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杨双萍 邢素萍

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杨双萍 邢素萍

杨双萍 邢素萍(新疆库尔勒解放军第二七三医院五官科 新疆 841000)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84-01【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03月-2014年04月我院行耳鼻喉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把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度以及心理焦虑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研究组重度疼痛患者例数为2例,对比组重度疼痛患者例数为8例,同时研究组的焦虑度也比对比组的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耳鼻喉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焦虑度,从而促使患者病情更快的恢复。

【关键词】耳鼻喉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一般来说耳鼻喉科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短时间内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仅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延缓患者病情的恢复,对患者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笔者对我院行耳鼻喉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比较针对性护理与一般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对2011年03月-2014年04月我院行耳鼻喉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下:在研究组患者中,男性占28例,女性占12例,年龄在15岁到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5±11.5)岁;在对比组患者中,男性占25例,女性占15例,年龄在21岁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10.5)岁。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1.2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把8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各40例,对比组主要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接受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还采用以下的针对性护理方法。1.2.1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的基本流程以及疾病知识,使患者对手术以及疾病有基本的认识,同时向患者说明术后有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消除患者对手术产生的恐惧等情绪[1]。另外在手术后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如果发现患者情绪消极,这时应当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持有积极的态度,不再消极的面对生活。1.2.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可以通过宣讲等方式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后并发疼痛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方法,使患者学会采用听音乐等方法分散注意力,同时指导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告知患者应当食用清淡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能食用过多的肉类食物,同时也不能暴饮暴食[2]。1.2.3对患者进行局部冷敷护理 根据患者的实际疼痛程度,采取对应的护理方法,比如对患者进行局部冷敷护理,护理人员可以把冷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部位,或者围在患者的颈部位置,这样可以收缩血管,从而达到局部消肿的目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3疗效评定标准 本文制定了两项评定标准,第一项是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第二项是根据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从综合结果来判定针对性护理是否能够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产生积极意义[4]。1.4统计学方法 在对此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主要使用SPSS17.0软件。代表计量资料的是(x±s),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的是χ2检验方法,如果P值小于0.05,就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2.结果2.1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研究组轻度疼痛患者例数为30例,占(75%),对比组轻度疼痛患者例数为20例,占(50%),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由此可知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对比组的好,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n(%)]

组别例数(n) 轻度中度重度

研究组40 30(75%) 8(20%) 2(5%)

对比组40 20(50%) 12(30%) 8(20%)

注:与对比组相比,p小于0.05.

2.2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度研究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焦虑度显示为(22.14±1.42),护理之后的心理焦虑度为显示为(9.53±1.44);对比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焦虑度显示为(22.45±1.38),护理之后的心理焦虑度为显示为(17.82±1.62)。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大大的降低,而对比组患者的心理焦虑度并没有明显的降低,两组患者数据对比较明显(P<0.05)。3.讨论耳鼻喉科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初期都会伴有疼痛症状,这主要是因为手术的位置具有特殊性。针对患者的疼痛,传统主要是采用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患者的预后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采用正确的方式分散注意力,从而进一步缓解疼痛程度,除此之外,还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对应的物理疗法,通过局部冷敷等方式得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对比组患者的心理焦虑度为显示为(9.53±1.44),对比组中度疼痛患者例数为12例,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焦虑度为显示为(17.82±1.62),)中度疼痛患者例数为8例,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疼痛症状,促使患者更快的恢复。

参考文献[1]王新,沈建亚.心理干预在耳鼻喉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09):130-132.[2]李红蕾.19例以抑郁症状就诊耳鼻喉科患者的原因及心理干预[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8(S1):210-213.[3]刘梅英,张琰.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32(03);163-165.[4]刘梅英,张琰.耳鼻喉科健康教育无效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3(03):156-158.

论文作者:杨双萍 邢素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8

标签:;  ;  ;  ;  ;  ;  ;  ;  

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杨双萍 邢素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