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与母语教育的特点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母语与母语教育的特点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母语特点与母语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母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很高兴参加今天这样一个美文诵读比赛。《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倡导诵读,刚才张庆老师也讲了,倡导诵读是从我们母语的特点出发的。我们没听说过英语、日语有诵读,只有我们汉语才用这个词,“诵读”与我们的母语特点有关。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还有一些新的,或者说,我们以往很少提到的一些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比如我们所倡导的语感、积累、感悟等,其实这些都与我们的母语特点有关。

最近,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母语究竟有什么特点?根据母语的特点,我们的母语教育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把我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汉语公认的特点

一百年来,在我们的母语教育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有许多发展。我们走向世界的母语教育,走了一百年,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回顾一下一百年来的母语教育,我们会发现其实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比如我们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我们有了简化字,我们倡导白话文,我们推广普通话等等,这些都对我们的母语教育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我们的母语教育独立设科了,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又从一个成熟的学科发展成一个成熟的课程。我们的母语教育向西方学习,引进了“语法”,引进了“文学分析”,引进了“知识”,引进了“能力”这样一些概念,这次的《语文课程标准》又提出了“语文素养”这样一个概念。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没有忘记母语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有时候也忽略了我们的特点,而把本来不适合我们汉语教育的东西拿过来了?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还是有的。所以,有许多问题必须回到原点上去,我们要思考一下,母语的特点到底是哪些?这样的母语,我们该怎样教?怎样学?

我觉得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也许你觉得这个没有什么价值,谁还不知道我们汉语有什么特点,我们大家不妨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现代汉语课所学习的,汉语是一个什么样的语言?你还能说出几条?如果说你是一个语文老师,你应该抽象一下,汉语的特点有几条,你能脱口而出吗?

我查了一下,最新、最权威的一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大学现在有名的现代汉语学家陆俭明先生写的《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2004年出版),他概括了几点,我认为,这是我们大家公认的汉语的特点。

语音方面两条:第一条是每一个音节有音调,这是我们汉语的特点;第二条是音节分明,构造简单而有规律。词汇方面也有两条:第一,双音节占优势;第二,合成词占绝对优势。语法方面也有两条:第一,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第二,只要语境许可,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都可以省略。之后他又说了两条,一条叫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还有一条叫有量词和语气词。

这八条的概括肯定没有问题,我不去怀疑它,而且,的的确确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我现在思考的是,这简简单单的八条里面提示了我们什么?

语音:“每一个音节有音调”,“双音节占优势;合成词占绝对优势”。

比如说每一个音节有音调,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这提示我们汉语的音乐性,有平上去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所以有平仄分明,还有什么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提示我们,其实音节不要多,加上音调以后,音节就会变多了,数量就增加了,所以它简单。

同时,它还告诉我们,它不是通过延长音节的长度来表示不同的意义,而是通过声调的不同来表示。所以有人说这是非线性的,是块状的,这也是一个比较新的说法,我认为也非常重要。控制了音节的长度,增加了音节的变化,使音节变成一个块状的、立体的,而不是线性的,这个很有道理,和其他语言相比,它的特点就出来了。

“音节分明,构造简单而有规律”中“音节分明”内涵是什么,这个待会儿会说到。

然后讲“双音节占优势”,为什么双音节占优势?根据他的统计,一般的书面用语,双音节占到71%,单音节占26%,但日常用语中不是这样,双音节占37%,单音节占61%。

“合成词占绝对优势”又有什么意义?他说合成词有三种方式,一种叫重叠(词根的重叠),一种是派生(在词根上附加词缀),最多的是第三种——合成(词根与词根的组合)。

语法:“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只要语境许可,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都可以省略”。

语法方面,“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这个说法,我觉得用“缺乏”这个词好像是说英语是正宗,我们不正宗,我们少东西。我觉得这个提法好像有些不妥当,有点西方语言中心的味道。是否可以这样说:与英语相比汉语没有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只要语境许可,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都可以省略”,意思说本来不要省略,汉语可以省略。这种说法也不对,汉语本来就不需要这样说,省略是正常的,你不能说不应该省略,而可以省略。这里的前提是“不应该省略”,这也是西方语法本位思想,我觉得至少说蕴含着这个意思。

