30.5%。我国企业经营者大多希望以自我约束为主,这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职业的规范化,进而影响企业经营者的健康成长。

(六)建立和健全国家对企业经营者的职业管理体系

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职业管理体系,以规范和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职业的发展。企业经营者们认为,实行聘任考核管理最为重要,选择比例为77.9%;其次,国家要制定企业经营者行为规范,选择比例为73.2%;第三,国家要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资格考核认证管理,选择比例为65.9%。

可以看出,(1)国家对企业经营者实行聘任考核管理,既打破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大锅饭和无过即功的保守思想,又能遴选和发现真正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企业经营者,有利于形成企业经营者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保持企业经营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活力不断提高。(2)国家制定企业经营者行为规范,可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最基本的职业行为准则,使他们的职业行为有章可循,也必将对整个市场秩序的规范产生积极的作用。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合资企业对此呼声较高。(3)国家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资格考核认证,是将该职业纳入专业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企业经营者加快走上职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经营者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对此有明确认识。

本文引自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997年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标签:;  ;  ;  ;  ;  ;  ;  ;  ;  

呼唤激励机制--1997年中国企业管理者成长与发展的专题调查报告_经营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