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时期平远籍革命人物评价
丁德超
摘 要 平远是广东省中央苏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平远苏区与赣南、闽西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对平远籍革命人物参加革命的的历史背景、教育程度、主要活动和革命精神等特征的深入分析,不但会加深对粤东革命人物的研究力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央苏区史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平远 革命人物
平远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保卫中央苏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2011 年8 月23 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确认平远县为“中央苏区县”,确认了该县在中央苏区时期应有的历史地位。
目前学术界对于粤东中央苏区的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研究者大多侧重于政治和军事的视角对闽粤赣苏区创建和对东江根据地进行研究[1],本文拟以革命人物的视角对平远县革命人物在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特点进行学术梳理和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教。
一
1925 年,广东革命政府前后举行两次东征,为平远县革命形势打下了良好基础。1926 年初,中共潮梅特委派共产党员魏挺群、连云鹊任平远农民运动特派员,发动农民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建立党的组织,首先吸收平远县进步教师林汉倜参加共产党。
Second,more countermeasures from other countries will be taken if the EU strengthens economic protectionism.
1927 年春,平远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平远中学支部。党支部以杨广存为书记,李巴林为组织委员,钟锡球为宣传委员,吸收了李文光入党。同年七八月间,又成立中共东坝支部和铁民中学支部,接着在东石大屋场成立中共平远区委,选定林成藩为书记。是年秋,在平远东石沙排岌成立了平远第一个农会——太平农会,有数万农民参加农会。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次录入核对,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平远县人曹进洪同志,毕业于平远中学。1928 年参加革命活动,积极组织农协,发动农民暴动,参加反围剿斗争。曾任焦平革委会热水支会主席,赣南挺进队政委、兴龙县委委员等职。1934 年8 月12 日,在龙川冷水坑反围剿战斗中壮烈牺牲。
1929 年春,蕉岭、平远两县县委负责人根据革命形势发展需要,会商决定在两县交界的鸭薮里联合建立“蕉平红军独立营”,初有80 多人枪,编为二个连(蕉、平各一连),在蕉、平、梅边境开展游击斗争,打土豪,缴枪支,袭击国民党乡公所,惊动三县国民党当局。红军独立营在斗争中发展到140 多人(枪)。1929 年9 月,平远县第一个乡苏维埃政府在东石成立。
平远县人曾庆禄同志,毕业于梅县东山中学。1927年参加革命活动,起先组织农协,出南洋筹款办学,后来积极引导红四军进驻平远。先后担任毓秀学校校长、县委宣传委员、五兴龙县委委员等职。1931 年4 月,在兴宁黄陂新村作战牺牲。
1931 年1 月,寻乌、平远、蕉岭合并成立蕉平寻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3]40。
第一,平远籍革命人物为支援红四军南下和中央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对于沿线国家的和平倡导,更是支持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重要规划。而在此过程中,文化输出是极为重要的方式,也是消解双方芥蒂的有效途径。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互动,是传递合作信息乃至包容态度的必要方式。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文化载体不胜枚举,武术便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而武术与其他文化呈现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表现力更为突出,交际功能犹在。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以武会友的民族传统,而武术中也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增强国际交流时可以借助的有效载体,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极为重要的文化枢纽,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包容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1934 年10 月,红军从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平远籍革命人物有六人参加(林钦才、林昭鼎、林盛绪、林辉士等)。
第二,平远是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连接赣闽粤的重要枢纽,平远县革命人物为保障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的顺利通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央苏区时期平远籍主要革命人物情况统计表(按照入党时间排序)
1929 年11 月和1930 年5 月,红四军两次进驻平远,对平远的革命斗争推动很大,平远县的革命政权和武装组织相继建立。在此期间,平远成立了县模范赤卫队大队,大队长陈炳南,有人(枪)100 多。同时,设立县赤卫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由县委书记李巴林兼任。新成立了一区(仁居、邹坊)、二区(河头、八尺)、三区(东石、泗水、坝头)革命委员会和区赤卫队,县区两级共有武装赤卫队员300 多人[2]11。
1928 年8 月,在东石黄坑角的松溪小学成立了中共平远临时县委,曾庆禄、李巴林、林荣贤作为县委负责人。是年冬,在东石塔下正式成立中共平远县委,推选李巴林为县委书记,县委机关设在灵水毓秀学校。当时,中共平远县委有委员五人、书记一人(李巴林、曾庆禄、林汉倜、修治文、丘展鹏为委员,李巴林为书记)。至1929 年8 月,中共平远县委已下辖2 个区委,8 个支部,党员130 多人[2]6。
