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王军义

培养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王军义

王军义(陕西省岐山县第二初级中学 陕西 岐山 722400)

摘要:语文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作为初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成为我们语文教师探讨的热门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012-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点热情,便是创造之神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成为一个相当紧迫,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谈一下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点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1、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教师要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拓宽学生自己的翱翔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应是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2、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激发他们积极思维的兴趣,解放他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学习和探究感兴趣的问题;要认真挖掘语文课程中的创新教育内容,开辟创新教育的渠道,采取多种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实践,为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让学生从小“成功”中树立信心,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础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是思维的动力,疑是创新的源泉,疑是成功的基础。培养学生“敢问”,就是教学生学会思维,会分析,会创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说,创新始于“敢问”,没有“敢问”的精神,就没有创新,“敢问”是学生提高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为此,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要求,一定要循循善诱,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固然学生上课时能够提出见解独到,观点新颖的问题,证明学生深入到了课本中,作为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然而当有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完全正确,或者文不对题时,作为老师不能指责、嘲笑,应该正确地引导,使学生尽快找到正确的质疑点,寻找到学习与思考的快乐。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的质疑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调动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情感体验来阅读理解课文,促使他们的趣味、感情融入教学之中,珍视学生的独特看法。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或让学生辩论求真,或让学生各抒心灵、多元解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去感悟,去体验,把创造的空间还给学生。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出逼真、优美、愉快的有利于体验的氛围,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下反复听老师吟诵,听朗诵录音,可以带领学生品读,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辅以浓烈的情感渲染、背景介绍等,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体验作品的神韵,领略作品的美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然后师生交流体验,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最终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阅读对话更生磁性,似春风化雨,唤醒、激赏着学生的阅读心灵。更如助推器,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文本感悟的交流碰撞推波助澜,从而激荡衍生出新的文本内涵和更具时代意义的文本主旨。这样的感悟无疑是进入了新的层次,它应当是我们阅读教学追求的境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

三、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立意创新。训练学生立意创新,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要不为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不迷信权威,善于质疑。比如,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崇尚愉快教育、探究学习科学、提高学习效率的今天,应当倡导学生这样立论: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通过对常见俗语的合理反思能培养学生立意创新能力。

2、材料创新。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留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上所见所闻均可入作文。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都是写作的好材料。

3、布局创新。学生习作有先摹仿后创新的过程。学生学习文章基本布局模式、熟练运用后,就不必拘泥摹仿,可以引导创新破格了。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切的结构形式能使文章增色。恰当运用倒叙能引人入胜、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作文的布局有法而无定法,学生学步成熟后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发展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形象化、多样化、交互性等特点,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引进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不仅有利于加强语文教学的时代性和开拓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方法、新概念和新思想。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有法但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去探索、实践,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论文作者:王军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培养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王军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