“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的意义是什么?“有量词、语气词”的意义又是什么?我觉得这些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汉语的核心特点

这是我们大家所公认的八个特点,从这八个特点里,我们能看出一个完整的汉语的形象吗?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或者说要害是什么呢?我就思考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比较简明的语言把我们的汉语概括一下,汉语有什么特点,它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汉语?从这八条出发,我们能不能重新换一个角度思考,我想了几条核心特点。

(一)单音节性,而且音节的总量不多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重要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概念。我看到很早说这句话的是一个德国人,叫洪堡特,全世界有名的语言学家。像乔姆斯基这样最有名的语言学家都崇拜洪堡特,他说凡是语言学问题搞不懂就去看洪堡特的书。洪堡特说过,汉语有别于他所了解的其他任何语言,它的特点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汉语是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概念。

音节分明,构造简单而有规律。这句话含义非常丰富,我们汉语由一个声母加一个韵母构成一个音节,单音节就是这样构成的。21个声母,39个韵母,配起来是410个音节,再配上四声,那么有意义的音节有1300个。我们汉语的根就在这儿,把这1300个音节都学会了,我想汉语就学会了,可是我们没有,小朋友没有学会,老师们没有认识到要把这1300个音节教会。为什么这样说,听我一步步说,就会知道为什么这1300个音节重要了。

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也就是说,1300个音节,就有1300个汉字,一个音节对应着一个概念,一个汉字对应着一个音节。同时,“字有定音,字有定形,字有定义”,也就是说它自己不变化。汉字写出来放在那儿几千年都不变,它不根据语境的变化,或者什么语法功能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因为做了动词、名词,或换了地方就变了样,我们的汉字是不变的,这个很重要。

从这几点,你就可以看出这个“单音节性”有多少意义了。而后,1300个音节,还有同音、同调但不同义,7000多个汉字就把这个同音、同调但不同义的音节也表现出来,所以1300变成了7000,而其中常用的是3000,3000多个通用的汉字就能把我们常用的意思表达出来。

根据国家语委最新的一个语料统计(9亿字符语料库统计),覆盖语料80%的是581个汉字,同志们,如果我们的小朋友认识了这581个汉字,他就能够阅读我们现在通行读物的80%,这581个汉字都已经选出,当然可能和我们儿童阅读的作品有不同,其中大量是社会读物。而覆盖语料91.4%的是1400个汉字,如果是个农民要扫盲,千把个汉字就可以了。覆盖99.1%的是2700个汉字,覆盖99.67%的是3200个汉字,3200个汉字绝对是够用了,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情况。

(二)词的生成能力特别强,词汇非常丰富

接下来,是生成能力强。词的生成能力特别强,词汇非常丰富。尽管你只有3000个汉字,但可以组成无穷无尽的词,这就是我们的汉语。因此,汉语可以说是世界上音节最少的语言,同时又是世界上语汇最丰富的语言。

我所认识的词的生成能力强,第一,每一个单音节词几乎都是词根。外语叫词根,我们也叫词根,可我们的与他们不同。我们的词根可以任意组合发展成新词,所以如前所述,双音节词多,合成词多,就是因为是由单音节词组成的。第二,音节组成新词,音节本身没有变化,对应的汉字也没有变化。这个很重要,因为它便于我们学习。第三,词的合成主要依据意合。就是说根据概念和意义合成。这样三条,就说明了它生成能力强的原因。有人说汉语难学,汉语有什么难学,给你看一张表,这是一个人画的,我看完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它画出来。(如图)

公male母female 小little

猪pig 公猪boar 母猪sow

小猪piglet

马horse

公马stallion 母马mare 小马colt

牛ox 公牛bull 母牛cow

小牛calf

羊sheep

公羊ram

母羊ewe

小羊lamb

鹿deer公鹿stag 母鹿doe

小鹿fawn

——引自鲁川《汉语的根字和字族》,见《汉语学习》2003.3

它是猪、马、牛、羊、鹿,及公、母、小,你看这里,我们汉字用了几个,8个汉字,而英文没有一个相同的,所以说汉字很容易。这样的例子很多。与这个表相关的另一张表,比如说在“牛”后面增加一些东西,“牛”组成了词(可能还包括三个音节的词),可以组成一个丰富的字族,而这个丰富的字族用英文表示起来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所以汉语的组合能力强,带来了许多优点。

它是靠意合,所以很容易理解,比如“路”,马路、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如“车”,火车、汽车、动车组、轻轨、地铁、磁悬浮,一听就明白,没有去生造一个新的字,就是用已有的汉字,搬来搬去就搬出一个好词汇出来了,中国人就是聪明啊,汉语就是智慧啊!

