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模式研究进展论文_张白雪

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模式研究进展论文_张白雪

(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卫生院;北京101300)

摘要:当前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百姓的保健意识,平均寿命相较过去有了提升,加之90年代的人口调控,导致现在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成了趋势。针对老龄化现象,社区老年护理成为了提升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本人工作经验,就老年护理内容以及现状,为提升社区老年服务给出相关意见,期望我国老化社区护理工作能够更上一个阶梯。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人;研究进展

1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组织形式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老年社区护理模式便是家庭病房、探视护理以及老年日托护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引入了家庭病床护理模式,也是当下最为主要老年护理模式,主要向病人提供注射、换药、灌肠、导管护理等各项护理工作,给予老年人基础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以护士进入老年人家中进行服务。“探视护理”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护理内容包含了创伤康复、围生期保健、慢性病治疗、疾病防范等各项护理内容,主要方式为社区护士定期上门进行探视,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档案,提供保健意见。对日常生活无人照看并且无法自理的老人可入住老人日托中心,以专门的社区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进行照顾以及健康护理。

2 社区老年护理内容

2.1 基本医疗服务 

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变弱,是疾病的高发人群,所以社区护理对其意义重大。社区能够承担常见病以及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半的注射、换药、护理等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

2.2 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社区护理中心一般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设立健康登记卡,建设健康档案,并按时督促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便于社区医务人员对对老年人的健康情况进行了解,对曾经患病人员建设病例,根据病情及时电话或者定期探访,对老年人生活进行健康指导。

2.3 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护理需求,以及文化程度、性格、经济收入等不同,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健康教育,使老年人掌握并且灵活应用健康教育知识。例如定期在社区开展形象生动的讲座,讲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鼓励老年人建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2.4 康复护理 

设立康复训练中心,对于因脑血管病造成疾病的老年人,可定期举办康复训练班,由康复专业人员亲自指导,同时进行各种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的训练,社区护士进行密切配合,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心理护理 

老年人退休后会因为健康状态、经济原因以及社会角色改变,或者因为丧偶、独居等情况,出现心理上的变化。近些年来,老年人抑郁症发生概率越来越高,加之目前众多社区关注老年人的生理健康重于心理健康。因此,社区护士应该积极引导老人学会调整心态与认知,以健康的心态尽快融入社会,疏导老年人负面情绪,避免老年抑郁症。

2.6 临终关怀 

社区护士作为临终护理的主要服务者,应为患者提供诚恳、周到、全面的护理。设法解除他们生理上的痛苦,缓和其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需求,尽可能使其处于舒适状态,保持患者的尊严,提高临终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其家人特别是配偶进行照顾,使他们接受现实,积极应对并顺利渡过心理危机阶段。

3 我国社区老年护理存在的不足 

3.1 社区老年护理人员不足、专业知识缺乏

我国老年人口数目庞大,老年护理需求量大,而社区老年护理人员有限,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目前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社区护士大多是从各医院临床科室转职到社区的,护理观念仍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院内服务,对老年人身心特点、护理模式及老年保健知识较缺乏。

3.2 服务面较窄

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对象以病人为主体,没有更多重视健康人群的保健工作.

3.3 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一方面我国没有如日本从法律上明确对社区老年护理进行规定,也没有如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家庭与社区照护项目”设定专项拨款;另一方面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一方面对基层卫生保健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较少;一方面存在区域、城乡差别。

3.4 模式不健全

我国卫生体系一方面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忽视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另一方面是以大中型医院为中心,忽视了基层老年卫生保健工作,导致社区护理组织形式较少。

3.5 其他

我国社区护理评价体系不健全;对社区护理缺乏正确认识,一方面公众对社区护理缺乏信任,一方面老年人缺乏保健意识及常见病、慢性病常识,尚有许多人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造成疾病加重;社区护理服务项目没有统一收费标准

4 改善老年社区护理途径

4.1 多途径培养社区护理人才 

第一,改革现行的护理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开办普及社区护理专科以上的院校,培育出具有社区护理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使我国社区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从而使老年社区护理体系更加完善。第二,通过继续教育对现有的社区护理人员进行老年护理的专业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老年护理技能,担当起健康教育者、健康咨询者、健康协调者、康复训练者、研究者的角色。第三,合理配置人员,采取对口支援的措施,建立医院医务人员下社区制度,提高社区医疗护理质量,并将先进的医疗护理理念与方法带到社区。

4.2 完善社区护理组织形式 

我国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增设老人院、临终关怀所、保健所、护理咨询站等服务机构,开发以个人、家庭、社区为对象的护理服务模式,建立健康教育中心、病友俱乐部、志愿者团体等组织活动机制,充实社区护理服务内涵。

4.3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 

为那些因年老、疾病或伤残需要长期照顾的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的保险,是一种主要负担老年人的专业护理、家庭护理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费用支出的新型健康保险产品。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建立,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支付能力,降低政府的财政压力。

参考文献

[1]周嫣,赵春艳等.中国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13(07)

[2]杨清云;宋慧霞等.浅议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卫生.2015(08)

论文作者:张白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模式研究进展论文_张白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