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康社会的本质及基本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社会论文,基本特征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95(2004)04-0005-04
小康,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代条件下被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灵活地加以改造和运用,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科学意蕴,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什么是小康社会的本质?目前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阶段论。即把小康社会看作是一个阶段,即中国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这种观点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认为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的过渡阶段。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二是道路论。即把小康社会看作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这种观点认为,小康社会这一思想的形成,本身是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的结晶,是与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邓小平是立足于现代化对小康社会乃至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如邓小平在1979年12月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象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P237)之后,邓小平在多种场合又阐述了小康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思想。如1984年3月,在会见来访的日本客人时邓小平明确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2](P54)
无论是把小康社会看作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发展阶段或者是一种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道路,都不能说是错误的。问题的关键是,小康社会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小康社会到底是什么,阶段论和道路论者并没有说清楚,它们都忽略了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所具备的本质属性。
要正确认识小康社会的本质,首先我们必须纠正在小康与小康社会概念使用上出现的混乱。目前,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很多人往往将小康等同于小康社会。而很显然,小康与小康社会是两个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的概念。从现实意义上讲,小康主要是指人们在生活上所达到的实际水平或基本的生活状态,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常与小康生活和小康水平相连。小康社会则是建立在小康生活水平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发展的和谐状态和进步状态,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而我们对小康社会的本质的认识,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本质的基本思路和前提出发来进行定义。
在有关社会本质的基本问题上,马克思对社会有两个著名的规定:第一,“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3](P320)第二,“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4](P363)这两个规定具有有机的联系,都是从人们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角度加以概括的。再结合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其他论述,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概括出马克思关于社会的简明定义:①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②生产关系总和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构成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③社会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而且不断在变化的有机体。④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因此,从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本质是关系的产物,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上的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由于人们的交往首先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而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就成为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因而社会关系进而生产关系也就是社会的本质和基础。
那么,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社会,这种社会也同样具有一般社会所具有的本质属性。首先,小康社会的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它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否定了以往的剥削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和以往的社会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种与以往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主义属性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如在经济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政治关系上,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全体劳动人民的政治地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等。但同时,当社会主义发展和进入到小康社会时,社会关系又会体现它在这一阶段的特殊性,这构成了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所具有的独特的本质内涵。
第一,这种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人们小康社会生活的条件之上的,是以小康生活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作为小康社会本质属性的社会关系是小康生活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小康生活决定了这时的社会关系状态和人们的交互作用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小康生活的形成和小康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不可能进入真正的小康社会,更谈不上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因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或者说小康社会的核心内涵就在于小康生活和水平的实现。只有在实现小康生活和水平的状况下,人们才能形成相应的小康生活方式、和谐的关系状态和文明的发展形态。
第二,小康社会还指建立在小康社会生活条件上的社会关系的和谐状态。虽然小康社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但我国古代典籍中的小康所蕴涵的内涵大部分 是一种关系状态,具体说就是一种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 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状态。这从《礼记·礼运》关于孔子对 大同和小康思想的具体描绘和后来的思想家们对小康理想蹬设计都可以看出。因而,社 会关系的和谐状态是小康社会的内在要义。在小康社会阶段,小康社会和谐的社会关系 状态主要包括建立在小康生活方式基础之上的社会规范体系、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合理 结构。合理的社会规范体系、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结构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基本内容。缺乏合理的社会规范体系、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结构 ,只能产生与小康生活不一致的无序的关系和规则的缺失,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关系和社 会发展的和谐状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亦无法实现。
第三,形成同小康生活相适应的社会发展文明形态也是小康社会概念中的重要内涵。在漫长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小康社会是实现了文明化的社会,是呈现出在小康生活方式基础上的社会文明形态。而文明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总和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从社会系统的内部要素来看,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方面。从社会系统的外部要素看,建立与人类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亦是人类社会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所设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就是要把小康社会建设成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社会文明形态。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中国社会的文明化进程。我们过上小康生活,形成小康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最终是要我们的小康社会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文明形态。因此,社会文明形态是小康社会的鲜明特征和核心内涵。
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呈现出与历史上其他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鲜明特征。
