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护理效果论文_陈佳怡

(双流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5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分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远高于对照组的76.00%;且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0%,远高于对照组的7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护理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疾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由于该病的病程较长、反复性教强,若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则很容易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了5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分析了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护理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本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女患者7例,男患者18例;患者年龄53~76岁,平均(62.24±5.23)岁;2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在54~74岁,平均为(61.69±5.6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含了健康宣教、环境护理等。

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1)咳嗽咳痰护理:保持病房中的温度与湿度,将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左右;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对于咳嗽胸闷的患者可以让其采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定期帮助患者清洁口腔,2次/d;严密观察患者咳嗽的程度、性质以及持续时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喘促、发绀等症状;加强起到湿化护理,当患者痰液过多时,需要让患者多饮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ml以上;同时还需要根据医嘱进行雾化吸入,痰液黏稠无力咳出的患者可以采用机械吸痰的方式;(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3)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三伏天时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位;(4)痰湿藴肺证患者:对于此类患者需要让其多食用橘子、梨以及蜂蜜等易消化、清淡、散气化痰的食物;(5)痰热壅肺证患者:对于此类患者,若患者的体温超过39℃,则需要使用物理散热或针灸散热的方法来进行退热;其中针灸的穴位主要包含了大椎、曲池以及凤池等,同时还可以让患者服用冰糖川贝炖雪梨;(6)气阴两虚夹痰证患者:让患者多食豆浆、梨汁、藕粉以及素粥等易于消化的流质食物;(7)痰瘀互结证患者:对于此类患者,需要让其保持呼吸通畅,并在其人中、丰隆与内关等部位进行针灸。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加重;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分调查,总分为100分。①很满意:≥95分;②比较满意:70分~95分;③不满意:60分~75分;④很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很满意+比较满意[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版本统计软件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的方式,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来进行描述,计量资料以(±s)描述为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0%;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慢阻肺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来说其通常会伴有喘促、张口抬肩等症状;同时,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较长,且反复性较长,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3]。在临床护理中,传统的护理方式往往都是以医嘱为中心,没有能够全面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因此,中医护理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护理当中;中医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其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为每一位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与饮食计划,从而使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饮食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在中医护理中,还能够通过针灸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4]。在此次研究中,护理干预后,25例实验组患者共出现了1例无效情况,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25例对照组患者共出现了6例无效情况,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0%;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通过问卷调查后,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护理方式,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肖艳.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20):3029-3031.

[2]钟小莉.中医护理方案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0):4781-4782.

[3]赵雪勤.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发作中医护理7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02):129-131.

[4]路瑾,柳桠,杨思思.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辨证施护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16,43(05):65.

论文作者:陈佳怡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护理效果论文_陈佳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