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青交接区民族经济区域类型及其区域发展模式研究_经济论文

甘川青交接区域民族经济地域类型及其分区发展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区论文,地域论文,区域论文,民族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

甘川青交界区域包括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四川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青海省的海东地区、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平均海拔3,500—4,000m,面积243,425km[2], 人口545.61万,是一个以藏、回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区域。

1 区域背景

1.1 高寒、冷湿、干旱的自然地理环境

甘川青交界区域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交界带,也是湿润的亚热带四川盆地与西北半干旱、干旱荒漠区的中间过渡区域。区内除少数河谷盆地外,大部分海拔大于3,500—4,000m,冬长无夏, 春秋相连,垂直气候分异明显。区域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了几个特征明显的自然地域:①川西高原温带湿润区;②甘南高原温带半湿润区;③阿坝高原亚寒带湿润区;④果洛高原亚寒带半湿润区;⑤临夏——海东高原河谷盆地温带半干旱区[1]。

1.2 以藏族、回族分布为主的多民族文化区域

本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1995年有藏族103.95万人、回族95.85 万人、东乡族30.91万人、撒拉族7.86万人、羌族13.10万人、蒙古族3.06万人。各民族自治区行政区划中,藏族自治州4个,回族自治州1个。另外,有7个自治县。藏族在本区分布广,回族、 撒拉族等民族具有大分散小集聚的特点。藏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海拔2,700m以上的高原山区,汉族、回族、东乡族、 撒拉族、 土族和羌族等民族主要集中分布于1,700—2,900m左右的高原边缘及河谷盆地区域。

长期以来各民族间的互相交融,形成了汉藏过渡区域的多民族文化——经济地域综合体,藏族在高寒环境下建立和发展的畜牧经济文化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汉、回等民族以农耕为主的文化具有沿河谷川盆发育并溯源而上的特色。回、撒拉等民族兼有农畜文化特点,并在农业与畜牧业分工发展的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商业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功能。

1.3 民族与生态战略区位重要的地域

本区不但是一个多民族区域,而且民族文化及宗教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藏传佛教6大寺院有2座位于本区,其中拉卜楞寺在藏族亚文化圈——安多文化圈中占据中心地位。临夏、海东地区不仅是我国回族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而且临夏素有“中国小麦加”之称,与西亚、中亚、北非等阿拉伯国家的联系十分密切。

历史上该地区既是汉族、羌族、吐谷浑、吐蕃、藏族等民族反复争夺的区域,也是汉藏文化交流的前缘区域。这种特殊的文化圈叠置接触区域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和藏区文化的开放建设将发挥先导和带动作用。

本区大部分属江河源区,是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大通河、黑水、白水的发源地,也是长江重要支流岷江、白龙江等河流的发源地,各江河干支流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影响本区的发展,而且对中下游地区将产生重大的生态链影响。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1.4 经济与文化贫困共存的社会经济结构

1995年,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为89.32亿元,人均1,635.35元,远低于该区外围中心城市兰州、西宁、 成都三市之和的人均 GDP7,656.83元。区域地方财政总收入2.8862亿元,支出近10亿, 财政自给率仅有28%。全区有近120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1.97%。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率高达37%,多数偏僻牧区高达60%以上,并且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如果洛州1995年仅为39.72%, 循化撒拉族女童入学率仅为37%[2]。经济和文化贫困共生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2 民族经济地域类型

受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的形成发展过程制约,目前本区域大致形成了以下经济地域类型:①藏蒙牧业经济地域;②藏羌林业经济地域;③藏、羌、回旅游经济地域;④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农业经济地域;⑤生态保护地域;⑥民族城镇经济地域,该类型又可分为商贸型、宗教文化型、综合服务型、工矿型等城镇类型。上述经济地域类型具有职能主导特征,既包括了自然基础上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更体现了区域文化差异及其对地域经济的影响。在各主导型地域之间还存在着众多的过渡类型,如农牧型、林牧型、渔业型等类型。各经济类型的特征及分布(见表1)。

表1 甘川青交界地区民族经济基本地域类型特征及分布

Tab.1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s offundamentally regional types of nationalities' economy in thecontiguous area of GanSu,SiChuan and QingHai provinces

类 型 特 征

牧业经藏、藏古族为主,草地景观,畜牧经济,旅游经济或

济地域定居轮牧.草场退化严重,观念保守.

