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三峰[1]2013年在《2000~2012年中国大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邓广铭先生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史要掌握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四种基本工具,而其中的“地理”便是指现今所讲的历史地理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历史地理学自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到本世纪更是发展迅猛。总结和梳理本世纪头十余年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成绩,对于该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按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对2000-2012年这十三年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情况做一番梳理。本文大体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和近年来的研究大概;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对十余年来学科的整体发展情况做宏观说明,内容包括会议进展情况、专业历史地理杂志的发展、主要科研院校的研究领域和取得成果,以及近年来活跃在历史地理领域的学者大要等;第三部分为第二章,论述十余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进展情况,重点强调了学科属性问题和信息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运用;第四部分为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历史自然地理的发展情况,对有关的地理因素进行分述概括,同时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互动:第五部分为第四章到第十一章,主要论述的是历史人文地理的发展情况,分别对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社会文化地理、历史聚落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军事交通地理和区域历史地理等分支进行理论层面和内容层面的分析;第六部分为第十二章,论述了历史地图集的编纂情况,并对一些编绘理论进行分析说明;第七部分是第十三章,对历代地理志书、古地图以及历史地理文献的汇编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第八部分为第十四章,总结十余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特点、问题、对策,并展望中国历史地理学将来的发展走势。
刘景纯[2]2003年在《第一部系统研究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的力作——《陕西历史人口地理》评介》文中研究指明《陕西历史人口地理》,薛平栓著 ,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7月。该著是现代历史地理学诞生以来 ,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陕西省历史时期人口地理的专著 ,在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和分省历史人口地理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历史人口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薜平拴[3]2000年在《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是在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指导下完成的。本文运用历史学、历史人口地理学、人口学的理论与方法,全面探讨了历史时期陕西人口规模及其盛衰变迁、人口迁移、人口分布等。全文共分六章,约30万字,使用各种人口统计数据表格36张,人口分布地图12张。现将本文内容摘要介绍如下。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共分三节,主要论述了研究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的意义、目的、研究现状、理论与方法,陕西自然地理概况及特点。 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人口问题的日趋严重,人口问题不仅受到政治家的重视,而且也成为许多学科争相研究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人口问题最为突出的国家之一。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口问题的同时,学术领域的各个学科也顺应时代潮流,从不同角度探索人口问题,希望能为我国人口问题的缓解作出贡献。作为人口地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人口地理学也日趋活跃,并已取得不少重大成果。在此形势下,研究陕西历史人口地理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人口地理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历史人口地理学更是如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人口学等学科成为学术上的“禁区”。八十年代以后,历史人口地理学日趋活跃,力作迭出。史念海师《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葛剑雄先生《西汉人口地理》,费省先生的《唐代人口地理》,韩光辉先生的《北京历史人口地理》,葛剑雄等先生撰著的多卷本《中国移民史》等,皆堪称历史人口地理学的代表性力作。这些论著为进一步研究陕西历史人口地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学术界对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的研究还相当薄弱。首先,不少方面仍处于空白状态,至今仍没有一部全面系统探讨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的专著。尽管有不少全国性或综合性论著对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的某些方面有所涉及,但往往是分散的和零星的。因而很难全面系统地探讨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和规律性。其次,专门探讨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的论文甚少,有关论文仅有寥寥数篇。其三,由于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关于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的许多方面(如人口规模、分布等),不少论著存在严重错误。