再比如说,潜水艇、核潜艇、航空母舰、航天飞机、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我们一听就明白;主席台、舞台,一听就明白,不需要去解释,没有一个字是不认识的,可是一个新词就出来了;比如流行的“负增长”,当然很可笑,还有“待岗”。这样的一些词,都表现了我们中国人的智慧。

(三)语法主要特点是语序与意合

接下来,语法的特点是什么呢?语法的主要特点是词序与意合。也就是说,词与词之间的联系靠的是词序和意义上的联系,词的形式不变,不像英文,词的形式变了。汉语靠语序而不靠语音,即不是靠语音的变化来连接音节,而是靠词的顺序,靠意义之间的一种联系。

这就是洪堡特说的,汉语是非语音形式来表示形式关系,有别于已有的语言,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始终是概念,而不是语音。他还说,汉语无需借助无意义的语音就能把握一切形式的东西,所以汉语听起来只含有具有意义的语音,而形式关系仅仅依赖于语音的位置和排序。我觉得这几句话讲得特别有道理。

语序不同意思就不同,比如苏教版小语课本中《只拣儿童多处行》中说“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也可以反过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位置一换,意思就不一样了。更精彩的是,前天我们坐车,堵车了,堵得很长,一个驾驶员说:“哪里堵车,哪里就有警察。”可另一个人却说:“哪里有警察,哪里就堵车。”如果是前者,那么警察就是英雄,倒过来说就不一样了。

这完全只有中国人可以做到,老外就搞不明白了,说话绕来绕去的,而中国人听得很明白,很有意思,很有趣味。再比如说,南京开全运会的时候有一个开幕式,有一段的标题叫“东方鼓舞,鼓舞东方”,特别有意思。你说哪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这样说。你看,语序稍微变一变,就特别精彩。

再比如,几个名词放一起就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句子,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天上人间”,其实“天上人间”出处很深刻的,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讲了两层不同的境地,他原来在天上,现在在人间,是不同的境遇。这两个词放在一起靠什么?靠意合。它当中的内涵就要靠我们去理解,我们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一看就明白。

还有,词的形式不变,它的语法意义却可以改变。洪堡特也讲过这个意思。比如,变个调,语法意义就不同了。比如我们用的“钉子”,“钉钉子”,就不一样了,声调改了,变成了动词,很精彩。比如“发扬‘钉子’精神”,现在也有如“钉子户”,很精彩吧。

这是我所提炼的第三个核心特点,词与词之间是靠语序与意合。

(四)虚词功能独特

第四是虚词,汉语有独特的虚词系统,与其他语言不同。

中国有气功,钱穆先生说,因为中国人讲整体思维,所以说“气”,而西方人要分析,所以他们说血液、骨骼、肌肉。西方鉴定人死亡了,是脑死亡,心脏停止跳动,中国人不是,而是说“断气了”。中国的文章也讲“文气”,人也讲“气”。汉语其实很讲“神”,很讲“气”,汉语的词,用得好常常是传神的,虚词用得好往往是很有灵气。

一般虚词

一般的虚词,主要的意义是关联,但是,没有这个虚词,也许这个句子也说得通,但有了虚词以后,整个就不一样了,句子就灵动起来了。比如说,欧阳修写的《醉翁亭记》,里面用了21个“也”,22个“而”,这些“而”和“也”放进去,文章就很灵动了,如果把它们拿掉,就不成篇章了。如“环滁皆山也”五个字,没有这个“也”就没气了。“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你试试看,如果把“而”“之”“其”“也”拿掉,你看看是一个什么样的文章。看看最后“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如果拿掉“也”,就没灵气了。所以你读《醉翁亭记》,在那儿走走,最好你也来一壶酒,喝它个七、八成醉,然后你再读读,就会发现真有意思。呵呵,安徽的老师开心了。鼓掌者谁,安徽老师也。

