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评价模式下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_梁峰

基于CIPP评价模式下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_梁峰

梁峰 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 510000

【摘要】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教学实践形式多样,传统的评价标准过于主观,考核评价随意性比较大,缺乏规范性和实践性。运用CIPP评价模式,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等方面对图形图像处理课程(Photoshop)实践教学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CIPP评价 图形图像处理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075-03

中职学校开设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教学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专业学科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般教学评价并不能客观评价学生学好Photoshop的适合方法,把教材内容作为实例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形式过于固化和缺乏实际应用。教师通过企业调研和实践,摸索出课程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利用大数据环境下的诊断分析,探索出适合中职学生有专业拓展思维、适应行业需求的评价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专业技能水平。

一、CIPP评价模式理论产生背景

二十世纪60、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CIPP模式,CIPP评价模式是一种以决策为中心,将背景(con- 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和结果(product)四类评价结合起来的评价模式。它突破了泰勒模式的框架,将评价从范围与内容上加以拓宽,具有动态评价的特征,能较全面、系统地反映评价对象。背景评价具有诊断性,根据社会需要对教育目标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作出价值判断。输入评价是对方案、计划的可行性的评价。过程评价是发现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提供反馈信息。结果评价的重点在于判断教育活动达到目标的程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评价方式一直采用泰勒、布鲁姆的评价思想构造的行为目标模式,这种评价方式具有计划性强、可操作性的特点,因此行为目标模式在许多学科当中占有主导地位。从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行为目标模式过于强调筛选和优化功能;忽视了激发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需求,过于重视结果的实现而忽略了学习过程;过于形成学生学习的普遍性而忽视了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发展空间;过于依赖权威而使评价的主体处于被动状态而欠缺公平性,教育是一种因材施教。自我实现的过程,若是用统一的标准去制定某个个体的发展,去评价教育的结果,是不客观的。在这种环境下,斯塔佛尔比姆提出一种新的教育评价方式,这就是CIPP模式诞生的背景。

二、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现状分析

1.教材案例容易固化学生思维想象

目前,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对于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的教学还是以讲解示范为主、学生模仿练习为辅的案例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往往容易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依赖性增强,学习方法古板,当有作品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时,往往会一筹莫展。由此判断出该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当中。最终间接或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后只能通过教材参考的实例完成基本的图像处理技术,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工作场景中。

2.评价模式单一主观影响教学分析

传统的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是学生通过提供的素材,依据效果图设计制作图像,教师比对学生作品和效果图的相似度和图像文档的图层分解结构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在于貌似相同的考核标准评价学习能力不一致的学生群体,造成了有能力的学生失去创新思维,没能力的学生完全无从下手的局面。教师不能有效地根据学生真实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CIPP评价模式在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

中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薄弱,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强,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融合学生多种感知器官进行教学,发挥感知的积极功能,把学校以外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配合起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植入美工工作室校企合作环节,

以下谈一谈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环节:

1、背景评价

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背景评价分析,教师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结合大数据环境下,提出切合市场需求的问题,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在有一定数据流量的平台(如手机淘宝APP),该平台中“猜你喜欢”界面的宝贝是按照千人千面算法展示,不同ID登陆所看到的宝贝都有差异,坑位所需要的图片其实就是素材图,适合用来随机测试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学生所制作的图片,评价的方式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专业性。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邀请第三方数据平台引入到该计划的评价体系中去,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整个计划既能充分调度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深度参与实践中,“有了对知识的饥渴,则对知识的探求欲望随之产生,没有这种饥渴,即使心智装满了知识也无用”。教师通过自我评价、第三方平台评价和市场数据评价的结果诊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改善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对符合市场需求筛选的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实训工作室的轮训体系,进一步深度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对未能通过市场考验的学生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制定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提升学习能力和拓展思维空间。

