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英
(河南省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70例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疼痛症状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270例接受根管治疗患者,在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疼痛39例,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为14.4%。其中根尖周炎、牙髓坏死患者疼痛发生率高于急、慢性牙髓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后牙疼痛高于上颌后牙(P<0.05);根尖无因阴影者疼痛率高于有阴影者(P<0.05);术前有叩痛者疼痛率高于术前无叩痛者(P<0.05);无窦道患牙疼痛率高于有窦道者(P<0.05)。结论: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现象与牙位、患牙情况以后操作者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为了降低根管治疗期间患者疼痛发生率,操作者需不断提高自操作技术,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根管治疗;疼痛;因素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109-02
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病等为临床常见疾病,根管治疗术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其中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的急症主要指的是患者在接受根管治疗中发生的急性反应,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发生率高[1]。疼痛现象的发生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疾病痛苦,也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进程。我院为分析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的主要因素,选取收治的270例接受根管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70例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9例,女141例,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40.1±3.3)岁;上颌牙121例,下颌牙149例;因牙髓坏死以及根尖周炎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190例,因急慢性牙髓炎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80例;根尖阴影者90例,根尖无阴影者180例;有窦道患者95例,无窦道患者175例;术前叩痛者50例,无叩痛者220例。
1.2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根管治疗,术前接受各项常规临床检查,掌握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使用标准K型扩孔钻按照顺序从15号逐渐扩大至40号;对于根尖弯曲较大患者可选择手用ProTaper镍钛锉预备根管。进行干燥后,对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进行暂封,10d后来院复诊。对于无疼痛症状患者采用根管糊剂选择加牙胶尖侧方加压法进行填充。术后均进行X线片检查,掌握患者根管充填情况。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疼痛发生情况。
1.3疗效判断[2,3]
其中根充物充满根管,且糊剂超出根尖孔,可视为超充;充填物和根尖端距离为0.5~2mm;根尖物在根尖端距离超过2mm,可视为欠充。按照Genet疼痛标准对患者疼痛现象进行判断。其中无任何疼痛感,可视为无痛;患者有轻度疼痛感,但对日常生活及工作无明显影响,可视为轻度疼痛;患者有明显疼痛症状,但可忍受,但对日常生活及工作有一定影响,需给予止痛药干预,可视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及工作,止痛药效果不明显,可视为重度疼痛。其中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为发生疼痛症状。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观察数据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的270例根管治疗患者,出现疼痛患者共39例,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为14.4%。其中根尖周炎、牙髓坏死患者疼痛发生率高于急、慢性牙髓炎(P<0.05);下颌后牙疼痛高于上后颌牙(P<0.05);根尖无因阴影者疼痛率高于有阴影者(P<0.05);术前有叩痛者疼痛率高于术前无叩痛者(P<0.05);无窦道患牙疼痛率高于有窦道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讨论
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疼痛是临床常见急症,导致该急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为感染、不合理操作、根管预备不合理等,具体内容分析如下:(1)感染。感染因素主要包括厌氧细菌感染以及术前感染。厌氧菌感染患者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其中黑色素类杆菌为主要厌氧菌,该类厌氧菌中的溶血素、玻璃酸酶以及胶原酶等是导致患牙肿胀、疼痛的主要因素[4]。另外术前感染患者常出现叩痛、根管渗出物以及牙龈红肿等症状,让患者长时间处于亚急性炎症状态,因此疼痛发生率较高。在本次研究中,有叩痛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42.0%,明显高于无叩痛患者。(2)不合理操作。在根管预备中,因临床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过度预备、根管冲洗压力过大、器械超出根尖孔以及根管内感染物被推出根尖孔,可对根尖周组织造成一定刺激,从而大量释放前列腺素,导致疼痛发生。临床可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抑制前列腺素炎性递质前体合成,缓解疼痛症状。(3)根管预备不合理。由于下前牙以及下后磨牙均在下颌骨,下颌骨致密性高,因此不能有效减少渗出物聚集造成的过大压力;另外下颌骨血运差、抗感染能力低下,所以疼痛发生率高。在本次研究中,下颌骨疼痛率为27.3%,明显高于上颌骨。
为了降低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医务人员在熟悉掌握常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外,还需从以下几点入手:(1)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治疗操作。明确根管预备长度,且动作保持轻柔、多次进行冲洗(避免加压冲洗),避免根管内容物超出根尖孔;选择碘仿糊剂进行封药,并避免出现药物过多及封药过紧现象。(2)提高用药合理性。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因机械、细菌以及化学因素等引起的炎性反应,缓解肿胀、疼痛症状;并可给予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治疗。(3)避免交叉感染。要求所有操作均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严格对治疗器械进行灭菌消毒,提高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顾倩平,孟箭.259例老年人后牙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1,9(3):148-150.
[2]张彦乐.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3):3050-3051.
[3]达跃.37例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09-110.
[4]李莉.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101-102.
论文作者:李晓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论文; 根尖论文; 高于论文; 率高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