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几个基本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灾害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2008)04-0005-07
一、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理论
灾害不仅仅是自然灾害,但是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应该是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防灾(包括灾害预测、备灾、灾害治理等减灾对策)、救灾、灾后复兴以及与灾害相关的所有社会经济关系,揭示灾害经济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
灾害经济学不属于自然科学的学科,不以灾害的自然属性为研究对象,但是却离不开灾害的自然属性。这是因为每种灾害都是特定的,不用说,地震与风灾的防灾、救灾的成本是不同的,其经济影响也是不同的。只有从灾害的自然属性出发来认识每一种灾害的经济特征,才有可能做出相应的对策。所以,灾害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理论经济学相关,离不开多门应用经济学。例如,信息经济学、风险经济学、保险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土经济学等,并且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持。还有,救灾与重建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社会活动,所以灾害经济学与法学、行政学以及财政学等也都有关联。由于各种灾害的自然属性不同,地震经济学、风灾经济学以及水灾经济学等学科将来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灾害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各种灾害所具有的共性问题。灾害经济学的目标函数不是利益最大化,而是损失最小化,这与一般经济理论是不同的。灾害既是不可完全预知的(当然,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灾害的可知度会逐渐加大),也是不可避免的。灾害经济学谋求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成本)来实现受灾损失最小化。
有一种看法认为灾害经济学是一门“守业经济学”,不研究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只研究现有资源和对已创造价值的保护。把“守业投入”看作是灾害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种根本性的经济效益问题。这种看法并不完整。灾害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
一切过程都可以区分为可逆、不可逆与不完全可逆三种。灾害的破坏作用不外乎是人、自然环境(包括生态)与人造使用价值。人死不能复生,这是不可逆的;重伤者有可能不能完全复原(例如截肢),这属于不完全可逆的。被破坏了的环境往往也是不完全可逆的。但是,人造使用价值大多属于可逆的,只要有价值投入就能够实现。但有些人造使用价值是不完全可逆的,例如倒塌的古建筑,尽管也可以重建,但毕竟不同了。
关于人的问题,我们在后文中另行讨论。这里首先考虑自然环境与人造使用价值的受灾及其对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影响问题。
迄今为止,按照传统的看法,只是把使用价值看作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即不存在没有使用价值却具有价值的东西。失掉了使用价值的同时商品失掉了其价值。这种看法并不错,但是并不充分。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使用价值量的变化与价值量的关系。当使用价值只是失掉了一部分的时候,商品的价值也只是失掉了一部分,并非全部。例如不新鲜的蔬菜,或者局部腐烂了的水果,是可以减价出售的,并非变成了一钱不值的垃圾。不过,腐烂了的蔬菜、水果不能再恢复新鲜,也就是说,其使用价值的损失是不可逆的。而走得不准的钟表虽然也属于在失掉了一部分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失掉了一部分价值,但是钟表可以修理。也就是说,与蔬菜的腐烂不同,钟表的使用价值是可逆的。没被修理的坏钟表里面所含有的负的价值量等于其修理费用。
商品所失掉的价值为负,我们称之为负的价值①。负的价值绝对值的上限是该商品的价值量。
环境的价值问题也同样。虽然原始自然环境不是人类的劳动产品,按照劳动价值理论,不可能拥有价值。但是为了复原被破坏了的环境的使用价值必须投入劳动。用来复原环境的使用价值所投入的劳动应该形成价值。被破坏或污染的环境具有负的价值,其绝对值等于将其恢复到原始状态所需要的价值。有人推算过全球环境的复原费用需要930亿美元,[1]当然我们也能够估量灾后的环境的复原费用。
