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文体中心项目建筑规划设计论文_俞恒

宁波华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属于西平县新区城市综合提升建设项目,该项目用地位于西平县城西新区柏亭大道以南,紫荆路以西,滨河东路以东,规划二路以北。其中体育中心和体育综合馆占地308亩。

根据西平县城市人口规模定位体育建筑为小型丙级体育场、体育馆,其中体育场建筑面积22680平方米,总座位数1.75万座,体育馆建筑面积16683平方米,篮球馆座位数2950座,游泳馆座位数200座,周边布置室外田径热身训练场、室外篮球、羽毛球、网球等场地,及配套停车场、广场绿化景观。本项目完成后具备举办地方性、群众性运动会比赛以及满足全民健身活动的要求。

二、建筑功能设计

体育中心

1、总体布局

体育中心布局满足比赛要求,与城市路网结合,正南北长轴布置,位于场地中央。从城市总体规划出发,形成风格鲜明、协调统一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育中心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均设团队出入口兼消防出入口。东侧布置观众主入口,西侧布置贵宾、赛事工作人员、媒体、运动员、裁判等次入口。位于体育中心的西侧布置室外热身场地,其中包括径赛400米跑道,直道9条环道8条, 田赛场地包括铁饼、链球、标枪,铅球、跳高跳远等场地及标准足球场。室外运动场西侧为篮球、网球、排球、羽毛球等全民健身活动场地。

2、科学合理的赛事功能

以体育工艺为导向,科学合理布置体育建筑全部活动内容和其流程。体育场内设标准400米跑道,弯道半径为36.5米,西直道共9条,环道8条训练时避开内道,减少一二分道的地面磨损,延长整个跑道的数量。标准的足球场(68米×105米),跳远、三级跳、跳高、铅球、铁饼、链球、标枪、撑竿跳等相关设施也合理设置,可满足各种比赛的场地要求。

体育场西侧一层设运动员、裁判员休息区域及赛事工作管理用房、领导及贵宾休息室等,其他用房赛后转换为商业用房。二层设大量的公共卫生间及部分配套辅助用房,方便观众的使用。在二层设有20个室外楼梯疏散,休息平台与看台之间设有32个通道,方便各个方位的观众进出看台及加快应急疏散。体育场西看台中间为主席台,主席台正上方为贵宾区,该区域设有一部楼梯和两部电梯,由一至二层上、下相通,以满足相关人员的使用和疏散。同时兼做无障碍电梯供观众使用。体育场内各功能区域均成独立系统,各区域通过门厅和内走廊、楼梯等相互连系、贯通形成整体,使各区域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在不同时段能够更好的使用,避免交叉干扰。

3、视觉良好的内场空间

营造良好观赛空间和比赛氛围。在看台整体设计上,追求垂直向度的经济高效和水平向度的分布韵律。根据体育场1.75万座的观众规模,设计首先确定较为高效的剖面形式,即东西视线良好的部位设分为上部和下部看台。上部看台和下部看台均采用中行式疏散原则,在看台的中段区域设置观众休息区,既保证了观众到各个休息区的最短路径,又保证了休息区服务空间的高效使用。贵宾休息区保证使用的相对独立性。看台在水平向度上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台口的数量及位置,过多的台口会给人以杂乱和不连续的视觉感受,过少的台口虽然连续性很好,但是在使用中无法保证安全性与舒适性,因此看台设计根据疏散时间、内场围合感、观众行走舒适程度等方面统筹布置上下看台分别设置32 个台口,纵向过道与之相匹配,做到台口和下部过道均匀布置且上下对位,在内场形成有韵律的环形分布。

体育综合馆

1、比赛场地多功能性

比赛场地大小和形状主要取决于体育馆的用途。本体育馆比赛场地尺寸最长约62米,最宽约48米,可满足篮球、手球、网球排球、羽毛球、举重、武术、体操等各种室内竞技比赛项目的需要。同时还可兼顾大报告厅或展厅的功能。

训练运动场地毗邻比赛运动场地,它们之间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以作为赛前热身场地,联系十分方便,场地中部的淋浴更衣可同时兼顾游泳馆和篮球馆的使用,做到资源集约利用。

2、平面功能设置

体育综合馆分为篮球馆和游泳馆两个部分。

一层平面功能:比赛场馆功能分布为:南侧设工作人员、裁判和运动员两个入口,包括入口大厅、会议室、办公室、新闻发布中心等用房,北侧设两个观众入口,包括入口大厅,去二层的中庭空间及配电房、消控监控室等,消控室设直接对外出口。体育馆中部设置运动员休息室、器材室及更衣淋浴室,方便两个场馆的同时使用。体育馆周边布置了直接对外的商业服务用房及卫生间、设备用房等配套服务设施。

二层平面功能:二层中部为篮球馆看台区,设置了活动座椅,平时可作为各种体育活动用房。南北两侧布置了台球室、乒乓球室、健身房、跆拳道馆等各种门类的小型体育活动设施,为市民的平时健身运动提供活动场所。游泳馆东侧设置了观摩廊,也可作为平时休闲活动空间,功能灵活转换。

三、建筑形态设计

体育建筑有其独有的内部功能和建筑形象,本项目位于西平县,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给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造素材。“嫘祖故里”、“冶铁铸剑”、“大铜器”、“棠溪源”等独特的文化品牌,给予建筑创作无限的想象空间。结合西平文体功能区的总体定位,其开发重点在于对现代文化的塑造,通过文体中心、艺术综合馆、体育公园、滨河景观带等展示鲜明的时代文化气息,彰显区域内富有活力的城市精神与文化态度。因此,本项目的建设路径必然是能够适应现代文化本质要求的,是以现代文化为主,深入挖掘城市文化,提炼城市的文化特色,保护历史、尊重历史,进行多角度呈现的。本方案以简洁的网架金属屋面塑造出跃动的整体天际线,既是体育建筑内部功能的体现又打破了周边建筑天际线的平直。

四、体育建筑灵活转换的赛后运营

1、本方案着重考虑正式比赛的光环退去后场地的运营问题,减少政府的投资压力,体现“一馆多用、以馆养馆”的理念,为市民增加以体育为主题的多功能场所,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体育建筑设计着重体现功能空间的灵活性,强化演艺功能,通过设计和技术手段使体育场馆满足大型演艺、展览等活动。本方案通过空间转换,入口空间的预留,灯光音响设备布置,安全疏散的多功能设计,实现体育场的综合利用,拓展经营模式,提高利用率。强化群众健身功能。热身场地赛时以训练、热身为主,赛后作为对市民开放的体育公园。与社区体育设施实现功能互补,从而使体育建筑真正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2、强化主题商业,体育中心在东侧利用一层看台下部空间形成几千平方米的主题商业,体育综合馆一层沿外围一圈均设置了商业服务空间,通过中心广场来窜联及带动整个商业氛围。在地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开设开敞空间入口吸引人流。商业层高4.5米以上满足各种业态用途。

论文作者:俞恒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西平县文体中心项目建筑规划设计论文_俞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