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论论文高中原文
2023-05-18阅读(618)
问: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
- 答: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原文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睁悄,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二、翻译
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态早没只能终于一帆纳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
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
问:求翻译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 答:“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意思是: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
出处:《典论·论文》。
原文节选: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团唤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翻译: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灶喊,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
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
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士(常常)有所偏好;只有全才之人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
扩展资料
创塌辩凯作背景
建安以前,文学受经学束缚,少有独立地位。盛极一时的汉赋,竟被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翻译:小孩子写的文章)”。
这已开始把写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的思考联系起来了。据此,曹丕号召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努力改变目前这种“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心态。
曹丕在《论文》里还从统治阶级立场有意识地提高文学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 - 答:意思是:
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指笑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
出自《典论·论文》。
意义
《典论·论文》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蔽历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
《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宏逗搜予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的文体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 - 答:文章本质相同而枝节有所差异,大概奏议应该文雅,书论应该有条理,铭诔注重朴实,诗赋追求华丽.
问:急!!10分!!《典论.论文》(节录)语译
- 答:这是曹丕《典论‧论文》之最末一段: 【译文】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周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旦没激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就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过去罢了。多数人都不愿付出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生活,富贵的则沈湎于逸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日日坦扮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枯信袜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