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照市岚山区虎山医院 山东日照 276800;2.山东省临朐县五井中心卫生院 山东临朐 262604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抗纤方对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基本保肝治疗,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八味抗纤方治疗。观察患者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A、IV-C、PCIII、LN水平均下降,HA治疗后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A水平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抗纤方能改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提高预后。
【关键词】抗纤方;肝硬化;肝纤维化;影响
0 引言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一种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多为肝炎后肝硬化,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1]。肝硬化患者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等情况。中药治疗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研究认为,抗纤方能够显著改善肝功能。现将我院在中药抗纤方对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影响方面的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3]。排除血吸虫性肝病、原发性肝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范围为35~66岁,平均年龄为(47.39±6.21)岁;病程为0.5~15年,平均病程为(11.32±4.32)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范围为35~65岁,平均年龄为(47.12±5.92)岁;病程为0.5~14年,平均病程为(11.16±4.11)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本保肝治疗,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用法及用量:维生素C片,2粒/次,3次/d;复合维生素B片,2粒/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八味抗纤方治疗。基本成分:黄芪,白术,郁金,陈皮,党参,丹参,黄芩,石菖蒲。300ml/d,2次/d,早晚各1次。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各指标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取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情况比较如表1所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A、IV-C、PCIII、LN水平均下降,HA治疗后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HA、IV-C、PCIII水平均有所升高,LN有所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A水平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是络伤气滞、痰湿阻络所致。刚发病时气结在经,时间久了则络伤入血,气血失调,此为肝硬化肝纤维化发病病机之所在[4]。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紊乱、机体脏腑功能紊乱,伴随多种相关指标改变。
八味抗纤方主要成分为黄芪、丹参等君药,能够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党参、白术等能够健脾化湿。黄芩性苦寒,可清热化湿[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指的是血清HA、IV-C、PCIII、LN水平。多数研究认为,血清超声检查中HA可反应机体肝纤维化程度。PCIII能够反应早期肝纤维化程度。IV-C、LN则能够反应肝硬化早期的炎症程度。八味抗纤方有一定的保肝效果,可以阻止肝纤维的进一步发展[6]。
慢性乙肝肝纤维化主要是气虚血瘀、湿热疫毒致。八味抗纤方可以益气活血、化痰散结。还能够降低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改善肝纤维化程度[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HA、IV-C、PCIII、LN水平均下降,HA治疗后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A水平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中药抗纤方能改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提高预后。
参考文献:
[1] 赵韦,赵志敏,王峥涛,等.活血化瘀类方抗肝纤维化疗效比较[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3):15-18.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S].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3]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S].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肝胆病会议论文集,2004:198-200.
论文作者:王杰1,刘娟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2
标签:患者论文; 肝硬化论文; 血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肝纤维化论文; 水平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