在中央苏区时期,平远县是闽粤赣边的中央苏区的重要南部屏障,平远籍革命人物为保卫中央苏区红色政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29 年9 月,《中央给红军第四军的指导信》指出“帮助东江各赤色区域的扩大,相继围缴敌军枪械,集中东江各县赤卫队建立红军。”是年11 月1 日,朱德、朱云卿率领红四军1000 多人由梅县出发经平远石正驻宿,2 日往江西寻乌。12 日再由寻乌县的留车出发,经上礤进入平远八尺,当晚留宿仁居。平远县自1930年5 月在红四军帮助下建立县级红色政权后,先后为赣粤闽苏区、蕉平寻县苏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中央苏区粤赣省的组成部分。平远籍革命人物在为红军扩红、筹集粮款物资、休整、安置和保护伤病员、组织运输小分队输送奇缺的食盐药品和输送大量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对建立和保卫中央苏区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平远县先后为中央苏区地方党政机关和红军部队输送了260 多名革命骨干[4]51。在红四军三进平远革命过程斗争中,平远籍革命人物积极支援红四军南下作战和建立红色政权,先后上交红四军光洋2000 多只、马1 匹、粮食20 余石、猪5 头。其中,林钦才、丘文祥、黄惠群等十四人加入了红军[5]34。
平远县地跨闽粤赣三省,境内山高林密,便于开辟隐蔽性的交通运输线。从1928 年1 月开始,中共东江特委决定开辟上海经东江地区通往中央苏区的绝密交通线,以打破敌人的封锁,平远成为这一交通网的重要站点。蕉平寻县苏区在1931 年4 月制定的《本月份工作计划》,将留车桥更名为列宁桥,由石正到筠门岭的道路更名为列宁路,由中行到安远的道路更名为马克思路[6]47。1931 年8 月3 日,《中央对苏区指示信》中强调:注意和纠正广东与闽西的交通关系,要打成一片。而平远地理位置正处于闽粤赣交界处,正是东江通往中央苏区的交通线上。
平远县中行乡农民运动骨干张辅高同志,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打倒土豪劣绅,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建立地下交通站,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930 年不幸被捕。他在就义前高呼:“辅高辞世龄不高,而立年华打土豪;革命事业虽未竟,吾辈努力他年歌。”[7]56 歌中视死如归的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犹令后人壮怀激越。曾生茂,平远县东石灵水人,1930 年参加赤卫队,同年10 月通过红色交通线送信到寻乌县留车时被捕杀害。丘展鹏,1927 年参加革命,1929 年任中共平远县委委员,负责总交通,1930 年被捕杀害。曾福香、刘矮三和林登寿,他们三人均于1928 年参加革命活动,1930 年5 月与红四军联络途中均被捕杀害。
三
讲好苏区故事,弘扬苏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8]209
第一,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技术创新与技术革命。通过技术进步,循环利用以节水、提高效率以节能、降低物耗以节材、集约使用以节地,推进绿色发展。革命性的技术,将会实现数量级的或质的飞跃。实现绿色发展还需要消费革命。需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在生产和消费领域推动绿色革命,需要培育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绿色意识的形成,需要绿色自觉,也需要绿色政策法规体系的规范和引导。党的十九大提出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等,贯彻落实好这些要求,有利于推进全方位的绿色发展。
总之,中央苏区时期,平远籍革命人物怀揣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艰苦卓绝,前仆后继,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革命故事。
植物季相就是在不同的季节变化下,植物景观整体环境所表现出的变化概况。植物季相是由一个居住区的整体植物景观来体现的,根据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尽量确保居住区的整体植物景观在不同时节都能色彩协调、整体一致。
参考文献
[1]罗梅腾.闽粤赣苏区与中央苏区的密切关系[J].中共党史研究,1990(2);连建文.略论粤东北与中央苏区的关系[J].红广角,2011(6);陈弘君.粤东北中央苏区的形成及其归属考[J].党的文献,2014(3).
[2]中共梅县、赣州地委党史办公室等编:《东江革命根据地——蕉平寻苏区史料汇编》(内部发行),1987.
[3]盛海辉,何岸,李程,朱双玲.中央苏区县——平远[J].源流,2011(19).
[4]佚名.告慰革命先烈,还原历史面目——广东省平远县被认定为中央苏区县[J].源流,2011(19).
[5]马志康,张日光.红四军分兵平远,农会如火如荼[J].广东党史,2001(2).
[6]马志康,张日光.平远革命斗争史略[J].源流,2011(19).
[7]张日光.矢志革命视死如归——记张辅高烈士[J].源流,2000(6).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Study on the Revolutionary Figures from Pingyuan in the Period of Central Soviet Area
Ding Dechao
Abstract Pingyu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the Pingyuan Soviet area became integrated with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of southern Jiangxi and western Fujian and beca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level of education, major activities and revolutionary spirit of the revolutionary figures will not only deepen the research on revolutionary figures in the east of Guangdong but also broaden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central Soviet area to a certain extent.
Keyword central Soviet area; Pingyuan; revolutionary figure
中图分类号 K263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1-16
DOI: 10.16565/j.cnki.1006-7744.2019.10.43
★基金项目: 韩山师范学院博士启动项目“中央苏区时期粤东革命人物研究”(QD20181031)。
★作者简介: 丁德超,韩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央苏区史。
标签:中央苏区论文; 平远论文; 革命人物论文; 韩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