这些情况表明,全面系统地研究陕西人口地理,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 为了更好地与现代人口地理学研究相衔接,增强各个时期人口数据的可比性,本文研究的地域范围一律以当今陕西省辖境为限。时间范围则限定为:自西汉建立(BC206年)迄于清亡(1911年),历时2100年。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陕西历史人口地理,本章还设专节论述了陕西自然地理条件及其特征。第二章 历代人口规模(上) 研究历史时期的人口地理,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口数量,亦即人口规模的大小。因为只有搞清楚各个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才能进一步研究人口地理的其他相关问题。确定各个时期的人口规模,是研究历史人口地理的基础。为此,本文用两章的篇幅,约13万字·专门探讨了从西汉至清朝灭亡两千多年间十几个时间点上的陕西人口规模。本文探讨历史时期的陕西人口地理,在地域范围上一律以当前陕西省辖境为界,对历史时期在今陕西省辖境以外的人口则不子讨论。因此,本文所谓人口规模,皆指历史时期生活在今陕西境内的人口数量。 本章共分五节,分别探讨了西汉至唐朝五个时期的陕西人口规模。 第一节 西汉陕西人口规模 关于西汉陕西人口规模,不少论著及介绍陕西情况的权威性文献都有所涉及。《陕西地理沿革》认为,西汉末年,今陕西境内共有82万户,人口将近315万。此书影响甚大,不少论著在谈到陕西人口时皆以此书为据。《当代中国的陕西》则认为,汉末陕西人口为319万/中国人口·陕西分册》则认为有826 722户,3 398 106人。《陕西省志·人口志》则认为有834 637户,3 191 624 D。学者关于西汉末陕西人口规模可归纳为三种意见:(1)314万左右;(2)320万左右;(3)339.8万左右,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26万人。 本文根据《汉书·地理志》所载各郡国户口数,主要利用“户口密度平均法”,对弘农郡、武都郡、汉中郡、上郡、西河郡等兼跨今陕西与邻省之地的各郡户口数进行了仔细的分割。分别计算出各郡所辖今陕西之地的户口数。例如,京兆尹绝大部分辖境在今关中平原东部,但其最东则伸至今河南省灵宝县境约558km’,对于这种情况,本文一律根据谭其嚷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有关分幅度,用方格求积法计算出各个地区的面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户口数字进行具体的分割。在具体运用“户口平均密度法”分割各郡户口数时,则充分考虑到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对有关数据进行必要的修正。这里仍以京兆尹为例,对具体分割方法略作说明。 京兆尹辖地中,属于今河南省的面积约为55
陶卫宁[4]2000年在《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导 论: 区域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再探索 区域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基于这一点,本章从现代地理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出发,阐明了进行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研究方法的革新,并针对研究区域提出了具体研究方案。 一、地理系统二象牲理论的提出与区域地理学 地理事物(自然、人文)是事物地域化形成的。因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其他学科研究对象地域化的结果。地理事物对自己所定义的地域空间发生充填,也就是使空间特化,这种特化了的空间就是区域,我们称之为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地理事物是相互之间发生不可忽视的联系而形成结构、并且有动力状态的地域化事物,这种结构与状态的综合外在表征就是景观。也就是说,地理事物有一种依赖于地域特点,受制于相互联系的运动和行为,我们称之为地理事物的环境性。 环境性与区域性是地理系统的二象性。这就要求地理科学研究者从两个角度来解析其研究对象。第一个角度是把研究对象认识为环境,把握对象的内部结构和联系。在这里,状态和结构是基本分析范畴,它们的演化主要是定义在时间域上的;第二个角度是把研究对象认识为区域,研究区域这一现象的空间联系和空间过程。在这里,地理空间是基本参考系。在更多情况下,这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任何地理过程,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中,是一定环境中的内部现象。 既然区域性是地理事物(自然、人文)的一个基本特征,区域化原理也是现代地理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一个支点,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区域地理学理应受到重视和得到发展。区域地理学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在原有的以简单描述区域特性和区间差异为核心向更高层次迈进一步。即充分吸收现代区域科学的方法,以地理事物的环境——区域二象性为理论基础,注重对区域特点、地域内部组织结构和联系(即环境)、空间联系及其规律或模式(区域)的研究。地理系统二象性理论的提出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复兴与加强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地理系统和地理过程地位的确定与区域历史地理学 综合性是地理学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归结到方法论上就是系统性。 一 且 一地理系统是指“地球表层具有一定分类意义、可以表征的地域范围内,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动态统一体。”也可以称之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过程是地理系统状态或结构单向演化的表现。地理过程是随着地理系统与生俱来的,有系统就有过程。过程分析包括机制过程和时间过程分析。时间过程也就是历史地理学(含区域历史地理学)所强调的“历史”。历史观念对地理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三、区域及本文研究区域的选定 对于“区域”这个概念,具有根本意义的一点是,一个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特征上存在高度相关性。历史地理研究的“区域”就是指在人类活动参预下形成的具有历史发展共同性及某种共同经济文化特征的人地关系地域综合体。在这里,历史文化指标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行政区划是阶级社会以来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具有历史继承性特征。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域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行政地域单元内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和民族的同一性。