量词

再说量词,量词是表示数量的,可是其他语言里没有。中国的语言很特别,它特别在哪里,我觉得一个词叫“传神”。比如,“一尾鱼”,鱼的特点是尾巴,“一头牛”,牛的头就很有意思,如果我们叫“一头鱼”、“一尾牛”那就不行了。所以它传神,它一下子就把形象给你了。这就是语言,是艺术,是文化。我们中国这个民族是个艺术的民族,智慧的民族,美的民族。

再比如,一支笔,一粒米,一门大炮,一滴泪珠,一轮明月,一方印,一封信,为什么是“一封信”,因为有个信封,要封起来,那么现在短信就不叫一封短信了,叫一条短信,手机发的,没有信封了,所以不说“封”了,没听人说给你发一封短信。

我曾经也说过,对于什么都用“个”,我是不以为然的,这是一种通俗化、粗俗化的倾向,如果量词都不要了,那也许汉语的神就没有了。

语气词

再比如语气词。语气词表示不同的句型,我用一个词叫“气韵生动”。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假如没有这个“乎”,就没气了,而有“乎”,你读了之后,孔子就好像站在这里跟你讲话,这就是语气词所特有的功能,没有这个语气词,气韵不会生动。而且,语气词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比如,“他不愿意”是没有语气词的,加上语气词“他不愿意吗”“他不愿意吧”“他不愿意呗”“他不愿意啦”,这就表现了不同的语法意义,而且气韵生动,这也是很重要的。

(五)汉字是表意文字

还有一点没讲,就是关于汉字。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一点很重要。音节是表意的,汉字是表意的,汉字的构造也是意合为主。虽然我们大家都知道,汉语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个大家都知道,比如我们常说的,人、日、月、山、水、草、木、鱼、羊、牛都是象形字,《说文解字》中有。指事,比如上、下,还有卡,不上不下,很精彩的,本、末,都是指事字。会意字如尘、尖,小的土就是尘,上小下大就是尖,“好”也是会意字,女子就是好。“林”也是会意字。最近有个人很夸张,写了一本书,他说我们通常说的“汉语80%以上是形声字”错了,应该是会意字,只有几十个形声字,他还专门列了一个字表。后来我请教了王宁老师,王老师说那是瞎来的,不能看的。但可以看出,汉字构造里,意义的关系太多。

形声字,形是表意的,音是表声的,可有的音也表意,比如“青出于蓝”的“青”,加三点水,加目字旁,加日字旁,加竖心旁,这都是形声字,形表示义,“青”表示声音,其实“青”里也表示它的意义。“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是颜色之精华,“晴”是太阳之精,“睛”是人体之精,“情”是人性之精,还有“菁”是草之精,“精”是米之精,都有精华的意思。可见,表音的也可兼表意。

再如《说文解字》中说“江、河”是形声字,但“江、河”的音也表意,“江”是大水,“河”是小水,“溪”更小,“沟”就更小,听声音就能听出来。有人写过一篇文章《释大》,说与“大”相关的常用ang韵,如“江”,“山岗”的“岗”,再比如“纲”“夯”,还有水缸的“缸”都是大的意思,小的叫“坛子”,大的叫“缸”。

汉语的精彩与智慧之处,就在于即使表声音的里面也表示意义,《说文解字》中说“以事为名,取譬相成”,而不是仅仅说一半表形、一半表意,所以我们不能对文字本身做简单的理解。

三、几点结论

上面我们梳理了五条核心特点,这五条梳理完了,汉语的完整形象就出来了,单音节,一个音节一个汉字,它可以生出无穷的词汇,词与词之间是意合,汉字的构造与词的生成都是意合,大体的意思就出来了,所以最后,我要得出几个结论:

(一)汉语的词根虽少,却能生出无穷的词

昨天我与别人讨论这个问题,他说不对啊,我们编英汉词典,汉语的词根是2万多,我说不对,词根绝对没有2万多。英文每天在产生很多的新词,据《纽约日报》的统计,英语每年要产生2万多条新的单词。而我们汉语也有很多很多的词产生,但是词根没有增加,这也就应了我们古代哲学讲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人认为,所有的都由“一”产生,“一”产生了“二”,“二”就是阴阳,阴阳变化就产生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这个“一”归于什么,可以理解为归于“气”。所以词根不多,但可以生出无穷的词。

