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根据地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抗战时期论文,根据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6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804(2006)02-0186-03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一伟大时刻,回顾与研究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教育的特点,并总结其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继承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及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抗战教育的特点
根据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政策及其要求,根据地的教育与当时的政权建设、军事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对广大群众进行抗日救国的动员与组织工作是相结合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在教育目的上,为抗战胜利而培养坚强的抗日战士
1938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中明确地指出:“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使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从“一切为着前线,一切为着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国人民”这一总方针以及当时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任务来看,要求抗战教育着重以民族精神教育干部和广大人民,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把他们培养成为坚强的抗日战士。对抗日战士的基本要求是:在抗日时期这个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具有“抗日救国”的民族觉悟与牺牲精神;具有抗日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要懂得如何进行游击战;积极参加抗日根据地的生产建设。这样的抗日战士,正如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与干部学校开学纪念题词中所提出的:“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定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各抗日根据地都不允许教条主义地搬用正规学校的办法,而更多的是通过短期训练的形式,来培养大批的抗日战士,为长期战争服务。
2 在教育对象上,以干部教育为重点,同时注意发展群众教育
大力抓军政干部的教育,这是抗战教育的一大特点。1939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给抗大工作的指示中明确地提出:“增强抗战的办法许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机定》,根据这个《决定》的要求,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就使干部教育居于第一位。从当时创设与扩大各种干部学校来看,延安地区的干部学校在短时间内获得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该地区有以培养军政干部为目的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军和陕北公学;有以培养抗战建国的妇女干部为目的的中国女子大学;有以培养抗战艺术干部为目的鲁迅艺术文学院;此外还有华北联合大学等等。其中,经抗大培养出来的干部和进步青年就共有近二十万人。
而培养干部的目的,是通过他们去引导、教育和发动人民大众起来从事现实的社会改革直至军事斗争,所以,群众教育与干部教育相辅相成。毛泽东同志明确地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所以,抗战教育的任务是,要把动员与织织广大群众参加抗日战线与开展群众教育结合起来。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府通过组织识字组、冬学、青年夜校、民校、夜校等形式发展群众教育,使广大群众在“识字明理”、提高民族觉悟的基础上奋起抗日。在反侵略战争中,广人群众对抗日救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显示出以民族精神教育广大群众而产生的巨大力量。
3 在教育内容上,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辅以无私精神的培养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抗击日寇的入侵,保卫祖国,就必须对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要“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这是抗战教育又一鲜明的特点。当时实施爱国主义有三个主要方面:
其一是对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进行“抗日救国”目的的教育。毛泽东同志明确地指出,抗日战争的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只有通过各种方法对广大人民进行抗日救国目的的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民族觉悟,激发他们的抗战热情,使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信念普及到全民族,使广大人民行动起来,打败日寇。
其二是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揭露日寇侵华的暴行来教育群众,同时用抗日战线上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与崇高的品德来教育人民,激励他们英勇杀敌。
其三是从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来看,强调在抗日的战火中锻炼青年一代。强调青年要投身到抗日的战斗中去,通过艰苦的磨炼,使自己在战斗中成长。
4 在教育手段上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革命要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支持革命斗争,生产劳动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抗战教育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需要打破旧式教育劳力、劳心的对立,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根据地教育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和重要特色,它主要表现为:
其一、培养劳动观念。根据地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光荣的教育,使其明确劳动具有崇高的目的和伟大的意义。这种教育从土地革命时期就已经开始,并一直延续到抗战以后。通过这样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其二、传授生产知识。根据地学校将生产知识的传授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基本课程之一。除了通过自然常识和技术课广泛而又有针对性地传授生产和科技知识外,还在国语课中穿插介绍理化、生物等生产劳动的知识,并且主张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加深认识自然界和生产的原理。
其三、从事劳动实践。学校教育设置“劳作实习”的课程,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必须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要求学生不要关闭在自己的学校内,而应该与附近的农场和工厂发生密切的联系。学校安排学生有计划地参加校内外的生产劳动,还根据具体情况,成立小组帮助军属或农民劳动。还有的学校校内成立生产合作社。学生的成绩的考评,也充分考虑其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和成绩。
5 坚持统一战线的政策,利用“民力”来发展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办学