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陕南汉江走廊(行政区划上的现今陕西省汉中、安康两地区,后同)这个区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归属在同一政区内(府、州等二级统县政区)。就是被拆分后,也一直表现出很紧密的联系。而且,合的趋势总是大于分的趋势。 四、论题研究与人地关系研究的提出 论题地理学亦称系统地理学,即按论题,系统分析各个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的问题。这是区域研究的纵深发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即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自从二次大战后,全球性的资源、能源、环境、人口、粮食等等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这是人地关系失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内部主要过程失控的反应。人们将这些问题归纳为PRED问题(P—population人口,R—resource资源、E—environment环境、D—de-velopment发展)。本文选取以下几个因索,以PRED问题为中心,对陕南汉江走廊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功能、机制与过程及其历史演进的规律做一研究,以期阐明区域开发各阶段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其具体内容包括: 1.历史政区及地理研究 2.历史人口地理研究 3.历史聚落地理研究 4,历史区位与交通研究 5.历史环境与灾害研究 6.综论: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区域地理系统的演化及其现实意义第一章 历史政区地理研究 一个区域政区的设置、变化和发展受到区域地理条件(自然、人文)、区域间的地缘关系、区域的经济开发和区域社会组织内部矛盾运动(人
王兴锋[5]2016年在《秦汉魏晋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高原位于蒙古高原(阴山以北)和黄土高原之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大十字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特殊的地理条件,使该区域成为民族迁徙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形成了一个独具特点并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这里不仅有各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有容纳各民族迁徙回旋的广袤空间。自春秋战国以来,鄂尔多斯高原一直是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秦汉魏晋时期,先后在该区域活动的民族众多,主要有汉、匈奴、乌桓、鲜卑、羌、氐等族。他们迁居该区域的时间长短不一。时过境迀,有的民族今天早己消失,有的则融入其他民族。全面而系统地考察这一时期各民族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的迁徙与分布,揭示区域民族变迁的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民族变迁的时空特征,归纳民族迀移活动的驱动因素。以期通过这个典型区域的研究取得新的专题成果。首先,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民族迁徙与变迁的重要因素。本文第一章简要概述了鄂尔多斯高原自然地理状况,包括地势地貌、水文环境、气候环境与天然植被等相关内容。同时,也表明该区域显著的地理特性,为下文的探讨奠定基础。其次,作者将秦汉魏晋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民族迁徙与分布划为四个时期。通过四章内容梳理这一时段各民族在该区域的迁徙活动,并利用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及实地考察,复原各民族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早在春秋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逐渐成为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为北方各民族最早发生交融的地区。战国后期直至西汉前期,北狄、义渠、昫衍、林胡、楼烦和匈奴等民族先后迁入该区域。西汉中后期,在汉武帝的领导下,汉朝对北方匈奴展开三次关键性战役。经过三次战役促使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格局发生根本变化。河南之战后,汉朝继承秦朝的移民政策,大规模移民至鄂尔多斯高原,这时期约有数十万汉族人口迁入该区域。河西之战后,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率部归降汉朝,于是,汉朝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设立五属国以安置归降的匈奴牧民。自西汉宣帝以后,羌族人口逐渐迁入鄂尔多斯高原邻区,成为西汉中后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构成与分布的新成分。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逐渐形成各民族杂居错处的分布格局。这就打破了自西汉武帝以来汉族人口占主体的分布格局。这时期该区域民族分布呈现新的特点,与西汉时期作纵向比较,乌桓、鲜卑诸族部落陆续迁入鄂尔多斯高原,成为区域民族新成员;汉族、匈奴族人口也较前发生明显的变动。羌族分布区由安定郡扩大到北地、西河、上等郡。乌桓人从东方迁入,匈奴人、鲜卑人由北方迁入,羌族人自西方迁入本区,与本地汉族共同开发自然资源,相互影响。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向鄂尔多斯高原迁徙,该区域为汉赵(屠各)、后赵(羯族)、前秦(氐族)、后秦(氐)、大夏(铁弗匈奴)等诸族政权的统辖之地。鲜卑诸部、乌丸、氐、羌、屠各、铁弗匈奴等族在该区域杂居错处。最后,作者通过复原秦汉魏晋时期各民族人口在鄂尔多斯高原的迁徙活动,对比各时期诸民族在该区域的空间分布差异,以深入探索区域民族变迁的时空特征、驱动因素及意义。