不过,从环境对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影响来考虑灾害的经济影响并不充分。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而自然界中“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2]在马克思之前,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所说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也是这个意思。随着人们看到了基础设施(例如,水坝、道路、堤防、港湾、桥梁、建筑物等)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将之称为社会资本,近年,当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时候,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的概念,也被提了出来。
关于外部条件即环境(自然资本)或社会资本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生产的条件的不同。图1中的C[,1],C[,2],C[,3]分别是地域1,地域2,地域3中的同业企业的等成本线,Q是等产出线。为了分析的方便,假定3个地域的外部条件(环境、基础设施等)分别是下等、中等和上等。并且假定它们的产量相同。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外部条件为下等的地域1企业为了保证既定产量,必须投入更多的生产要素。例如,在受污染空气中,劳动生产率会降低,在劣质道上卡车车胎的磨损会增加。如果环境利用是免费的,则对地域3的企业最为有利。
图1 外部条件对生产活动的作用
当然,在封闭的地域市场条件下,也就是不存在地域之间的企业销售竞争的条件下,各地域的企业只在本地域销售其产品,外部条件的影响并不大。当企业来到了开放的同一市场上,情况就不同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同一市场下不同外部条件地域的企业效益。图2中的(a)是地域a的企业经营状况,(b)是地域b的企业经营状况。假定地域a的环境条件正比地域b好。MC和AC分别是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在需求曲线的情况下,地域b的企业只得到正常利润,而地域a的企业能够得到超额利润。在需求曲线的情况下,地域b的企业至少一部分被迫退出该产业,此时地域a的企业仍然能够得到超额利润。当需求曲线降低到的时候,地域b的企业将全部被迫退出该产业,而此时地域a的企业仍然有一部分(低成本企业)能够得到超额利润。即便需求曲线降低到,地域a的企业仍然得到正常利润。当然,如果需求曲线上升到了D[,5],地域a的企业和地域b的企业都能得到超额利润。
图2 同一市场不同外部条件地域的企业效益
灾害所破坏的,不仅仅是生活条件(房屋等)、生产条件(厂房与设备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等),而且也包括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往往是不可估量的,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的。
总之,作为一切经济学前提的价值理论也是灾害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二、微观视角:对灾害风险的经济学认识
灾害具有4大特点:突发性强,不可避免,发生概率小,造成危害大。
虽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小,但是却具有不可完全预知性(不确定性),这是灾害问题的本质特征之一,所以信息经济学的方法有许多都可以借鉴。不确定性属于风险问题,故而灾害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属于风险经济学的覆盖范围。
首先对灾害风险必须有足够的认识,为此要对风险进行识别,判断有可能面临哪些灾害风险,然后对每种灾害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行估计,通过建立预警系统,谋求风险堵截,即风险预防(Risk Prevention)。对灾害风险进行控制的基本手段有风险回避、风险聚散以及风险抑制。灾害的风险回避(Risk Avoidance)包括直接回避与间接回避。直接回避就是避开灾害发生概率大的地域,对于该地域的原有居民或企业,这意味着迁移,成本或代价往往是很大的。间接回避主要是对资产所进行的风险转移,其主要手段是加入保险。风险聚散主要是对企业而言。聚,指对可能的风险进行组合。例如,本地的地震与远洋的台风一般不会同时发生,拥有远洋航运业务的企业,可以把地震的损失通过远洋航运业务的收益得到一定的补偿。散,指风险分散,亦称风险隔离。个人投资,可以考虑分散在灾害发生概率大的地域与发生概率不大的地域。灾害的风险抑制,主要是建立预警系统、进行防灾教育和防灾训练,以及采取各种备灾措施(例如对地震带建筑物提高耐震能力等)。
不过,对灾害风险的认识,存在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之差。人们往往误以为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是偶然的,很容易忽视。这种现象,可如图3所示。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对灾害风险都会持有一定的态度,这称为风险选择。作为模型,假定选择者遵循所谓冯·诺曼—摩根斯坦(Von Neuman and Mongensterm)的5大公理[完全顺序公理(Completeordering Axiom)、连续性公理(Continuity Axiom)、独立公理(Independence)、概率不等公理(Unequal Axiom)以及复合彩票公理(Compound-lottery Axiom)]。