2、输入评价

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根据课程讲授的新内容,设计一套贴近社会实践情景环节,在课堂的初段就向学生提出来要求,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预留时间给学生思考,自行尝试解决。这样,学生就会将以往所处的被动地位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新的知识将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学生会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教师将学生在相关专业学科(如: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课程)完成的素材图片,结合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掌握的图像处理知识综合运用。

输入评价的过程选用了教师评价、学生小组评价和平台技术人员评价三种评价方式进行,最终在平台后台建立一个计划定向推广,展示位置选择“猜你喜欢”,使用学生制作的图片进行不定时展示,随机收集点击率数据。定期向课程教师反馈报告,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持续效果。学校和某服装电商平台企业合作,选用该平台一系列产品让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产品拍摄和简单后期处理后,学生、教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分别做出各自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作品重新修改或者重新学习。

3、过程评价

整个猜你喜欢的测试过程如下图,电商平台将学生完成的任务图片系统归档在ABFS上,通过TPP传入BE,在BE中通过swing、c2i等算法召回500个图片信息(粗排),再把这500个图片信息通过TPP传入RTP中在线随机打分,最后把分数最高的300个图片信息按得分展现(精排)。离线在Porsche平台上调试模型,调到最优结果再反馈数据给教师作出最终评价。

测试方法一般采用数据流量控制法,测试每张图片所给的展现量为500,展现量越多,测试结果就更准确。根据后台进行数据分析,如果多张图片同时进行测试,流量分配方式选择轮播,然后记录每张图片达到预期展现量后的点击率作为测试结果,点击率=点击量/展现量。以下是某次平台的测评数据截图:

4、结果评价

按照市场规律点击率一般达到1%属于合格,4%以上属于优秀,能达到10%的可能性是极少的,但对于学生没必要按市场规律来评判,建议使用内部赛马的机制来评判,所有图片的点击率从低到高排序,如下图所示:

第一层级的点击率偏低,第七层级的点击率偏高,如果是100张图片,第一层级是点击率排在最后的40张,第七层级是点击率最高的那1张。这个机制下每一层级的点击率相差并不大,这样就可以使高层级的学生有优越感,低层级的学生又有奔头,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针对教师使用平台的坑位相对稳定,可比性较强,不存在不同坑位或平台的差异,导致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性,对教师评价学生作品的客观性提供很有力的数据保障。

四、总结

CIPP模式用于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的一些项目评价,实践教学因为涉及到第三方平台的运营测试,采用CIPP模式在课堂中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有一定的效果。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及格率和优秀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特别是优秀率在某些班级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师在评价学生图像作品的过程不再单纯采用主观臆测的方式评定,适时地采用大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更为客观和准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盲目地使用不适宜的案例指导学生简单模仿,充分利用市场反馈的信息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同时,运用行业标准选拔人才的普遍方式要求学生完成实践内容有现实指导意义,为下一阶段校企合作的工作室筛选合适的后备人才提供了保证,提升学生将来就业上岗的综合实践经验。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质量分析表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质量分析表

在教学反思中,不得不承认CIPP评价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评价结果的偶然性偏差,如评价结果由于客观条件影响,出现明显数据偏离时,应该综合其他评价数据。评价结果只能代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不能反映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更不能预测将来的学习能力,不能一概俱全。

采用CIPP模式在课堂开展发展性评价,要求任课教师要熟悉课程大纲,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实例,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将课堂实践融入到社会实践中,有序地将课堂教学实践内容设计和组织,才能真正饯行落实课程的评价意义。

参考文献

1.《CIPP评价模式”在实验课堂中的运用》林红华《教育现代化》

2.《如何提高Photoshop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郭旭辉《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3.《课程效能评价——以“教育效能与教育评价”为例》弗兰西斯科•索夫 杨燕燕《外国教育研究》

4.《美国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评价》胡洪伟 刘朋《中外教育(福建)》

5.《基于CIPP模式的高职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胡晓晖 韩芳 董大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论文作者:梁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基于CIPP评价模式下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_梁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