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试分析我院住院部口服降糖药物在2016—2017年期间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住院部2016—2017年期间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种类、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以及药物销售金额,分析我院住院部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趋势情况。结果:我院住院部口服降糖药的年销售金额显著增加,两年中销售金额排列前四位的为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中成药、双胍类,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始终稳居第一位,金额增加幅度最大。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的用药频度增长十分显著,阿卡波糖的用药频度最大。在日均费用中,罗格列酮的日均费用最高,最低的为二甲双胍。结论:我院住院部口服降糖药用量呈上升趋势,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占主导地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用药频度;日均费用;销售金额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4-0250-02
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代谢疾病,主要以糖代谢紊乱造成的持续性高血糖为临床特征,也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后又一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慢性疾病。目前临床中尚未对糖尿病提出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口服降糖药物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手段,临床中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类药物较多,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本文主要对2016—2017年期间我院住院部口服类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实施分析,并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我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对2016—2017年我院住院部口服降糖药物的品名、规格、销售金额以及销售数量等一般资料进行分类统计。
1.2 方法
将口服降糖药物实施分类统计,并统计每类降糖药物的年销售总额和消耗量,计算常用单品降糖药物日均费用以及用药频度。限定日剂量(DDD)值以WHO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所制定的限定日剂量作为参照,并参考药品说明书推荐的成人常规剂量,对日均费用以及用药频度进行计算。DDDs=该药年消耗总量(g)/该药的DDD。计算值越大表明药物使用频度越高,临床选择倾向越大。DDC=该药年销售总额/该药的DDDs。其值越大,表明该药价格越高。
分别对药品的销售金额和DDDs进行排序,以DDDs的排序为A,销售金额的排序为B。B/A可以反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致性。该比值越接近1,表明同步性好;比值小于1时,表明价格相对较高而使用频度小;比值大于1时,表明价格较低而使用频度较高。
2.结果与分析
2.1 2016—2017年我院住院部口服类降糖药物的分类及年销售总额
由表1可知,我院口服类降糖药物销售额呈明显上升趋势,销售金额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中成药,双胍类。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始终排列第一位,且金额增幅最大,高达40.2%,金额增幅紧跟其后的依次为:双胍类32%,中成药26%,磺酰脲类24.1%。非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的销售金额不升反降。在口服降糖药单品中,销售金额排序在前五位的单品分别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糖脉康,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是临床使用的主流产品,而格列吡嗪,瑞格列奈和罗格列酮销售金额呈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最厉害的是格列吡嗪,达48.4%。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2016—2017年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及年销售总额情况
2.2 常用单品药物DDDs、DDC、B/A值
销售金额排名前十的降糖药物的DDDs 、排序、增长率、DDC及B/A值见表2。两年的DDDs排名一致。DDDs排名前五位的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伏格列波糖、糖脉康、格列美脲,与销售金额前五位一致,说明口服降糖药使用较稳定。大多数口服降糖药的DDDs都在显著增长,而瑞格列奈、罗格列酮使用频度下降。从单品药物的DDC来说,两年的排名情况基本相同,排名前五位由高到低为罗格列酮、阿卡波糖、瑞格列奈、伏格列波糖、糖脉康。两年的B/A值变化不大,二甲双胍的B/A远大于其他口服降糖药,也远大于1,说明其价格低而使用频度很高。
表2 常用单品的DDDs、DDC、B/A值
3.讨论
3.1 α-糖苷酶抑制剂销售金额位居榜首,DDDs也位居前列
在α-糖苷酶抑制剂销售金额中,阿卡波糖占的比重最大。虽然阿卡波糖的DDC两年中都较大,排到了第二位,但销售金额依然显著增长,位居第一,且DDDs也位居第一,其B/A值一直为1。说明其同步性好,价格虽高,但患者接受的程度也高。这与阿卡波糖的作用特点有关。阿卡波糖可在小肠竞争性抑制α-糖苷酶,抑制食物多糖的分解,使糖的吸收减慢,从而降低餐后血糖。亚洲人以米饭、馒头为主食的习惯有利于该药发挥作用[1]。该药还具有对肝肾功能基本无影响,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点,因此,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
3.2 二甲双胍的DDC最小,B/A最大
二甲双胍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生成和增加肌肉、脂肪中胰岛素的作用,还减少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其可减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同时可明显降低肥胖患者体质量,改善其生活质量。该药的DDDs名列前茅,仅次于阿卡波糖,且B/A为口服降糖药中最高,说明其价格低而使用频度很高,成为我院的一线用药。
3.3 磺酰脲类和中成药销售金额,DDDs稳步增长
磺酰脲类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是我院降血糖口服药的主要药物。格列美脲的销售金额、DDDs均有大幅增加,与其优点有关,格列美脲具有起效快、药效持久、服用次数少,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较少引起低血糖等优点。格列齐特也有一定的优势,其可减少血小板聚集,主要经肝代谢,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格列吡嗪对肝肾具有一定的毒性,销量有所下降。中成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只起辅助作用,但并不影响它应用频率的提高,销售金额的增长。由于糖脉康具有养阴清热、益气固肾以及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时可降低肾上腺素以及四氧嘧啶引发的高血糖症状、血浆黏度、血红细胞刚性以及聚集指数,改善高血脂症[2]的特点,受到不少患者的偏爱。
3.4 瑞格列奈、罗格列酮的销售金额和DDDs明显下滑
瑞格列奈促进胰岛素分泌及降低餐后血糖作用较磺酰脲类快,但由于其DDC 较高,限制了它的使用。罗格列酮因潜在的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已被限制使用。
综上所述,我院的口服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的DDDs很高,在临床上占主导地位。糖尿病是一种需终身服药的慢性病,临床药师应配合医生作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减轻患者负担,提高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顾觉奋,黎肇君.微生物来源的α-糖苷酶抑制剂国内外生产情况及市场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2,10⑴:46.
[2]潘平江,吴玉琴.我院口服降糖药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7):100-101.
论文作者:黄兰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住院部论文; 金额论文; 频度论文; 药物论文; 我院论文; 格列论文; 糖苷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