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论文_王勇雷

混凝土结构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论文_王勇雷

身份证号码:411002197809132510

摘要:混凝土结构工程是现代建筑常见的工程项目,在建筑结构中占一定份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大量应用造成的质量事故也越来越多。造成框架结构质量事故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建筑材料、结构受力、施工方法、施工人员素质、施工管理等。本文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事故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质量事故处理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框架;混凝土施工;质量事故;探究

一、混凝土结构主要质量事故及原因分析

(一)外加剂使用不当而造成混凝土结构质量事故

外加剂使用不当是最常见的事故,此类事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混凝土浇筑后局部或大部长时间不凝结硬化;二是已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鼓包。

(二)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造成混凝土结构质量事故 此类事故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混凝土强度本身没有达到

工程规划和设计的具体要求;二是现场抽样的混凝土试块未

达到设计要求,第二种情况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所占的

比重较大。

(三)配制混凝土配合比不准或不按配合比设计配料,一些操作人员为增加流动性多加水或不正确采用外加剂;为节省工程成本而偷工减料,少加水泥,减小构件面积;骨料质量把关不严;使用过期水泥;搅拌混凝土搁置时间过久,超过初凝时间才浇筑,使得混凝土质量达不到要求,导致承载力不足引起质量事故。

(四)混凝土制作时振捣不实。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振捣新浇筑的混凝土,如果施工中振捣不密实都会引起蜂窝麻面、漏筋、空洞等质量事故。对于水灰比较小的干硬性混凝土,钢筋布置紧密部位及边角部位更需要加强振捣。

(五)施工顺序不当。有些混凝土在浇筑过中使模板产生不利变形,需要按照规定顺序进行浇筑。对一些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因收缩产生裂缝需要按规定留好施工缝,施工缝需要留设在合理适当的位置。

(六)混凝土出现裂缝造成的混凝土结构质量事故

混凝土裂缝通常分为三类:一是因使用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引起的裂缝;二是因变形(包括温度、湿度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裂缝;三是因施工操作(如制作、脱模、养护、堆放、运输和吊装等)不当引起的裂缝。下面主要就混凝土工程变形引起的裂缝作如下详细探讨。

1、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体积变形,膨胀或收缩,这是材料固有的特性。当体积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内应力,当这种内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发生开裂现象。比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结束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停上升,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较大,如果内部和表面温差超过25℃就会产生裂缝。有的体积较大或者较长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结束几天或者几十天后出现大量裂缝。有的结构在屋面四角出现斜向裂缝。

2、收缩裂缝。混凝土收缩分为自身收缩(水泥水化作用引起的体积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塑性收缩(初凝结过程中发生化学的收缩)、炭化收缩(二氧化碳与水泥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湿度收缩(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蒸发)和干缩。收缩使得混凝土体积减小,在内部也会产生内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也会产生裂缝。比如有的混凝土结构体积不大,但混凝土终凝后表面却出现了大量裂缝,有的楼板拆模后板和梁交界处出现水平裂缝,有的较长结构在冬季忽然降温或夏季突降暴雨后因收缩引起裂缝。

3、不均匀沉降。如结构物基础不牢固,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变形,也会在内部引起拉应力,从而造成混凝土结构开裂。

二、混凝土结构质量事故处理措施和方法

(一)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注意外加剂的正确使用

1、注意掌握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进场后,需要进行试配,准确掌握外加剂的特性:坍落度的耗时损失、凝结时间和减水率等,以便确定能否正常使用;对于硬石膏做调凝剂的水泥,显得特别重要,有效避免混凝土搅拌成型后发生速凝或坍落度损失过快。

2、外加剂每一次投料需严格按配合比计量,计量器具需要经常进行校验,确保灵敏度和准确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粉状外加剂要保持干燥状态,切实防止其受潮结块。已经结块的粉状外加剂必须烘干碾碎,并过0.6毫米筛后使用,以防未碾成粉状的颗粒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鼓包。

4、对大面积松散不凝结而硬化结构物必须拆掉重新浇筑。

5、因缓凝型减水剂使用过量导致混凝土长时间不凝结硬化时,可延长养化时间,推迟拆模。混凝土结构验收时要按规范进入现场仔细检测。

(二)注重混凝土强度施工技术把控

避免混凝土强度引起的结构质量事故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混凝土原材料。采用大厂或正规厂家的水泥,此类厂家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可靠和稳定。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特别是水泥用量一定要充足,不能节约材料少用水泥。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多,有些在实验室能达标但在现场施工中却难达到,所以在水泥用量上必须考虑现场实际情况,比如使用袋装水泥时需要核验袋装水泥重量,防止水泥份量不足。

3、混凝土搅拌时要落实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制,合理拌制,保证混凝土搅拌时间。

4、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季极端天气施工需采取增温保暖措施。

5、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加强对试块的管理,按标准要求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标准制作和养护,用于结构验收的试块要和构件同条件养护和管理。

(三)多项并举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

1、选择优质混凝土原材料,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和使用,特别是砂石含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收缩变形影响很大。

2、对大体积混凝土尽可能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可以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浮石粉等材料取代部分水泥,这样既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又能够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有效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切实做好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水灰比越大其体积收缩也就越大,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前一、二天内,水灰比过大的混凝土很容易产生大量的不规则的裂缝,所以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采用砂板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搓压,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早期产生收缩裂缝。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让混凝土表面长时间保持湿润状态,不停补充混凝土所蒸发出去的水分。这样既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的干缩裂缝,还能够加速混凝土的水化,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结构质量,减少事故发生。

5、做好混凝土保温和有效养护,是减少温度裂缝的最有效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最常用的是采用草袋同塑料薄膜联合使用,用草袋进行保温,用塑料薄膜保湿,保温层的拆除应根据测温情况而定,要确认内外温度差低于25℃时方能拆除,同时应分层逐步拆除,应尽量避免因为降温速度过快而引起混凝土开裂。

6、加强重点混凝土结构工程和重要的混凝土结构中的水泥、外加剂及掺和料的含碱量控制,与此同时对其骨料应做碱活性测试,由此从根本上避免发生碱骨料,进而造成严重的混凝土结构质量事故。

结束语:

我国商品混凝土质量事故发生率逐年上升,事故原因多种多样。商品混凝土质量对建筑施工影响较大,如果商品混凝土质量不达标严禁,严禁用于建筑工程,以免留下安全隐患,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商品混凝土配制强度和配合比管理,加强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管理,加强对商品混凝土长距离运送管理,规范使用粉煤灰,定期校验用水计量装置,这样能够有效预防发生商品混凝土质量事故,继而建成高质量的建筑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李晶.商品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控措施[J]安徽建筑2011(12)

[2]蒋建荣.浅论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

[3]吴宇鸿,顾春雨,华臻.商品混凝土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 江苏水利2012(1)

[4]序杨成忠,邹启贤.商品混凝土在钻孔灌注桩应用中的若干问题[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2(14)

[5]周明华.商品混凝土质量事故预防对策[J]建筑技术2010(11)

论文作者:王勇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混凝土结构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论文_王勇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