(二)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汉语的词汇重于语法

词汇特别重要。有人(也是个大语言学家)说,一种语言如果词汇越丰富,语法就越简单,词汇不太丰富呢,语法就复杂。我不敢说,因为我对外语懂得不多,不敢说这句话,也不敢说它不对,只是提出这个看法,告诉大家。但是,汉语词汇重于语法,这几乎是语言学界公认的。所以学习词汇很重要。我们的孩子学语言,要注意词汇。而外国人学汉语也要重视词汇,不必太重视语法。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大家承认的,就是汉语是以词为中心,而不是以语法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汉语,要将学习词汇放在重于学习语法的地位。

(三)汉语是极富创造力的智慧的语言

简单的词根能生出这么多的词,很有创造力,而且非常的智慧。这有多重的含义,语言的变化之妙,汉字的创造,词与词的组合方式都是很智慧的,同时内涵也非常丰富,非常有文化。

所以我们常说“言近旨远”“言简而意深”,甚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说明在字里行间,它有着一种张力。这就是文化含量,汉语的文化含量很丰富。比如,《红楼梦》为什么是“红”,它有什么意思。周汝昌先生说,《红楼梦》有三个“纲”,第一是以“红”为纲,第二是以“玉”为纲,第三是以“情”为纲。“红”是什么,是颜色,而最好的翻译把“红楼梦”三个字翻译成“怡红快绿”。其实这个“红”没办法译,你就把它翻译成颜色算了,“红”所包含的文化含量,不是能翻译出来的。周汝昌先生说,红,是七彩之首,赤橙黄绿青蓝紫,第一个就是“红”。中国人认为最好的颜色就是“红”,所以用“红”来表示最好的东西。形容少女就用“红”,如红妆、红袖、红颜、红粉,万紫千红总是春,用“红”来表示最美丽的颜色,美丽的春天。《红楼梦》里有很多的地方提示你“红”是什么意思。比如,写《红楼梦》的人住的地方叫什么,悼红轩,贾宝玉住的地方叫怡红院;贾宝玉有什么毛病,爱红;林黛玉读了《西厢记》,认为核心的句子是“残红落尽,随水东流”,葬花,就是葬红;是青春,是美丽的,这个“红”其实就是美丽的东西,美丽的春天、鲜花、少女、感情。所以到最后叫“花落水流红”。《红楼梦》写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好东西的悲剧。所以这个“红”有丰富的文化含量,有很深的意蕴。

接下来,还想说三条:

第一,小学阶段要加强字词教学。这是我今天要讲的核心的意思,就是想强调这句话。这一次修订《语文课程标准》,就加强了这个意思。原来《语文课程标准》里说,识字教学是低年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的重点,然后就有人认为中高年级就不要字词教学了,就去弄文章分析了,所以这次修订,又强调,整个小学阶段,甚至义务教育阶段都要加强字词教学。

第二,智慧的语言需要智慧的教学方法。

第三,要用智慧的汉语去培养学生的智慧。

这三句话实际是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加强字词教学不是要回到每个字都要“四会”,还是要“识写分流”。不是要去背词语解释,还是要强调积累与应用,品味与感悟。要在生活、阅读中学习,通过习得,通过多读多写。加强字词教学,就是不要在语法上花太多的工夫,不要在文章的分析上下太多的工夫。

我们有许多非常好的课文,里面有非常精彩的语言,比如课本上《只捡儿童多处行》中的语言就特别好,如“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闹出来”,“蜂拥出”,“一群接着一群”,形容小朋友的,“东一堆,西一堆,叽里呱啦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叫些什么”,“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的气息”等等。词用得不在于新,而是准确。最精彩的在后面,小朋友问这花开得怎么好法,有个小男孩说,“就是开得旺呗”,这个字说得好,“旺”的背后其实包含了很多意思。并不是要去咬文嚼字,去深挖,但这个“旺”为什么不叫开得“好”“多”。前文说小朋友多,挤来挤去,匆匆来,匆匆去,海棠花开得层层密密,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这些,就是旺。更精彩的是“春光,竟会是这样的饱满……释放出来了”,这就是旺,花是旺的,小朋友是旺的,春天也是旺的,它要说的就是春天的这个精神,所以用了这个标题,儿童的身上充满了春天的活力。

