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_曹鹏男

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_曹鹏男

曹鹏男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市 40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十分快速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土木工程建设发展。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抗震设计,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更好地确保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在进行土木工程设计的时候需要设计人员高度重视现场情况,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能,更好的确保土木工程的建设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

引言

在设计土木工程结构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需要考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结构抗震性能的综合考虑。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在施工技术方面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导致整体的质量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设计人员需要格外的加强重视。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的重要意义

地壳运动就会产生地震,其属于不可抗自然灾害,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人体会有轻微的感觉,一些地震会的人民的财产以及身心造成伤害,影响个人的生活。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其主要是因为房屋建筑物稳定性能不够,从而出现的倒塌情况。因此做好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非常关键。只有进一步优化土木工程抗震设计,才能够进一步降低其所带来的损失,确保人们的生活,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2抗震结构设计原则

2.1结构形状简单化

在进行土木工程抗震结构设计嗯时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简单化设计,并通过一系列的计算,从能够得到进入身体受力情况,进一步确保抗震结构设计精确度。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简单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降低其所带来的灾害,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能。

2.2坚持科学化与合理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有效地确保其合理性。在进行抗震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从能够进一步降低科学性,更好地确保建筑物整体性能。另外在进行土木工程抗震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从全面进行考虑,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各个方面都不提醒。特别是进行基础设施设计的时候要确保相互之间的连接紧密性,防止有缝隙存在,更好的确保其稳定性能。

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影响抗震能力的因素

3.1结构高度

为了减少土木结构因为地震造成的损坏,要在土木工程结构中加强抗震设计来提高其安全性,在抗震结构设计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土木工程结构中的高度因素,不同高度的土木工程结构需要进行不同的抗震设计,当地震发生时,层数较少的建筑会受到较小的损坏,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能一味追求外观形象的独特而建造过高的建筑结构,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要关注土木工程的结构高度,根据结构内部受力情况准确计算抗震效果来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

3.2场地选择

场地选择也是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影响抗震能力的重要因素,地理环境的不同可能出现地震的概率也不同,受到地震破坏的程度也有所差异,所以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时要进行选址,宽阔的场所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并且能够建造一个坚实牢固的地基,良好的地基是一个土木工程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修建良好的地基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如果在场所的选择上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建筑结构无法在地震时有所抵抗,土地的选择也需要较为坚硬且密实,在容易出现滑坡的地方和靠近山坡的地方要尽量减少建筑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提高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建筑设计的简练性,花哨的外观不会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害,要将内部构建的承载力和受力情况进行准确计算来提升结构的抗震能力。

3.3材料的选择

不同的材料会使得土木工程结构中抗震设计取得不同的效果,如果建筑材料本身就具有较硬的强度,不轻易产生变形,能够在结构中避免建筑发生坍塌的情况,我国普遍的土木工程建筑都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一般建筑材料,但这一材料的硬度和韧性都较低,容易产生弯曲、侧移和变形的状况,所以在进行抗震设计时一般不选择钢筋混凝土作为原料,而是选择具有较强硬度和韧性的钢结构作为抗震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坚持科学、实用和有效的原则,确保建筑结构能够达到抗震设计中承载强度和刚度的目标要求,将内部结构进行稳定的连接,确保柱体和隔板之间具有充分的空间,提高土木工程结构建筑竖直水平上的抗震能力。

4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4.1完善抗震设计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抗震设计,需要优化设计方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细节部分,特别是对一些抗震性能比较薄弱的环节,尤其要做好处理控制,从能够更好地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根据工程所在的地质条件进行抗震性能的分析,必须得合理的方法进行优化改进,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抗震性能。

4.2材料的选用以及结构体系的设计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和建筑材料以及结构体系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进行结构体系和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抗震需求来进行,从能够进一步确保其性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比较多地使用的结构体系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侧移或者弯曲的情况,会有效地降低了抗震性能。钢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能够更好的确保抗震性能,同时也能够降低柱断面的尺寸,达到抗震的作用,因此要引起重视。

4.3建筑场地的合理选择

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考虑场地方面。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之前需要深入现场进行勘察和检查,同时还需要对地形以及地质状况进行分析,有效地确保整体的抗震性能。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尤其要规避泥石流或者是滑坡一些地段,从能够更好的确保抗震性能达到要求。但是因为地段的选择中很难不避开不利区域,对此对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要求也是非常高,必须要深入的研究地形情况,确保其达到抗震性能要求才能够更好地确保安全,因此需要重视场地的选择。

4.4基础结构优化设计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设计的时候基础结构设计的质量会对建筑物的功能、稳定性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加强基础结构优化,全面进行地基地质、桩基方面的优化,全面掌控各个性能要求,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桩基的形式,长度等,使得建筑的基础结构达到一个平衡点,并将其作为一个基础,从能够更好地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强度以及稳定性能。在一些墙体的结构设计中,设计者需要重视墙体的尺寸,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确保墙壁横截面能够符合抗震需求,从而更好的确保在发生地震的时候房屋建筑出现明显的倒塌以及裂痕情况。

结语

总的来说,设计人员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改进和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纳入到设计考虑因素当中;其次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重视构建结构体系和场地选择,提高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一来,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增强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对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效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明,李惠.探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206.

[2]周海燕,王亚萍,张晨.土木工程专业抗震概念设计理念提升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2(28):255-257.

[3]杨昭君,沈锐.探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2):48.

[4]余韬.关于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9):90-91.

论文作者:曹鹏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_曹鹏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