刘立荣[6]2015年在《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研究:1644-1949》文中指出本研究是1368年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1644至1949年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的研究,为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研究提供支撑。具体而言,旨在厘清本研究时段内关中地区的耕作土地数量、质量及其变动过程,以及影响其变动的驱动因素的相关情况。研究利用清代的基础文献、农书、陕西地方志、民国地方志、奏折、档案等资料,考察影响1644——1949年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的自然及人文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土地数量与类型、农田水利建设、耕作制度等。其中民国档案资料多为首次利用。本文首先通过对研究时段内关中地区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人口、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状况的复原,构建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对关中地区耕地的数量与类型进行讨论,初步提出判定清代关中地区耕地质量的方法;关中地区位于半干旱区,农田水利工程兴修与否对农业土地利用的效率影响很大,因此,本文对研究时段内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也进行了考察;基础条件具备之后,以人为中心的耕作制度,包括作物的种植制度、养地制度等均与农业土地利用息息相关,在对研究时段内关中地区耕作制度进行考察时,本文努力复原了1644至1949年关中作物结构变迁的过程。对学界研究几乎空白的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进行部分复原,尤其关注到民国关中地区政府倡导的大规模植树造林行为。通过对上述主要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644——1949年问,关中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以种植业为最主要方式。若按照土地利用的规模论,可以将三百年的土地利用史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1644——1700年代,清初大量抛荒的土地恢复垦种阶段;第二,1700——1860年代,土地利用范围在复垦基础上扩大的阶段;第三,1862—1878战乱灾荒引起大规模土地再度抛荒阶段;第四,1878——1920年代土地利用缓慢恢复期;第五,1920——1949,土地利用规模继续恢复、现代农业因素引入阶段。若按照其种植制度划分,则可以乾隆初年为界划分为两大阶段,乾隆初年以前作物结构主要为传统作物麦、粟谷、豆类等,作物熟制以一年一熟为主;玉米、薯类新作物及棉花新品种、罂粟的引入及推广,丰富了关中地区的作物结构,向多熟制发展。种植制度的变化与乾隆时期,以杨屾、杨秀沅等为代表的农学家对关中地区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进行总结、提升并发挥尽致不无关系。在影响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诸因素中,人口数量是影响耕地数量的最主要因素;地理环境及农田水利建设决定着耕地的质量;社会稳定性、政府的农业及赋税政策与土地利用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农业生产技术对土地利用的效率影响较大;土地利用的效率又与关中地区精耕细作技术的普及范围及程度相关。其中,人口数量与社会环境是否安定、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政府赋税的征收办法及赋税的高低等高度相关;人口数量、耕地质量、生产技术、风俗习惯等因素共同决定着三百余年间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的强度和广度。
周明帅, 盛芮[7]2018年在《西北地区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历程及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此期间,西北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对西北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认为其主要存在研究区域不平衡、要素不协调以及理论滞后等诸方面的问题。在GIS等新兴技术不断应用到历史地理学的大背景下,西北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葛剑雄, 华林甫[8]2002年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文中认为对于中国历史地理学来说 ,2 0世纪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 ,因为尽管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但它出现并形成一门现代的学科却是在这个世纪里。从这一意义上说 ,2 0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就是它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一 学科发展概述中国最早的地
李鹏[9]2012年在《近代长江三峡人口地理初步研究(1910-1953)》文中提出以区域研究为切入点,深化历史人口地理研究,考析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域内人口数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地方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族群等社会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已是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以“近代长江三峡人口地理”为研究课题,不仅能为中国近代人口地理研究提供一个区域性的个案支撑,更可以深化我们对人口时空变迁复杂性与多样性的认知。在现实意义上,还可以为当代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理上的参考,对解决三峡移民与人口现状提供一个历史背景。以往对近代三峡人口地理的研究缺乏整体性与综合性的把握,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本文通过详尽占有大量原始人口统计资料,尽可能地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并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推证法、统计计量分析法、田野实地考察法、序列比较与剖面分析方法,详细考察了近代(1910—1953)长江三峡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地域结构、地理分布等方面的内容,分阶段重建了近代三峡地区人口地理剖面,初步梳理了这一时段三峡地区人口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与影响因子。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解释本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并对本研究的相关学术史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作了初步的说明,对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与时空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为“近代长江三峡地区的人口规模序列”。通过考辨近代三峡地区官方人口普查与登记数据的真实性,进一步参证各地方志与其他资料所载三峡地区的分县人口数据,基本上重建1910—1953年间三峡地区较为准确与客观的县级人口规模序列。对前期(1910—1936)三峡人口规模序列的重建,其分辨率可提高到5年,对后期(1937—1953)的重建则细化至3年。第三章为“近代长江三峡地区的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在前一章重建分区域人口序列之基础上,通过考察1910—1953年间长江三峡地区的人口增长过程与地域分布空间格局,初步分析了该时段内长江三峡地区人口增长影响机制与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总结了近代三峡区域人口时空变化的基本规律。