我们教语文当然不应该像我这样去讲这个“旺”,但是可以让小朋友去体会。而有的老师不是这样,他们会问,小朋友,这篇文章有几节啊,哪一节写的是什么啊,哪里表现了春天的景色,哪里表现了小朋友的什么啊,就搞这些,不是从文本的内在出发。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觉得冰心的这篇文章确实是不错,“旺”确实用得好。所以,教这种智慧的语言,需要用智慧的方法。

我前几天看网上介绍国学大师辜鸿铭,他懂十几国外语,他讲中西文化的比较,只要几句话就能把你说得信服得很。他说中国人文明,西方人野蛮,比如我们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和叉,刀和叉是铁制的,是武器,我们用的是竹筷子。他怎么学习语言,他说他学汉语就是背“四书”“五经”。他学英文时,有个做传教士的义父把他带到英国以后,叫他背莎士比亚的戏剧,背,很痛苦,但是当他背完了一部以后,第二、第三部就很容易。还参加戏剧表演,他英语学得非常好,对英国的文化也非常的了解。之后,学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全是背。学德语一定要背歌德的《浮士德》,其他不要,要背经典。最精彩的是,他说,他在国外租了一个房子,女房东没太多文化,但她想学意大利语,让辜鸿铭教他,他也让人家整段整段地背,在我们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人家只要他教“早上好”“再见”这样的词语,也要背?对,也要背,我就是这样背过来的,那个房东居然就听他的话,背了一个月,居然就学会了。

这个我也不敢在这里大力推广,不然会说我在鼓吹死记硬背,好像其他的科学的教育方法都没有了。背,是教学方法之一,还有诵读等等,诵读就是熟读成诵,不要背,很熟也行。所以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还是要积累,积累很重要。

要用智慧的汉语去培养孩子的智慧,学习智慧的语言需要有智慧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内在的语言机制就形成了。语感重要,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现在又讲“默会知识”呢,也是这个道理。有的东西就不是你手把手教的,不是靠做练习题做出来的,练习做得太多,没有什么意思,还是要给孩子多一些打根基的东西。我想,把我们的孩子通过母语的学习,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成为一个中华民族的人,要想想办法。比如,《红楼梦》中第八回里面有一段,写贾宝玉和薛宝钗正在互认通灵宝玉和金锁,不是要金玉良缘嘛。这时,有人说,林黛玉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这是甲戌本。还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戚本“话犹未了,林黛玉走了进来”。一个是程高本“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走了进来”,哪个好?摇摇的走了进来,风采出来了,苗条,娇弱,婀娜多姿,轻盈敏捷。一出场,就与众不同。“摇摇”没有了就淡而无味,白开水。而“摇摇摆摆”是个什么样子啊,呵呵。

所以汉语,就一个“摇摇”“摇摇摆摆”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语言的敏感,看到了“摇摇”,就有感觉,不一样,眼前的形象不同,背后的文化也不同,那多好。

刚才我还和方老师说,苏教版语文书里成语歌编得好,比如“头头是道、娓娓而谈、信口开河、夸夸其谈、理直气壮、侃侃而谈、胡编乱造、无稽之谈、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拾人牙慧、老生常谈”,都是谈,但不一样,没有“娓娓”“夸夸”都不行,就和“摇摇”一样,我看了“摇摇”,就想到了苏教版里的成语歌,确实是精彩。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形成这种比较良好的语言机制,能够有很好的语感,比如对上面的各种“谈”能够有所感悟,然后能在适当的时候脱口而出,这个还是要靠积累,就像刚才张老师说的,积累多了,它自然就跳出来了,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我今天可能是老生常谈,可能是夸夸其谈,也可能是无稽之谈,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

(本文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届美文诵读大赛暨师资培训会上的报告,由周彦老师根据录音整理)

标签:;  ;  ;  ;  ;  

母语与母语教育的特点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