林业经藏、羌民族为主,森林景观,以伐木及林副产品为

济地域主,泥石流、滑坡多发,交通不便.

农业经汉、回、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为主,以水地和山

济地域旱地为主,种植模式多样,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旅游经藏、羌、回、撒拉等民族为主,旅游风景景观,旅游

济地域用地、收入扩大较快.

生态保保护珍贵野生动植物及风景名胜为主

城镇经汉藏间民族贸易为主,具有"茶马互市"特征,宗教

济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综合性中心城镇发展不足.

类 型 主 要 分 布 区

牧业经平均海拔3,000m或以上.

林业经平均海拔:南部 1,200-4,000m,北部1,

济地域900-3,200m,多集中于东南部高山峡谷区.

农业经平均海拔1,700-2,500m,多集中于河湟地区.

旅游经国家自然风景保护区及森林公园.

生态保各州均有分布.

城镇经河湟谷地,兰郎、成阿公路沿线.

类 型 典型地区

牧业经黄河河曲沿岸及果洛州.

林业经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金川、小

济地域金、迭部、舟曲.

农业经临夏、广河、乐都、平安、循化、湟中.

旅游经九寨沟、黄龙、莲花山、四姑娘山、

济地域循化天池、坎布拉森林公园.

生态保卧龙、白河、铁布、九寨沟、黄龙、

护地域包座、辖曼、则岔、尕海、坎布拉等.

城镇经商贸型:广河三甲集、循化三叉

济地域镇、松潘进安镇.宗教文化型:夏

河拉布楞镇、黄南隆务镇、湟中

鲁沙尔镇.综合型:临夏市、合作

市、马尔康镇:工矿型:永靖刘家

峡镇、汶川映秀镇.

3 分区发展模式

按照经济地域分区的原则和依据,即: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②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③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特征的相似性;④保持县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本区可划分为3 个大区:①高原牧区;②东南部高山峡谷山原区;③北部河湟区(见图1)。 三大区域的发展模式及开发建议如下:

3.1 高原牧业经济区

本区包括果洛州6县,阿坝州的阿坝、红原、若尔盖3县,甘南州的夏河、玛曲、碌曲3县及黄南州的河南、泽库2县,共14个县。平均海拔在3,500—4,000m以上,高原地貌保持完整。气候寒冷,长冬无夏, 风雪灾害频繁。自然资源以草地、鱼类、虫草、贝母、大黄、金矿及泥炭资源为主。人口约30万,以藏族为主,平均密度小于2.5人/km[2]。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加工业十分薄弱。

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本区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长期超载过牧,加上草地建设滞后,雪灾、虫灾、鼠害的侵袭,牧业生产低而不稳,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差。据统计,仅果洛州1972—1993年的12年中,较大的雪灾就出现过8次之多,共损亡牲畜240万余头(只),几乎等于全州现有牲畜存栏总数。1993年的春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3]。同时不合理的草场利用方式,使大面积的草场出现退化。果洛、黄南等地出现了大范围的“黑土滩”,阿坝、红原、若尔盖及甘南等地出现了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若尔盖有明显半移动沙丘出现,高寒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很大威胁。对此必须积极进行结构优化,构建高效牧业生态经济系统。开发中要注重解决好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3.1.1 基本发展模式。立草为业,草业先行,配套建设, 调整结构,积极推进牧、工、贸结合,产业化开发。