严艳[10]2005年在《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文中提出本文旨在运用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格局作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揭示边区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及其产业布局的主要特征,分析各产业发展与布局的互动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进而探索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意义,以期进一步充实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好地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服务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十个方面入手,研究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特征。 第一章,“绪论”,主要探索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分析本文选题的主旨,利用归纳法和主题词统计研究法对近些年来有关陕甘宁边区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述评,阐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第二章,“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综论陕甘宁边区的由来、形成与发展,陕甘宁边区的行政区划沿革,勾勒出主题研究的背景基础,并对影响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评价,尤其对移民的经济发展影响进行重点研究。 第三章,“农林业生产与布局”,研究边区农业发展的条件,重点研究农业的部门布局及其演变特征,主要研究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布局、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布局、畜牧业的生产与布局等,并对边区的林业分布状况、林业的经济利用、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及植树造林的效果诸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第四章,“工业生产类型与布局特征”,研究边区的各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演变特征,尤其是对工矿业(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纺织业、军事工业、造纸业、化学工业等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边区工业的部门结构和地域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第五章,“盐业生产与运销”,食盐是陕甘宁边区的特产之一,抗战时期,边区政府积极开发这一资源优势,对盐业的生产、运输、销售进行管理,盐业成为边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使盐业在边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的金融秩序,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本章就盐业的地位、生产与分布特点、盐业的运网建设、盐业贸易等问题作全面梳理和分析。 第六章,“交通运输与通讯网络的建设与布局”,交通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和先行部门。本专题就边区交通运输业的方式、运网系
参考文献:
[1]. 2000~2012年中国大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发展[D]. 狄三峰. 扬州大学. 2013
[2]. 第一部系统研究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的力作——《陕西历史人口地理》评介[J]. 刘景纯.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
[3]. 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D]. 薜平拴.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4]. 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D]. 陶卫宁.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5]. 秦汉魏晋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地理研究[D]. 王兴锋.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6]. 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研究:1644-1949[D]. 刘立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7]. 西北地区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历程及现状分析[J]. 周明帅, 盛芮.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8].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J]. 葛剑雄, 华林甫. 历史研究. 2002
[9]. 近代长江三峡人口地理初步研究(1910-1953)[D]. 李鹏. 西南大学. 2012
[10]. 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D]. 严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05
标签:地理论文; 地理学论文; 地理论文; 历史地理学论文; 历史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汉族人口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汉朝论文; 人地关系论文; 关中平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