第一、从社会发展阶段的纵向角度看,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定的重要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客观实际和具体国情,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象我们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得它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阶段性。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经验教训,率先设计了“三步走”战略步骤,并于党的十三大正式通过。通过“三步走”战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经历贫困、温饱、小康这么几个具体的社会阶段,然后再进入现代化。在这么几个阶段中,小康社会不仅是“三步走”战略步骤中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终点,而且是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起点,从而也是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的枢纽和最关键的一步。虽然我们用20年时间就走完了“三步走”的头两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走完了现代化进程的三分之二。正如江泽民同志2000年6月9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在这个长过程中,我们已经经历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还要继续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新世纪、新起点,要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的不断努力。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横向比较看,小康社会是由下中等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乃至中等发达国家不断迈进的动态过程。小康社会虽然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但作为21世纪中叶前中国整个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重要阶段,同样具有横向的国际比较意义。邓小平在80年代初设计未来的小康社会时,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参照,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反复衡量和比较,最终把它的 起点定位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当时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下限 值是450美元,上限值为4500美元,其中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人均800美元,这也 是我国之所以在80年代初提出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 达到小康水平的依据。事实上,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078元人民币,折合 855美元,基本上进入了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同时根据我国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 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农业和非农业增加值比重、城市人口比例、每千人拥有的医生 数、成人识字率、人均寿命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其它方面的国际比较,也可以发现,我 国进入小康社会的起点就是大体进入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起点。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 起点是目前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为4900美元左 右。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下中等收入发达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乃至中等 发达努力不断迈进的过程。
第三,从社会发展的内部要素关系来看,小康社会是一个比较均衡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构成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不是各自独立、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任何社会的经济结构,总是与一定的上层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构成一种完整的社会形态。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重要保证,思想文化则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反过来又给经济政治以巨大影响,从而共同推进和衡量着社会的进步状态和开化程度。这就决定了追求比较均衡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和宿愿。但是,迄今为止,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正因为这样,十六大报告强调小康社会将是一个从总体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发展过程。全面小康首先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改善,更加注重社会意义上的全面进步,追求物质、政治、文化等方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全面小康还是一个发展相对平衡的小康。它意味着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因此,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过渡阶段是继续消除局部贫困的阶段,是逐步提高小康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的阶段。比较均衡和协调发展是小康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特征。
第四,从社会系统的外部交换看,小康社会是一种更加开放的社会形态。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其进程正在加速进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它国家的发展,更不可能离开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中国的小康社会亦是如此。开放不仅是中国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基本特征。因此,21世纪的小康社会必须是一个不断顺应全球化潮流,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社会形态。这种全方位开放从对象上说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不仅包括发达国家的开放,而且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从领域上说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从方式上说,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总之我们不仅要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大胆吸收和学习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而且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跨国经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世界和平与发展,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发挥大国作用。当然,我们在顺应全球化潮流、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须看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处于优势,因而他们在全球化趋势中往往获利最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适应全球化的能力,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把维护国家安全尤其是经济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促进小康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五,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看,小康社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形态。人本是指以人为中心,即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区分是非、高下的分水岭。人本同19世纪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同20世纪20年代的哲学人本,名相同,但实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人本,是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 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各处潜能的发挥,促进人的个性的丰满, 促进人们的德、智、体、美全面提高,既是“持续”的目的,也是“协调”的目的。抓 住了目的,就是触及到了社会发展的本质。马克思曾经讲过人的发展要经过三个不同的 发展阶段,人身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因而以人为中心的社会 发展观,是社会发展观演化的新阶段,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敌对阶级作为 阶级整体已在中国基本上消灭的今天,更有条件倡导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始终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这是我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的最基本原则和根本宗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 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词语的本身及其展开,充 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本性。人本性是小康社会的又一大基 本特点。
第六,从社会发展的前景看,小康社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在全球面临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问题的情况下,人类从对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的反思和对现实与未来的忧患中领悟出来的,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革命变化。它与过去的传统发展观的区别在于摈弃了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推动型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选择,亦是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江泽民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因而在继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基本战略以后,十六大又把实现可持续发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这要求我们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亦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
收稿日期:2004-06-14
标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小康水平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