徐特立曾说:“在西北,在我们到达以前,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几乎达95%左右。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角落。”面对这样“黑暗的角落”,根据地有力地拿起了“教育”这把利刃,划破了这方黑暗,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文化的光明,调动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和抗日积极性。
在当时根据地基础薄弱的状况下,为了鼓励与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办学,特别是创办基础教育,根据地遵循毛泽东“为群众办教育、依靠群众办教育”的光辉思想,动员广大知识分子到教育战线上来;发展抗战教育事业,创造出了行之有效的一套群众办学经验,如坚持群众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实行民办公助和文教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采取“以民教民”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等等,这些办学方法的实施,方便了群众学习,达到了人人接受教育的目的。事实上,陕甘宁边区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群众教育方面基本实现了人人受到教育的目标。中小学教育得到了新发展,小学校数由此前的120所增加到880多所。社会教育发展成绩卓著,文盲率降低10个百分点,在当时师资、物力、财力困难和文化科学落后的条件下,基本上消灭了成年人中的文盲,在世界教育史上创造了奇迹。
二 抗战教育的影响
抗战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而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不仅在当时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今天教育事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1 宣传了抗战思想,培养了抗战人才,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抗战教育在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还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提高了人民对抗战的认识,树立了持久战思想,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此外,抗战教育培养和造就出了大批人才。这些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很快便成了社会的中坚和骨干。如陕北公学以及其他干部院校培养和造就的几十万名适合抗战需要的革命性人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抗大在其包括分校存在的九年时间里,为抗战培养出了20多万名具有时代特质的革命干部。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均成为忠于民族革命的脊梁,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主力军。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民动员、全面抗战的政治主张,为此实行了抗日的文化教育政策,主张“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坚持文化教育工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调动了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抗日力量,壮大了抗日阵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国民抗日教育普遍开展,并吸引了大批沦陷区、国统区的青年学生奔赴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求学、寻求革一命真理。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全民动员,全面抗战的教育理论是完全正确的,是最切合抗战实际的,为动员民众,壮大抗日阵营,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 保存和发展了我国教育,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一直以来在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符合需要与实际的教育道路的探索。几经反复,得到了丰富的经验,到抗日战争后期,中国的教育指导思想相当成熟,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做了准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奠定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文化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这不仅发展了抗战教育,还为新中国的教育制度的确立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外,在正确方针指导下的抗战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育得到了保存和发展。无论是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还是华北、华中、山东、华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及学校教育均得到了蓬勃发展。教育的保存和发展直接为解放后的新中国教育事业奠定了现实基础。
可见,抗日根据地的教育积极配合抗日战争,并为其服务,促进了抗战的胜利;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充分显示了人民教育的独特性和巨大效应,创造和构成了一幅绚丽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历史画卷,直接地奠定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基础。
3 抗战教育的经验对今天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首先、抗战教育针对当时中国环境,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因而,既能迅速反映不断变化的客观需要,又能促进教育的迅速普及。当今,中国的教育仍然应该加强针对性,不断地进行体制改革,针对现实、服务现实,从而不断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二、抗战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全党全军和全民都受到了一次普及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教育。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仍然有其深刻意义,值得继承和弘扬。
其三、抗战时期特别重视对广大群众、干部、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前继承与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培养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执行,正是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号召广大党员和人民学习白求恩、张思德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是同样重要的。
其四、抗战时期重视群众教育。目前为了提高工农群众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我们对群众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农民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加以关注,因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需要,而且对于提高群众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深远的意义。
最后,抗战时期在教育体制实行统一战线的政策,依靠人民自己的力量办人民自己的教育,实行“民办公助”,采用多种形式办学。由于实行这些有效的措施,这才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造成了文化翻身的新局面。抗战教育短时间内取得的显著成绩表明,利用“民力”发展教育事业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经验。在今日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教育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仍然应该这样,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来共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