令R表示灾害发生后可能的损失,p表示灾害发生后财产遭受损失的概率(风险),关于R的取值,表示灾害发生后所遭受的损失额,表示灾害风险不发生(或灾害风险发生后没有损失),原有的财产额不变。则其数学期望为
考虑到同一个人或企业的风险选择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其效用函数表现为一条直线的时候,其行为模式将始终如一。当的时候,其效用函数是凹的,此时会选择风险回避,譬如支付一笔地震保险金;当R>的时候,其效用函数是凸的,其行为将呈现风险偏好模式。[3]
灾害的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加入保险。假如灾害发生后个人或企业的财产损失额为R元,灾害风险发生的概率为p,灾害风险发生前的财产额为W元,那么个人或企业所愿意支付的最大保险额T由下式所决定:
其解为T=590000,而损失的期望值为pR=5%×8000000=400000,所以风险回避者最多会付出590000-400000=190000元来通过购买保险谋求回避灾害风险。
如果进一步考虑保险费金额与保险公司的实际赔偿金额,上面的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深化。[4]
三、宏观视角:灾害的广泛经济影响与灾害管理
自然灾害即便是大规模发生,也具有局部性,但是却具有相当大的宏观效应,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从汶川大地震来看,虽然震中位于四川省的偏远山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规模并不大,但不能认为该地震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影响不大。尽管四川的GDP仅占全国的4%,但粮食产量占全国的5.8%,猪肉产量占全国的11%,是中国粮食和猪肉供应的大省。因此有可能对全国的粮食及猪肉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会出现对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可能导致区域内的供应短缺。特别是,四川的房地产业将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而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耐震强度,对钢材的需求会大幅增加,很可能会拉动全国钢材价格的上涨。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连年高腾的现在,这一问题不容忽视。还有,为了恢复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由于地震造成的设备等破坏,会对生产资料出现广泛需求,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任何大规模灾害尤其是物理性破坏幅度较大的灾害发生之后,都会产生向全国范围的辐射性广泛的经济需求。而这些需求的实现,绝大部分有赖于国家的财政投入以及国内外各界的捐助。灾后恢复重建所有投入,其性质都属于公共投资。在任何一个国家,无论何种形式的公共投资扩大,都可能伴随经济过热的风险。进一步说,灾后恢复重建的所有价值投入,最终都要通过使用价值来实现。而一般说来灾区的需求结构与全国并不同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将导致全国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得某些行业的需求曲线在一定的时期发生移动,由此可能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当然,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灾后恢复重建上,应该把灾害对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认识。对灾害进行把握、控制的行为称为灾害管理。目前的灾害管理研究基本上都是从防灾的角度侧重于风险管理,例如前述日本多多纳裕一、高木朗义所编著的《防灾的经济分析》一书。
因为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所以灾害管理属于危机管理的一种,其目的是减少或降低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或影响。灾害管理的内容包括灾前的减灾措施、灾后的救灾和恢复等方面。
灾害管理,首先需要有法律保证,在日本有灾害对策基本法、消防法、水防法、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灾害救助法等。灾害管理的前提是组织保证,例如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常设灾害对策委员会(可设立在危机管理委员会内)。在日本,作为首相的咨询机关有中央防灾会议,并作为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设有防灾担当大臣(兼食品安全),现在由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担任。根据《防灾基本法》的规定,日本防灾第一线是市町村,都道府县和中央政府(以内阁府为首,包括警察厅、消防厅、国土交通省、国土地理院、气象厅、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防卫省等)作为支援机构。
