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妊娠的药物治疗论文_黄丽群

输卵管妊娠的药物治疗论文_黄丽群

黄丽群 武宣县人民医院 545900

摘要: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习称宫外孕。其在临床治疗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异位妊娠比较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现如今由于社会的进步,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因此导致盆腔炎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从而引发多数患者再次怀孕的时候出现输卵管妊娠的情况。在异位妊娠治疗中,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也为输卵管妊娠患者提供了更早诊断和处理方法。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不同,其具有无创伤的特点,即可免除手术带来的痛苦,也可以提供一定效果的治疗,最重要的是能够保证输卵管的完整性,更可能减少影响到患者的生育。所以在相应的条件下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疾病越来越多,且优势也更加明显。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宫外孕

在妇产科疾病中,异位妊娠根据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的部位可以表现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等多种妊娠方式,发病率约为2%[1-2],是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如果做不到检查及时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容易造成孕产妇死亡,而且这种情况在近些年发生的几率越来越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早期异位妊娠的查出率也越来越高,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方法灵敏度也在不断提高,另外高分辨度B超也在不断普及,在临床中腹腔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因此相关医生也不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关注,大部分患有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在病情早期就能够得到诊治。另外一方面由于二胎政策放开,目前大部分孕妇对生育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输卵管妊娠在治疗过程中的前提必须要以保留患者生育能力为要求,在进行保守治疗[3],目前临床上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是保守手术和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4]。在药物治疗中,主要适用于无药物治疗禁忌证、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妊娠囊直径小于4厘米以及血HCG小于2000IU/L的患者,药物禁忌适用的患者主要有生命征不平稳、异位妊娠破裂、妊娠囊直径大于等于4Cm或大于等于3.5Cm伴胎心博动等症状[5]。本次研究就输卵管妊娠的药物治疗进行了讨论,以下为具体内容。

西药治疗

氨甲喋呤的药物作用

氨甲喋呤属于一种抗代谢型药物,其作用主要是限制脱氧核糖酸进行生物合成,抑制滋养细胞增生,使胚胎组织变性、坏死、脱落、吸收[6]。因此该种药物是用来治疗滋养细胞疾病的,自1956年开始在临床中应用,1982年在治疗输卵管妊娠疾病中取得了明显疗效[7]。

1.全身用药

氨甲喋呤的全身用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静脉注射,二是肌肉注射,现如今静脉注射方式已经不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经过相关研究学者的研究,其针对3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了小剂量氨甲喋呤多次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治疗有效人数为28人,治疗有效率为73.68%,治疗失败人数为10人,治疗失败率为26.32%。该种治疗方式的具体方法为:常用每天50Mg/m2进行一次肌肉注射, 5天为一治疗疗程。

1.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包括腹腔镜下直接注射氨甲喋呤、宫腔镜下注射氨甲喋呤以及超声介入技术的应用,首先对于腹腔镜下直接注射氨甲喋呤治疗方法,有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证明[8],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给予输卵管切除术,并且向患者患处输卵管系膜注射5ml生理盐水,在进行创面生物蛋白的喷洒。研究结果证明,在307例输卵管妊娠治疗中,有103例患者出现输卵管妊娠破裂,189例患者出现输卵管妊娠流产,15例患者出现输卵管妊娠状态,这些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且均得以痊愈。其次,对于宫腔镜下注射氨甲喋呤治疗方式,经相关研究表明[9],选取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通过宫腔镜下插管单次注射氨甲喋呤方式治疗的观察组治愈28例,失败 2例,通过氨甲喋呤隔日一次注射的对照组27例成功,3例失败。最后,对于超声技术介入的应用,其主要依靠的是自身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创伤性等优点,并且应用在局部的时候药浓度较高,副作用较小,在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疾病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疗效。

(二)米非司酮的药物作用

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药物,其能够结合孕激素受体,从而达到抗孕激素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到蜕膜和绒毛变性以及hCG水平,从而减少黄体生成激素,破坏滋养细胞及绒毛[10]。

(三)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的药物作用

现如今应用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输卵管妊娠治疗越来越多,和氨甲喋呤单纯治疗的方式一样,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方式简单且效果显著。主要治疗方式为,给予患者氨甲喋呤肌肉注射50Mg/m2,再给予患者米非司酮口服150mg,过12小时后再服150mg,经相关研究报道表明[11],该种治疗方式的成功率为83.3%,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药治疗

输卵管妊娠的中药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活血化瘀、止痛散结,通畅卵管等方面进行治疗[12]。在这其中,传统中药活血化痹散结的方法在治疗输卵管妊娠疾病早期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相关研究学者的研究报告中表明[13],其主要是通过杀胚消症汤来进行治疗,该重要的主要组成成分为:归尾10g,三棱10g,莪术10g,丹参10g,赤芍10g,桃仁泥12g,天花粉20g,红花6g,甘草6g,制大黄10g,枳壳10g[14],用该方对2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患者每日服用1剂,分两次服用,结果表明,治疗总有效人数为19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0.5%,无效人数为2人。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

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主要是应用氨甲喋呤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疾病的,其中,中药起到活血化淤,消症杀胚的作用,二者联合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加快患者恢复时间,更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15]。其中,在某位学者的研究中[16],选取了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有效人数为34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治疗失败人数为2人,失败率为5.6%[17-20]。事实证明,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较高,其该种方式安全性好,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

结束语:

现如今输卵管妊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患者对于保留自身生育能力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就使临床医生不断加强对患者的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是保守治疗中的一种,其效果显著,带来的痛苦也不高,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要想不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需要我们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黄银平,白丽华.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1):157-158.

[2]程远,刘悦.输卵管妊娠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3):276-278.

[3]赵秀梅.输卵管妊娠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4(11):1711-1712.

[4]孟文颖.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5):243-244.

[5]邹国蓉.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包块变化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6]马秀芹.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后的生殖状态探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3):371-372.

[7]杨悦,吕玉人.腹腔镜与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3):192-193.

[8]刘莎,邵方怡.药物治疗与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1):1311-1312,1314.

[9]李凤娥,仝蕊.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与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0(20):969-970.

[10]陈松华,吴媛媛,李仁富, 等.经阴道超声对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效果观察的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0(5):772-774.

[11]苏雅琴,王惠兰.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及药物介入治疗后输卵管再通率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11):687-688.

[12]王彦菊.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28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4):317.

[13]马淑云,魏琳.腹腔镜、开腹手术及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15):186-187.

[14]罗静,曾定元.输卵管妊娠药物保守治疗后生殖能力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10(8):899-901.

[15]李东亚,王名燕,肖尧.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药物保守治疗42例的临床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6):62-63,66.

[16]姚春英,王利.药物保守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评价[J].浙江临床医学,2011(2):143-145.

[17]李远明,苏园园,刘晓珊, 等.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及药物保守性治疗在输卵管妊娠中的比较分析[J].海南医学,2007(9):88-89.

[18]武青萍.开腹手术及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5):682-683.

[19]曹阳,张君.输卵管妊娠的药物治疗[J].临床军医杂志,2002(4):115-116.

[20]彭秀丽.不同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2):63-64.

论文作者:黄丽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输卵管妊娠的药物治疗论文_黄丽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