3.1.2 重点开发建议。①发展草业、恢复生态、奠定牧业基础。 本区草场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寒地区,草场一旦破坏,容易向高寒劣质草原方向转化,产草量将低于现在产量(据调查,目前本区已有一半以上草场产草量比50年代降低30%—50%)。草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是草地权属不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草地建设,而且受历史习惯的影响和财力、物力的限制,草地长期超载过牧,土地生产力下降[4]。对此,一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草地权属问题,禁止乱挖乱开。另一方面要重视天然草场的合理利用,提高草场病、虫、鼠害的防治及退化土地的整治,促进牧草复壮、更新。以围栏、封育、施肥、播种等措施建立半人工草场和冬春割草基地。②开展以户为单位的防灾减灾配套工程。风、雪、旱、鼠、虫等灾害一直是困扰本区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进入80年代以来,本区开展了以草地围拦、人工种草和牲畜棚圈为重点的草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配套性还较差,且规模很小,不到总户数的5%,牧户的利益驱动机制还未充分体现。 今后应以户为单位,积极开展以围拦草地、牲畜棚圈和牧民定居房屋为主要内容的“四配套”建设工程,提高牧户抗御风雪灾害的能力。③改革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以牲畜头数为财富衡量标准的原始生产观念的转变,大力提高牲畜出拦率和商品率。本区畜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畜多草少,据调查,本区内超载约100万只羊单位。 过度的啃食和践踏不仅使草场的产草量下降,而且在冬春草料缺乏季节,造成严重的死亡和掉膘。解决畜、草矛盾的主要措施在于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夏秋草场生产优势,积极繁育肥壮牲畜,冬春来临之际,及时屠宰公畜、肥畜及老弱畜;另一方面要输出羔羊和“架子畜”在川区育肥。搞好畜群结构的调整。④积极推进牧工贸产业化开发经营模式。本区畜牧资源丰富,但产品市场竟争力不强,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牧民的利益常常被损伤。例如1995年仅碌曲一县滞销羊肉100多t,造成地方和牧民经济利益的巨大损失。今后应努力提高肉、乳、毛的加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综合利用畜产品资源,努力从内脏、血、胆、蹄、骨中提取价值大的生化产品。但需要指出,畜产品的深加工不宜过渡分散,“遍地开花”,应向基础水平较高和区位便利的地方集中,提高集聚和规模经济效益。⑤加快金矿资源开发。本区金矿多为中小型矿床,适合群众和地方开发,目前个别县(如玛曲)金矿开发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5强。加大勘察力度,“肥水快流”,有利于积累资金。⑥合理规划,建立亚麻、虫草、贝母、大黄商品基地。本区东部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适宜亚麻生长,亚麻和牧草又可以轮作,发展前景大。全区多数地方适宜虫草、贝母、大黄等药材生长,目前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已经成功,贝母产高质优,大黄不仅品优面广,而且可以作为治理“黑土滩”的先锋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⑦加快合作、玛曲、若尔盖、红原、玛沁、拉卜楞等牧区城镇的建设,培育牧区经济增长点和增长中心。⑧进一步开发河曲、河源草原风光和藏区人文景观,促进牧区旅游发展和文化交流。

图1 甘川青交接区域开发分区及其重点布局示意图

Fig.1 The diagrammatic sketch of exploiting zones and itsfocal point of distribution in the contiguous region of Gansu,Sichuan and Qinghai provinces

3.2 东南部高山峡谷山原区

本区包括汶川、理县、茂县、南坪、松潘、黑水、小金、金川、舟曲、迭部、马尔康、壤塘12个县。地貌以高山深谷为主要特点,山岭海拔在3,000—4,000m以上。相对高差1,000—2,000m,气候变化明显。自然资源以森林、旅游、水电、矿产、草场、野生生物资源为优势。人口约82.4万,为藏、羌、回、汉等多民族聚居区,区内粮食可以基本自给。是一个林、牧、农、工、商、旅游综合发展的山地区域。

过去本区是四川和甘肃的主要用材林区和林木生产基地,但因采伐历史久、重伐轻育和“木头财政”,使森林严重过伐。阿坝州的森林平均覆盖率由50年代的30%下降至目前的14.1%[5]。甘南州70 年代以来森林资源每年以近100万m[3]的速度急剧减少, 昔日森林密布的山丘逐渐变成了秃岭[6]。致使林带环境恶化,崩塌、滑坡、 泥石流频繁发生,南部干热河谷更趋干旱。

旅游资源以山岳奇观、珍贵动植物资源为主。景区、景点众多,品位高、组合好。以九寨沟——黄龙寺风景区、四姑娘山和大熊猫、金丝猴保护区为中心的旅游地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旅游区。从旅游资源总规模来看,本区是我国西部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但是目前开发规模小,盲目性大,缺乏统筹规划和联合开发。

野生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广阔的森林草地和山涧河溪为动植物的繁育提供了较好的生态环境。著名的珍贵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小熊猫等;重要的药用真菌有虫草、银耳、松茸、猴头、灵芝、木耳;多种经济价值高的两栖爬行动物有中国林蛙、山溪鲵等[7]。