减灾措施包括规划、预警、防灾教育、备灾等方面。减灾的概念,在日本,是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发生以后才提出来的。在此之前,对于防灾的对策,人们只想到了保险。但是,保险是被动的,不能防灾,只能保护财产的固有价值(并非财产本身),既不能保证人身安全,也不能保证生产能力的持续。
减灾,首先必须做出规划。从空间的角度来考虑,灾害可区分为区域性灾害与非区域性灾害。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灾害可区分为季节性灾害与非季节性灾害。地震具有特定区域性而一般不具有季节性,洪水则不仅具有特定区域性还有季节性。瘟疫往往也是有季节性的,虽然瘟疫往往不具有特定区域性。不具有区域性的灾害有时是可以进行人为控制使之具有区域性,例如对禽流感进行区域封闭。所以有必要建立灾害可控范围的概念,在某种灾害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们所要谋求的只能是受灾范围最小。必须划分各种灾害的可能覆盖区域,制定灾害地图。对一些发生恶性灾害概率大、生活条件不好、生产基础薄弱的区域,应该考虑移民。
灾害的预警,首先必须设立灾害研究机构,在日本有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地震·火山爆发预知研究协议会、自然灾害研究协议会等组织。
在一些特定灾害多发的区域,应该强化有针对性的防灾教育,使得人人具有灾害意识。日本的防灾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开始,面向全社会。日本把1923年东京大地震发生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也称“关东大震灾纪念日”),把1995年阪神大地震发生的1月17日定为“防灾·志愿者日”(也称“阪神·淡路大震灾纪念日”),每年届时举办各种防灾训练(包括地震、风灾、水灾、火灾等)。
备灾是减灾的重要一环。在日本,各地都设有由各级政府分别管理的防灾仓库,储备有包括手电、毛毯、非常食品、净水器、药品、燃料、打火机、收音机、发电机、简易厕所等各种防灾物资。日本已经开发出了很多防灾产品,而且很有市场。而在中国,防灾用品的生产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明显不足,处于极度短缺状态,而今后的市场潜在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也应该在这一方面进行大力发展,将来有可能形成一个防灾用品产业。防灾用品是被灾害逼出来的,也是灾害带来的商机。
关于灾害管理中的灾后救灾,日本灾害救助法规定,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红十字会为核心进行救灾。根据灾害救助法,救助包括:提供收容设施、炊具、食品和饮水、寝具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医疗及接生、受灾者的救出、受灾房屋的紧急修缮、学生用品,并提供或借贷营业所必需的资金、器具,负责埋葬。日本1995年设立了国立病院东京灾害医疗中心,2004年更名为国立病院机构灾害医疗中心,采用24小时对应体制,一旦灾害发生,可以随时配合消防部门派遣医疗救护队,并拥有专业医疗队伍,先进医疗设备以及包括直升飞机在内的救急交通手段。该中心还负责灾害医疗的教育、进修以及训练等业务。
总而言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灾害管理相关共有4种投入:(1)灾害管理本身的投入;(2)备灾投入;(3)救灾投入;(4)灾区重建或复兴的投入。其性质都属于公共投资。按照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公共投资扩大,有可能拉动通货膨胀。而灾后的局部经济破坏,也有可能给整体经济带来一定的结构性影响。这都是灾后宏观调控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关于灾后复兴的经济政策评价,多多纳裕一、高木朗义所编著的《防灾的经济分析》一书中,从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个角度,结合财政投入,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数学模型。
最后,如何利用灾害的负面效应,也是灾害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灾害的后果毫无疑问是负面的,但是这一不可改变的负面结果也是从多方面可以加以利用。前面说过,随着灾后对防灾用品需求的扩大,发展防灾用品产业,就是一例。尤其是,关于灾后如何进行恢复,是一个更加需要重视的大问题。这里想强调一个原则,我们一般是把灾区的重建与复兴作为同义词来使用。虽然重建与复兴说的好像都是一个意思,笔者认为,重建有一种恢复原貌的味道,而复兴则意味着从新的起点出发,从零开始。我们可以基于全国的整体经济战略做好灾区复兴规划,根据灾区的区位特点与资源优势,克服灾区过去在产业结构上的不足,在一张记录着惨痛的白纸上画出新的图画。
收稿日期:2008-06-23
注释:
①负的价值的概念是杰文斯(W.S.Jevons)于1871年首先提出来的。
②维斯库斯发展了贝叶斯理论,以n个期间中事件发生的次数为权数,构筑了如下公式:
再令。该模型被称为贝叶斯学习模型(Bayesian Learning model)。参见,多多纳裕一、高木朗义编著《防灾的经济分析》,[日]劲草书房,2005年,第153-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