3.2.1 基本发展模式。林业先行,恢复生态,内外联动, 开发旅游,积极推进林、牧、农、旅游的结合。

3.2.2 重点开发建议。①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构建区域旅游大网络。与川西平原、西南奇山秀水旅游和黄河上游及丝绸之路旅游热线相互协调,共建西部旅游热点区。②大力发展林业,调整林业生产布局结构,山区要停止采伐,更新林迹地,提高水源涵养功能,河谷地区应大力发展经济林、薪碳林,把治山治水与解决群众温饱、柴薪能源及致富相结合,建设苹果、梨、花椒、柿子、葡萄、核桃等商品生产基地。③以保护整治促开发。各类优势资源(如旅游、水电、矿产、森林等)的开发都必须以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为前提。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若开发不慎,必将诱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从而导致优势的衰退。现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加强地表保护,防止林线进一步后退,积极恢复、重建生态系统。④林、牧、农结合,改造干旱河谷生态环境,开发立体和生态农业,重视并稳定粮食生产。调整畜种结构,在河谷农区建立人工饲养基地,并扩大围养方式,严格控制森林草场放牧强度。合理开发松茸资源,减少对高山栎类的砍伐。⑤改善交通、信息条件,加强与川西平原、渭河平原、河湟地区中心城市的联系,实现内外联动发展。⑥合理开发中小水电资源,促进工业与城镇发展。

3.3 北部河湟地区

本区包括海东地区,黄南州的同仁、尖扎,临夏州,以及甘南州的临潭、卓尼2县,共20个县市。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 平均海拔2,000—2,500m,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干旱、阴湿、 高寒气候尽有。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开发历史悠久,随高度变化可分为川水、浅山、脑山3个不同的农业生态区。自然资源以水力据优势, 河谷区农业发展的各类资源组织条件较好,但可供农业进一步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旅游资源具有与邻区互补性强的特征。1995年人口408.9 万,是甘川青交接区域综合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商贸流通业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占有一定地位。但是,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20个县市中有12个县是国扶贫困县,1995年全区还有120多万贫困人口, 地方财政自给率仅有30%。

3.3.1 基本发展模式。商贸先行、贸工农牧相结合, 大力开发农牧业,建立牛羊育肥基地和民族商贸走廓。

3.3.2 重点开发建议。①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建立民贸特色明显的专业批发和综合贸易相结合的市场体系,形成我国汉藏过渡区最大的商贸中心,促进汉族与藏族之间的商品、文化、技术等的双向交流。本区回、撒拉、东乡等民族吃苦耐劳、善理财,历史上在汉藏区域联系与交往中发挥着“二传手”的重要作用,在农牧区之间的“茶马互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今天该区域的商贸活动遍及全国,在商贸、贩运、建筑等领域已创出了优异成绩。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选择基础较好的临夏市、广河三甲集、临潭的旧城和新城、循化的街子和三叉等建立区域性商贸中心,逐步形成河湟商贸走廓,以贸促工促农,促进经济聚集,不但有利于本区经济开发,对加强东部和兰州的经济技术向青藏高原的辐射也将起到重要作用。②大力开发高效农业,山川之间、农牧之间按照比较优势,进一步开展劳动地域分工。川水区在稳定商品粮基地的同时,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扩大间、套、复种青绿饲料生产,并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山区在造林种草、恢复生态的同时,积极开发农林牧相结合的草食畜牧经济带。其中脑山区应建立优质高产油菜基地,浅山应建立蚕豆、豌豆、黄豆生产基地,并积极推广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川水及浅山区应与广大近邻高寒牧区协作,建立牛羊育肥基地,积极将牧区繁育的羔羊、冬春季节的“架子畜”贩运到农区短期育肥增值,这一方面可减少牧区因风雪灾害和冬春季节草场枯萎而造成的牲畜死亡,另一方面也是实现本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③充分利用本区水电优势、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广大腹地的畜产品优势以及本区在生活环境、工业布局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发展盐化工业及畜产品深加工,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与东部协作,促进资产重组,培育新型工业增长点。④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开发劳动力资源。本区群众商品观念比较强,但文化素质较低。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基础较好,但技术进步缓慢,市场竟争乏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小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信贷、技术等服务是本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的重要途径。⑤重视利用与中东、中亚等阿拉伯国家的宗教和贸易往来关系,按照国际标准生产肉类、豆类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并试办内陆民族经济特区,开发伊斯兰文化资源,使本区成为我国与中东、北非、中亚、西亚等地区进行文化、经济交流的中心之一。

收稿日期:1999—08—23;修回日期:2000—05—08

标签:;  ;  ;  ;  ;  

赣青交接区民族经济区域类型及其区域发展模式研究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